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与江湖

庸人•暮寒

<p class="ql-block">  不再年轻的最明显症状,是遇事后总在心里惦记着,惦记到睡不着觉,早上五点过一点醒来后在床上不停地翻烧饼,满脑子全是问号、叹号和省略号,再嘚瑟怕把娃闹醒只好起床洗漱出门。</p><p class="ql-block"> 长安的夜色比城里稍暗一些,顺着长兴路往北一转就进入了清凉寺北路,建工集团工地上的塔吊摆着各种姿态静穆肃立,好像也感受到了冬的寒意,一幅萎靡不振的样子。一弯孤月悬挂于晴空,皎洁中略显孤单,清凉山公园一片静谧,几乎看不到晨练的人。清凉寺里已星火点点,做早课的僧人传出的诵经声虚无缥缈,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沿着昏暗无名的街道漫无目的地走着,时不时有三两个左手提着水杯,右手捏着馒头的民工从身边经过,行走间吃馍说话两不误,熟悉的地域方言在这初冬的清晨显得格外亲切,以致心绪不由得从一个角落跳跃向另一个角落,暗自庆幸当年叔叔的果断英明,如果不下势费尽周折把他这个不争气的侄子从学校直提出来当兵上学捞上个工作,擦肩而过的人肯定有一个就是现在的自己。 </p><p class="ql-block"> 过了三环,步入东仪路后东边的天渐渐发白,环卫工人早已开始了一天的辛苦劳作,桔红色的身影在行人中格外醒目,满地落叶在哗啦哗啦声中汇聚成堆,就像公交车站等车的人群,拥挤而有杂乱无章,我的心绪从对叔叔的感激,对人生的感叹又跳跃到了对中年的忧虑,不惑之年还拼命的奔跑在知天命的路上,有似那些桔红色的身影,其实都是随处飘零在寒冬里的片片落叶,一场北风吹过,奔跑中零乱的脚步又会出现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步子没有了昔日的孔武有力,五六公里过后腿脚开始发软,向前显得力不从心,向后没有公交车站,只能放慢脚步调节心律,也顺带着浏览一下清晨电子二路陌生的街景,路上的行人陆续多了起来,挂在高杆上的红绿灯在不知疲倦地协助着警察疏导交通,上班的、上学的、办事的、晨练的、开车的、骑行的全都涌到了什字路口,匆忙的拥挤过后又迅速消失在目所能及的视线里,以致于看不清每张表情㤯异的脸,而我还是不紧不慢地走着,脚步的疲软让脑袋有点发胀,耳朵里一会是庙堂里僧人喋喋不休的诵经声,一会是领导高亢激昂的训导声,两种声音夹杂在一起,让上气不接下气的我有点恍惚,各类人影在眼前晃动,既有立于庙堂的尊者,也有游离于江湖的闲人。</p><p class="ql-block"> 庙堂与江湖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徘徊,忽然对这两个词有了一种近乎热切的兴趣,下决心步行到单位,把心绪留在风情万种的路上,让庙堂和江湖在我的内心深处无限放大。</p><p class="ql-block"> 日本人内山精也所著的《庙堂与江湖》虽然精彩,但与我想表达的庙堂与江湖相差甚远,庙堂不仅仅是士大夫阶层的庙堂,江湖也不仅仅是诗人眼中的江湖,如果说庙堂是人情世故的试金石,那么江湖就是人性善恶的失乐园。</p><p class="ql-block"> 国人素有庙堂情怀,所有的精神寄托和追求都围绕着十年寒窗苦、万卷圣贤书展开,最后的归结全指向一个点---庙堂。通俗点理解就是削尖脑袋也要钻进体制内,所以从古到今无论文人墨客或者村野凡夫,一生最大愿望就是自己跻身庙堂,如果自己没挤进去就望子成龙,把希望寄托到子孙后代身上,对进入庙堂的热情星火相传、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古人中有个典型的代表姓李字太白,诗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狂放不羁,求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后世文人能以“力士脱靴,贵妃磨墨”为典故夸张迎奉,可以想象此君当年是何等的傲慢。可就这样一位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主,在42岁那年,经道士吴筠推荐,拿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还未起身就得意忘形地唱起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并叮咛妻儿“归来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自以为踏入长安城就可以登台拜相了。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文有李太白,武有郭子仪”天下无双的远大抱负终是梦想,皇帝老儿看中的是他的文才而不是他的能力,叫他来只是陪自己玩玩高雅并不是让他治国安邦的。在宫里就一个纯属附庸风雅的闲差也没呆多久,在日复一日一帮小人的闲言碎语声中终将他厌弃。</p><p class="ql-block"> 后来回家的李白还心有不干,遇到一个地方官员韩荆州时又以为机会来了,见面时极尽奉承,赞其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并赠诗“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对其献媚,但几次交往过后还是没了下文。古往今来即是像李白这样狂放天真,直来直去的主,藐视权贵和放情山水也应是理想破灭之后,无可奈何的愤世嫉俗罢了,所以传统的国人眼里庙堂是至高无上的。</p><p class="ql-block"> 庙堂之高在于人心之高,立于庙堂里的人总是将庙堂粉饰的梦幻而有真实,使庙堂外的人能看得见其貌又观不透其里,永远都保持着它高高在上的神秘, 以致让进入庙堂的门槛和阶梯都变得云里雾里,让想跨过门槛或上几个阶梯也不容易。多少能人志士徘徊在庙堂门口进不了门的事实,告诉世人这门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纵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这样远大的抱负的李白,也只是在庙堂外的台阶上溜达溜达就卷铺盖走人了,可见这庙堂之门不是都想进就能进的。</p><p class="ql-block"> 庙堂之大在于人心之大,在庙堂这个舞台上,体现的是掌控庙堂的人威仪天下的胸怀境界和驰骋天下的抱负雄心,说俗点就是权力。权力是男人的加油站也是女人的美容院,是人都想往高处走,去寻找山高人为峰的壮观和乐趣,所以为了实现个人心中的抱负,即是人分三六九等,脾气性格迥异,但在传统和传承面前,挤身庙堂的愿望和信念是相通的,而且根深蒂固,甚至乐此不彼,只是通往庙堂的路太过曲折艰险,只有少数先天拥有天时地利的人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才迈上了阶梯跨进了门槛挤身于庙堂,不论在金銮宝殿还是土地道观,一样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p><p class="ql-block"> 可世上能坐在金銮宝殿里的只有一人,即就是土地道观这类微不足道的小庙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多数人为此奋斗了一生,改变了一生,钻营取巧了一生,到最后把自己都活成了像现代人韩寒所说的“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都成了盗版。”也没有钻进体制这个笼子,踏入庙堂这个圈子,依此来实现自己心中所谓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这些人进入庙堂的梦还没有破灭,那既然进不了庙堂就编织一个成人童话吧,用做梦的形式把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人组成一个关系网,设定在一个有着特殊关系的社会里,人们不必在意门第出身,不必担心衣食住行,不必受累道义法规,想象着所有的事都用实力来说话,恶人脱去了身上的道德枷锁,正义之士解放了思想束缚,把能发挥出的潜能、理想和抱负都投梦于江湖,以暴制暴、以牙还牙,让自己完全活在一种快意恩仇的理想社会里。</p><p class="ql-block"> 而现实中的仗剑走天涯,或者迷恋于山林的隐世生活只是江湖的盗版,貌似身处江湖,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离真正的江湖还远,表面上的愤世嫉俗和蔑视权贵都是假象,骨子里对庙堂里的某些东西还是摆脱不了,可以说期盼的要命,只是心强命不强罢了。于是就有人为了制造声势,把自己华丽包装以抬高身价,把隐身于江湖作为未来出将入相的跳板,谋求立身于更高的庙堂,姜子牙垂钓渭水,诸葛亮躬耕隆中,最终都立于庙堂之上,也确实干出来一番大事业,但成功的案例不多,可以说寥寥无几。也有人身处江湖久了,金钱地位也有了,就想弄个一官半职当当,说白了就是利禄有了功名可不能缺,最典型的代表古代当属水泊梁山的宋江,现代的江湖大佬金庸。宋江自不多说,水浒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就说说金大侠吧,老爷子在85岁高龄,声望名满江湖之际,却屈尊降纡,和一帮后生晚辈一起申请加入作协,不免让人感叹庙堂的杀伤力。另有一类人本不是生就淡泊名利,对闻达于诸侯不感兴趣,而是某种因素或形势所迫,在生命和庙堂之间进行了艰难的抉择和取舍后,只能抹去姓名把自己隐身于江湖,起初也不是甘于归隐修行,而是过上不受当权者控制指挥和法律约束的适性生活久了,温水煮蛙般地适应了江湖的风雨沧桑和孤独涉世,用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维度修就了甘于淡泊和不计名利的博大胸怀,成了真正的隐士侠者,在生命的长河中,用江湖的形式去担当和承载江山社稷之下的万物苍生,以一已之力托起江湖道义和江湖规矩,如汉张良等古今有之,但少之甚少。</p><p class="ql-block"> 江湖之远莫过于人心,人心即江湖,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只要有恩怨就会有争斗,只要有争斗就会有江湖。古龙笔下正派名门与黑帮邪恶之间的尔虞我诈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凉,金庸先生构勒出的名山大川夕阳西下,洪流滚滚金戈铁马的雄壮都是美丽的成人童话。江湖的美丽和无情都在映射着江湖的无奈,对人性人心以及灵魂的雄辩和窥究,以我现在的功力还触摸不到,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让我感兴趣的是一篇古文《庄子.大宗师篇》。其名句“泉涸,庄子鱼双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从青春懵懂到不惑中年都在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知之皮毛到深谙其理花费了我差不多半生的时间。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彼此都动弹不得,只能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其保持湿润,此时此境,却不如各自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过着彼此不相识的生活。我用自己的无奈似乎感悟到了范仲淹老先生当年的无奈,一个游离于庙堂与江湖的人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无奈,与其拿不起又放不下,还不如相见于庙堂,相忘于江湖。</p><p class="ql-block">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让现实中的庙堂和理想中的江湖在生活中难以对标。人性本善,善恶相伴相生,对于有些人有些事,善亦是恶,恶亦是善,很难用一套有形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条款去评判。最近看到一位影视名人说过的话很是欣赏:“人生所有的努力,无非是两种结果,见笑或者见效,做好遇见前者的准备,做好遇见后者的从容。”时光在走,人心也在走,把自己最美好的那一段年华,留给人生最西边的那个记忆时段里,不要让其随风而逝。活在当下,努力了、奋斗了、经历了就好,不为自己的成功标榜立传,也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冠冕堂皇的说辞,顺其自然是一种难以选择的洒脱,坦然面对更是一种不可逾越的人性豁达,有些事,看开了就像冬夜清晨头顶上的那弯孤月和顺街而过的风,给自己多一点留白和空间,好多事好多人看轻了也就慢慢淡化了。</p><p class="ql-block"> 在虚幻于现实中,庙堂与江湖相互交错又泾渭分明,既向往庙堂的高贵又迷恋江湖的美丽,要想找一个互通的捷径让庙堂与江湖之间来去自如似乎很难,以致让我这个既进不了庙堂又怕隐身江湖的凡夫俗子多年以后,都弄不明白那里是庙堂那里是江湖,谁高居庙堂谁又隐身江湖,在别人的指指点点和赞扬诽谤中,偶然想起记忆深处的那些人,无论我们曾经有多么亲近现在多么遥远,刻印在脑海中的依然清晰如昨,游离于脑海中的正在日渐消融,最后可能成为一个模糊的背影,不是我有多么薄情寡意,而是人情世故终抵不过岁月的浸蚀和时间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没心没肺的活着,似懂非懂的看着,糊里糊涂的过着,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