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西藏看看|6、神乎其神之拉姆拉措

行者智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拉姆拉措</b>是个神奇的地方,传说,前来朝拜之人在那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与来世,这是何等神秘而不可知的事情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藏之前,对游览拉姆拉措可能存在的风险已有所了解。它位置偏僻、路况差、海拔高、气候多变。要说对此没有顾虑是不可能的,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驱动着出行的欲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过早餐,离开拉姆拉措大酒店,踏上了朝拜神湖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2</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生来世湖 · 拉姆拉措</b></p><p><br></p> 拉姆拉错位于加查县<b>崔久乡</b>,从560国道转入崔久沟的入口处,设有公安检查站,它是“去西藏看看”全部行程中,审查最严的,没有之一。<br><br>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此目的?一行几人?有无携带无人机? 在回答了警察一连串提问后,又向其出示了行驶证、驾驶证,并被暂扣了身份证,换得一张“公园出入登记卡”。警察再三提醒,“到下一个检查点有40公里,用时不能少于1小时“,”山区开车,路况复杂,安全驾驶!”<br> “公园出入登记卡”也是限速条,只是增加了几项内容。 <p class="ql-block">昨夜的雨不知下了多久。</p><p class="ql-block">驾车行驶在这条曾有无数高僧大德行走过的朝湖路上,雨后的空气湿润清新,呼吸都是那么的透彻,丝丝甘甜的味道舒缓了紧绷的神经,缓解了焦虑的心情。山路蜿蜒,远方云带流动,绿白相间,近处溪水潺潺,动听入耳。</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崔久沟里,徜徉在满眼的青山之间,嬉闹撒欢儿野狗,慢慢踱步的牦牛,偶尔飞过的老鸹,使这浓墨淡彩的水墨画瞬间动了起来,美好的如梦境一般。</p> 40公里,耗时1小时10分钟,抵达崔久乡景区售票处。<br><br>售票处工作人员要问两件事儿,一是“是否有无人机”,如有要交给他们保管,出来时再交还给你,并着重强调拉姆拉错不允许飞无人机。二是身体状况,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若有,不允许进入景区。如果游客隐瞒实情,产生的后果自负。 <p class="ql-block">驶离崔久沟进入景区,放眼望去满目荒凉,布满碎石的山坡上,没有树木,没有植物,真谓寸草不生。山路坡陡弯急,曲折蜿蜒,沙砾裸露,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溪水漫流。</p> 车缓缓前行,海拔渐渐升高,气温越来越低,天不时下起蒙蒙细雨,一团团的雾蔼弥漫着,笼罩着山颠,游离在沟壑,碎石覆盖着的层层山峦隐隐约约,似动非动,缥缈虚无,犹如幻境。 在云里,在雾里,在冷雨里,巅簸着,30分钟走完5公里的盘山路,到达停车场(H5216)。<br><br>这时,工作人员走上前来,在“公园出入登记卡”上填写好到达时间后,又郑重地询问”有没有带无人机?“,这已经是第三次被问及了。他们说,无人机是绝对禁飞的,照相机和手机,可以对湖拍照或录视频,但仅供自己欣赏,不能把视频放到网上,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 连喝两罐H牛,带上随身三件宝:手机、钥匙和登山杖,冲进冷风瘦雨中,缓步向观景台走去。 尽管心里有准备,但终不能料到,最后几百米观湖之路会如此艰难。<br><br>不算陡峭的山坡上,用碎石堆砌的登山道起伏不平,走在上面迈出每一步都谨小慎微,生怕踩空。随着海拔升高,呼吸越来越急,心跳越来越快,步伐越来越沉,不得不三步一停五步一歇,大口大口地喘气儿,喘到眩晕。怎一个累字了得! 此时,从山上走下来两位藏族汉子,他们是沿路捡拾氧气瓶的,空氧气瓶他们装进背囊里,还有剩余氧气的氧气瓶摆放到石头上,留给特别需要的游客应急用。见到我,善意地提醒,地上的氧气瓶里面都有氧气,可以取用。 我真羡慕天然不高反的人,海拔的高低、空气中含氧量的多少,对他们影响甚微。太太就是其中一分子,在她眼中,没有高原与平原之分,从不会为去高原旅行发怵。 <p class="ql-block">距离400多米,用时48分钟,呼哧带喘,上气不接下气,走不像走爬不像爬,鸭行鹅步,恍然若梦中登上了海拔5350米的山顶,一个挂满经幡的观湖平台。这是迄今为止,我拼尽全力用双腿双脚外加一个登山杖,不用吸氧靠自主呼吸,所能到达的最高海拔高度,从5216米到5350米,虽只有100多米高差,但这段路程绝对是这辈子经历的最大挑战。</p> <p class="ql-block">颤颤惊惊哆哆嗦嗦地站在山巅,迎着风,忍受着来自海拔五千米冰雪的拍打,注目凝望,西藏最神秘的湖——拉姆拉措,藏族人十分敬仰的吉祥天母班丹拉姆的寄魂湖,犹如一面头盖骨形的镜子镶嵌在群山之中,一平方公里的湖面上变幻着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倒影,是雪山或是云雾的,或是风吹湖面泛起的涟漪,亦或是神秘的显影。</p> 在西藏,有那么多的措(湖),有那么多的拉措(圣湖、神湖),有那么多的姑娘叫拉姆(仙女、圣母),可班丹拉姆(吉祥天女)却只有一个,拉姆拉错(圣母湖)也只有一个。 在西藏众多大湖小措中,无论从面积、海拔,还是从可欣赏性及交通便利性方面,拉姆拉措都排不上名次。而就是这远在穷乡僻壤、海拔在五千米以上、每年冰封期长达半年的高山淡水湖,却神圣到每一世达赖和班禅喇嘛以及一些高僧大德都必须去朝觐、去膜拜、去探访。 西藏有众多的神佛、菩萨和度母,也只有一介女流班丹拉姆的寄魂湖掌握着这些高僧大德活佛喇嘛们的命运。在旧西藏,这些半人半神、亦人亦神的神人,可以说几乎掌握着全藏生灵的命运。 传说,神湖能呈现每一个前来朝拜者的前世今生,只要虔诚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显示出各种景象,它成了信众探求命运的宝镜。 据记载,寻访十三世达赖转世灵童的过程就有圣湖的神谕。 十三世达赖圆寂后,为寻访其转世灵童,身为摄政王的五世热振活佛在此湖的显影中看见:一家农户位于路的尽头,门前有株巨树,门旁拴一匹白马,一位妇女抱一小孩立于树下。后按此显影寻访,结果在青海的祁家川寻找到了十三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据说寻访的高僧看到这个灵童时周围的场景,与圣湖显影一般无二。 拉姆拉错,班丹拉姆的寄魂湖,藏族人的圣母湖,神湖中的圣湖,不仅美,不仅神秘,神乎其神,更因其有无数关于前生来世的传说与引起的无限遐想,虽道阻且长,又怎能阻滞无数朝圣者朝拜的脚步? <p class="ql-block">猎猎的经幡飞扬着,却如何也挣脱不了绳子的束缚。寒风裹挟着冰沙打在脸上,针刺般的疼痛。在山口,碎石堆砌的玛尼堆旁,几个年轻僧人面朝圣湖,嘴里不停地发出低沉的诵经声。一位游客打扮的中年男子,端坐在一块石头上,长时间一动不动,任由风吹雪虐,他似乎进入了冥想之态,或许见到了湖的显影。牙齿洁白满脸黢黑的藏族男子,向我们推销经幡、哈达和隆达,费这么大力气背到山顶上来卖,买是必须的,这不是虔诚和信仰,而是入乡随俗吧。</p> <p class="ql-block">雨雪越来越大,遮掩了山峰,模糊了湖面,苍茫一片。目光再次转向神湖,除了倒映着的朦胧山体和蔼蔼云雾,依旧什么也没有看到。前世与来生,在哪儿显现?凡夫俗子,面对湖面显现的玄机,或许只有茫然,没有解释权。</p> <p class="ql-block">离开神湖,沿原路返回,驾车行驶在崔久沟里,突然间有种不可言表的感觉,就是那种特别美好的,无与伦比的。</p> 来时低沉的乌云已散开,灰暗抑郁的天地换成了朗朗乾坤,湛蓝的天空里,白云浮动,山地披着浓厚而丰富的色彩,疏密有致的树林挺拔苍翠,漫山的灌木五彩缤纷,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澈、通透。 <p>在渐缓渐平的山谷中,潺潺的清泉从石缝和丛林中汩汩流出,在草地中间的沙滩处突然慢了下来,变得平静与安然,在蓝天白云和多彩斑斓的山体间静静地流淌,勾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p> 离藏回深已三月有余,对拉姆拉错沿途的观感,大多都已云雾般消散,留下来的就是这些极美的、极险的、或极深的记忆。以后,即使再游西藏,也很难前往这个圣湖了,对这个遥远湖泊的印象都已镌刻在脑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