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元月28日石牌扫街有感。此扫街非彼扫街,它是在论坛上的术语,指拿着相机到任意的某条街上去抓拍。据说荆门的民主街是最好拍纪实的,可惜已经拆掉改造了,这次目的地是石牌老街。上次去子陵八角拍年味基本没拍到,疫情期间连雪枣厂也跟我们玩起了寂寞,不让参观,年味拍是没拍到,都让我们给吃了,几个摄友一顿吃喝猛如虎。</p> <p class="ql-block"> 天气还算给力——大雾,雾可以把不想要的东西给隐藏掉,朦胧产生美。到了钟祥石牌老街,街说老也不算老,说不老还有些老,起码荆门城内是没有这样的老街。晃荡了两圈,街上冷冷清清,我们三个人承包了整条街道。有人肯定是更好的,当然也不能太多,元素太多,我的水平有限,抓不住重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地政府的保护古建筑意思太差了,2017年才知道要保护,很多百年甚至千年的古建筑甚至都已经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偷窥》</p><p class="ql-block">偷窥的结果就是令人唏嘘感慨,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不见时光流逝,但见生命沧桑》</p> <p class="ql-block"> 等了20分钟就,终于出现了两个老太太,总算有两个老人了,不过后来又过来一位行人,于是按下快门。回家对比,有三个人的照片,和两个人的照片,还是选了三个人的。看起来层次,和纵深感更强。后来我的小伙伴,还想等出现玩耍的儿童,希望让“老”与“儿童的鲜活”产生对比的碰撞,可是实在太难了。没有人哪,这人都哪去了?</p> 真正的街拍活动也不是很受人们的支持,谁面对陌生人的镜头都比较腼腆,经常会拒绝街拍行动,以致街拍变成了“偷拍”。实际上街拍的最好效果应该是得到被拍摄者的主动配合,但能够这么做的人并不多,这次我们就体会到了,偷拍,被拒,合作。 要想拍人物的纪实一定要学会沟通,这点林夕姐很强,而我不行,基本都是直接偷拍了,就拍屁股走人。她是先头部队,先去拉家常,然后让我再去哄抬气氛,最后蒯冲小妹请人入镜。据说要出好照片,有的人花几天沟通的都不在少数。现在新的民法典颁布了,为了不侵犯肖像权,最好在拍摄时先取得被拍者的同意,避免引起相关法律纠纷。 <p class="ql-block"> 老街坊们对这些古建筑的历史也不清楚,房子有多少年的历史,那屋子里曾经的主人有着怎样辉煌与变迁,都没能问出个所以然来。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太少了,惋惜之余还是坚持去寻觅。我们走进一座有近一千年历史的房屋,家里有个百岁老人,但洗衣服的女主人,并不是很欢迎我们,倒是街坊对我们热情的很,老爷子还说自己在龙泉中学读过书。</p> <p class="ql-block">《年味—1》</p> <p class="ql-block">经过20分钟的交流,了解到老人家八十多岁了,在家给他置办年货的 儿子也有六十多了,他主动要求为他们拍了照片传他微信。老爷子很配合,我们让他看肉,他还非要给我们一个正脸。正脸的是标准的摆拍,没上传😥</p> <p class="ql-block">《年味—2》</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的温暖》</p><p class="ql-block">一天碰见这几个志愿者三次,以为她们是进行抗疫宣传的,原来是去给退役军人送春联。</p> <p class="ql-block">《一手交钱一手交货》</p> <p class="ql-block">石牌镇,现在还有传承的只有“豆腐之乡”名称。其实它滨临汉江,水路交通发达,明清时期,商贾云集,成为盛极一时的商贸集镇,经历了“因城邑而兴、因商贸而盛”的历史发展过程。</p> <p class="ql-block">《谁将玉节买》</p> <p class="ql-block">《等》</p><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本来打算用“再来一碗”后来换成“等”,我们刚好等这个光影打在她的头上,她也在耐心安详的等汤开。摄影艺术也是光影的艺术,无光不成影,用光来衬托暗影。</p><p class="ql-block">中午在石牌沙滩享受午后阳光,很惬意。沙滩图片之后发微信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