<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随州市北部桐柏山麓一个小村庄。几十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告诉我,筐子作为盛装物品的器具,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中洗衣服、洗菜等要用到它;劳动生产中捡棉花、刨花生、挖红薯等离不开它。自己不侍桑麻虽已多年~~失去了与筐子亲密接触的机会,但关于筐子的记忆永远不会从脑海消失,这是因为筐子不仅为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那些岁月默默地提供诸多方便,更是缘于自己曾是一个编筐“高手”,在方圆十里还小有名气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回想自己那时为什么要学编筐,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葱少年都有好学的特点,见到感兴趣的事都想尝试一下;二是当年家庭经济条件十分拮据,自己会编就不用买筐子,可以为家里节省开支。依稀记得初次尝试编东西是在垂髫之年,“处女作”好像是编了个笆篓,打算用来装鱼或装鸟,因为手艺太差还被小伙伴们不客气地哂笑一番,而真正学习编筐子是在束发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编筐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竹类,竹子的细枝,再就是将粗竹用篾刀破开成细条状,这是非篾匠莫能为之的活儿,街上出售的筐子都是这种;二是黄荆条,三是柳条。现在流行用拆下的包装带编筐子,既美观实用,又变废为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编筐子的几种材料中,我们这里黄荆条最容易觅得。黄荆条,又名黄荆子、布荆、五指风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这种植物耐旱、耐瘠,路边、田埂上、坡岗上、山上等地方都是它们安家之所。它的根系发达,是山坡不错的水土“保护神”,也是上佳的根桩盆景观赏植物。黄荆树生长十分缓慢,好像永远长不大,因而民间有谚云:千年锯不得板,万年架不得桥。黄荆条虽难成栋梁之材,但它浑身是宝:茎皮可造纸及人造棉,落叶治久痢,根入药可以驱人体内的蛲虫,花和枝叶可提取芳香油,鲜全株扔进厕所可灭蛆,叶片晒干点燃后的特殊气味可以替代蚊香驱蚊逐蝇。当年我对其诸多功用是视而不见的,在我眼中它只是可以编筐子的原材料。不过,别人乍一听用“黄金条”编筐子,也许有很奢侈的感觉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黄荆条在春天吹拂下老枝吐出嫩芽,还会从根部抽出碧玉般四棱形嫩条,随后渐渐长成圆柱形。它的花期在四~六月,花很小,为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常见的为淡蓝色,白色和红色比较罕见。一簇簇花儿灿烂地绽放时,会招来无数辛勤的小蜜蜂在花间忙碌着,此花还是优质蜜源呢!此时黄荆条还不适宜编筐子,因为荆条还比较嫩,编的筐子不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经验的编筐人会等到黄荆条花落籽老以后一一大致在阳历八月份就可以采荆条了。采荆条时带上一把磨得锋利镰刀和一根两米左右的细绳,在野外四处寻寻觅觅。一般采当年生发的荆条,粗细适中,又无旁枝。黄荆条叶对生,掌状复叶三至七片,中间的叶片最大,两侧次第减小,叶柄较长。用镰刀从根部削断荆条后,一手捏住荆条尖,另一手从荆条尖向根部用力捋,叶片纷纷脱落。如果捋的方向和上述的相反,荆条叶是难掉的。当然,如果两个人配合最好,一个削荆条,一个捋叶子。如果只一个人,只好将捋叶后的荆条用一根绳子系住两端,挎在肩上吊着,如此才不会影响采更多的黄荆条。倘若想省去捋荆条叶这道工序,你可以在入冬以后采荆条,那时其叶都落光了,只剩主杆挺立在寒风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这些不起眼的黄荆条不只是可以编筐子或当柴烧,因为其质地紧密,色泽润黄,古人还用它制作头发的装饰品“荆钗”呢!生在富贵之家的千金小姐妆扮秀发自然可以用金钗银钗玉钗,而蓬门茅户之女呢,如何圆她们爱美之梦?当时的能工巧匠们用粗壮荆条制成形态各的“荆钗”,有诗为证:唐代李山甫《贫女》诗中写到“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荊钗亦自伤”;明代潘绂《老女吟》诗中也有“无端忽听邻家语,笑整荆钗独闭门”。后来荆钗逐渐成为贫家妇女的代称,如宋代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中有“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元代房皞《贫家女》中亦有“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荆钗有令名”。荆钗虽无耀眼的珠光宝气,但很匹配小家碧玉出水芙蓉般纯朴。演变到近代,又出现了一个词“拙荆”用来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想想自己好多年一直用古人制钗之物来编筐子,有暴殄天物之嫌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刚采回家的黄荆条不能立马用来编筐子,一则这样的荆条是脆的,在绕编的过程中易折断,二是新荆条水分大,编好筐后荆条身体收缩,荆条之间显得稀松不紧密。可将采回的荆条放在太阳下晒,也可以放在屋内阴着,大半干最佳,既有柔韧性,又不会因干燥而易断。如果当年的黄荆条用不完,第二年用时要先放在水中浸泡两三天,然后再编,这样荆条易掉皮,略微影响筐子的质量和美观。这些点滴心得,都是在长期编筐的过程中所累积的,实践出真知,失败了是教训,成功了是经验。行动永远胜于心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万事开头难,编筐子也不例外。编筐子前,先将两只鞋子底朝上扣成“十”字形,以备起筐底时用。然后从众多荆条中挑选二十四根粗长的,分成四组。每组六根荆条再一分为二,左右各三根,荆条尖部朝外,根部在内,互相穿插排列放在“十”字形鞋底上,人蹲下或坐在矮凳上用双脚将六根排得整整齐齐的荆条两边踩着,不让凌乱;然后如法炮制,将另三组荆条一层层加上去,最后成为“米”字形,再用脚踏住最上一组荆条,至此,筐底的骨架就算搭成了。下一步开始编,这一编要定乾坤,手脚配合得不好“米”字很容易散架,只能从头再来。开编时一般选二至三根细长的荆条并列一起沿着“米”心四上四下绕圈,处在最下层的荆条位置低要尽力向上扳,再将最上层的荆条向下压,这样才能将不同位置的荆条基本拉到一个平面内,圆形的筐底才不至于高低不平而影响质量和美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编成功后,双脚就完成了协助的使命,可以下岗了。再编二三根荆条后,筐底的八条“筋”上都要添加一些伙伴,在编的过程中再将每条筋分家,成为十六条筋,筋密编出来的筐子结实。等筐底大小差不多了,就将筐底翻个身“安”提手,即每次编筐的荆条插头在筐里。提手可用粗细适中的葡萄、柏树、栎树等枝,乘湿放在火堆中炙烤,然后乘热弯成“弓”形,用绳或铁丝拴住两头防止反弹伸直。半月形的提手将筐底大致分相等的两部分,此时要进行“绞三弦”的程序来大致固定提手:在相邻的三根筋上,每根筋上插上二三根荆条,每组荆条从前面的两根筋下绕过,依此类推,三组荆条相互缠绕如辫子前行,一圈过一点即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筋上又要加荊条进行第二次分筋,即将十六道筋翻一番为三十二道筋。随即,筐底的直片工程结束,开始转编筐子四侧了。记得学编时,用细绳将所有的荆条尖端分两部分系着,拴在提手上,帮助将筐筋向上拉,这样编起来要从中慢慢掏来掏去,费时费力。成为熟练技术工后,无需劳驾绳子了,将筐底竖放在两膝之间夹着,转着编,边编边用力向上折筐筋,不能操之过急,不然会扳断筐筋。两三圈下来,筐筋就会斜指蓝天,筐子的形状渐出,这时可以快编。但编时要经常放在地上,审视筐子的样子如何,随时将不如意的地方加以调整补救,如果只顾低着头编,等发现筐子两边大小不匀,那是要拆了吃二遍苦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提手及靠近提手那部分基本上是九十度上折的,所以用同样多的荆条编几圈,但这两处高些,另两处是缓折向上就矮些。如果一味依次编下去,到收尾时筐子的口高低失调,外观欠佳。为了改变这一流弊,我大胆地跳过提手两侧不编,偶尔可以用荆条压一下这两侧,最后筐子外形为船形,两头翘中间略低,大大增加筐子的美感。一位资深编筐人士愧叹自己怎么编不出这样俊俏的筐子,我告诉他绝招,他恍然大悟,以后也能编出自己的“窈窕”之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编筐的过程中我虽未专门拜谁为师学艺,但还是有意无意中“山寨”了他人的技术。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面临继承和创新的问题,绘画、书法、文学创作等莫不如此。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但一味继承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前些年,我国的科技比较落后,在各方面借鉴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国制造被西方人嗤之以鼻,山寨的帽子如影随形地罩在中国产品的头上。当中国制造越过艰难的山寨之路变为中国智造,新四大发明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之时,西方国家除了羡慕就是惊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筐子向上编到理想的深度,就要收口了。编筐界流行这样一句谚语:编筐织篓,全仗收口。编筐最后一道工序十分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多年的编筐生涯中,曾一度没有掌握收口的核心技术,所以绞的筐沿不好看还是次要,每个筐子都是筐口先坏,有时只好用包装绳或铁丝给筐沿打“绷带”。这与自己不善于向别人学习,在家想当然操作有关。有一次到山里走亲戚,遇见一位古稀之年的山翁编筐子,和他交流时说出我的困惑,他边示范边阐述其中的奥妙。哦,原来收口我一直不得要领:本是用三股筐筋拧成绳状筐沿,看着粗壮大气还结实,而我只用两股筐筋虽也绞成绳状筐沿,因少了三分之一而显得单薄易散。特别是到绞筐沿最后荆条的穿插技术更为重要,火候到了,首尾和谐相连,天衣无缝,成为一个整体;反之,起止处荆条或臃肿不堪,或外凸游离。老人投我以桃,我报之以李,我将船形编筐“秘笈”与之共享,二者的技术强强联合后,孕育出的产品就上了一个档次。从此经历中让我似乎明白了,一个人要提高学识修养,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的收获也会颇丰。假若没有命运之神的安排,无意中邂逅山中编翁,我在编筐时遇到的技术瓶颈无法突破,我怎么努力,编的筐子也难入一流的层次。古人重视“游学”也是极为有道理的,此举可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与各类人交流,增长见识。如果我早些出门拜师访友,所遇到的问题早就迎刃而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只是编筐最后的收口重要,人生和写文章也是如此。有些公仆在退休前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畸形思想支配,未能守住法纪的底线,最后导致“硬着陆”而身败名裂。一篇好文章不但要有精彩、美丽的“凤头”,让人不由自主地看下去,还要有内容充实、营养丰富的“猪肚”,让人品味陶醉其中,更要有一个升华题旨简洁有力的“豹尾”,让人掩卷回味无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从我学会编筐,家里再也不用买筐了,还时不时免费为亲朋好友编些东西。后来我又触类旁通,学会编晒簸、箢子等,为家里省了一些小钱。编筐这手艺虽登不了大雅之堂,自己也是将它作为业余爱好,但它给家庭带来的方便是显而易见的,还多了一种帮助他人的手段。我编筐,我充实,我快乐!我助人,我自豪,我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