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露西亚

<p class="ql-block">当乡村集镇街变得拥挤不堪,人们见面时地招呼:回来了?!语调惊喜而亲热,那一定是新年将至了。</p><p class="ql-block"> 腊月初八一大早,母亲就用一口大锅装上多半锅的水,放上泡好的花生米,放在炉子上熬煮,等烧沸了,就放入切好的肉丁,木耳,粉条,萝卜丁和大米,再继续熬制。等所谓的腊八米汤熬煮好了,在人人端上碗吃的当中,母亲就开始训话了,意思就是一年到头好不好,就看这年过得好不好,所以从吃了腊八粥开始就要早睡早起有空的当中就要帮助父母准备过年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这个腊月里,每天都异常忙碌,家里面的床单被套要彻彻底底的清洗,锅灶碗盏要重新涮洗的锃亮,当然最忙碌的原因还是因为母亲的固执,灌香肠,熏制豆腐干,制作腊肉她非要自己操作,寒风凛冽的冬日里,用几块砖头围成一个圆圈,里面倒入木屑树叶将其点燃,让黑色的浓烟将上方大篮子里的豆腐块,魔芋和鸡腿熏上个两三天。说实话,这样的做法遭到我们的反对:一、不卫生。二、不健康。三、不好吃。这时无一例外我们都要被母亲狠骂,什么好吃懒做等吃现成的了,什么市场里卖的没有自家做的经济实惠不会过日子了……说到底,母亲认为自己做的才是最好的,最放心的,这里面浸润着母亲大半辈子的生存哲学。</p><p class="ql-block">当房檐下,挂满密密麻麻的熏制品和腌制品后,母亲会来个彻彻底底地打扫除——打扬尘,把扫帚绑在一根长竹竿上,把屋顶和墙面都全部刷拉一回。然后再将厨房卧室的所有物品擦拭一番。</p><p class="ql-block"> 杀年猪是极为隆重的一件事,夜幕时分,在外面拉上电灯,放好一个大木梢,支上长凳子,屠夫就上场了。由两个壮汉扯住猪耳朵将猪拖出来,然后摁倒在长凳上,屠夫一只手捏住猪嘴让其无法大声嚎叫,另一只手就在猪的颈部捅上一刀,一股子鲜血就喷涌而出。等猪一动不动时立刻将它丢进盛满开水的木梢里,不时翻滚,然后用麻石头砸去浑身的猪毛,再用刮子将猪刮得全身白能能的。这时,屠夫会在猪脚下面开一个小口子,用挺仗在猪的内脏里一阵捅,把嘴对准口子吹起来,吹得猪圆滚滚才算好。用一根横木放在木梢上,然后把猪架起来趴在上面摆放好。此时,母亲就在猪前方画个圆圈,焚上三柱香,嘴里喃喃有词一番。等到香燃完了,屠夫才会分别将猪头猪尾和猪的内脏切割下来放在箩筐里,剩下的划成两半挂在铁钩上面。等到第二天早晨,左邻右舍的都请到家里后,屠夫先将最好的猪后臀肉分割成几块拿去厨房,让母亲和一些妇女做菜,再回到院坝里将肉一方方的切割下来。差不多猪处理完的时间这边的饭菜刚刚好,于是,几大桌人入座后,就推盘挂盏谈天笑地的吃将开来。</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母亲会在灶火里贴上两张小对联:上天言好事 下地保平安。</p><p class="ql-block">年三十这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将屋门打开,室内洒水打扫完毕后,用大扫帚将院坝扫的干干净净。就吆喝我们几个起床,母亲说:作为读书人的世家,对联一定要自己写。就丢下一摞大红纸放在那里交给我们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接着就会不约而同的会心一笑。先把方桌抬到院坝中心,哥哥就拿出事先自己拟好的对联去请教父亲定夺。父亲这时脸上会展现难得的笑容,那是对自己上过大学的一种骄傲。父亲一边看,一边坐到方桌前,对这些春联里的字个个斟酌,哥哥赶紧殷勤的地给父亲点上红公主,姐姐会去将红纸、裁笔刀和一堆鹅卵石放好在桌子上,而我则会爬到床底将每年使用一次的砚台、毛笔和墨汁找出来,先擦拭砚台上的灰尘,继而用热水将凝固的毛笔泡將开来,最后在砚台里倒上适量的墨汁加入合适的热水,墨多水少字迹不匀,水多墨少字迹寡淡。</p><p class="ql-block">一副简简单单的对联,在父亲和我们几个眼里却是繁复费时劳心劳力的技术活,更是庄重的。父亲先将红纸按照正门,侧门的宽度将其裁下来,接着用胶水粘贴长度,等干了后,还要一对对的折叠成田字格,然后按着事先拟好的内容再斟酌几番,才能开始撰写。父亲写毛笔字的时候明明是向下的起笔却是向上,简单的一横非要向左划一下再向右运笔,写出来的字看起来瘦骨嶙峋的可是每一笔起始和结束时都会有圆兀,明明是一个点,父亲写出来有的像水滴、有的像彗星、还有的像一撇,反正没有一个点是圆圆的。别人家的对联总是七个字,上联:富贵人家庆有余。下联:吉祥人家寿无穷。横批:年年发财。而我家的正门上永远是十三个字,侧门是十一个字,上联: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春盈大中华,下联:舜天尧地物丰人杰清气满华夏,横批:民兴国昌。就连臭气熏天的猪圈别人家都草草地写上:鸡鸭成群鹅满圈,羊肥牛壮猪满栏,六畜兴旺。而我家的猪圈写的是:猪在圈里捂不白英雄本色,羊在坡上晒不黑怀真抱素,你在我在。</p><p class="ql-block">父亲写对联的时候必定是由哥哥在另一端执联,每写一个字,哥哥就将对子向自己这里拉一拉,每写完一联,姐姐和哥哥就各抬着一端,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平平地放在地上,我则赶紧上前在两端和中间放上几块鹅卵石。大大小小五幅春联写好,左邻右舍七八家的父亲再给写好,这段时间春联晾干了就开始贴对子,再贴上门神绝对已经到晌午了。母亲这时早就做好了团年饭,看我们收拾完毕,就马上端出满桌子的菜肴,中间一道菜必定是:炖猪蹄。</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座好后,父亲就起身在正门口噼里啪啦的放上一大挂,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着、吃着、说着、笑着。</p><p class="ql-block">吃完饭,父亲就带着我们几个去给爷爷上坟,上坟的仪式和别家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都会烧火纸,点燃两根白蜡烛。不同的是,别人家都由父亲带着齐刷刷在祖先坟前跪着磕头作揖,求坟里的先人保佑发大财做大官,而我的父亲从来没给爷爷磕过头作过揖,也从不要求我们给死去的人磕头作揖。有一次我觉得好玩,也学着别家的孩子跪在爷爷的坟前说:“求老祖先保佑我学习考第一”。父亲紧接着冷冰冰的说:“这世上只有自己自强不息才能出人头地,靠鬼神完全是无稽之谈”。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在上坟的时候磕头作揖过了。</p><p class="ql-block">给爷爷上完坟,父亲让二哥带着我们两个回家,而他一个人沿着田坎越过两条沟到对面半山腰两座荒坟前拔拔周围的荒草,然后在两座坟前各点燃两根白蜡烛,各烧两堆火纸,又在坟顶点上蜡烛,外面用白纸做成罩子的形状罩着,这些完了后,父亲还要坐在那里抽完一根烟才会背抄手急急的走回家。我曾经好奇的问起父亲,他说那里埋着四位老人,左边是他的爷爷和奶奶,右边是他的太爷和太婆。还说他去长安县上大学是他的奶奶把仅剩下的一副金手镯当了给他做生活费,太爷爷让太奶奶给蒸了半口袋玉米面馍馍做口粮,他才得以十五天走到长安上大学。末了,父亲有时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时说‘斗米养仇人,碗米养恩人’。</p><p class="ql-block">天黑了,家家户户所有的灯都打开着,透着红灯笼,透过纸糊的木窗户,红通通的。父亲在石炭炉子边坐定了,母亲就端来一个木架火盆放在旁边后就转身去厨房和面、擀皮子、做饺馅。父亲则就着石炭把火盆里的木炭生起来生的红火火的。这时候就有两个人一前一后进门了,走在前面带着“火车头”帽子的是大父亲六岁的海娃爹,走在后面穿着白西装留着三七分小父亲十二岁的是先吉爹。这里必须要交代一番,父亲和海娃爹交好是因为他知道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而不是姓孔名子,至于先吉爹嘛完全是一手蝇头小楷惊艳无比。</p><p class="ql-block">“来了”。“来了”。简单的一问一答过后,三人坐定,海娃爹就把手里的烟锅放在地上使劲磕几下,然后用一团布在里面擦几下,再从烟杆上的烟袋里拿出烟丝压得实实的后递给先吉爹,而我的父亲则掏出他的十根装的巴山雪茄递给海娃爹两支。这时,先吉爹就忙不迭的把烟锅递给父亲,再“嗤”的一声划亮火柴给父亲点燃烟锅,父亲猛吸两口,从烟锅里冒出火红的光映照着父亲瘦削的脸庞亮堂堂的。“嗤”的又一声响先吉爹又给海娃爹点燃了雪茄。“啪嗒!啪嗒!”抽完烟后。先吉爹把火盆端在堂屋中央,上面架上方桌,母亲就从厨房里端出六个凉菜,中间是醋汤汁,再拿出一瓶高粱酒,三个我家独有的每个能装二两的白瓷红花的酒盅(酒盅是父亲获得学铁人先进称号去北京领奖得来的)放在桌上,就又进了厨房。而我的父亲三人就坐在桌前,砸吧着酒菜,互相攀谈着。吃完了,撤席了。先吉爹就拿出崭新的一副老牌八十四来,那种牌有我们现下扑克牌的一半宽两倍长,上面是一些我不知道意思的红点点黑点点,不过上面的连环画很好看,还写着呼保义宋江,黑旋风李逵等名字,《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和名头我就是从这上面知道的,三人打牌是赌钱的,桌子上放着一元、二元的纸币,最大的面值五元,打牌时的父亲和平常不大一样,每次要压掉对方牌的时候会把牌举得很高,用力“啪”的一声摔打在桌上,脸上露出得瑟的笑,倒是海娃爹和先吉爹喜怒不形于色气定神闲荣辱不惊输赢无意云淡风轻的淡漠。这时,我的母亲早就给三位泡上了捻茶,那种茶水茶叶放的特别多以至于泡出来的茶水都是黑乎乎的,喝上一口苦苦地,会让我一晚上都睡不着觉的。我那时就想不懂,大人们真是奇怪的很,水里放白糖甜丝丝的多好啊!非要吃苦还说够味。三人计算着天牌地牌的当中,我的母亲早就端着一个簸萁,里面放着四四方方的几大摞饺子皮和一碗纯瘦肉的饺馅,平常总指责我们吃现成饭的母亲这会儿是决不让我们帮忙的,一个人包着饺子,随手把这些元宝摆放的整整齐齐的,很快满簸萁都是满当当的。</p><p class="ql-block">“啾……”的一声尖锐长长的响声后,“噼里啪啦……”外面响起了鞭炮声,一河两岸的火光闪闪、鞭炮声不断,那是十二点了。父亲起身立即就从柜子上抱出一大盘鞭炮,在院坝里也噼里啪啦燃放了,红色的炮纸满地都是。再进屋,三人就算起了账,你给我多少我要找你多少,掰扯清楚了,兑现清楚了,母亲就又相继端上来一碗醋汤、一碗油泼辣子和三大碗饺子,三个人“枯察察”的吃完了,那两个就各自回家睡觉了,我们一家也睡下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觉醒来,被子上放着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的新衣服,我们几个赶紧穿戴整齐洗漱完毕急急忙忙吃完饺子口袋里装上瓜子花生和水果糖就奔着堰塘坎的那个土广场去了,那里一准都是穿着新格格的伙伴们。男孩一堆,女孩一堆,互相比着衣服的好看,价格的高低。女孩子堆里,最让我们羡慕的就是化着眉毛描着口红长得鲜花一样的小芳姐了,她比我们所有的女孩子还多了两样装扮,黑白色斜纹的发箍和黑底红花的丝巾,整个人都是花团锦簇光彩照人的。她一边仰着头张着口用两根手指捏住瓜子仁放进嘴里吃,一边给我们每个人点评。有时候会叫上娟娟、小静和我去她家里,用筷子在炭炉上烤一烤给我们三个人耳朵两边头发烫上两个卷或是拿出一包紫罗兰粉把我们的小脸搽的白白的。我们总要尽量在她家多玩些时光,因为回到家必定会被父母责骂打扮的古里八怪的还会被强行命令湊掉。小芳姐也很大方,给她的母亲说明原委后我们几个就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等到晚上才回家。</p><p class="ql-block">初二到十四每家每户都是拜年走亲戚的,我家也不例外。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别人家的对子都是鎏金的大字,就连红纸上面都印着亮闪闪的金粉,一看就华丽高贵的很却没有人去围观。而我家寡淡平常的五副对子每天总有人房前屋后的转来观看,有的父母亲认识,有的要仔细询问后方知晓是某某的亲戚,也有极少数人是听别人说来好奇看个究竟的。</p><p class="ql-block">亲戚间迎来送往的,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一家人早起来吃顿瘦肉饺子,中午做一顿年三十团圆饭那样丰盛的午餐,傍晚像年三十那样去给老祖先上个坟,晚上再吃上一碗甜甜的汤圆,过年才算是结束了。</p><p class="ql-block">如今过年,母亲不再熏豆腐干腊肉了,但照旧年三十会给做上满满一大桌饭菜的,单元房里春联没有了用武之地,父亲当年写对子的那方砚台却还保留着,上面已经被碰掉了一个小缺口露出里面红红的砖石,每年三十那天母亲都会把它从书架后面的布袋里取出来,用一块抹布来回的擦。</p><p class="ql-block">母亲默默的擦,我们静静的看。悄无声息的就过完了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