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绘画理论术语中,有一个词叫:“透视”。这是一门通过表面去研究表层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透视分为三类: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想要将物体表现的更具体、立体、形象,运用透视原理去创作是非常重要的。</p><p><br></p> <p>今天的作品《第一门花园》就运用了线透视中的空气透视法。很多人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是达·芬奇所创造的,在他的画作《蒙娜丽莎》中最早的体现出来。实际上,在古罗马“利维亚别墅”中也曾出现过这种表现方法,只不过当时没有系统的将这套技术,归纳出来。 </p> <p>古罗马有位了不起的人物叫奥古斯都,他的妻子是利维亚,今天我们欣赏的这幅《第一门花园》就来自利维亚的别墅里,这栋别墅中有一间带有拱顶的半地下室。显然这个空间不够开阔,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如何使室内的空间看起来更大一些呢?包括现在人在装修上也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多数人采用挂一面镜子,这样屋内的景象反射到镜子中,会使视觉上产生错觉,看起来屋里的面积比实际上扩大了一倍。 </p> <p>当然,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利维亚别墅中所使用的这种,皇家为了使这间房间显得更为开阔和有空间感,特意请画师在墙壁上绘上繁茂的花园景致。利用绘画对空间的延伸进行捕捉,但在那个时期的绘画,还没有如今完整的学院派体系,所以利用怎样的技巧,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有纵深感呢?这可难倒了这些艺术家们。</p> <p>他们通过细致地观察,发现了一个现象,当距离物体越远时,人眼看到的就越模糊。这种形的虚实变化很快就运用到画作里。他们把前景的栏杆,树木和飞鸟描绘的栩栩如生,将背景中的植物却描绘的朦朦胧胧,这就是所谓的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无独有偶,唐朝王维《山水论》中也曾说:"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意思就是当描绘远处的山时,是不用表现石头的,当描绘远处的水面时,也是不用描绘波浪的,仔细想象,我们看到的世界,确实都符合这个规律 </p> <p>如今,关于绘画中如何表现于空间感早已被后人们整理的更加规范了,如果有喜欢画画的,不放试试这个方法,会让画面的空间感效果更强:那就是画面近处物体造型清晰,远处模糊,近处物体体积大,远处体积小,近处的物体色彩鲜艳,远处相对灰一些,近处的物体明暗对比强烈,远处的对比弱化一些。当然,这是大多时候的规律,再真在正作画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毕竟艺术,是不可能有套路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