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90年代,在银川市南门广场东南侧的一间小平房里,住着祖孙两人,奶奶和孙女——60多岁的奶奶和20出头的孙女。孙女是一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 小平房在一条深深的巷子里,窄窄的巷子两边都是低矮的小平房,小平房一点儿也不隔音,隔壁说话、打呼噜的声音清晰可闻。有一段时间,邻居们总能听到巷子里传出一阵阵的哀乐声,哀乐有时一遍一遍地放,邻居们听了,头皮发麻,脊背发凉,都在心里暗暗地说:这是谁呀?有毛病吧?</p> <p class="ql-block"> 原来,孙女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要参加银川市城区(现在的兴庆区)组织的优质课比赛,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懵懵懂懂中,她接触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对情境教学只知一二的她,对于适合的课文,教学时总喜欢来个配乐朗读(现在看来,不一定是最好的教法)。《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她认为适合的课文,于是,她找来哀乐,一遍遍地听;捧着课文,一遍遍地读,以便找到音乐与课文的最佳契合点,以达到配乐和朗读的完美统一。</p> <p class="ql-block"> 孙女似乎天生没有音乐细胞,在师范学校选修音乐的她,唱歌五音不全、胡乱跑调;作为学校民乐队扬琴手的她就是学不会调弦,死活分辨不出定音哨和琴弦声音的高低;弹脚踏风琴,左手的和弦总是跟不上节拍。但在一遍一遍的倾听中,这哀乐她好像听懂了,听着听着,她竟觉得这哀乐是那么得动听:有时低回哀婉,有时荡气回肠,有时如泣如诉……哀戚婉转,铿锵悲壮,庄严肃穆,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p> <p class="ql-block">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p><p class="ql-block"> 配着哀乐,她读得入情入境,一遍又一遍……</p> <p class="ql-block"> 邻居们不晓得个中的原因。每当哀乐响起,朗读声响起,他们总在暗暗思忖,有的还不时摇头低语:看着挺机灵的丫头,怎么……唉!每当孙女推着自行车走出小巷准备上班时,邻居们总是上下打量,投来异样的眼光;在奶奶面前,也总是欲言又止。有一天,邻居大妈终于忍不住了,她不好意思地对奶奶笑笑,指指自己的太阳穴,悄悄说:“你孙女,这儿没毛病吧?”</p> <p class="ql-block"> 优质课比赛那天,教室里挂着配有黑纱的周恩来总理的遗像,哀乐声中,孙女动情地朗读课文。她的眼里溢满泪水,很多借班上课的学生在啜泣,听课的评委也在悄悄擦拭眼泪……初出茅庐,她获得了银川市城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那时的她,不懂什么是教学研究,只觉得上好一节课,必须下苦功夫,自己好好琢磨,好好读课文,好好参阅杂志上的设计思路,好好设计提问和过渡语;必须虚心听取老教师们的意见,认真听师傅的示范课,学着优秀教师的样子做;必须想办法创新教学思路……就这样,在自己的摸索下,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她踉踉跄跄地走上了教研之路。这条路上,艰辛但却幸福,因为——热爱。</p><p class="ql-block"> 那个孙女就是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