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认识王长顺老师,还得从我单位成为林州市慈善公益单位说起,二0一三年林州市兰亭书画院被林州市慈善总会评为慈善公益单位,挂牌仪式上来了林州市领导-、市慈善总会领导、龙山街道等多部门领导。一天后大篇文章报道了我单位在慈善公益方面做出的成绩,其中有三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响当当,明晃晃,硬锵锵”,这三句话是表彰我单位的言辞。报道编辑王长顺。我虽然不做文学报道,但是我是文化教育单位,免不了要用文字东西。在后来很多新闻媒体上时不时就会发现王长顺的报道。</p> <p>有一次在街上见到了图片上的王长顺老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相互留了电话,一来二往,王长顺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p> <p>王老师是林州市横水镇中心小学一名教师,他研发的“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被全国推广,吸引了全国各地名师来林州调研取经。</p> <p>中国北京教育科研研究院,在红旗渠畔召开全国教师教学实践。</p> <p>多才多艺的王长顺老师之后受聘在林州市慈善总会任编辑,负责采集编写慈善总会的动态,宣传报道慈善家的公益活动。</p> <p>王老师受聘于林州市爱心妈妈、林州市教体局等多个领域采编任务。</p> <p>荣获林州市妇女联合会特别贡献奖</p> <p>多领域采访,多平台传播。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优酷网、今日头条、林州视点、林州要闻等多家媒体,都有他海量原创作品,太行山欢笑,红旗渠扬波。用一支笔、用一个键盘点击出林州山水之神韵,林州人民之风采。</p><p>这位搜狐新闻导师王长顺,被文人送了个绰号,人称王展叨,意思是:只要被他看到的、听到的,经他一加工便是精美绝伦,流光溢彩。</p> <p>不仅在林州,就是到郑州,去北京,一支笔杆子闯天下,都同样受到众人公认。受到上级领导和业界好评。</p> <p>尽管他行走山崖绝壁困难,他依然会跟上红旗渠应急救援队一线采访。</p> <p>走单位下企业,为林州发展推波助澜。三门峡采访林州八建。</p> <p>腹有诗书气自华,博古通今,学习应用,到道教之源函谷关,再品老子论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p> <p>实地了解穴居文化地坑院</p> <p>走近万方正骨,推介民生医院。</p> <p>二0一九年十二月六日,当天他发表了六篇报道。在下午下班途中,王老师头部一阵晕眩,他扶住墙缓缓地倒坐在了人行道上……</p> <p>从此,再也品尝不到王老师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大餐,精神盛宴。在林州文化战线上,他以浓墨重彩,书写了一曲曲美妙音符,和谐乐章。他挥舞着一支神笔,起始太行深谷,誉载红旗渠畔,飞向长城内外,把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十万大军出太行,回报家乡富太行,百万乡亲美太行,创建成了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全域式旅游城市,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力量。</p> <p>一天不见老师佳作,像闹钟停下了钟摆;两天缺失老师信息,像陌生的旅途失去了导航;三天五天一周过去了,我在朋友圈,我在与他私信中,再也收不到老师回音。</p> <p>原来,老师因体力透支累倒了!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让我们失去的是似聋如哑,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你</p><p>在林州文坛失去了半壁江山,腾出了很多版块儿。</p> <p>老师在患病期间,往日好友,各级部门领导,以及遍地桃李学生同事,探望的人士,医院站满了走廊,家里排出了胡同,这样的问候,老师比健康时还累。哎,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p> <p>初夏,校园的水晶杏熟了,黄澄澄的惹人垂涎,校园的孩子亲手采摘,给老师送去让老师品尝;秋凉了,羊肉祛寒,让老师补补身子;年关来临了,轮椅上的老师说和学生与兄弟年前再见见。</p> <p>愿老师早日康复,文坛我们再叱咤风云!</p> <p>作者:王广明</p><p>中国书画研究院 研究员</p><p>中国人民画院 院士</p><p>中国收藏家协会 理事</p><p>中国文物司法鉴定委员会 专家</p><p>凤凰中国影视 导演</p><p>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p><p>河南省收藏家协会 副会长</p><p>安阳殷商文化研究会 名誉会长</p><p>林州市九届政协委员</p><p>林州市收藏家协会 会长</p><p>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副主席</p><p>林州市新联会 理事</p><p>林州市兰亭艺术学校 校长</p><p>河南林州小桂林风景区 法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