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列那狐的故事》的体会<b></b><b></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晏 青</h3> 近期,我给儿子买了《列那狐的故事》,本人也顺便抽空学习了一遍,下面,谈谈我的体会。<br>《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作家M.H.季诺夫人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的影响下,结合当时流传的民间寓言特别是法国北部的寓言故事编写的。她把27篇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组成在一起,共3万多行,每一个故事都以列那狐为主线,应用象征和寓言的手法,通过描写动物的世界来反映法国当时的社会面貌。<br> 作家M.H.季诺夫人应用优美的笔墨,把动物们描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别是把主人翁列那狐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故事都很有趣并寓意深刻。 各个故事中,主人翁列那狐都只是一只狐狸,它的生活富有传奇色彩,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对于比自己强大许多的对手比如狮王、公狼、大熊等,它没有害怕,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它们周旋,斗智斗勇。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对手如鸡、羊等毫不手软,狡诈欺骗打压。<br> 在“虎狼之战”中,她讲述列那狐在摆脱野狼叶森格仑追逐时,不小心掉进蓝色的染色桶,把自己变成了一只蓝狐,列那狐利用叶森格仑的强烈的虚荣心和占有欲,设计了让一直想征服蓝狐的叶森格仑,卖力地为自己去寻找所谓的根本不存在的小提琴,导致叶森格仑为此差点丧命。从这个故事中我发现列那狐不仅教训了贪婪、奸佞、虚伪的叶森格仑,还勇敢地战胜了它,使自己胜利逃脱追逐。也体现了列那狐胆识过人,即使身陷绝境,也能急中生智,沉着冷静应对,最终化险为夷。<br> 在写到一只小麻雀生病时,其爸爸在去给孩子找医生的路上,遇到了饥饿的列那狐。那只老麻雀啄了许多红樱桃给列那狐吃,列那狐却骗它说自己就是医生,可以给小麻雀治病,结果却把小麻雀吃了。作者把列那狐描绘成一个外表文雅却生性狡猾,欺凌弱小,贪吃狠毒,坏事做尽的家伙。 在写列那狐被猎人追杀躲进城堡时,猎人翻遍了城堡也没有发现它的踪迹。猎人很纳闷,它躲哪里去了,原来它把自己伪装成狐皮挂在墙上。对于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从来不客气,常常用花言巧语将小鸡、兔子等变成美味佳肴。有一次,为了吃到鸡肉就满脸真诚地承诺:我以后再也不吃鸡肉了,我已经改吃素了。大家可以和平共处了。听到这句话,公鸡、母鸡、小鸡都像解放似的奔向草坪。这时列那狐趁机扑向它们,捉住了一只又大又肥的母鸡,饱餐一顿。<br> 面上看,20多个故事展现的是动物界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作品是通过动物世界的故事来展现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把列那狐看成社会新兴市民的代表,而狼叶森格仑则是贵族的代表,以两者之间的斗争为线索,揭露了重重的社会矛盾,嘲讽了国王的专制、贵族的贪婪、教士的愚蠢。一系列的故事中,主人翁列那狐的性格很复杂,一方面它作为新兴市民的代表,能果敢地同强权政治作斗争,在面对强权狮王和公狼的霸道时,他能左右逢源。另一方面,他又狡诈奸猾,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肆意欺凌和虐杀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很多没有防卫能力的弱小动物,许多鸡、兔、鸟类几乎成了他的腹中之物。列那狐的经历,形象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的尔虞我诈,弱内强食,作者为中世纪法国惨受剥削和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发出愤怒的抗议。<br>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故事中我们体会到:一是做人要真诚、勇敢,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列强我们要与之斗智斗勇。二是教育我们的孩子,可以把列那狐的聪明、机灵应该要用在学习上,教育他们,对待学习要诚实踏实,千万不能耍小聪明,必须要把基本功扎扎实实地练好。三是当遇到挫折困难时,我们要笑对人生,永不言弃,要开动脑筋,冷静面对,要用智慧去战胜挫折和困难。四是要和谐与人相处,相互帮助,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