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天下幽

兰心

<p class="ql-block">  青城天下幽,作为四川道教名山的青城山,它的清幽逸远,静雅古秀,总是令人神驰和向往。跨越万水千山,来感受巴山蜀水不一样的风致,而和都江堰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青城山,想必也应有它独特的风景和人文,那就走进青城山,来一次探幽寻芳,步入圣境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  走进青城山,在青山翠屏之下,迎面就能看到青城山飞檐翘角的景区大门,其造型是黛木青瓦,四角尖挑,顶上有多条形态各异的飞龙雕刻和人物雕像,色调也以蓝绿为主,在青山掩映中尤显古朴庄严,凝重和谐。</p><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外,红墙古瓦的建福宫就坐落在山门左侧。其大门上的那幅“吹笛天寒玉箫更控青鸾住,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的对联,就寓意此地是仙气云集、文人向往的圣地。这个红墙青瓦的古宫观据说是创建于唐代开元年间,为五岳丈人宁封子的修道处。南宋时期,因取古谣“帝以令昌,神以建福”之意,又被赐名为“会庆建福宫”,简称“建福宫”。如今宫观内尚保存有两院三殿,其殿宇金碧辉煌,院落清新优雅,宫前有溪水缓流,四季不绝;宫后依山掩林,有亭台泉洞。整个建福宫修筑于峭壁之下,掩映在古木葱茏之中,在云峰岚气的环抱中,古朴宁静,幽然而居,有着近凡尘而无世音的清宁之境,的确是避暑修心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不仅是道教祖庭,留有很多道观古迹,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题咏之地。杜甫曾留有诗句,“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池。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以此来表达对青城山清幽之境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踏过山门,顺着丹梯拾级而上,山间石阶平缓幽静,石阶两侧幽兰丛生,古木参天,郁郁森森,清凉袭人,即使是在这夏末秋初尚还暑热之季,仍让人能感受到一丝丝寒凉之意,青城天下幽,当真是名符其实。</p><p class="ql-block"> 沿着青城山的石梯而上,不时会遇到一些造型别致的亭阁,掩映在山岩树荫间。途中所遇见的第一个亭阁叫天然阁,其自然古朴、就地取材的建筑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这是一座三层八角的骑檐亭阁,其以原木为柱,古木为依,枝藤缠绕,树皮覆顶,树根为凳,顺势造型,自然巧妙。整个阁亭造型质朴古雅,物景合一,在那晴岚叠峰中,苍山翠林间,显得格外协调雅致。踏着山间的清风,听着林中的鸟鸣,徜徉在溪流密林中,心是沉静清爽的,放下所有的牵绊和烦琐,脚步也是轻松和欢快的。</p> <p class="ql-block">  在天然图画坊时,抬眼就仰望到一座十走近角飞檐的道观殿阁,夹道耸立在苍岩立壁和绿荫浓翠之间。这个宫观古朴庄严,掩苍映翠,宛如画境,正如其大门匾额上题写的“天然图画”四个大字。自古以来,世人对青城山的称颂,可从其门坊上镌刻的“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飘渺,万里西来第一山”的字联里,窥见一斑。诗人卢光表曾在《游青城》一诗中这样写到,“孤峰峻极插苍穹,出处惟余一径通;树色万重山四面,游人都在画图中。”可见“天然图画”一景,也是由典因境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走进天然图画坊的门廊,竟遇到一群在此修炼太极的人们。他们专注的一招一式,飘逸的身姿,在那药王殿、老君殿缭绕的烟火里,给这“天然图画”之景又平添了几抹色彩和灵动。</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天然图画坊,走过造型各异的山荫亭、冷然亭,穿过五洞天,迎面便看到一个在石阶之上题匾为“古常道观”的宫观,整个宫观地处峭壁陡岩之下,依山势呈阶梯式分布在壁岩间的山坪上。古朴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起低落,里面几座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其四周峭壁陡岩,古木翠掩,可谓是“千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据说这里原是黄帝祠,东汉时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修行,故又被称为天师洞。历经千年历史风云的涤荡,天师洞现今主要有天师殿、三清大殿、道教祖堂、皇帝祠等建筑,整个宫观建筑庄严肃穆、金碧辉煌、雕栏画栋,仿园林建筑布局,花竹繁茂,古色古香,与自然山水交相映衬,分外典雅清幽。这里不仅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古迹,还有历代名人的书画、诗词佳作真迹,是藏在深山幽峰之中的人文胜地。其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的手诏碑,古朴沧桑的碑文在千年风雨的洗礼中,见证着宫观曾经的辉煌。那棵树干巨大、苍翠千年的古银杏树,相传是东汉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所植,如今仍是枝虬叶茂,凌空俯视着人间的风云更迭。这里松柏遮荫蔽日,古木繁多,任你随意在哪一棵树前驻足,就会碰到唐代或是明代期种植的古树,让你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流转,沉迷在它的古色古香里。</p><p class="ql-block"> 整个古常道观中诗词楹联随处可见,这里有宋代名将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壁刻,其笔力雄健,有气壮山河之势。郑板桥、董其昌、冯玉祥等古今名人也都在此留有手迹,可谓是一个自然的书法瑰宝之地,更为青城山的清幽增添了一种厚重和灵气。</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天师洞后右行,顺石梯而上,沿途树木苍翠掩映,山风清凉,壁溪滴响。漫步在幽深的山林之中,有种密林探幽,回归大自然之感,让人心境格外沉静和放松。踏上古龙桥,这里两崖中断,下临深谷,十分险峻,走在崖壁下的窄道上,向对面眺望,可以看到山壁之间有一石槽纵贯苍岩,如刀劈石砍,深不可测,这就是所谓的掷笔槽一景。</p><p class="ql-block"> 顺着山路曲折婉转,我们来到朝阳洞口。朝阳洞神奇之处在于,此洞是开在悬岩峭壁之中的,顺势造型,与山体融为一体,外装有木门木窗,造型天然又独特。此处有大小两洞,深宽数丈,洞口外景致清幽别致,相传是上古宁封子栖息处。清代成都令黄云鹄曾在此结茅而居,深爱此地的朝晖暮霭,清幽妙境,曾撰联云,“天遥红日近,地仄降宫宽。”著名画家徐悲鸿在看过朝阳洞后,也曾题联“古洞亲迎光照耀,苍岩时有凤来仪。”以来称赞此地的自然美景,天宝物华。</p> <p class="ql-block">  在青城山中,穿林拥翠,寻幽问道,上清宫是不可不去的一处宫观圣地。上清宫建于晋代,五代时前后蜀辟为行宫,被称为“青城第一峰”。上清宫整个宫观高入云表,峦拥翠叠青城,在夏秋季节,时常会云雾缭绕,云海翻腾,若身临其境,有入仙境之感。这里也是夜观“圣灯”的最佳处。据说在逢雨天晴后的夏日,夜幕降临之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能看见山中光亮点点,少时有三五盏忽明忽暗,多则能达成千上万,山谷一时会灿若星海,闪烁飘渺,异常美丽。此景观被传说成是“神仙都会”的“圣灯”,是青城山的特殊自然景观之一。上清宫现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玉皇殿和道德经堂等主要宫观建筑。宫观内有五代前蜀时的鸳鸯井、麻姑池;宫观后有圣灯亭、东华殿,直上第一峰老君阁。观内鸳鸯二井并列,一方一圆,泉源相通,互为深浅。居二井之上有一大殿叫道德经堂,其一面墙壁上有木刻五千文的《道德经》,陆游到此曾留有诗文,“我亦宿诵五千文,一念之差堕世纷。”这座千年的古宮观不仅建筑古朴雄壮,雕饰精美,更有众多古迹诗文掩映其中,真谓是古观藏山峦,灵气涤风云。</p> <p class="ql-block">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到青城山寻幽问道,探寻的不仅是山幽林秀,晴岚雾峰,还有道教文化的过往烟云,及其厚重的历史积淀。走进青城山,虽只是驻足凝眸,登山怀远,也会浸染一身山清和水秀,而其千年的文化积淀和道骨仙风,我所能带走的,只有几许被岁月浸润过的清风和尘埃。</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