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卅是逢山必有洞,"中洞苗寨"就隐藏在这片茫茫大山之中,被冠以"亚洲最大的穴居部落"而声名远扬。前些年我们几位影友参加省摄协会的黔东南游后游兴未尽便几个人包部小车慕名直奔这山洞而去。<div> 这穴居山洞是苗族祖辈当年为避战乱而迁居于此, 定居洞中已有150年之久, 该洞高50多米, 宽115米, 深215米。这巨大的洞穴内有小学, 有篮球场, 能避风遮雨且冬暖夏凉。</div><div> 从被翠竹遮掩的洞口进入洞内开阔 寂静,偶尔一声牛叫在洞内低音回响,洞内房屋的建筑均为木柱竹篱。洞顶便是公共天花扳, 苗民们家中陈设多是做工拙扑的木头箱柜, 他们自已纺纱织布, 推磨碾谷, 每周到15公里以外的集市买些油盐生活用品, 其余时间在家垦山地种苞子玉米, 放牛羊。洞中他们现有18户人家,从不争吵,相互通婚。 洞里民风淳扑,善良,热情好客。人们曰出而作,曰落而归,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与都市的烦争,喧嚣形成鲜明对比。</div><div> 随着社会的衍进,中洞的神秘之门也逐渐打开,一些摄影人,探险者,驴友,经常慕名来到这洞穴部落,社会赚钱理念也逐步渗透进来,简陋的早餐每位10元,晚餐我们买了只3斤多土鸡,180元的代价令人咋舌,大家都带着扶贫的心态也就坦然面对,当然口味鲜美无比,至今想起仍觉口有余香。</div><div> 我们女士住靠洞口的一家,男主人和女儿都在东莞打工,从房子外观可看出他们家的经济状况稍好,睡的被褥客床也觉干净。夜里醒来时有凉爽山风送进,还不时听到悦耳的铃声,迷糊之中还以为是山间马帮的声音呢,原来是发自牛脖子上的系铃。洞内离住处不足一米就是牛圈和羊圈,虽然卫生不是那么尽人意,据说洞内既无苍蝇也无蚊虫,倒是怪事一椿了。</div><div> 走近这神秘的中洞,走马观花观中洞,洞外一片石旮旯的贫脊山地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贫困, 这些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贫阳光照亮下,相信洞内的苗族人民已摆脱了这些贫困的状况。</div><div> </div> 从山脚沿着石阶小路攀上洞口 洞口被一片翠竹所遮掩 洞内全景 洞外的崎岖山路 农作回来的洞里苗民 弟弟在与姐姐闹脾气呢 甜甜的小妹妹 赶着牛儿回家转 扛把柴火带回家 洞内居屋 洞内躁场还有付蓝球架 洞中活泼的几个女孩子 房主人正为我们晚餐忙着 这一大锅可不是煮饲料,是我们花了180元代价的老母鸡,生姜十盐巴,纯天然,味道美极了。 夜色中的洞口 我们曾经在左边木屋的楼上宿过一晚 清早,主人赶着羊群,牛儿上山吃罩 为什么就这头牛罩着竹笼嘴呵 夕阳下山了苗民们扛着柴火,赶着牛儿,羊群陆续回到洞里。 走出洞外还是洞 早在90年代政府在山下无偿修建了房屋给洞里人家居住,无奈他们不习惯洞外的生活,又搬了回去。 <p class="ql-block">编后语: 近日阅到一篇有关贵卅紫云自治县格凸河畔大山深处一亇被誉为“亚卅最后的穴居苗寨部落”的文章甚是兴趣,不禁心血来潮把当年拍的照片整理成美篇,让有读到我这文章的朋友也进入洞内观赏一番,掀开这洞穴部落的神秘感,岂不美哉!</p><p class="ql-block"> 2021.1.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