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考试经验,2021年1月29日下午,永城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全体英语教师在夏敏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永城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分析研讨会。</p> <p><br></p><p class="ql-indent-1"> 试卷分析是对教学测试的反思,是对教师教的反思,也是对学生学的反思,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p><p><br></p> <p><br></p><p class="ql-indent-1">此次会议于主任全程参与指导,黄慧文老师、赵轩老师以及全市九年级英语老师参加。 为对本次考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分析,本次会议分两场进行,市直学校和乡镇学校。</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考虑到疫情的原因,此次分析会采取了线上进行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会议由教研室黄慧文老师和赵轩老师主持。</p> <p class="ql-indent-1">第一场:3:00~3:40(市直九年级英语教师参加)。由实验中学九年级英语组教研组组长崔伟老师对试卷作深入的分析。</p><p><br></p> <p>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题遵循课改精神,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注重语言基础,强调语言运用。题型及出题风格紧扣中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试题覆盖面广,题型多样,突出语篇,强调语用。题目的设计将考点置于相应的微语境中进行综合考查,注重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交际性。</p><p> 试卷结构:一共六大题。</p><p class="ql-indent-1">一、听力理解,共三节。</p><p class="ql-indent-1">二、阅读理解,共A、B、C、D四篇语言材料。</p><p class="ql-indent-1">三、完形填空。</p><p class="ql-indent-1">四、语篇填空,共二节。</p><p class="ql-indent-1">五、补全对话。</p><p class="ql-indent-1">六、书面表达。</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听力</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共20个小题,总体难度不大。</span>突出的是第5题依据中考类型,为听力图形转化题,考查了英语核心素养中听与看相结合的能力。有难度且得分率非常低的是第7题,A、B选项具有迷惑性,在听力材料中Cambridge和 Harvard都有出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关注听到的词,而没有理解对这两个词的描述。其次得分率较低的是第10至12小题,这段听力材料不是以对话形式出现,而是语篇,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稍有困难。听力部分平均得分低于13分。</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议:选择优质听力材料;平时在练习时适当加快播放速度,同一材料可反复听;要求学生听后大声朗读听力材料;坚持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听,我认为听的频度胜于长度。</span></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阅读</span>题取材广泛,四篇文章话题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目标。语言地道,文章主题明确,内容思想性强。重点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细节理解考查题目较多,如试题21、22、24、25、26、27、34等。23、32、33题不仅要求学生关注细节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难度较大。28题猜测词义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逻辑推理能力。29、30题侧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31、35为归纳概括题,其中35题比较难,A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D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学生在篇章结构中的归纳能力,本篇文章线索明显,难度不大。四篇阅读理解中的 word bank部分,图文并茂,比较详尽,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从考试结果来看,21题得分率低于预期,错选D较多,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忽略了文章第一行中的 caring about patients,而仅是凭经验想当然地认为此篇文章与学校相关而选择了图书馆,犯了经验主义错误;22题需要关注的细节较多,且有简单的计算,学生失分严重;23题得分率低,本题是询问时间的,但是原文中有两处涉及到时间,先是用了when,后用了 how long,学生先入为主,很多都是从when处找答案,却忽略了具体情况,其实真正的答案在后面的 how long处;3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从文中找不出对应原话,需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难度较大;32题很多学生使用了排除法,直接排除ABC三个选项,错误在于把C中的 paintings与文中出现的 paint混为一谈,误把正确选项C排除了;以上为失分严重的几个小题。</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议:选择优质语篇进行精读精讲精练,坚持每一天一篇,教师可对文章进行多元化使用,经过加工,使其转换成不同题型,在整理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高思维的培养;注重大阅读、大输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如英语报纸杂志读物等,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为了保证学生读练时间,教师尽量压缩讲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适当灌输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基础,一切技巧和套路都是浮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三,完形填空</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是一个幽默小故事,体现了语料的趣味性。学生必须耐心致地读完全篇才能明白故事的幽默之处。完形填空题目挖空合理,在考察方向上,动词及其词组考查共5处,形容词考查3处,名词4处,介词、副词和不定代词各1处,整体侧重对实词的考查。学生需要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之上按照故事的发展,随着情节的推动选出最佳答案。得分率较低的题为41、43、45、54题,其中41、43、45考查的是基本搭配及句型: take courses, put on,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错误较多说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45题容易造成AB选项间的纠结,说明学生对语境把握不好。第一节属于人物传记类型,话题关于成长奋斗历程,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思想。第二节有关好习惯的形成,贴近学生生活,巧妙地考查了句子结构和词语搭配的语法知识它要求学生根据语篇情境以及语法语义关系准确填词。这一大题向来是学生的弱项,第一节平均得分仅为3.52分,第二节为1.4分。很多基础差的学生直接放弃此题,乱填或不填,中等生对语篇内容一知半解,即便词选对了却用不对形式,甚至写错单词,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存在形式用错的情况。盲填题多为虚词,学生总是显得无从下手。</span></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议:语篇填空需要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语境的理解,第一节侧重于实词的考查,要求学生填完后,把词往里套,进行反复验证。第二节考查范围主要为:固定搭配;固定句型;定语从句: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宾语从句:if/whether、疑问词; a, an the;to,助动词情态动词等;连词because;so, but, and, or。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侧重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去粗取精。</span></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五,补全对话</span>考查学生在鲜活自然的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此次补全对话话题紧紧贴近生活,谈论观影。学生需要依据文本,结合上下文,写出语言规范,表达地道的句子。这5个小题都能从下文找到回答方向,开放性并不强,学生只要表述有理有据,应该都可以得分,但此题的平均分仅为23分,表现为特殊疑问词用错、语序混乱,时态不对等情况。补全对话是比较打击学生自信心导致他们轻易放弃的一题,有些学生甚至不仔细阅读,不去分析对话情境就乱写一气。</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议:按话题情境对补全对话进行分类复习,要求学生多背诵多练习,做题时先判断句意,确定大致方向,再写有保障的句子,确保句式语法的正确性。</span></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六,书面表达</span>的平均得分为6.6分。此次作文的命题跟九下第三单元主题比较契合,以AI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为话题,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在写作中可结合自己的观点,重点阐述AI可以为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的看法。学生若想把文章写得出彩,思想要有深度,语言表达要精准流畅。因此,平时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大量的词句积累,规范的审题习惯和科学谋篇布局的能力。</p><p class="ql-indent-1">存在问题主要有:写作前不仔细审题,造成文章跑题;文章采用一段式,整体结构混乱,条理不清;句子颠三倒四,句型、词组使用错误,单词拼写错误;书写不规范。</p><p class="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议:每周抽出一节课进行当堂作文,并在课堂上评讲典型范例,尽量好中差各选一两份,让学生体会优秀作文的精彩,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在写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1.审题,确定主题、人称、时态等。2.列提纲,进行文章结构的布局,分段并确定每段大概字数,注意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3.句子结构多样性、用词准确高级化。4.注意书写。</span></p><p class="ql-indent-1">总之,本次英语命题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了新题型、新方向。本次考试,语篇填空、补全对话和作文水平是拉开层次的关键。学生必须多关注此类题型,多练习多总结,敢写会用,在写作上要学会提炼生活中的素材,做到精选、慎思,写出有思想高度的文章。</p><p><br></p> <p class="ql-indent-1">崔老师的分析精准、精彩、深刻,指出了有待提高的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宝贵且实用的建议,干货满满,对今后九年级英语老师的努力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感谢崔老师精彩、毫无保留的分享!</p><p><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认真聆听,记录。</p> <p><br></p><p class="ql-indent-1">第二场:3:50~4:30(乡镇九年级英语教师参加)。由高庄中学的李孜君老师做乡镇学校试卷分析。</p><p><br></p> <p><br></p><p class="ql-indent-1">李孜君老师从试卷特点,典型错误,今后教学指导几个方面对试卷进行了分析。</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李孜君老师的分享也非常的精彩,感谢李老师的分享!</p><p><br></p> <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会议的最后,由黄慧文老师作总结。</p><p><br></p> <p class="ql-indent-1">非常感谢崔伟老师、李孜君老师对本次试题所做的细致、精准、精彩的分析,以及针对每个题型所提出的独到的、有建设性的建议。</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本次考试让我们更进一步感受了英语试题越来越贴近新课标精神,新课标是中考的灵魂。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转变,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注重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概括归纳和推理判断能力,注重学生深层次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文本表层意,还要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即作者的写作意图,能挖掘出文本内涵等等。</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这些变化给我们一个信号,要求我们除了带领学生进行常规的以教材为抓手,夯实基础和适量的做题技巧训练等活动外,一定要增强语篇意识和语用功能,变单纯孤零零语言点的传授,为注重培养学生在鲜活、生动语境下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定要把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落于实处,扎实开展课外大阅读活动,而不仅仅停留于口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是同样道理,要多读多背,以读促写,必须有充足的量,才会引起质的飞跃。这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感觉,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希望各位老师通过本次分析会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更上一台阶。</p><p><br></p> <p class="ql-indent-1"><b>感谢黄慧文老师精彩的总结!</b></p><p><br></p> <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脚踏实地抓教学,反思互助促提升。本次试卷分析会带动了永城市九年级全体英语教师的成长,促进了教师用目标指向教学,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求共鸣,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学习,在总结中成长。</p><p><br></p><p class="ql-indent-1">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凝心聚力,求真务实,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p><p><br></p> <p><br></p><p class="ql-indent-1"><b>2021年,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做好榜样,“犇”向春天!</b></p><p><br></p> <p><br></p><p>编辑:王雅君</p><p>审核:夏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