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爱吃的稀饭</p><p class="ql-block"> 稀饭就是北方人说的粥,我们这里人称呼稀饭,是针对干饭(大米饭)而言的。淮河以南地区常年的生活习惯是以吃大米为主,大米可以熬稀饭(粥),煮干饭。大米稀饭不仅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还容易消化、养胃,我们一般都喜爱吃大米稀饭。如果把大米里面参一点豇豆、绿豆,放一点碱粉,用大铁锅煮熬出来的豆稀饭,那可是我最爱吃的佳肴。</p><p class="ql-block"> 还是在我年少的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家里从生产队分不到足够的口粮,到了冬春天,好多人家都要闹饥荒,正常是一天两顿稀饭。我们是逮住一顿便使劲地吃,一家人一顿要吃一大锅稀饭,那时候的稀饭甭提有多香,一碗一碗的吃,一顿要吃好几碗,肚子撑的像圆鼓一样,走路的时候都能听到稀饭在肚子里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还舍不得放碗。如果不吃稀饭,就要吃山芋、南瓜、胡萝卜和菜糊糊之类的实物充饥。相比之下,还是稀饭好吃。</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了农民手里,我们可以吃饱肚子了。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大家的肚子里有油水后,一顿饭吃不下那么多了。家里的锅由原来的大铁锅改成很小的电饭锅了,熬稀饭多有不便;特别是参豆子煮熬的稀饭,电饭锅更难烧,我们很少吃稀饭了。像原来的大铁锅烧煮的豆稀饭,已经吃不到了,稀饭便成为我们企盼而又难得的美餐。偶尔到街上吃早点的时候,看到卖早点的有大锅稀饭,就想来一碗,但吃到嘴里不是豆子不烂,就是稀水汤汤的,没有煮熬黏糊,一点香味也吃不到,总是没有以前自己家里煮的豆稀饭好吃。</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去南方的广州和深圳,到街上吃早点时,看到南方的大米稀饭里放的有肉沫、青菜、油盐等佐料,吃到嘴里口感还算可以,营养价值也很高。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到街市上吃这种加了菜和油盐的稀饭,但吃几次以后,细细的品尝一下,与以前家里大铁锅煮出来的豆稀饭还是有差距的,总是感觉南方那种含在嘴里咸乎乎的稀饭就像我们这里的水泡饭那样,没有豆稀饭香甜可口。乍一吃到嘴里,因油盐的作用,还觉得可以,但经不起久品,吃到胃里还有点油腻感,它没有大锅稀饭自然香醇。大锅稀饭久吃不厌,越吃越香,吃了一碗还想吃一碗,撑的肚子疼了还舍不得放碗。</p><p class="ql-block"> 让我高兴的是,每年的腊月初八,我们这里有熬腊八粥的习惯,每到腊月初八的清晨,家家户户都起早烧腊八粥,有的人家四五庚天就起来升火了,“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山”是我们这里流行的谚语,这也是人们起早熬制腊八粥的原因。天还没亮,邻居家的孩子就端着香喷喷的腊八粥串门子来了,我们在一起互相品尝谁家的腊八粥熬的黏糊,谁家的好吃?这些稀粥使我们都成为评比饮食的美食家了。腊八粥可算是集稀饭美餐之大成了。现在虽然这种风俗不如以前浓厚了,但是大多数人家还仍然熬制腊八粥。用大米或者糯米,参上豇豆、绿豆、豌豆、黄豆、花生米、红枣、杏仁、桂圆、葡萄干等熬制出来的粥,好吃是不用说的,营养丰富,人人喜爱。因烧熬这种稀粥很费事,平时很少有人特意煮熬腊八粥吃,一年中仅能在腊月初八吃一顿,况且现在都是用电饭煲煮熬的,味道远不如以前的大铁锅熬制出来的香甜可口。</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我到城里办事住宾馆的时候,早餐一般都是有稀饭的。宾馆里至少有两种稀饭,有的宾馆里甚至提供多种稀饭:白米稀饭,黑米稀饭,红豆稀饭,绿豆稀饭,小米稀饭,玉米稀饭等任旅客挑选。我只要在宾馆里用早餐,稀饭是我首选的餐饮,有时候连其它丰富的食品也不品尝,就只吃我所喜爱的稀饭。但这些稀饭大都是用电饭煲熬制的,口感和香味远不及大铁锅煮熬的稀饭。</p><p class="ql-block"> 还算幸运,前年,镇里照顾我,让我到镇中心敬老院工作,敬老院每天早上都是用大铁锅熬制的豆稀饭,不是豇豆稀饭就是绿豆稀饭,这让我喜不自胜。敬老院有近百人就餐,一顿煮一大铁锅豆稀饭,豆子被炭火烧煮得烂烂的,稀饭被熬制的黏糊糊的,吃起来口感非常好,这是在街上早点摊花钱也买不到的。我经常与敬老院的老人谈心,他们对早晨吃大锅稀饭,喜爱有加。他们的年岁大多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有很多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身体还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吃了早餐的豆稀饭,这种稀饭不仅开胃,让人吃得多,营养丰富,还容易消化,它保养人的身体不亚于健康保健品,正适合胃弱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我每天早晨都步行到敬老院吃两碗大锅豆稀饭,沾老人的光,大锅稀饭让我吃到了香甜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