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小青虫――平南县平南街道第二幼儿园中三班课程故事

月夜怀古

<h3>12月,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寒冬,伴随着一场细如鹅毛的冬雨,把整个人间都带进了冬的主色调。</h3> <h3>一天餐后,我和孩子们说说笑笑的来到我们中三班的种植园地,孩子们围着菜地在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h3><h3>“老师,这菜叶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洞洞?”</h3><h3>“是哦,你观察得真仔细,菜叶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洞洞呢?”我把问题抛回给孩子思考。</h3><h3>“哦,我知道,肯定是有虫子咬了。”杰杰说。</h3><h3>“真的吗?我们找找虫子在哪里?是它在菜叶咬的洞洞吗?”我说。</h3><h3><br></h3> <h3>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睁大眼睛在每棵青菜上找虫子。</h3> <h3>“老师,虫子是不是太小了,我们找不到。”</h3><h3>“对啊,我也没有找到,虫子在哪里呢?”</h3><h3>“如果是虫子太小的话,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探索室的什么工具来帮忙呢?”</h3><h3>“放大镜,老师,我家里有放大镜。”</h3><h3>“对啊,我们可以利用放大镜和一些捕虫工具来帮助我们呀。”</h3><h3><br></h3> <h3>孩子们跑到科学探索室,找到了放大镜和捕虫的工具。</h3> <h3>孩子们能想到用放大镜和捕虫工具来捕捉虫子,真是太棒了!</h3> <h3>拿着放大镜,孩子们仔细查看每一张菜叶,寻找虫子在哪里。</h3> <h3>“你们快来看,这里有好多绿点点在菜叶上,那是小虫子吗?”</h3><h3>孩子仔细看了看,“不是虫子的,那是什么呢?”</h3><h3>“那是虫子拉的便便吧。老师,对吗?”</h3><h3>“是的,虫子喜欢吃嫩绿的菜叶,拉出来的便便是一点点的绿色。”</h3><h3>孩子们发现了虫子的便便,对寻找虫子更加仔细了。</h3> <h3>“哎呀,小青虫!快来看,我找到虫子啦!我找到虫子啦!”孩子们兴奋的叫起来。</h3><h3>大家围上去,果然在放大镜下发现了一条绿绿的虫子!</h3> <h3>孩子们拿起装虫子的瓶子,把虫子放进了瓶子里。“我捉到了一条虫子啦!真是太棒了!”</h3> <h3>在孩子们的努力寻找下,一共收获了三条小青虫。</h3> <h3>看看绿绿的小青虫,孩子像获得宝贝一样在欣赏,在讨论。</h3><h3>“老师,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吗?”</h3><h3>“毛毛虫会变成蝴蝶的。”一个孩子说。</h3><h3>“要想知道毛毛虫会变成什么,我们把它养起来观察不就明白了吗?”我说。</h3><h3>“我也要养毛毛虫,它一定会变成蝴蝶的。”</h3> <h3>孩子们想养小青虫的愿望非常的强烈,我同意了他们的想法。</h3> <h3>把小青虫带回到了班上,班上的孩子围着小青虫在议论纷纷。</h3><h3>“瓶子太小了,小青虫会爬出来的。”</h3><h3>“我们应该为小青虫安一个家。”</h3><h3>“我们可以用一个大箱子把小青虫养起来。”</h3><h3>于是,孩子在教室里找到了一个牛奶箱,他们还怕小青虫从小瓶子里面爬出来没有东西吃,几个孩子又捧着牛奶箱到菜地里铺了满满一层青菜叶子,终于把小青虫安了一个温暖的家。</h3> <h3>很细心的为小青虫的家铺上一层绿叶。</h3> <h3>不一会儿,整个箱底都是满满的一层绿叶,这回,小青虫应该不会挨饿吧。</h3> <h3>把三条小青虫放进箱子里,为它们安了一个温暖的家。</h3> <h3>孩子们对小青虫的照顾无比的用心,连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小青虫吃东西和睡觉。之后,小朋友们还画了他们捕捉和发现小青虫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笔下和小青虫的初见面吧。</h3> <h3>孩子们第一次把自己亲身经历体验的事情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虽然画得还很稚嫩,但他们能把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h3> <h3>回到班上,还和其他的孩子分享捕捉小青虫的经过和感受哦!在此,培养孩子乐于分享自己的见闻,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h3> <h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对小青虫有谈不完的话题,“小青虫变成蝴蝶了吗?”“什么时候变成蝴蝶啊?”……在区域活动中,有的孩子还用拼接玩具拼成了毛毛虫的样子,太厉害了!</h3> <h3>看,我们的小青虫会站立哦。</h3> <h3>我们拼的小青虫会扭扭身子的哦!</h3> <h3>我拼的这条毛毛虫跟你们的不一样哦!</h3> <h3>看,我们做的毛毛虫。</h3> <h3>孩子们的创造力太强了,能利用各种玩具来拼出小青虫的样子。为了满足他们创作的愿望,我们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了干净的旧袜子,利用袜子和废纸让孩子体验制作毛毛虫,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比较专注,对自己制作出来的作品十分喜欢。但孩子在绑绳的技巧上还需要加强练习,部分孩子不会用胶圈来绑紧毛毛虫的身体。</h3> <h3>在区域活动里,孩子们还用粘土搓成小球球,做成一条毛毛虫呢!</h3> <h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孩子们发现小青虫吃的菜叶越来越多了,整个纸箱里都铺满一颗颗绿绿的虫便,孩子清理完虫便,又换上了新鲜的菜叶。</h3> <h3>“老师,小青虫要变蝴蝶了吗?”</h3><h3>“老师,小青虫变成灰色了,一动不动,它是死了吗?”</h3><h3>“不对,它不是死,它是在睡觉。”</h3><h3>原来,孩子们打开箱子,发现了小青虫变成了灰色,和原来小青虫的样子有点不一样了!</h3><h3>关于孩子的这场讨论,我和他们一起翻开《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进行了阅读,从阅读当中和他们感受毛毛虫的变化,让他们知道毛毛虫从虫子到虫茧的变化过程。</h3><h3>“小青虫现在在睡觉,原来灰色的东西是虫茧。”</h3><h3>“小青虫在虫茧里睡觉,它不吃也不动。”</h3><h3>“好期待小青虫从虫茧里爬出来变成蝴蝶。”</h3> <h3>借助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让孩子从故事情节中了解到毛毛虫变成虫茧的过程,解答了孩子心中的疑问,也进一步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学会查阅书籍去寻求答案。</h3> <h3>孩子们很期待小青虫从虫茧里飞出来,变成蝴蝶。于是,我引导孩子们把如何发现小青虫,小青虫的变化和从虫茧中期待飞出来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画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笔下的《小青虫的梦》的故事吧。</h3> <h3>你能读懂我们的故事吗?</h3> <h3>这是孩子们第二次用图画来记录自己体验故事,从童稚的画笔中我们能感知孩子们的用心创作和内心十分期待小青虫能破茧而出,羽化成蝶。</h3> <h3>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箱子里的毛毛虫还是在安安静静的睡觉,什么时候会变成蝴蝶呢?每一天孩子们都充满着期待!</h3> <h3>看,这是我们的观察记录表。</h3> <h3>记录表最后的记录小青虫终于变成蝴蝶了!这是孩子的一个愿望,实际上,小青虫没有破茧而出羽化成蝶!那天早上,我发现虫茧里的蝶已经死了,不会出来了,但从茧里可以看到蝶的样子,孩子们一直说:“小青虫变成蝴蝶啦!”实在不忍心打破孩子的心愿,最后只好对他们说:“是的,蝴蝶就要从虫茧里面出来了,蝴蝶最喜欢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把它送回花园吧,让它一出来就可以在花丛中飞呀!”非常支持孩子们的想法,大家捧着虫茧,把它放在了幼儿园操场的花坛里。</h3> <h3>孩子观察探索小青虫,感受到了生物变化的神奇,认识了小青虫的一生。相信这一段探究学习之旅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小青虫这一生神奇的变化也给我灵感和思考,我把它一生的变化设计成游戏活动《毛毛虫》,我们一起来感受游戏的快乐吧!</h3> <h3>模仿毛毛虫爬行,锻炼孩子的四肢力量和手脚协调的能力。</h3> <h3>毛毛虫变成虫茧,在里面一动也不动!</h3> <h3>从虫茧里出来,变成小蝴蝶自由飞翔,多开心呀!</h3> <h3>结语:与孩子讨论关于毛毛虫的话题持续了一个多月,这是我也没有想到的!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顺应孩子的天性,和他们一起开启探究自然之旅,从自然中感受生命变化的魅力!从中让孩子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探究解码自然!</h3><h3>非常感谢中三班的孩子们,每天和你们一起学习都感觉到快乐无穷,希望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哦!</h3>

小青虫

孩子

毛毛虫

虫子

蝴蝶

变成

菜叶

我们

放大镜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