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自主游戏的开展,使每个幼儿有了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近段时间孩子们一直对“烧烤店”、“汉堡店”等角色游戏情有独钟,相互之间制作买卖的角色转换让他们玩的不亦乐乎。</p> 游戏实录—偶发事件 <p class="ql-block"> 今早的区域活动孩子们都专注地玩着各自的游戏,突然传来一阵爆米花的叫卖声,我好奇地走了过去。只见媛媛把拼插用的各种颜色的玩具积木装在了浅子里当作爆米花,上面还扣着一个同样大小的浅子遮盖,然后把小板凳当成小推车,把盛有积木的浅子放在上面,边推边叫卖,身边还跟着个小跟班妍妍帮忙拿着用来装爆米花的纸杯。一会的功夫,叫卖声便 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光顾。</p> <p class="ql-block">媛媛俨然一副小老板的样子:“爆米花!卖爆米花喽……”</p><p class="ql-block">可可凑过来:“给我来一份爆米花呗”</p><p class="ql-block">媛媛:“要什么口味的?”</p><p class="ql-block">可可:“苹果味的”</p><p class="ql-block">媛媛挑着绿色的玩具积木(表示苹果味的)放进妍妍递给他纸杯里,交给了可可。</p><p class="ql-block">“我来给你放下,好不好?”可可没走出去几步,就装作把爆米花吃完了,回头把杯子里的“爆米花”重新倒入了浅子中。</p> <p class="ql-block">过了一会,几位“顾客”,都跑过来抢着要买自己喜欢口味的爆米花,一时媛媛忙不过来。</p><p class="ql-block">“我要买爆米花”灿灿边举手边说。旭旭和玮玮也凑了过来把媛媛围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媛媛说:“你要什么口味的?”</p><p class="ql-block">灿灿说:“草莓味的”</p><p class="ql-block">妍妍把纸杯递给媛媛后就走开了。一时媛媛找不到帮手只好对身边的可可说:“你帮我拿纸杯行吗?”同时她把红色的玩具积木放进纸杯(表示草莓味的)交给灿灿。</p><p class="ql-block">可可:“好的,我来帮你。”</p><p class="ql-block">媛媛:“你帮我推车吗?”</p><p class="ql-block">可可没有回答,却只顾着把积木往纸杯里放。</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角色游戏在活动区生成:替代物(以物带物)是彩色玩具、纸杯和椅子。角色是老板和顾客(通过简单的对话建立角色关系)。游戏情境是买卖、分工和帮忙。</b></p> 游戏实录—偶发事件 <p class="ql-block">回家” 装好 “爆米花”后,在媛媛身边帮忙的可可来到我身边说:“老师,你要吃吗?”</p><p class="ql-block">哇,帮忙推销啊!“好吃吗?”我笑着问她。</p><p class="ql-block">“好吃”可可直点头。</p><p class="ql-block">“好的,我要一杯草莓味的。”这时我也当起了顾客。</p><p class="ql-block">“周老师要一杯草莓口味的。”旁边的妍妍不知什么时候注意上我了,接过话转身对“老板”(媛媛)说。</p><p class="ql-block">“草莓口味的爆米花给你。”媛媛麻利地装了一杯红色的“爆米花”递给我。</p><p class="ql-block">“谢谢!”我愉快地接过爆米花,也假装吃了起来。</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有时教师融入幼儿的游戏角色,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也是一种激励性的、有效的指导方式。</b></p> 游戏实录—偶发事件 <p class="ql-block">“我要彩虹味的。”小机灵鬼玮玮迫不及待地跑过来说。</p><p class="ql-block">媛媛:“可可,纸杯呢,你放哪里了?”</p><p class="ql-block">玮玮见媛媛手里没有纸杯,便飞速的跑到放纸杯的活动区拿来纸杯递给媛媛,同时还重复说“我要彩虹味的。”</p><p class="ql-block">媛媛拿过纸杯,在浅子里取出各种颜色的玩具积木(彩虹味的爆米花)放进纸杯中,递给了玮玮说:“彩虹味的,给你。”</p> <p class="ql-block"> “我要三份爆米花,一份苹果味的,一份彩虹味的,还有一份蓝莓味的。”彩彩一边说一边装起了自己想要的口味的“爆米花。装完三份后彩彩起身想走。</p><p class="ql-block"> 媛媛边忙着装爆米花边对彩彩说:“等会,我还没装完呢。”彩彩也没理媛媛自己去了美工桌旁,把爆米花分给了自己的好朋友,这时媛媛已经装好三份爆米花,虽然彩彩已经回到了美工桌旁,但媛媛还是抱着装好的三份爆米花给彩彩送了过去。</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幼儿能力水平:这几个孩子角色游戏水平较高,会运用替代物(把彩色积木想象成爆米花,把椅子想象成小推车、把纸杯当成装爆米花的桶),构思情节(有不同口味,买卖,老板、顾客之间的交流)、同时体现了孩子数理逻辑水平(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做到“按数取物”、能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用颜色的分类进行游戏,如:红色代表草莓味,绿色代表苹果味,五颜六色代表彩虹味)和经验的迁移能力(会运用商品推销策略)。</b></p> 游戏实录—偶发事件 <p class="ql-block">“我再给我来一份。”旭旭说。</p><p class="ql-block">妍妍:“不卖了,下班了!你不是吃了吗?”</p><p class="ql-block">媛媛:对,下班了,下班了我得回家给孩子做饭了。媛媛把“小推车”、装“爆米花”的浅子放回了家后,她又取来方形木块和雪花片在美工桌上做起了双层汉堡,做完后她对正在画画的然然、彩彩说:“我给你们做的汉堡,你们吃吧!”</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生活经验给了孩子们游戏的隐性支持,孩子潜意识里觉得大人干完工作后,要下班,要照顾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做饭,已有的经验在游戏中进行了有效的迁移,这便是孩子们学习的潜质。</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u>游戏推进---买卖“爆米花”大讨论</u></i></p> <p class="ql-block"> 不用等到明天,孩子们那份投入、自主、快乐的游戏状态已经深深感染了我,我思考着接下来该做什么?</p><p class="ql-block">推进策略:组织游戏活动后的分享活动。</p><p class="ql-block">下午我把早上拍的照片及视频放到电视上让孩子们欣赏。“我今天吃了很多口味的爆米花,有草莓味、苹果味······很好吃。”</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彩虹味的爆米花。”</p><p class="ql-block">“我也是,我还帮我的好朋友买了呢,她喜欢吃草莓味的。”</p><p class="ql-block">“老师,我帮忙给媛媛拿纸杯了。”</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也想当老板,卖爆米花。”</p><p class="ql-block">“她等会还可以卖糖葫芦呢,我看到门口那个卖爆米花的车上有卖糖葫芦的。”皓皓说</p><p class="ql-block">“等会咱们做糖葫芦吧。”小诺看着可可说。</p><p class="ql-block">“我要卖爆米花,你们谁能帮我拿杯子?”</p><p class="ql-block">“咱们用太空泥做糖葫芦吧。”</p><p class="ql-block">“老师,我想做棒棒糖给媛媛卖。”</p><p class="ql-block">“我们做的糖葫芦也可以让媛媛卖。”</p><p class="ql-block">还有些孩子着急地直接冲到我的面前,七嘴八舌的说“老师,我想……”“我想……”“小朋友,不要着急,下面咱们一起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我拿着纸和笔和孩子们一起记录、整理他们的想法和思路。</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轻松愉快的气氛为孩子们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孩子更好地思考、创造和表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孩子的生活经验得到很好的迁移,教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倾听,把孩子们的主意一一记下来。这样做一方面从孩子的谈话中分析和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进一步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目的性,引导幼儿实施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体现教师对幼儿意见的重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u>游戏实录---角色游戏生成的美工活动--糖葫芦、棒棒糖的制作买卖</u></i></b></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早就蠢蠢欲动了,我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已经一哄而散忙乎起来了。</p><p class="ql-block">旭旭来到积木筐前也准备着“爆米花”准备和媛媛一样卖爆米花。奕奕拿着一个盖爆米花的浅子,站在他们身边似乎在等待着他们俩个的帮助,奕奕看他们两个都装完了忙说:“你们俩个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要。”</p><p class="ql-block">旭旭说:“这是我的”</p><p class="ql-block">奕奕见媛媛没吱声,看了看旭旭,就把浅子递了过去。</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模仿”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榜样就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的行为模式。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想办法吸引同伴,加入同伴的游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游戏实录---角色游戏生成的美工活动--糖葫芦、棒棒糖的制作买卖</u></i></b></p> <p class="ql-block">“一会,媛媛也找来了盖爆米花的浅子和装爆米花的纸杯,她一只手拿着一摞纸杯,一只手推着小车,开始了自己的叫卖······奕奕听到了她的叫卖声马上跑了过来主动帮媛媛拿着纸杯,这时“小顾客”们也来了不少,各种口味的爆米花都卖了出去。递纸杯、装爆米花,两个人配合的很默契。这时然然跑过来迫不及待地举着手大声叫着:“老板,我要葡萄味的。”</p><p class="ql-block">“葡萄味的应该是紫色的,你的里面没有紫颜色的。”旁边的奕奕突然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质疑。</p><p class="ql-block">“葡萄味是紫色的。”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p><p class="ql-block">这可难住了老板,因为浅子里的玩具恰巧没有紫色的。怎么办?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想看看孩子们会怎样自己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只见媛媛迟疑了一下,把拿着蓝色“爆米花”的手缩了回来:“对不起,葡萄味的卖完了。”嘿,这丫头脑子转得真快,竞然把问题踢给了别人。</p><p class="ql-block">“蓝莓味的我也喜欢。”然然毫不犹豫地说,手依然伸得长长的。</p><p class="ql-block">“真的?给!”媛媛高兴地把蓝色的“爆米花”(表示蓝莓味的爆米花)放到然然手上。</p><p class="ql-block">“老板,我要香蕉味的。”</p><p class="ql-block">“老板,我要芒果味的。”</p><p class="ql-block">买卖快乐进行着······</p><p class="ql-block"><br></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当孩子们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要等待,多等待一会,你会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和潜质还有就是孩子解决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u>游戏实录---角色游戏生成的美工活动--糖葫芦、棒棒糖的制作买卖</u></i></b></p> <p class="ql-block">“一直在美工桌前忙碌的可可,突然跑到媛媛面前说:“给,你卖吧,我去制作东西了,拜拜!”,媛媛接过可可送来的东西又拿着让奕奕看了一眼,然后把怀里抱的纸杯给奕奕说:“来来来,你卖爆米花,我卖糖葫芦。”</p><p class="ql-block">媛媛:“卖糖葫芦啦······咱俩一起卖”</p><p class="ql-block">奕奕:“卖爆米花啦······”</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这时,一个由角色游戏生成的美工活动开始了,不经意间有了加工和买卖让孩子的游戏不再单一更进一步的得到了经验的升华。而且孩子们没有事先的商量,彼此间很快能就游戏主题、游戏角色、游戏情节形成默契,这其实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游戏精神的体现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u>游戏实录---角色游戏生成的美工活动--糖葫芦、棒棒糖的制作买卖</u></i></b></p> <p class="ql-block">一会糖葫芦就被媛媛卖没了,她跑到美工桌旁对可可说:“我卖完了”,又跑回去卖爆米花,这时悦悦拿着自己的作品找到媛媛,媛媛正抱着一摞纸杯,占着手没法拿,奕奕赶忙接过来,当媛媛再去要时,奕奕就不给了,自己开始叫卖:“卖糖葫芦唠······”媛媛一看没办法了跑回可可身边,看着他们几个人做糖葫芦,还不时对着旁边正做糖葫芦的妍妍说:糖葫芦不是这个的,是那样的,像诺诺那样的,一个不够人家吃的(妍妍只穿了一个而诺诺穿了一串)</p><p class="ql-block"><br></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共同游戏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幼儿知识的获得固然来自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但在交往中分享他人的经验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幼儿在交往中不仅分享来自他人的信息,也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她人,在参与中感受自己的主体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i><u>游戏实录---角色游戏生成的美工活动--糖葫芦、棒棒糖的制作买卖</u></i></b></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矛盾的产生与解决:</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加工买卖糖葫芦、棒棒糖游戏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可可可是制作棒棒糖和糖葫芦的高手,作品受到不少小朋友们的喜爱,她把她制作的雪人棒棒糖拿去让媛媛卖,媛媛刚拿过去还爱不释手呢就被看到的颖颖抢着来买,媛媛不想卖,颖颖非得买,结果两个人发生了矛盾,媛媛一直说:“这个不能卖”颖颖则边抢边说:“大家要分享”杨杨凑过来说:“你们剪子包袱锤谁赢了谁要。”妍妍说:“这个有毒。你不能要”媛媛则边躲边说:“我要送给我的好姐妹”同时把手里的棒棒糖给了妍妍。颖颖见状只能放弃,最后还不忘打了一下媛媛。</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矛盾的产生与解决</p><p class="ql-block"> 颖颖当时没有拿到棒棒糖,就跑去可可那,问可可能不能给他做一个,当时可可答应了颖颖的要求,同时奕奕也要求可可给她做一个,可可也答应了,但当可可做出来时,却想先给奕奕,这时颖颖急了,边抢边说:“给我,你不是骗人吗?”当时我在想这是要打起来的节奏吗?看看这些孩子该如何处理?这时可可边说“我选选”边用手指左右来回指着奕奕和颖颖,最后手指落在了颖颖身上,她开心的把棒棒糖递给了颖颖。奕奕说:“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可可用手一招呼说:“走,我给你再做一个。”两个人又开心的做起了棒棒糖。</p> 游戏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从以上的两次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不难看出,参与游戏的方式以及能否遵守群体游戏的规则成为幼儿愉快地进行群体游戏的重点。中班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也成为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的关键。在矛盾发生时教师不要急于插手,应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交往中找到原因,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二、从两次矛盾中可以看出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展开人际交往,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幼儿可以使用语言讲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让同伴及时了解自己或引起他人的注意,例如:颖颖一直能用自己的语言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其他小朋友听到他的讲述后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解决的方法。在此也体现了孩子们可以通过语言协商而不是发脾气或其他粗暴行为来解决与他人之间的争端或冲突。所以语言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b></p> 反思与支持 <p class="ql-block"> 《活动区里传来的的叫卖声······》是一个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偶发的游戏行为所引发的系列自主游戏活动。从简单的想象游戏“叫卖爆米花”到“爆米花制作买卖”,整个游戏的过程既是孩子们不断探索、想象、创造的过程,也是教师支持、参与、推动的过程;既是一次幼儿自发自主的快乐游戏历程,也是教师发现、理解、感悟游戏真谛的专业成长历程。</p> <p class="ql-block"> 一、顺应幼儿的兴趣,让兴趣推动活动。</p><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的开展源于幼儿的兴趣,这种兴趣促进他们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持续参与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把积木当做爆米花、把椅子当做小推车、以玩具颜色想象不同的口味、制作糖葫芦,棒棒糖进行买卖等等。他们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基于之前开展的活动进行深入探究,而且这些活动都没有教师的直接引导和介入,都是幼儿自主完成的,这让我看到了兴趣的力量。作为教师,看到幼儿对这些活动如此感兴趣,首先想到的是要顺应他们的兴趣,支持和引导他们开展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学会等待把幼儿推在前面,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有着幼儿独特的活动方式和节奏。教师要静下心来,留心观察,耐心等待,不要随意介入和打断幼儿的游戏。学会等待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是留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是给子支持的无形力量,是发现孩子闪光点和潜质的有利契机。如:游戏中几个孩子提出“葡萄味是紫色的”。这可难住了老板,因为这盘玩具恰巧没有紫色的。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等待中我发现孩子们真的很聪明,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再如颖颖要买棒棒糖时,媛媛没卖给她,结果两个人发生矛盾这件事,当时教师担心孩子会发生争执,但等待却收获了孩子们通过交流沟通想办法使矛盾的解决。要是教师提前武断地提醒孩子,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不会发现孩子可贵的品质了。</p> <p class="ql-block"> 三、巧妙参与</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参与是维持游戏的保鲜剂和推进剂。游戏中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教师要用欣赏的、友爱的眼光看待孩子,平等自然地参与到游戏中,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个惊喜与感动,成为孩子忠实的玩伴。如:经过幼儿的推荐,教师也当起了顾客,参与其中,这也是一份激励和有效的指导,让孩子感到轻松快乐。有时又悄悄退出,关注群体,真正做到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 四、引导幼儿学说一些常用的交往语言,帮助幼儿学会一些交往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以上案例中不难看出,参与游戏的方式以及能否遵守群体游戏的规则成为幼儿愉快地进行群体游戏的重点。中班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也成为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的关键。在矛盾发生时,教师不要急于插手,应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交往中找到原因,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应教会幼儿使用一些礼貌的交往语言,并和幼儿讨论在几种特定的场景中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的方法。比如,当大家都想玩一件玩具时,可以与别人商量:“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咱们交换一下吧。”;当大家都想扮演一个角色时,可以通过与别人商量,采取轮换等方式解决。</p> 感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 还给孩子快乐的重年,还给孩子游戏的权利,还原游戏自主、自由、创造、愉悦的本质,做一名快乐而睿智的幼儿教师,这是我们追随孩子游戏的最大收获。</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