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羡慕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成绩考得很高的学霸;我们都希望自己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们都愿意自己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智商高而取得好成绩,我们喜欢听别人说“你成绩好就是因为聪明”;这个世界发展得太快了,我们想要拥有一等一的学习力。怎样获得这样的省时、省力、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力呢?作者经过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写了这本书。它可能会给我们一点启发。这本书就是《认知天性》。<br> 稍微读过一点心理学的人,看到“认识”两个字,马上会想到“感觉、知觉、记忆”这类心理课上关于认知的名词,不免会觉得这本也在剖析人脑的认知过程,其实这只是翻译本书时作者的翻译。真正了解这本书,要看他的英文名字。中文翻译叫《认知天性》,有点模糊,不知道说什么的。英文叫Make It Stick,就是你学什么东西能够把它记住,怎么样能够把一个东西记牢?副标题是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就是成功学习的科学。<br><br> 高效学习真的有捷径吗?为什么我们有些同学看起来十分努力,学习效果却很糟糕?有的人看上去没下什么功夫,却始终都能学得很好?事实上,我们周围看似十分勤奋的学习行为在实际意义上是一种懒惰。包括我在内,为了学好一本专业,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做笔记、在书本上做各种记号,用银光笔把学习资料画得花花绿绿,看上去十分努力。但是经过这本书的团队研究发现,这样一遍又一遍读、画的方式,会让大脑觉得已经把那些知识都记住了。这些方法都是最不需要大脑使劲工作和高度运动的学习。大脑在画和读的过程中没有经历困难和挑战,没有使劲想,使劲去检索信息。所以看起来的那些努力事实上是在白费功夫。想要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要符合一定的学习规律。<br> 怎样的学习过程才符合本书发现的学习规律呢?它认为,学习的过成就是形成心智模型的过程。第一步,叫做编码。你首先要知道并理解这些知识,经过看听想和练习形成一些潜在的心理表征。第二步,叫做巩固。就是心理表征的强化。通过遗忘,再考试,再练习,不断被挑战,这样的过程把它巩固下来。最后一个过程,叫做检索。无独有偶,这正跟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的观点不谋而合。 <div> 我们对应着来观察图片观察,不难发现,“运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这里的“运用”恰恰是“检索”“巩固”的过程。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使用学历案时也可以让他们不断进行巩固和检索,说不定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div><div> 需要注意的是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当你的大脑其实已经不动了,你已经练那个练到麻木了,你觉得一出手就中,一出手就中。你练到麻木的时候,你所产生的只是短期记忆,而只有给我们的练习当中加入了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我们才有可能学得更加灵活,才能够把它记得更牢。<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什么叫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有一个例子,就是医学院里边要教会一些医生学会缝合毛细血管,要把这些细小的血管重新缝合起来,这个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很要命也很难。在给这些医生训练的时候,半数的医生在一天之内就上完了全部的四节课,正常的在职培训就是这样安排的;另外一半医生也上完了同样的四节课,不过每节课之间有一周的间隔时间,就是说你上一天课回去工作一周,下周再来上,然后再工作一周再来上,分了四次把这四天的课上完了。在课程结束一个月以后,对所有的实验对象进行测试。无论在哪个评估环节,完成手术的时间、手部移动的次数以及重新连接血管的成功率、小老鼠的主动脉搏动的情况,那些每节课之间有一周间隔的医生都表现得要超越另外一组医生。而且在一天上完四节课的医生当中,有16%的人损伤了实验白鼠的其它血管,未能完成手术。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让学习者有机会遗忘。遗忘并不可怕,它告诉学习者你需要重新记忆、练习,它给了学习者再次检索的机会,让大脑不断地接受挑战,从而使知识得到巩固。对我们老师来说,比起一遍一遍重复给学生讲解一个知识点,更有效的方法是测试一下,通过考试帮助学生再次检索知识的方法可能更有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