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从我小时候懂事开始,就感觉到父母给予的管教特别多且严格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吃饭穿衣、待人接物、做人处事、尊老爱幼、邻里相处等都有具体详细的要求和言传身教,我们有做的不到位的时候和地方也没少挨父母的责怪和数落。后来,我们长大了才慢慢理解和懂得父母那些看似苛刻的家教源自孔孟之道,儒家文化是我家几代人的延续传承,是对子女的认知教育和行为的培养,也是父母对儿女品行与前程的良苦用心。如今我也年过半百,回想父母健在时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反思父母给予的那些细致入微的规矩真的是受益匪浅、受益终身,也成就了自己近六十年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规规矩矩的吃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说一家人吃饭。一家人吃饭前都要先洗手,把矮饭桌放平,那个时候家里的地面都是土地,所以地面不平整。不管是谁放桌子都要找东西垫平四条桌子腿,否则是会挨批评的,因为桌子腿不平会使饭碗倾斜洒出粥或稀饭。后来请人做了两个三角形的楔子挂在饭桌两边的横梁上,这样就方便多了。然后,按着吃饭的人数把等量的小板凳围着饭桌周围摆好,再把筷子放好就可以坐下等着吃饭了。那个时候尽管没有像样的饭菜,但是只有饭菜上齐了,等着母亲那句话“吃饭吧”才能拿干粮、动筷子。如果是父亲在家,就等着父亲拿起筷子,我们才能开始吃饭。盛干粮的篓子里有已经掰开的干粮是不能去拿整个的吃的,就是拿到整个的干粮也要先掰下一半,不能拿着整个干粮吃,更不能剩下吃过的干粮。在夹菜(那个时候的菜品一般就是咸菜、虾酱)的时候都要先从靠近自己一面夹,不能把筷子伸过菜碗或菜盘的中间。更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找,夹起的菜就要自己吃掉,不能再送回菜盘里面去。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吧嗒嘴巴出响声,特别是在喝粥或稀饭、汤菜时更要注意不能发出咕隆咕隆的声音。吃好饭后要把筷子横放在碗口上,或者把调羹卧放在饭碗里。不管是谁先吃完饭都不能随意离开饭桌,确需离开时要说声“我吃好有事先出去了”,并把自己的板凳放到合适的位置。吃完饭要把碗筷整理、刷洗好,把饭桌擦拭干净收起来,然后把地面清扫干净才算结束了这餐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次是家里来客人吃饭。如果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要求我们规矩地进屋后先问侯客人(按着客人的关系称呼)好,然后就要先出去玩或者到里间屋里写作业或者玩耍,但是不能弄出响声来影响客人说话。等我们长大一些的时候,父母要求我们进屋后要先在客人面前站立一会儿,给客人的茶碗里加点水。加水的时候要双手捧着茶壶,不要让水溅到外面。到了客人吃饭的时候我们要先离开家(主要是那个时候准备的饭菜不足全家一块儿吃,或者是为了让客人有吃的有看的饭菜),等客人吃过饭后或者客人离开了再回家吃饭。那个时候客人说一句“这些孩子很懂事、知规矩”就感觉很开心。再后来我们长大了,家中的椅子上座也是不能随意坐的,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可以坐在一旁听父母使唤或者主动给客人续茶,但是客人说话的时候不允许我们插话,除非客人问我们话的时候,要求我们回话要简洁明了、落落大方。父亲在世的时候,家中来了客人是不允许我们作陪或者在同一个餐桌上用餐的。客人准备离开我们家时要帮着挽留,客人确定离开时要主动帮客人推着自行车送出大门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就是对我们在外边亲戚朋友家吃饭要求更严格。父母要求我们一般不要在亲戚朋友家吃饭,除非人家早就准备了一起吃饭,或者过年给外婆家、亲戚家拜年必须吃饭。在外人家吃饭时除按照在家的规矩之外,更要遵循主人家的规矩,包括坐的位置要礼让长辈和年长的人,自己坐在合适的位置。吃饭的时候主人不拿筷子不能抢着拿筷子,夹菜的时候要就近,不要隔着盘子去够远端的菜肴,吃饭的速度不要过快或者过缓,吃完饭的时间与同桌一起吃饭人的速度基本同步。吃好饭要把筷子横放在碗或盘子上,并说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吧,起身找座位坐好。后来我们大一些了,需要喝酒的场合多了,父母要求我们喝酒要有度,不要醉酒,喝酒的时候要知道酒满水浅的道理。直到后来我有时候醉酒都是回家才敢醉了。父母要求我们要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的道理,麻烦了别人或者歉着别人的人情要在适当的时候请人家吃饭。请别人吃饭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并早一些和人家约定时间地点及相关人员等,按着约定的时间要提前一些到场等待客人,对客人的座次要做到早就心里有数。席间要多让着客人吃菜,饮酒也要适量但要带头活跃气氛。这些家教直到后来我参加工作了也是感觉很有受益,有些公私应酬也能恰到好处、得心应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还教育我们,不管自己经济状况拮据与否,在吃饭上要尽可能地让客人吃好吃饱。记得父亲在县城工作的时候,老家街坊邻居赶县城大集时都会把毛驴车、手推车或者自行车放在父亲的工作单位再去赶集,父亲总是沏好茶水接待街坊们,并嘱咐他们赶完集到父亲的宿舍吃饭。这天,父亲会把单位食堂里最好的菜和馒头买好等着街坊们回去吃饭,而父亲却等着街坊们离开后自己吃粗粮和咸菜(那个时候单位的伙房是有粗细粮比例的,街坊们在他们自己家一般也吃不到细粮、菜肴),有时候遇上爱喝酒的人,父亲还要买上酒肴伺候他们喝点酒。这些事都是后来听街坊们经常说起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板板正正的穿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些日子,几个初中同学聚在一起他们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我衣着整洁。是的,从上小学开始母亲就经常絮叨着说,再旧的衣服也要合体,再破的衣服也要干净。父亲也曾经多次告诫我们,经常理发、穿衣整洁也是对别人的尊重。那个年代物质条件有限,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基本都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接替着、毁改衣服穿的,但是不管怎么穿母亲都要我们得体整洁。那个时候我穿的衣服一般都是二姐、三姐她们替下来的,因为我的个头和大哥的差不多,所以大哥退下来的衣服就直接由弟弟接替了。姐姐们的衣服一般都是带花格子的,母亲就送到染坊里染成深颜色再给我改做成新衣服。后来,姐姐们会做针线活儿了就由她们给我做衣服。让我记忆特别深刻是过年和暑假开学的这两个时间点,这是对衣服特别讲究的时候。每逢快过年了,母亲总是带领着姐姐们提早给我们每人做一双新鞋子。那个时候做鞋子就是冬天整理那些碎布或是再也不能穿的旧衣服、旧被褥表里,然后用一种野生植物名叫“蒿子”(谐音)的种子和面粉熬成浆糊,用这种浆糊把那些碎的、旧的布一层一层黏贴在木板上晒干,形成结坯(谐音),这就是做鞋子的材料。记得那个时候每到春节前,院子里晒着好多晾晒结坯的木板。姐姐们再把这些晒干的结坯比着鞋样裁剪,然后用麻线纳制成鞋底、鞋帮,做成一双双漂亮、合脚的鞋子。过年的服饰除了每人做一双新鞋子,还要做一副新的套袖(在棉衣袖口缝一层新的布)、做一件假领子(衬在领口处),母亲还要每人给我们买一双新袜子。过年前姐姐们再把我们棉衣外套洗干净了,等到初一早晨穿在身上,又干净、又板正。到了初夏换下棉衣夹袄的时候,母亲又忙着织布,带领姐姐们织出各个造型的棉布给我们做夏装。姐姐们的巧手能给我们做出各式的粗布衬衣、短袖衫、短裤等,那个年代能到了什么季节穿上哪个季节的衣服就算不错了,况且我们穿的衣服都洗的干干净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穿着的干净板正都是受父母影响的。父亲在世时是国家干部,记得他有一件黑色西式棉衣,也没有棉衣外套,但是他穿的非常干净。具体穿过多少年我不清楚,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每到冬天父亲就会穿着那件棉衣,不仔细看就像新的一样,细细看起来父亲的这件棉衣下摆、袖子肘部都有母亲那细密的布丁,但是一直很整洁。父亲夏天穿的汗衫也是掇了布丁的,但是白色的汗衫洗的始终洁白整洁。父亲干净整洁有口皆碑,勤俭节约也是数他带头,他经常把“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警句说与我们听。母亲在那个年代尽管是家庭主妇,她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但是非常干净、利索。母亲也经常教育我们“吃饭穿衣量家当”,从参加工作以来我自己在衣着上都尽可能地朴素大方、合适干净、得体整洁,我一直认为穿衣穿的是整洁和气质,不在于衣服的贵贱华丽,更不追求时髦。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盛行喇叭裤、长头发,由于父母家教严厉和自己的敬畏,每逢周末总是理发后才回家,不让父母看到头发长和衣着怪异而闹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小的那个年代,一般家庭都是一家人睡在一个“满洞子”的大炕上,母亲要求我们谁的被褥谁起床后自己整理好,最后由母亲或者姐姐再统一整理大炕,清扫干净、叠放整齐。这些好的规矩影响了我大半生的生活,自己家里的一切东西和摆设都是干净整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堂堂正正的做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双亲一生身体力行践行了堂堂正正的做人这一准则,在家族、街坊、朋友留下了可敬的口碑。他们在用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们这一代的做人风格。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做人,不要看每个人都活过了几十年,但是人活着和活着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寿限不长却让几代人传颂,说到底就是“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人过留名 ,雁过留声”,做一个让别人看得起的人很不容易,底线要从做一个善良的人开始,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多学他人的长处,多思自身的不足,学会包容和度量,懂得与人为善。“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这些道理父母亲给我们念叨了无数遍。那个时候母亲也曾经教育我们“宁可挤了脚也不能走了样”,这是一句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想着别人的朴实的做人道理,父母都在践行着它,父母希望我们一辈子要争取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穷,也别坑蒙拐骗。父辈告诫我们,人穷志不能短,穷只会穷其物质财富,不会穷掉人格。父母总是说不求我们大富大贵,但愿我们平安健康,穷要穷的值搁,不能坑蒙拐骗、不能“只顾胸膛、忘了脊梁”。凡事都要从长计议,以信立德。贫穷不可怕,就怕“穷撒谎”失去了人格,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记得有一年初春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父亲工作的关系单位送到我家两麻袋高粱,父亲知道后派我大叔给人家送了回去。穷,可以找乡帮邻助度难关,但必须记得“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的道理,不能失信。穷则思变,要跳出贫穷的怪圈子,凭学识、凭力气、凭实干、凭本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富了不忘众乡亲,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图报,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穷了也要舍得给予和帮助,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共同度过难关。父母在世时许多竭其所有帮助街坊邻居的例子至今都历历在目、耳熟能详。从一瓢子面粉、几个鸡蛋,到几元、十几元、几十元现金,特殊情况几百元,有时候自己家没有那么多,父母就再接别人家的钱帮助急需用钱的人(有的穷人借钱也借不到)。救人一难会得到人家一辈子的不忘,直到父母亲去世,一些得到过父母帮助的人还都念念不忘地悼念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难,也不能抛弃家人。父亲教育我们最深刻的是,特别是男人作为一家之主要担当有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也要挑起家庭的大梁,不能抛弃每一个家庭成员。父亲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个道理。听母亲和我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是生活特别困难的时期,基本上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饭的境地,父亲那点工资供应着全家老少十几口人杯水车薪,我三姐体弱吃不下野菜骨瘦如柴。那时有一家富裕人家没有儿女想收三姐为女,父亲听说后回家抱起我三姐哽咽着说咱哪儿也不去,全家十几口人不缺这一个人吃的,勒紧裤带也要养活每一个家庭成员。父亲对待自己的兄弟姊妹的人生也践行了“再难也不能抛弃家人”的做人担当。我爷爷因病英年早逝,奶奶和我父亲带着两个叔叔和一个姑姑度日。在我的记忆里,因为姑父也是普通农民,又目不识丁,生活境况非常窘迫,父亲对待我姑姑一家的生活就像我们家一样,从耕种到秋收,从盖屋到度饥荒,除去帮着打谱想办法外就是从他那点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点接济我姑姑她们一家的生活,使姑姑一家度过了那些年艰难的岁月。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我记忆挺深了,有一件家事是一般人难以做出来的。那时胜利油田在我县招收一批工人,我们公社政策性照顾一方在外工作人员子女名额一个,我二姐适合招工条件,就参加了政审、体检等一系列招工前期准备工作。那个时候能招为油田工人就能由农业转成非农业户口,从此就会跳出挨饿受苦力的农村,是一步天堂的幸事。就在即将集合去油田报到的时候,父亲因身体健康原因住进了县医院。或许是父亲患病想的事情太多,或许是父亲那种长兄如父的责任感所迫,我小叔没有上学读过书,当时家境不好、爷爷早就不在了等原因吧,父亲毅然做通二姐的思想工作把小叔和二姐替换了,由小叔去油田工作。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亲女儿,父亲做出的这个决断是做人的一面明镜,孰是孰非时刻映衬着我们。尽管后来我们兄弟姐妹也落实政策回城转为非农业户口,吃上了商品粮,但是父亲那种对亲人不放弃、不抛弃的做人准则时刻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心里蕴藏着对家人负责的最大的担当。直到对我们这代人的工作生活安排、对下一辈人的安排,父亲的一生都体现了家庭的责任担当。即是在父亲病重期间,也没有忘记这些他认为是自身责任的事情,在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遗书中,对他担心、惦念、牵挂的家庭成员都再三叮嘱我们要好好照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国初期,我们本家的一位爷爷因为政治问题在县城监狱死亡,当时两位堂叔年龄小。父亲冒着政治风险将这位叔伯爷爷的遗体收殓好送回了老家帮着安葬。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族和我父亲同龄的老爷爷因病住进了县医院,那个时候因为县医院医疗条件的限制,医院确定老爷爷已经无法医治。父亲硬是想办法把老爷爷送到了当时的地区行署医院及时抢救,才挽回了老爷爷的生命。直到后来几十年里老爷爷经常说起来,若不是当时俺这同龄的大孙子我早就见阎王爷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好,也不能忘记谦虚谨慎。父母亲告诫我们,今后不管你们兄弟姐妹那个生活的好一点了,都要相互帮衬着,不要忘记你们都是一个爹娘的孩子。“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在地上,化成水,结成冰,就再也分不开了” ,这个道理父母反复告诫过我们。父母亲也要求我们对待街坊、朋友、同事要和谐,特别是对那些境况稍微差一些的人更要同情,关键时候出手相助。父亲在世的那些年对村里那些贫困户的精神和物质相助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父亲曾经说过,你看那些穷苦人,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帮助,你和他说几句话、开导一下他们的思想,就会给他们生活的力量,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卑微,感到很自豪。记得有好几个经济拮据的街坊有时候父亲邀他们去我家喝茶,父亲总是把他们让到上座,有时候留下他们吃顿饭,他们出大门时就赞誉说父亲不小看人。那个时候骑自行车就是高级的交通工具,父亲回家进村就再也不骑着自行车了,从村口到我家有一华里多的路,每次父亲都是推着自行车进村回家,路上遇上街坊邻居、叔叔大爷就敬烟聊天。有时候我们放学了看见父亲到了村口,赶紧跑回家和母亲说父亲回来了,但是等父亲到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呢,都是在路上和街坊们嘘寒问暖。后来,我们参加工作了,父亲要求我们骑自行车回家见到街坊就要早早地下车主动打招呼,该称呼啥就叫啥。再后来,我们开车回家了,父母亲都说进村遇上人一定要停车打开车窗打个招呼。这些规矩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直到现在回家都感觉进村遇上街坊不下车有些愧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踏踏实实的做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在世的时候经常告诫我们的就是做人是做事的根本,立德是成功的前提。不学会做人即是做的事情再多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德不配位就会对社会造成损失,也会葬送自己,教育我们要坚守做人底线和做事的严谨和付出,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经得起历史和后人的评判。父亲在工作单位的做事风格他的同事们都有口皆碑,勤奋、好学,干事利索板正,独当一面;当领导率先垂范、照顾同事,营造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在父亲退休前四年到了某比较落后的单位任职,他硬是把这个有名的后进单位带成了前列的示范单位,改造了办公场所,改进了职工住宿,改善了单位面貌,凝聚力人心,鼓舞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退休后自愿回老家居住,村里又推举他进了村党支部班子,他与班子成员一道改革农村红白喜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减轻农民负担,杜绝铺张浪费,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母亲在处理左邻右舍和街坊的关系和做事风格上也为我们立下了规矩。家里一旦有好吃或者稀罕的食物,母亲总要我们给邻居们送一点,母亲的口头禅就是“稀罕的东西吃一点知道这个味儿就行,吃多吃少都一样,分散分散都尝尝”。母亲年轻的时候只要街坊邻里家里有需要帮忙的事情,就会与邻居结伴去帮忙,忙完了说句客气话就回家吃饭,有时候把自己家里的事情都耽搁了,母亲总是说“谁家没有个大事小情呢,遇上了大伙都紧紧手帮一下就过去了”。父母这些身体力行本身就是无形的做人与做事的规矩,影响着我们的做事方式和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教育我们凡事都要看的远一些,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所迷惑,不要被乌云遮望眼。做什么事情要明明白白、坦坦荡荡,不能被私心所羁绊,更不能被利益所诱惑。“只看贼挨打、莫看贼吃饭”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座右铭。父亲从事了一生的经济工作,对经济领域的诱惑与险恶理解颇深,他在许多场合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要洁身自好,提醒我们珍惜自己的人格生命。父母也经常说,不论是做一般同志还是在领导岗位,都要明白“吃了人家的咀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这个道理,不谋私利、坦坦荡荡,睡觉都香甜,也能被人看得起。只有心怀正义做事才能大胆有为,对事物的判断才会不出偏差,不怕吃亏、率先垂范、带头实干,工作局面也才能展开。做事情、想办法要靠大家的智慧,“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遇事争取大多数人的意见才能保证方向正、办法活、事可期,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要依靠组织、处以公心、尊重人格有定力,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走错路。坚持以人为本匡扶正义,不管处境如何总会自有公论,只要创新思维,办法总比困难多,认准的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珍惜每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首先要自己做通自己的工作,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做好工作。人生就是单程旅行,只有认真对待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才能永远不后悔。办事情、做工作要营造一定的氛围,杜绝形式主义,出实招、重实干才会收到实效。父母这些修心与务实的规矩,像一盏盏路灯在伴随着我们的生命,照耀着我们不迷失方向、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陪伴着我们安宁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亲对他们的兄弟姊妹和我们晚辈的爱护和关怀上也给我们形成了潜移默化的规矩。记得我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的一年冬天,大叔要到百里之外的荒洼捡拾柴草,临行前母亲把面缸里仅有的玉米面给大叔蒸好了净面子窝窝头(那个时候日常的主食是野菜玉米面菜团子),装在了干净的布袋里扎紧了口。尽管我们望眼欲穿、咽尽了口水,母亲也没有舍得拿出一个给我们吃,我们也知道那是母亲按着大叔出去捡拾柴草往返的天数计算好的。那天早晨大叔推着小推车准备出门的时候,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母亲返回屋里从柜子里找出了父亲那顶崭新的、从没有舍得戴的驼绒棉帽让大叔戴上,并说“出门事事难啊”。我小叔家大妹妹出生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意外,父亲接到电话后骑自行车驮着母亲赶去百里开外的小叔家探望,母亲说“不去看看哪能放心呢”。还有一件让我终生难忘、每当回忆起来就泪眼婆娑的事。那年我任单位办公室负责人,春节放假前单位领导安排正月初一早晨在办公楼举办一次新春团拜会。这是我第一年确定不能回老家和父母家人一起过年。春节前我回家告诉了父母这件事,父母都说好好工作就行,在哪儿过年都一样。初一早晨单位团拜会结束后我回到我的小家的时候,让我泪目的一幕出现在我的眼前,父亲在我小家的客厅里正在逗他的宝贝孙女玩耍。父亲看到我的惊奇的神情解释说,我们在家吃过饺子骑车子出来遛遛食儿就来了你们这里了。我知道那样的严寒冬天,那是大年初一,老父亲在距县城三十华里的崎岖土路上骑自行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作为儿子我怎能承受得起呢,眼泪禁不住的簌簌而下。父亲在工作岗位时对同事的关心如同家人,后来他的许多同事说起对父亲的感激都唏嘘、动容。父亲去世的时候,追悼会上的悼词是由父亲生前同在一个单位的同事、后来提升为上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宣读的。他在宣读父亲的悼词过程中几次哽咽落泪、数次因悲痛中断悼词宣读。这样的场景在我至今参加的类似仪式上再没有见到过。父母这样身体力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在我们的生命隧道里一直影响着、教育着我们并形成了规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亲长眠于九泉之下,他们给我们留下的不是万贯家财,但是他们给我们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不能用数字来衡量,比天高、比海深。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父母给我们留下的万般宠爱和殷切期望,他们那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举手投足的影响力就是给我们世代享用的无形资产,这些无言的规矩将影响着、指引着我们的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我们在父母双亲的墓志铭上斗胆讳言“长记慈惠传后世,永留典范在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文插图选自网络图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