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长城要塞—大境门

寂而常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张家口工作过11年,家住在西太平山山脚下的财经学校,从东侧的胡同可直接登上山顶,走到最东侧便是大境门。那些年周末经常从那条路上山,最后从大境门下山,那边也没有门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大境门则是张家口的象征。90年代军事大片《大决战》电影有一个镜头便是解放军从大境门挺进张家口的片段。1945年8月冀察主力部队一举解放了被日伪蒙疆政府统治了八年之久的张家口,八路军雄赳赳开入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家口市区长城是明成化年间修建的,全长450公里。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3000多米,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清代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在国内外学术界已被列入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同样重要的关口。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从明朝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叶、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太平山明长城,西太平山北魏长城、小境门、大境门、二郎庙、关岳庙、三娘子庙等。</p> 茶马古道 <p>昔日张库大道上茶马古道上的骆驼雕塑</p> <p>1934年张库大道的驼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张家口的时候,这些景点还未修建和恢复,还掩盖在居民区之中,街道两侧全是居民的低矮平房。在我离开张家口以后的几年间,两边的平房已经全部拆除。</p> <p>新建的牌楼和仿古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建的城门,上书“神京右臂”四个大字,可见大境门对于帝都的重要性。从大境门向东南京城腹地,层层设防。在延庆的八达岭依次经过明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和昌平区的居庸关。</p> 三娘子庙 <p>三娘子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建立后与蒙古的战争常年不断,给百姓的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不便和困难,所以在明隆庆五年,双方达成合议,在张家口等处建立“茶马互市”,开始了官方的贸易行为,而三娘子正是力主与明朝修好的关键人物之一,不仅在塞外草原执政30多年,还让明蒙之间保持了70多年的友好贸易关系,可谓功不可没。当初“茶马互市”的繁荣,对于后来著名的“张库商道”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p> <p>巾帼英烈三娘子雕像</p> 关岳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岳庙始建于清朝初年,初建时名关帝庙,民国时期改为关岳庙。关岳庙共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中院正中为关帝殿,左右分别为梓潼殿、龙王殿。西院正西为岳王殿,两侧配殿为鲁班殿、财神殿,东院为马王殿。</p> 钟鼓楼 <p>飞檐斗拱</p> <p>鼓楼</p> <p>钟鼓楼</p> <p>反映古时候大境门繁荣昌盛的壁画</p> 岳飞庙 <p>武圣岳飞像</p> <p>岳飞传故事</p> <p>关岳庙门口仰视山顶烽火台</p> <p>俯视下面古建筑群</p> 大境门 <p>后望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家口人一般称呼的“口外”,所谓口,其实就是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最后一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被大境门内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动,写下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更为大境门增添了气势。</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城门外侧明代守城将士塑像</p> <p class="ql-block">城门外长城延伸到山顶</p> 城门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境门的右侧可以直接登上城门楼,整个城门楼和城墙拦在两山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镇守关城城墙上明军的使用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持刀明军将领雕像</p> <p class="ql-block">城门楼全景照</p> <p class="ql-block">城垛口</p> 山顶风光 <p class="ql-block">城楼西边沿着台阶上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达第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信号的地方。敌情紧张时,则会狼烟四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达山顶,整个大境门地区一目了然,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末尾有感于斯,即兴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大境门》</p><p class="ql-block">塞北重镇雄关立,拱卫京师为右臂;</p><p class="ql-block">边关号角已远去,恢复风貌为景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