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随笔

恬淡

<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 </p><p class="ql-block"> 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p><p class="ql-block"> 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p><p class="ql-block"> 一种错角,以为回报即归自己,非矣!回报实质性是在偿债,偿还所欠的,人来到世上不容易,他将以一生偿还欠债,空空而来,空空而归,除了那三钱的灵魂在空间游荡,余的都是虚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化州孔庙左边蟾宫名字试释</p><p class="ql-block"> 孔庙左边是青云路,拾阶而上,步步高升。过大门进二级宫殿便是蟾宫。</p><p class="ql-block"> 蟾宫,本指月宫,广寒宫,后人将嫦娥奔月后所居住的屋舍命名为广寒宫。而青云路指的是仕途之路,取平步青云之意,这也是化州习俗科举时必到孔庙拜祭的原因之一。这两者合为一体,除因宋朝首辅杨一清在孔庙读书过外,主要是取自成语“蟾宫折桂”。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红楼梦》第九回:“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月宫中有三足金蟾,所以月宫也称蟾宫。又说月中有桂花树,吴刚砍伐但随砍随长,所以蟾宫折桂就是折月宫中的桂枝。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就是成为进士、举人)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以此比喻科场得意。</p><p class="ql-block"> 蟾宫折桂也作蟾宫板桂,近义词是: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恬淡</p><p class="ql-block">20200516</p> <p>高州宝光塔</p><p>一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p> 据《高州府志》记载,建造宝光塔,共耗费白金十三万多两。这些建塔资金分摊到府属六个县衙负担,同时发动乡民捐献,县中邑人李铠捐资八万。宝光塔位于高州市区西南部的鉴江河畔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 1576 )。</p><p> 该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 65.8 米,底层边长 5.72 米。塔身全部用青砖砌筑。塔基为须弥座,束腰部分各面均嵌有花岗岩浮雕图案 3 幅,每幅浮雕长 1.45 米,高 0.55 米。浮雕内容分别有吉祥富贵、双凤朝阳、鹏程万里、鱼跃龙门,还有独具特色的高州香蕉图等。两幅浮雕之间,镶嵌一块竹节形石浮雕相隔。竹节浮雕 0.55 米,宽 0.28 米。基座每角镶嵌一尊托塔力士浮雕,高 0.55 米,宽 0.38 米。托塔力士双手高擎塔身,给人以安全稳重之感。</p><p> 宝光塔是广东省最高的楼阁式塔,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989 年列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诗曰:浮图九级俯江流,</p><p> 乘兴抠衣豁倦眸。</p><p> 万里雄风吹短袖,</p><p> 四山疏雨澹高秋。</p><p> 星辰半自晴空落,</p><p> 云气低联远岫浮。</p><p> 回首尘寰烟树隔,</p><p> 犹疑飞鸟傍云游。</p><p><br></p><p>恬淡录于20200619</p><p>注:诗系明朝知县张晓所作,题为《秋日登宝塔诗》</p> <p>读《在广东,化州美食就是一种传说》后感</p><p> 我认为,化州糖水倒是有历史的本土文化。其他的牛腩,捞粉等应是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演变。</p><p> 鸡肉当然是化州特色美食,但与上例混为一体,有点格格不入。美食是大概念,包函了小食不能等同于小食。</p><p> 文化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文化。化州糖水源于历史。古早的化州,南蛮之地,瘴气毒虫,糖于解毒强身,需求促生产力,化州主产蔗糖,结合农产品,从而产生了如:香芋西米露、绿豆沙 、番薯糖水 、绿豆海带糖水、清补凉、龟苓膏......</p><p> 对糖的需求,使化州人直接把这些小食并称为糖水。后来,化州糖水还包括了如:饺,面,捞粉,至牛腩粉等,从而形成了化州特有的小食文化。其实,上网搜一下,以“糖水”命名小食唯化州而已。</p><p> 化州糖水,独一无二。</p><p><br></p><p>恬淡写于去文楼返途中</p><p>20200612</p> <p>化州文楼白梅书房城</p><p>  化州文楼镇白梅圩的白梅书房城,宛若散发着书墨梅香的山水画,虽历经风雨,旧貌仍得以保存。</p><p> 白梅书房城,始建于清朝,是一座由城池、城墙、书房、炮楼、居室构成的城堡式村寨。占地四万多平方米,其东、西、北三面环绕当地的屋背山建有城墙和炮楼,南面是书房城中心建筑,村民称之为“屋厅”。整体布局完整,格调大气,尽显恢弘气势。</p><p>  书房城的中心建筑屋厅正面是一个大门,与旁边两侧偏房相连,端正朴素,坚固厚重,很有古代城门关口的味道。屋厅顶上富有徽派建筑风格的马头墙迎风而立,简简单单几片砖瓦的装饰,让建筑物一下子活泼起来。屋厅前面是面积三百多平方米的中间地堂,紧接着的是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半月形池塘,与东西高耸的护卫楼相连呼应,给人以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战斗前夕的紧迫感。书房城内二厅的彩色木门框上,有四个遒劲的大字——“忠孝廉节”,染色依然夺目。</p><p>  书房城开三门:中门“大夫第”、东门“参军第”、西门“武德第”,分别位于屋厅的正南面,东面和西面。</p><p> 书房城为客家人吴氏先辈创建,约600年历史。相传明末清初,吴氏宗族的开宗始祖吴宗光,有一长孙名叫吴廷宝,号“玉溪”,后人称“玉溪公”。吴廷宝自幼聪明好学,文笔犀利,武功过人,是文武全才之人。他参加清朝省试考到武举人的功名,为朝廷办事屡建奇功,深得朝廷信任。</p><p> 白梅书院相对于化州南部的宗祠建筑群而言,白梅书院是较为优质的文化遗产,整体建筑景观优美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p><p><br></p><p>恬淡录于20200613</p> <p>《化州随笔》一</p><p> 下午,太阳高挂。我拖着疲惫身子走出小区。</p><p> 我必须出来活动,不可躺着,现在还不是我躺着的时候。去哪里呢?查到附近有一个“胶林公园”,去公园清清是很不错的。</p><p> 所以我骑上摩托,从橘西公路至文雅路过河西汽车站,在导航指引下来到一座山脚上。远远望去,胶树成林,翠绿可爱,四周转了一下,找不到上山的路,农家菜园倒是养得不错,自建楼房围墙也都接上山坡。应该有路吧!我这个外地人找不到而已。无奈何,放弃登山(丘也,谈不上山),骑车漫走。</p><p> 此处是下郭村,来到大景区,名字很大:“孔文化产业创意园”,心中一震。来化州10年,总想寻找化州的文化。化州这一三江环绕之地域,南越后迁于此,古也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地理优势而傲居一方,历史文化底蕴定然深厚。兴致勃起,进园细细品来。</p><p> 无语。</p><p> 拍下如下数图记之。</p><p><br></p><p>恬淡</p><p>20200420</p> <p class="ql-block">关于化州前址在文楼的假设试说</p><p class="ql-block"> 话说980年(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此后历经易名,1994年定为化州市至今。</p><p class="ql-block"> 化州在地理上虽然和中国连成一片,但在三王五帝之时,化州并未纳入中国的版图,被中国人称之为“蛮夷之地”。现在化州城老(市)区在今河西街道,有老政府所在地,有鼓楼,清风楼,古城墙,三官塘等为证,此处便是狭义上的化州。但是,这些历史年份短,只能追溯至宋未明初。</p><p class="ql-block"> 那么,化州城的前址(最早期的化州)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笔者作出大胆假设:在当今文楼镇。</p><p class="ql-block"> 一,文楼的命名是后来名。传说明-化州城郊门楼坡村董姓叔侄3户迁居至此。当时文楼还是一片荒凉,尚无地名,故袭用原地名,叫门楼坡。后来文谐门音,叫文楼坡。1958年称文楼人民公社,1987年称文楼镇。</p><p class="ql-block"> 根据人口姓氏,董姓并非文楼镇大姓,黄姓,吴姓和黎姓占的比例较大。</p><p class="ql-block"> 二,圩文化历史悠久。文楼镇西接广西陆川县,北靠广西北流市,县道X660、X620是以文楼圩为中心,呈Y字形出省,是粤桂两省三市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决定文楼很早就成了经济中心。圩便是人群聚集而形成生活交流集市,显然比化州城更早。</p><p class="ql-block"> 三,文楼的语言叠加性与化州老市区高变相同。文楼流行两种方言,一是与广州话有少少出入的“白话”,粤语的次方言;一是“涯话”,为粤西及广西南部等地区的一类客家语方言。</p><p class="ql-block"> 四,水源是人群集居的前提条件。文楼镇甲隆圩,处在粤桂交界处,四周由狮子岭和铜鼓岭及连绵起伏的丘陵环抱着,山脚形成溪流,是罗江的上游。人群的集居应从上游开始,沿水路拓展开的。</p><p class="ql-block"> 五,文楼镇大约一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活了,在那训村鬼儿堂岭顶部发现新石器时代生活遗址。遗址西距罗江3里,东枕大山,面积约1200平方米,相对高度50米,遗物暴露于地表,有石器和陶器碎片。石器有打制和磨制的纺轮、装饰石珠、石斧几种,陶器纹饰有拍纹、绸纹、方格纹、水波纹等。这又是先于化州城出现人群集居的证据。</p><p class="ql-block"> 六,文楼镇是现化州市辖区内最古老的城镇,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踏进文楼镇的甲隆村,白梅村,河龙村等,都能看到一些颇有风格的,建筑,虽年代久远,但风韵犹存。</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与现化州域(老市区部分)相比,远在省尾国角的文楼镇更可能是早期化州的前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恬淡写于20200616</p> <p>《化州随笔》 三</p><p><br></p><p> 是日,风和日丽,蓝天白云 ,昨天手术的余痛还稳稳有所感觉,为了忘却记忆,乘着夏初的热情到户外寻找翠绿。</p><p> 化州古八景,是明代万历年间形成的八个 自然景观,其中在化州古城区原府署要地的鼓楼至今是化州的标志性建筑物。而与之乎应的清风楼在哪呢?百度地图,高德地图都找不到,导航没有标记。董总说应该在“宏泽花园”附近。于是,我骑车前住。</p><p> 西堤路沿江已经整改,清洁很多,红色砖底的步行长廊漫延罗江两旁,间或立一楼亭,柳树依依,水流泛泛呈淡黄色,映上两岸的绿坡,数只破旧的水泥船还在,恍惚在提醒人们:这罗江啊,化州的“三江六岸”美化工程还在加紧建设中。</p><p> 过了罗江大桥便是“宏泽花园”。远远望到的亭角,对应旧图便知,此处是是“清风楼”了。</p><p> 清风楼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年),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后几经修葺,亦多次易名。唐曰清风台,宋曰清风楼,元改观风楼,明代也叫观风楼,清同治三年,知州张钦泰重修清风楼,改名为魁星楼,后通称清风楼。</p><p> 清风楼临江的城墙保留古城墙的模式,见图4和图5,很陡坡的底部建有很小的台阶,12砖大,拾阶而上的话只得侧着走。城墙主体是直立的,无可攀登之处。于是,我绕着“清风楼”找路,见一大院:化州公安局大院。</p><p> 门口警察把门,进与不进?口不能言,若问及情何以堪?古橘州八景之一阿。诗曰:</p><p> 龙山凤井两争雄,</p><p> 百尺危楼俯碧空,</p><p> 三日一圩人不断,</p><p> 双流绕郭海相通,</p><p> 枫林树色依天外,</p><p> 茅屋鸡声隔水东,</p><p> 臬府公余登览处,</p><p> 大书楼上号观风。</p><p> 硬着头皮,哈着腰点着头,跟随他人后溜进了大院,耳后的叽里呱啦声便当作为允行的话音吧。</p><p> 公安局大楼后院,“清风楼”静静地躺在绿草上。清风楼主体建设为水泥钢筋混凝结构,外墙均由红色砖块砌筑,与古城墙相同品味。楼有三个拱门,两个砖块砌堵了,只留最右边一个拱门。从门口进入,满地垃圾,楼梯没有扶栏。上了搂是八个柱子支撑的亭。亭为两层叠加结构,亭角勾心,诉说变幻的历史。</p><p> 望望罗江,江水东流,那么安静。想起邻居2305说过:现在的是建于现代,还是半成品。</p><p> 流年似水,人非人,物非物。正是: 梅花白向鬓根生,</p><p> 岁月蹉跎事欠成。</p><p> 读过故书温有味,</p><p> 借来新絮冷无情。</p><p><br></p><p> 恬淡写于20200429日</p> <p>《化州随笔》二</p><p> 参观“孔文化产业创意园”后,再向前300多米,有一琉璃大门亭,亭横幅大字写着“下郭村娱乐场”,远远望去,个了几个篮球架,静悄悄的,甚为不解。</p><p> 开车进去,右边是文化长廊,左边是阶梯,上一个平台,中间为仿古建筑,立一正幅白玉雕塑。知道了,此是冼夫人庙。见图。平台的左边绿草成阴,好些悠闲!右边庙外空地,供群体集散之用吧。操场建有看台,从侧面可知,下郭人喜欢运动,喜欢篮球,两老人正绕着操场慢跑着。</p><p> 文化长廊展品多数已拆走,痕迹还在。长廊为丁字形,尽头为玻璃展柜,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分类展出,玻璃很脏,该是很久没搞卫生的,或许是因为疫情,或许是因为生意。从玻璃外拍照本来就难,锻炼的啊伯过来搭仙,衣服上印着“老干部大学”。他说:里暗外亮,难拍。我喉手术后讲不出话只能比比划划。老伯热心,又说了许多,带我去到庙后一座二楼,一看我就明白。两个牌子:一是老干部大学,二是摄影协会。</p><p> 多次尝试后,我拍下了下面三张相片,老伯笑颜大开,树起母指点赞。三张相片分别代表古橘州“三奇”。老伯讲了,但我听不懂。点点头,拜拜啦。</p><p> 到家已是4点有余,喝碗鸡汤,赶紧躺床休息一会。</p><p><br></p><p>恬淡20200420晚</p> <p>冼夫人庙</p><p>谯国夫人,今广东省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p><p>后人为了纪念她的丰功伟业与高风亮节,在两广的高、雷、化、钦、廉等州建造了很多庙宇。其中广东省电白区电城镇的冼夫人故里最正宗,称为娘娘庙。</p> <p>三奇:美女摄夫、飞梁就树、黄蜂为媒。</p><p>化州古八景,是明代万历年间形成的八个 自然景观,包括化州孔庙、新安曲径封诰楼、长岐 华山李氏大宗祠古建筑群、南安佛子祠、那务冼太庙、杨梅陈氏大宗祠(含雷祠)、杨梅黄氏大宗祠(又称状元祠)、化州古城区府署要地鼓楼和清风楼。州人就此绘成八幅水墨画,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沈水在画面题诗八首,为八景定名,并编入化州志,即宝山积翠、鉴水飞帆、立石中流、千秋夜月、登高野色、骊珠波光、龙冈盘石、凤井鸣泉。</p> <p>《化州随笔》四</p><p> </p><p> 到这一年龄,不说在养病,正常人也是早早醒来,而且初夏的气息来得特别早,才寅卯相交,天就蒙蒙亮了。这一觉还是睡得稳的,身体有点力气,忘却了不幸,惦念着寻找族亲的夙愿,早饭后便速速起程。</p><p> 高德导航提示,走207国道,行程11.7公里,23分钟到达南盛街道中心小学一一谢村村委会所在地。</p><p> 他乡之人,出行总是忧心忡忡,加上老伴的叮咛,转了个路口马上查看高德地图。13.2公里?怎啦?闷心事!按提示掉头回驶,又择北京一路前行。14公里!拐入北岸街见到熟悉的星河酒店。</p><p> 唉,今天的天灰色的,见不到蓝天,不明确的14公里太远了。瞬间,人也觉得累,斗志溜得光光的。欣赏这“三江六岸”建设成果吧!</p><p> 又一处“滨江长廊”模式,二十多年前家乡整治沿江路段,植树建亭,铺绿缀花,近几年又建了栈道,红地板砖路随堤前延,这“三江六岸”呀也如此这般!和风习习,江面泛泛,花草扑面含香,行人三三两两,悠哉悠哉。种植分地段的,临江以角花间美人蕉为主,石栏杆很坚固,靠岸处种桂花树,小点,可以想象,当桂花迎风齐放的时候,那会是一幅难忘的景况,花不醉人人自醉,美哉。鸡蛋花有红的,黄的,花黄相间的,倒也迷人。中间当然是栈道了,很长,总望不到尽头。</p><p> 北岸望西堤,前天的“清风楼”尽收眼底,“十里长街”仿古建筑倒映江上,三层楼邻南客家檐角,颇有特色,形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线。</p><p> 没走多久,觉得很累,提不起欣赏的劲儿,步子蹒跚着。赶紧拍好几张照片,还是回家吧,寻找化州谢村族人事暂且搁置,他日身体康健再来寻寻觅觅。</p><p> 我盼望蓝天白云,怀念韩江碧水,化州啊,你何日再现?</p><p> 正是:身在他乡为异客,</p><p> 天下谁人能识君。</p><p> 红花虽艳总有时,</p><p> 但望蓝天见白云。</p><p><br></p><p>恬淡写于20200502午后</p> <p>《化州随笔》五</p><p> 古人说:瞎子耳朵聪。哑巴呢?心绪不宁。 今天儿子休假,抓住机会,让儿子专车前往“谢村村”。</p><p> 印象中,“谢村村”应该是一个谢姓人为主而形成的村落。古橘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独特,商贾云集,百业兴墟。这里有谢姓族人的一份功劳。追朔历史,清初明未的谢姓族人,如:谢兆熊,近代的谢明,谢文贵,谢周,谢文杰等都出自化州。我们应该为谢姓写美丽的一笔。</p><p> 午后才出发,室外温度35℃,烈日焰焰,灰色的天空也减不了初夏阳光的毒辣,从北京一路到北京五路,烟尘滚滚,车来车往,好一派繁忙景象。约走20几分钟,按“百度”导航指引转入一乡道,景色豁然开朗。绿野辽阔,田园风光无限,打开车窗,随风闻上了淡淡的乡村气息,不规则的楼房此起彼伏,有一种颜色较为统一,那就是红砖色。</p><p> 红色是喜庆,也许因为我们姓谢,也许因为别的,总之,“谢村村”就在前面 —— 神的向往,心的归属。</p><p> 3.8公里之后,首先见的是“谢村小学”,南盛街道谢村村委会在学校左侧,新建的,商铺一字排开。我们停车问路。一位异姓老廋(陈)很热情地介绍谢村。老廋指着店老板娘,她就姓谢。谢村村很小,在中央位置,周围有许多村落,“谢村小学”及村委是专门购置建在沿路上的,穿过㙟头村进去的村落便是“谢村村”。</p><p> 谢村村真的很小,一望到边,村中央有棵大榕树,有水泥地埕。榕树边新廟堂,有大香炉(见图4),这可是目前最美丽的建筑物了。还有一座楼房(图2),可以看出,主人曾赫赫有名的,这与红土角砌成的平房对比漂亮得多了。</p><p> 村里很静,听不到狗狗的叫声,也看不到鸡鸭戏逐,有位老阿婆坐自家墙边,观察我们动向。我们沟通有困难,看到了,心也“凉”飕飕的。</p><p> 回来的路上,儿子说: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的,刚才几次会车,小车都是高档的。 </p><p> 这话不是安慰,儿子也许有点明白找“谢村村”的意义,他乡为客阿,认宗便是孝,有宗便有靠。明白了,我心也宽多了。路过“谢村小学”的时候,我对儿子说:谢家人再穷不穷教育,能在这村里建一学校,不单是谢娃子孙的福气,周边各村的孩子也都能上学,功德无量!我们问路的时候,那异姓老廋的热情便是对谢村谢姓族人的肯定。</p><p> 正是:忠孝持家远,</p><p> 诗书处世长。</p><p><br></p><p>恬淡写于20200504</p> <p>《化州随笔》 六</p><p> 又是星期六!周未的早晨空气新鲜,太阳早早便爬上蓝天,驱动着白云前飞,劳累了一周的人们沉默在睡梦里。</p><p> 我还是早睡早起,儿子知我惦记着“名教倒流湾”,理完家务便开车上路,中午不留饭的,得赶回家。</p><p> 真是好事多磨。从207国道接入483乡道时,警察查车(注意,不是交警查车),懵了很久,看着穿着制服的警察只能在脑海中打问号,祈求早点走过来检查。</p><p> 乡道宽敞,6辆车并驱可行,这可是一条通往广西的大路,过境还不是大事,过境后还可过国境,嘻嘻,那是走私的路,难怪警察经常突然查车,看傍边两辆小货车被扣,一切都明白了。明白了心平气和!</p><p> 名教村到了,天却变脸了,乌云把蓝天丽藏了起来,村里静悄悄的。</p><p> 这个秀甲一方的村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据史记载,名教祖先最早始于福建。明朝后期,名教始祖文瑶公原居广州新会县。当时各路诸候纷争不断,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再加上后来自境外的倭寇入侵。一时间,血雨腥风,铁马金戈,民间民不聊生,流离失所。那时,又恰逢鼠疫肆虐,人死如麻。人们惊慌失措,四散逃难。</p><p> 为躲避战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解决人多地少难以发展的困难。文瑶公毅然率子孙从新会县罗江河畔,先在莞塘一带生活了一年。后在一次打渔过程中,发现罗江倒流湾风光秀丽,鱼肥虾壮,是个千年难觅的风水宝地。他又率全家老少从罗江下游溯江而上,在倒流湾这个美得醉人的人间圣地安家落户,建设新的家园,并取名为“名教村”,意为“名不虚传忠信孝贤,教无别术诗书礼乐”。名教历代一直崇尚儒学,男女老幼知书识礼,勤劳好学,民风淳厚,人才辈出,一代代把名教发扬光大,正所谓“名教有名,教子有方”。</p><p>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秀美的山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使名教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代有六品朝廷命官,近现代有一大批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及厅级干部,他们在各地建功立业,成为从名教这片热土地走出去的耀眼的星座。 </p><p> 历史早已历史,门楼亭过后却断桥残墙,“倒流湾”水也不倒流,称之为“倒流湾”,只因江面平缓看不清江水从哪而来,从哪而去,看似江水倒流而得名而已。翘道望去,倒流湾内一片宽阔洁白的沙洲,河堤边是一片翠绿的农田,还有那尖尖的“文笔塔”,提醒着人们记住这一曾经辉煌的历史。</p><p> 路边的“迎客亭”很新,旁边的古树很古,古树钉上一块小牌子写着古树的名字一一见血封喉!</p><p><br></p><p>恬淡写于20200606晚饭后</p> <p>《化州随笔》 七</p><p><br></p><p> 化州是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地处省尾国角,地势平坦,多为山丘,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远远望去,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植被翠绿,田野成片无边。</p><p> 今天要去文楼甲降看“驷马大屋”,乘着朝霞,伴着白云,欣赏不远处的草原蒙古包,呼吸稻穗花香,感受树木的夹道欢迎,心旷神怡。</p><p> “驷马大屋”无人不知,走甲隆村乡道,三问便到了。</p><p> 古屋前门正北,大门前地埕成长方形,大门向西偏北300°,大屋依山势步步高建,靠山为东,青龙山绵延护持,白虎为空,大屋不开偏门,大门左右不开窗,内埕约成正方,左右箱房对称,设中厅,后座设两天井,站立后座正厅可见大门外前埕照壁,照壁与围墙成连,墙落差约20米,下为半月形风水池,池水澄清。</p><p> 纵观驷马大屋,依山势而建,三进式设计,成“下山虎”之势。虽说不上气势堂皇,但作为民居,它的建筑是出类拔萃的。大屋其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墙壁系青砖与泥砖混合彻成,既坚固又冬暖夏凉。屋内设计为三座四重廊,大门额和中厅的墙梁上雕有花纹,但已在岁月的风雨中模糊不清。让整座大屋生辉的是屋内中厅屏风上皇上钦赐的匾额 “乐善好施”,虽历经几百年的风尘侵蚀,其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正是此座建筑数百人不毁之故,积善必有余余庆!</p><p> 离开大屋已是正午时分,烈日炎炎,饥渴难耐,跟周边居民寒暄几句便勿勿打道回府了。</p><p> 去时的欢乐接上归程的冥想,这也称“驷马大屋”吗?大屋老主人黎先生的后人又如何呢?</p><p> 古人曰:儿孙自有儿孙福!随缘吧。</p><p><br></p><p>恬淡写于文楼回家两天后</p><p>20500614</p><p><br></p><p>驷马拖车是一种古建筑模式,“三落二火巷一后包”的格局(落'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挡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子,称为‘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门通火巷,左廊的门便叫‘青龙门',右廊的门称‘白虎门'俗称为‘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爿南北厅,南北厅前后两端都有‘厝手间’,相接前后进的大房。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作火巷,由龙虎门及厝手间的内外子孙门连接主体建筑。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p> <p>化州随笔 八</p><p>一一偶见丢失的陶器文明</p><p><br></p><p> 正午时分,异乡的生活也与天气一般,今天复制了昨天的靓丽阳光,蓝天罩着轻盈的白云,熙熙攘攘,与云层下到处建筑的景象互相呼应,飞起了尘埃在蔚蓝下颤抖,行人悠闲自得。</p><p> 上岭村有一处荒芜的低洼地,或许以前是內江,洼地过去有山丘,树木被砍得七七八八。村落以自然形式散落开,格外怡然。我喜欢村里的老人小孩,也时常到村里午游。</p><p> 乡道的拐角靠山丘那一侧有一处新挖地。显然主人是要建新房的,把山丘整去了一大半,陡坡垒下许许多多的陶碗碎片,也有些成形完整。陶碗很粗糙,联想起武松打虎三碗不过岗那些喝了摔的陶碗,有了好奇心。走近探究。陡坡约4米,上层红土壤下有一“1~2“米的夹层,夹层也尽是破陶碗。</p><p> 是窑吗?化州古时生产民用陶器吗?左看右看都看不个端倪。还是请教“度娘”为是!</p><p> 2019年11月4日[独家新闻]报道。</p><p> 化州城区上岭村附近突现疑似宋代古窑址。破碎的碗砾与陶片遍布山坡,我们往上走了几步,发现越往山上浓密野草下的泥土中半露在外的碗砾与陶片越来越多。这些都是瓷窑的砖头、匣钵、残瓷碎片、破碗烂碟和烧制瓷器用的瓦钵、碗模。我们随手拾起几块碗模和陶瓷碗的碎片,有的还存在着窑变的裂纹,只是没有见到碗底碟背上有任何标记。跟随我们一起去探访的茂名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郑成武介绍道,这次有了惊人的发现:上岭村原是个庞大的窑场,尤其是发现了南宋中后期生产的茶盏,藏量颇大,在广东属罕见。</p><p> 內心的兴奋由然而生,十年的苦苦寻觅,寻找化州那丢失的文明,只因儿子在这片黄土地扎根,爱屋及乌!从东迁西,千里相隔。化州发现疑似宋代古窑,藏在土中的文明,这与家乡何等相似,因为我们也生活在有“宋窑”的地方。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大千世界的巧合,还有那三生三世的因果……</p><p> 日已西斜,惦记着留家的乖孙,急急打道回府,顺便买下儿孙爱吃“罗非鱼”。</p><p> 晚餐又有“清蒸鱼”啦,家乡的味道!</p><p><br></p><p>恬淡写于</p><p>20210204晚睡前</p><p><br></p><p>注: 化州宋代上岭窑酱褐釉茶盏和黑釉盏,都是仿造福建建阳窑建盏的外销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