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沟,那些往事(中)

书生

<h1><b>连队伙食</b></h1><div>七十年代连队伙食标准很低,机关和普通连队伙食标准每人每天0.45元,通讯连、机械连和运输连队为0.55元,一般施工连队为0.68,坑道作业连队为0.72元,标准最高,工作也最危险最辛苦。<b><br></b></div> 当年的炊事班战士的工作场景 为了改善伙食,几乎每个连队都有副业,养些猪或鸡、鸭、鹅等 辛勤的汗水,收获的喜悦 每个班都会开垦一小块土地种些蔬菜供应给炊事班。基地和各团都有自己的农场,种粮、种菜、种油料作物,发展养殖业等,为部队后勤物资供应、改善部队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便是这样,还是难以满足连队的需求,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战士们的生活质量。由于粗粮和细粮大概按照3:1的比例供应,为了粗细搭配,那时几乎天天吃大米和小米混蒸的“二米饭”,大米饭也多是糙米和粳米,面食相对较少 那时军营流传“一顿大米饭,两顿二米饭,馒头一周抢一遍,包子俩月一露面,想吃饺子春节见”。为啥说“馒头一周抢一遍”,因为一个星期吃一次馒头,馒头一出锅大家疯抢,尤其是北方兵劲头十足,两手各拿一支筷子迅速插馒头,最多的一支插5个,两支筷子插十个大馒头一会儿就吃完了,还没觉得吃饱。 到了吃包子的时候,更是疯狂,那场面如同群狼抢食…… 当然,也有让战士们倒胃口的时候,最吃不下的是三种饭:二米饭、窜烟饭、夹生饭。二米饭,又糙又硬难下咽;窜烟饭,劈柴糊味儿难下咽;夹生饭,半生半熟难下咽。 蒸了一锅串烟饭,炊事员急得直冒汗 夏天和秋天的蔬菜还算比较丰富些,除了可以到县城和农村集市购买一些蔬菜外,连队各班自己种的蔬菜也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秋天,各炊事班晒萝卜干,腌豆角、腌辣椒、腌泡菜等,提前做好过冬准备。到了冬天和春天蔬菜基本是白菜、土豆、萝卜干,这些菜大多是冬储的菜,差不多吃上半年。 为了改善连队伙食,每个炊事班都有磨豆腐的能手,栾川的山泉水磨出的豆腐非常好吃,如今有名的栾川豆腐就是由我们那一拨老兵创始的。 到了年底过春节,各连队都要杀一两头猪,备些鸡、鸭、鱼、粉条、海带等年货筹办饕餮大餐。 春节的伙食比平时丰富了许多,战士们也可以一饱口福了。 三十晚上每人配发半斤富强粉,一斤猪肉,以班为单位包饺子过年。过年吃饺子是战士们最开心的一件事,放开胃口一顿猛搓,平均一个人吃六七十个不成问题,据说吃的最多的能吃124个饺子,因为是124部队。而那些不会包饺子的南方兵,经常是煮成一锅片儿汤伴着委屈和无奈过年。 年三十的饺子,战士们一年期盼一次的美食。 <h1><b>沟里捕鱼</b></h1><div>伏牛山每个沟里都有溪水,溪中成群的鱼儿成了各连队改善伙食的天然佳肴。当年捕鱼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用雷管炸鱼,有的用鱼精毒鱼,有的用电网电鱼,还有的引渠淘水竭泽而鱼……但是很少有人钓鱼,因为效率低,战士们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b><br></b></div> 捕鱼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偶尔捉到天然的娃娃鱼,那是伏牛山特有的珍稀鱼种,美味佳肴,豪横的大餐。 虽然各连队疯狂的捕捞,然而溪中的鱼似乎总也捕不完。令人奇怪的是,当地的老乡从来不吃鱼,也很少捉鱼。他们说:鱼有啥吃地,腥地很,不咋卓!<br>八一军民搞联欢,团部请老乡会餐,上了一桌子菜,桌上除了各种炒菜,还上了一大盘红烧鱼,老乡们一抢而光。吃完说:这是啥?美地很!团长说:这是红烧鱼。老乡说:通宣,再来一盆。结果又上了一盘也被吃光了。<br> 后来才知道,当地老乡太穷,天天喝汤,很少有食用油,也不会用油炸鱼然后用调料做鱼,所以觉的鱼不好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当地老乡生活富裕了,早已开始吃鱼了,栾川伊河鲂鱼已成为了当地的一道招牌菜受到游客的青睐。 <h1><b>洗澡囧事</b></h1><div>那个年代连队是没有浴池和洗澡间的,就连基地机关也没有,洗澡难的是军营最囧的事情。<b><br></b></div> 夏天洗澡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部队驻扎的每个山沟都有山泉,清澈的溪水是天然的浴场,找个水深的沟或坑就可以美美的泡个澡,洗个痛快。洗澡避女人是部队的纪律,那些离老乡近的水域是不能去的,必须选择偏僻的地方洗澡,防止被女人看见。像通讯连、医院、后勤等男兵女兵同住一个沟里的连队,男兵洗澡时往往去沟的里面溪水的上游洗澡,还须有一个人放哨,发现女兵来了,赶紧喊“卧倒!土八路来了。”洗澡的战士立马蹲倒水里或藏到石头后面,待女兵走远了再出来。有时放哨的士兵故意犯坏,等大家洗完澡穿裤衩的时候大喊一声“发现女兵!”有的一着急把裤衩蹬破了,有的拿着裤衩跳到水里,弄得十分狼狈,待大家醒过闷儿后,放哨的士兵早已笑得前仰后合了。 夏天洗澡最大的忧患就是蚊虫。尤其是武汉农场,蚊子个头大,叮咬厉害,到了晚上成群的蚊子轮番袭扰,稍不注意就被叮到。那时流行一句话:紧打肥皂快冲澡,速度慢了蚊子咬。那里生活的战士们人人练就了五分钟快速洗澡的本领。 那个年代,大多数女兵还是习惯用脸盆打满水,然后回到营房内洗澡,用湿毛巾擦洗身体,虽然有些凑合,这样更方便和安全些。 女兵们若想在溪水里洗个痛快澡一般都是天黑后,找个隐蔽的地方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洗浴,当然必须有人站岗放哨,以防不测。那时的男兵虽然也被女兵吸引,但是偷窥在军营内是极少的现象,一旦被发现会被当做“流氓”处置,让所有的人鄙视和看不起。 到了冬天洗澡就困难多了。尤其是施工连队的战士,每天打坑道、扛水泥、和泥浆、砌砖垒墙……浑身弄得跟泥猴似的,脏的一塌糊涂。由于没有浴池和洗澡间,战士们平时只能用脸盆打点热水擦擦脸和身子,凑合一下。 冬天能洗个热水澡成为一件奢望的事情。一些爱干净的南方兵忍受不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他们用树枝和竹子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再用泥巴糊墙让棚子密不透风,然后在里面支个铁锅或汽油桶烧水,讲究的在里面放一盆烧热的木炭取暖,待水烧热后洗个痛快的热水澡,那是冬日里最舒坦的时刻。这种简易的洗澡棚当时在军营很流行。 用铁锅,汽油桶洗澡,那个年代在部队是最常见的事情 后来,基地机关和栾川县城有了浴池,驻地附近的战士们可以定期去浴池洗澡,方便了许多。这是当年冬天洗澡时的情景。 大澡堂子,那个年代的洗澡记忆 记得最难忘的一次洗澡是1974年的冬天。部队开展了大规模的冬训拉练,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潭头镇。距潭头镇东南十几里的地方有个远近闻名的温泉叫汤池。由于长途拉练了20多天,战士们已是疲惫不堪,浑身脏的不行,就盼着洗个痛快澡。听说团里要安排各连去温泉洗澡,大家高兴的不得了。由于洗澡的人太多,各连队只能轮换着来,最后才轮到团机关的人。吃完早饭,和团篮球队的几个战友一起沿着河滩地向汤池温泉进发,记忆中有谷兵、王建朝、徐小苗、任童亚等人,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汤池温泉。温泉坐落在半山坡上,坡上苍松翠柏高耸,几间错落有致的古寺院环绕温泉,热汽蒸腾的泉水顺坡而下,云雾飘渺,感觉就像人间仙境,这真是个洗浴的好地方,据说天上七仙女曾在这里沐浴浣纱。温泉旁有几个大水池,是给温泉水降温的,水池北面的一排房子就是浴室。那天我们是第一拨洗澡的人,进了浴室后,池中的泉水热汽腾腾,清澈诱人,水中含有钾、钙、锶、锂等20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矿物质。那些爱干净的南方兵兴奋不已,20多天没洗澡,浑身脏兮兮的汗腥味儿让他们早已迫不及待,他们迅速脱光了身子,“扑通、扑通”就往热水池里跳,溅起了一片片水花。我们正要脱衣服,突然那些刚下水的南方兵“嗷……嗷……”地大叫了几声,嗖地一个个又窜了上来。只见他们遍体烫的通红,一个个浑身直哆嗦,嘴里不停地说“好烫,好烫……”。见他们那股熊样,我们笑的前仰后合,庆幸自己动作迟缓。原来温泉的水温高达近60度,需要兑凉水后才能洗澡,由于那天浴池工作人员来晚了,还没来的及兑凉水,所以水很烫。于是我们这些还没脱衣服的大兵拎着桶,从外面打凉水往池子里放,直到水温合适了。我们才脱光衣服进入到温泉池中,将身体平仰,四肢舒展在清澈温暖的水里,闭目养神,尽情享受着泡汤的幸福。 几十天拉练的疲倦与烦恼被温泉浸泡的全无,太舒坦了!不知不觉中泡了近一个小时。虽然浴池不大,人又多,十分拥挤,像煮饺子似的,但是,那次洗澡是有生以来最爽的一次,按河南话说:“通宣”!至今想起来印象极深。<br>洗完澡后,大家到温泉边上休息,泉眼旁有许多当地老乡用接近一百度沸腾的温泉水煮鸡蛋,有的战士和他们拉话说:“你们这温泉美的很,洗澡通方便。”老乡自豪地回答:“奏是,俺这洗澡方便地很,俺一年洗两次,通宣!”听了这样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br> 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汤池温泉更名为九龙山温泉,成为“中原第一泉”,九龙山温泉现在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度假区,已建成客房、餐厅、会议室,水疗保健中心、康体洗浴中心、露天温泉游泳池等多种服务及健身休闲娱乐设施,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到此度假。 <h1> <b>露天电影</b></h1><div>在六七十年代,人们娱乐的方式很少,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除了一些文艺演出外,应该说,露天电影一直是部队与乡村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娱乐方式。<b><br></b></div> 在偏僻的山沟里,看露天电影,是战士们最期盼的事情 文革期间许多电影被禁放,国产电影以“新闻简报”、“老三战”和“样板戏”为主,还有抗美援朝影片《铁道卫士》《奇袭》《英雄儿女》等影片 当年的“老三战”电影之一《地道战》 国外电影有前苏联的《列宁在1818》《列宁在10月》以及阿尔巴尼亚的《广阔的地平线》《宁死不区》《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等影片。 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 李秀明主演的《春苗》 吴海燕主演的《海霞》 电影青松岭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从那时一直流行到现在 1972年以后电影逐步多了起来,国产电影发行了《春苗》《战洪图》《侦察兵》《火红的年代》《青松岭》《创业》《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决裂》等一大批新影片; 当年,这句经典的流行台词,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我们那代人的偶像王心刚主演的《侦察兵》,深受部队广大指战员的欢迎。 电影《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形象,曾经是那个年代“高、大、全”文艺创作思想的代表作 国外有朝鲜的《看不见的战线》《南江村的妇女》《鲜花盛开的村庄》《永生的战士》《摘苹果的时候》《卖花姑娘》《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等影片; 你记得这个胖姑娘吗?《鲜花盛开的村庄》里那个“挣六百工分”曾引起观众哄堂大笑的朝鲜女人。七十年代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把胖姑娘戏称为"600工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不会忘记600工分就是胖姑娘的替代词。 朝鲜电影,有说有笑 一个护士的故事电影插曲曾流行军营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 越南的有《琛姑娘的松林》《森林之火》《回故乡之路》《山村女教师》等影片;罗马尼亚《多瑙河之波》以及南斯拉夫《爆炸》等国外影片。 每次放电影,连队战士一般都是提前列队入场,然后进行拉歌比赛,连唱再吼,此起彼伏,场面十分火爆。那时看电影分正片儿和加片儿,加片儿一般都是《新闻简报》,还有就是自制的幻灯片,内容都是部队的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加片儿完了再放正片儿。当年302团创作的幻灯片《舍己救人英雄苏俊楼》取得了武汉军区部队幻灯片评选优秀奖的荣誉。 那个年代最热播的影片是朝鲜的《卖花姑娘》。《卖花姑娘》是国内首次放映宽银幕电影,为此302团电影组派人到邢台去购买宽银幕镜头,又从基地电影队借来宽银幕,在石庙北河滩上放映。 记得《卖花姑娘》一晚共放映了五场,从晚上七点一直放映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鱼库沟三营的、葛半沟一营的、三关庙二营的、石庙团部的及附近连队按照先后顺序观看。当地老乡蜂拥而至,最远的有七八十里地开拖拉机来的老乡,场面十分火爆。这也是电影组最辛苦、最值得记忆的一天。 那个年代,风雨无阻,赶上下雨,战士们照样列队去看电影 看露天电影有“三怕”:一怕下雨,赶上大雨,战士们披着雨衣看电影,脸上淋湿了,视线模糊了,仍然坚持看完;二怕刮风,刮风经常把银幕刮倒,有时一场电影刮倒四五次银幕,影响观看效果;三是怕严寒,冬天寒风刺骨,坐在露天场地看两三个小时电影,往往冻得手脚冰凉,浑身发麻,苦不堪言。 即便这样,战士们还是期盼着能经常看到电影。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给予大山里的官兵们提供精神食粮的主要渠道,虽然那时的片源和内容有限,但还是给人们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 难忘的露天电影,难忘的军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