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乡野旧梦39过大年(2)</p><p class="ql-block">文/谪仙 编辑/谪仙</p><p class="ql-block">除夕夜熬岁洗美人</p><p class="ql-block">上面聊过蒸年馍,这是那时过年最为重要的事情了,民以食为天嘛,有了主食过年不会心慌,即使没有多少菜肴,总不至于饿肚子。</p> <p class="ql-block">蒸好年馍,年也就到了,无非是吃吃喝喝玩玩,走亲访友,劳碌一年的人们就这半个月得以清闲,不用下地,不用四处奔波,守着一家人,享受年的团圆美满时光。</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全家人围着火炉熬岁的除夕夜最为深刻。那个年代是没有电视机可看,更别说春晚了,也就是一家老少围着红通通暖洋洋的炉火磕着瓜子,剥着花生,吃着母亲做的红芋糖及粘成的米花团,当然还有油炸的诸如蚂蚱腿,脆叶子,这都是淮北的土叫法,大致就是些油炸的面食而已。我们孩子熬岁守夜不是冲着能长寿百岁的,都是冲着难得如此多的美味零食的。</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母亲用馍篓或托盘把上述美食一点点装好,端出来,我们便疯抢起来,母亲也不会责备,任我们吃,吃完了再取一些添上,母亲说只要愿意守岁管够,我想是母亲为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心愿吧。一时间清脆的声音想成一片,我觉得那是最美妙的音乐,这个时间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父亲抽着老烟袋锅子,慈祥的看着我们,他很少吃这些零食,可能要节省下来给我们吃吧。</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平时农闲时喜欢看书,所以他能说整套的书,四大名著我都是听父亲讲述后,我才有了兴趣,设法找来读,可以说我这点文学的爱好都得益于父亲。父亲讲书有个特点,喜欢卖关子,长长吊足我们的胃口才开讲,讲到关键处,他总会停下来抽烟,这把我们急坏了,于是我们就猜下面的故事情节,父亲总是摇头,这样他吸了一袋烟后,才在我们无限期待中接着讲述。除了听父亲讲书,更多的是唠家常,说说亲戚朋友的事情,零食吃完一波又一波,夜阑语声绝,我们的话越来越少,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眼皮开始打架,母亲看我们实在撑不住了,就吩咐我们洗脸洗脚</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我们最不愿意洗脸,更不要说洗脚了,这时母亲会很严肃地说,年三十,洗美人,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每人必须洗,于是我们按顺序一个个洗脸洗脚,水热热乎乎的,别说挺舒服的,比平时舒服的多,可能是过年的缘故吧!年龄小的弟弟没洗完就趴在母亲肩头睡着了。我们纷纷沉沉地睡去,留下一炉子红红的炭火。</p> <p class="ql-block">临睡觉前母亲嘱咐我们初一早晨不准让大人喊床,能自己起床的可以博弈一个好彩头。我们往往是起不来的,虽然屋外是震天的爆竹声?直到母亲下好水饺喊我们几遍才从鼾梦中醒来,此时太阳已经爬上了窗户。</p><p class="ql-block">不知怎么的,现在开着空调看着春晚节目也不能熬夜这么晚,而童年简陋的熬夜守岁却越来越清晰,让我回味,那红通通的炉火一直温暖我的心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