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方溪上陆有金山,过水还要十道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天马公园风景美,村中小路九连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迎来第一楼书记,敢于担当勇登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处处都为民众想,勤奋工作不畏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前言 <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什么作家,因为我不懂得创作,我只是乡村生活的记录者。</p><p class="ql-block"> 我也不是什么摄影师,因为我不懂摄影,我只是一个乡村的随拍者。</p><p class="ql-block"> 我更不是什么诗人,连平仄押韵都不懂,我只是偶尔舒发自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游走乡村是我的爱好,走遍缙云是我的设想,我只是一个热爱家乡的农民。</p> 走进上陆 <p class="ql-block"> 其实很早就去了上陆,说来还真是过意不去,一直没能动手写,今日打开页面,慢慢的关于上陆的走访情况浮现在眼前。那是在一个周末,五云街道会计相约到上陆村学习,一行二十佘人前赴后继的,陆陆续续从县城出发,经由苍岭隧道直达上陆,苍岭隧道的贯通,无须翻越大苍山八叠岭,时间上节省的许多,而且还安全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浙江省缙云县方溪乡上陆村,位于缙云县南部,与丽水市莲都区的下陆村为邻,过去人们习惯称二个地方为“上下陆”,因为二个地方都姓陆,而且是同宗共袓的。上陆村分布在溪流的两侧,四面环山,房子依山而建,一条公路从村边弯绕而过,与溪流齐头并进进入丽水,山上植被茂盛大树参天,前有金山后有银山,真正的绿水青山。公路上过往的车子不算很多,村落相对安静,在炎炎夏日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面,一边泡脚一边思考人生,较为惬意,也可以坐在桥洞之中观白鹭在急流中自如的捕鱼 ,真乃神也。走进村庄里觉得很古朴,因为村庄内的道路上都铺满了鹅卵石 ,在老宅间显得格外的醒目,慢慢悠悠的乡村生活,总是让人向往。</p> 上陆风情 <p class="ql-block"> 上陆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肯干,由于地处山区,炼就了一身上山能爬树,下河能抓鱼的好本领,过山梁犹如翻越平地 ,一点也不会喘不过气。闲暇之余,经常聚在一起打打麻滋,包包粽子,这次我们前往又磁到她们村在搞活动,又是打麻滋又是包粽子,一群能干的媳妇们凑在一起有说有笑,手里不停的忙,真是休闲工作两不误。古典的文化礼堂内人山人海,各个展厅摆满了农家做的植物供城里人参观,古老的戏台虽不大却很精致,戏台顶上的壁画若隐若现,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貌。全村的房屋基本上是依山傍水而建,随山而弯的公路正好从村前通过,溪边路边是人们休闲之处,可以依在栏杆上眺望远方,也可以坐在大石头上闲目养神。总之,当你来到了上陆,相信你肯定被这里的人文风貌所吸引,漫步在乡村小巷去品味旧时光,信步在溪畔看山水上陆,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美意。</p> 基本情况 <p class="ql-block"> 上陆村,解放初期建乡称上陆村,建制属方溪乡。2010年行政村调整上陆村、深坑口村合并为上陆村,村委命名为上陆村,原上陆村设行政村,建制属方溪乡。位于乡政府西2.3公里山谷,海拔183米,面积4.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耕地202亩,林地5728亩,块状聚落。居民房屋多于溪涧两侧而落,通公路。</p> 上陆陆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173, 234, 142);">宋代,鄢陵人陆象山,由进士历官崇政殿说书,“慷慨不为流俗所容,屡遭贬斥”,后以讲学而终。其次子陆沏,字叔清,历官湖广宣抚使。 乾道元年(1165),婺东民众造反,陆沏统兵镇抚于东阳石鼓岭,遂居于斯。陆沏5世孙陆惟任,宁宗朝历官节度使,遭吴曦排挤,遂与堂弟陆惟恩从东阳石鼓岭迁隐于缙云十四都李村牛栏坞大圩畈(今属丽水市严鸟乡)。约元末,陆惟任5世孙陆梓(1348~1424),字伯美,与堂弟陆杞、陆楠、陆樟、陆槐、陆柏、陆杉、陆栋、陆柱、陆枢、陆楣、陆梁、陆梯、陆楷从大圩畈迁陆岸(今名下陆,属丽水市)。明前期,由大圩畈外迁的有:5世孙陆桥(1420~1490),字伯通,迁石笕;陆桂(1406~?),字伯培,迁丽水大水门;陆柄(1419~1490)、陆棣(1419~1478)迁青田。明中叶,5世孙陆(1478~1531),字伯旌,由大圩畈迁壶镇西山;6世孙陆公淳(1492~1549)与弟陆公油(1494~1512)由陆岸迁壶浆口(今名上陆)。清康熙五十年(1711),12世孙陆家进(1674~1738)因足疾缠身,数载不愈,子幼妻弱,田产俱坐壶浆,重山叠岭,行动艰难,遂从壶浆口移居壶浆(今作胡章)。清代以来,从上陆、下陆、胡章三地转迁县内的有松树湖、深坑口、陈家下、方溪、官店、上寮坑等地,转迁外县的有丽水下圩、陈门前、高溪以及遂昌、金华、建德、永康项渡曹等地。</span></p> 陆尚书传说 <p class="ql-block"> 陆尚书(1262~1347)名志侃,字学陶,缙云县十四都牛栏坞大圩畈人。从名字可以看出陆尚书的志向是效仿西晋末年名将陶侃。因两人都是在王朝岌岌可危的年代临危受命,兢兢业业,矢志不渝。陆尚书于景炎二年(1277),宋端宗下旨旌表陆志侃,称其“刚明有守,耿介无私,抱果决之良才,蕴忠贞之硕德,功及我朝,夙夜匪懈”,升为观文殿大学士,特赠护国金紫光禄大夫。于祥兴二年(1279),南宋王朝被忽必烈所灭亡。陆志侃怀着满腔的亡国之恨回归故里,隐迹山林,直到元至正七年(1347)病逝。</p> 悠悠乡间风情 <p class="ql-block"> 上陆村是个水陆两通的村庄,自然景色相当丰富,有人们常说的“金山银山”,有传说中的七姐妹,有弯弯绕绕的溪流,有古朴典雅的尚书房,有绿树成荫的面前山公园,有悠闲的石头游步道,有乡村特有麻得发亮的石台阶,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到神奇,都想进一步的探索与了解。悠悠的乡村风情,触动人们的心弦,人与自然的融合,倍感身心愉悦。</p> 打麻滋、包粽子 <p class="ql-block"> 打麻滋、包粽子是缙云处处宕宕的传统习俗,一到某些节日,各家各户就会凑在一块打麻滋或者包粽子,大家你帮我我帮你,过着农村人特有的互助生活。有时候村里有贵客来,也会包粽子打麻滋,妇女们早早的便来帮忙,无论是包粽子打麻滋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这次正好是上陆村里搞活动,村妇们早早的来到了文化礼堂,参加了包粽子打麻滋活动,看那娴熟的手法就知道都是老手,人们有说有笑的边聊天边工作,本人也很荣幸的看到了这温馨的一幕。</p> 上陆村近年的变化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上陆村先后建成了10多个工程项目。拆除61处老旧危房、修建了543米游步道、200平方米的党建广场、修建沿溪景观墙180米、天马山公园游步道380米、旅游公厕、村庄道路提升2800米、尚书房修复、全村饮水工程提升等等,上陆村的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上陆村在“颜值”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迅速地将其转化为了美丽经济。现在的上陆村,已经摘掉了“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挂上了“省级卫生村”的牌子,创下了A级景区,成为了“浙江省善治样板村”。</p> 第一书记楼步明 <p class="ql-block"> 2017年2月,楼步明被组织派驻上陆村担任第一书记,此时的他刚从中层岗位上退下来不久,再过三年就要退休的他没有犹豫,欣然接受了组织安排,</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尽早熟悉上陆村,每天清晨,他就拉上村会计,挨家挨户登门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为了找准工作方向,他设计了一个走访表格,上面列有每位农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住房情况等等,还有一栏记录了村民们的“愿望清单”。他把村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一心想着为村民办点实事,经常工作到天黑才回家。</p><p class="ql-block"> 仅仅用了2个月不到的时间,楼步明就从一个“外来人”变成了上陆村的“百事通”,村民们也从一开始的“不看好”到“有事就找楼书记”。</p>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p class="ql-block"> 全村无产业,农民无所依,集体无收入,这是楼步明摸出的上陆村的“底”。比一穷二白更让他担心的,是缺乏激情的村两委班子。他在办公室里苦思2个晚上,琢磨出了一套破解的方法:谈心谈话、凝聚人心;强化党务、村务公开;党性教育、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帮扶群众。</p><p class="ql-block"> 楼步明还有一个外号——“担粪书记”。2017年,他带领村两委拆除了一批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公共安全的破旧危房、简易厕所,这曾是村两委一直想做却难以推进的一项工作。“拆除前我们前后开了15次会,家家户户走访讲政策,用了2个月时间做前期工作,仍然有一些村民不配合。”楼步明回忆道。</p><p class="ql-block"> 村民老陆一开始也不配合,前去挑粪的村民被他骂了回来。楼步明一听说这件事就立即带上扁担亲自上阵。时逢7月,暑热难当,他挑着150多斤的担子,走了好几里山路把粪便浇到了村民家的田里。连续3个来回,汗水已然湿透了他的衣衫……老陆对这个“第一书记”可以说是心服口服,感受到了他想把事情办好的决心,就一改之前的态度,不但处理好了自家的旱厕,还帮着村里做通了其他几个人的工作。截止8月底,全村共拆除61处猪圈羊圈、露天粪缸、老旧危房。</p> 责任与担当 <p class="ql-block"> 上陆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在提升村双委战斗力的基础上,楼步明还大胆提出了“优环境、抓产业、攻脱贫”的总体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振兴的抓手,为上陆村脱贫再次理清了思路、确定了方向、找到了路径。</p><p class="ql-block"> 老楼决定,一定要把这个“民心工程”做成。他心想,如果顺利,年内村里就将建好四座生态堰坝。可等项目批下来,他彻底懵了。4座堰坝县里批下来3座,县里拨付的工程款项也只有原计划的四分之一。老楼皱起了眉头,,心里打起了算盘, “没有钱怎么办?那就自己建!”</p><p class="ql-block"> 楼步明把村民组织起来,召开了村民大会,将情况如实向村民讲述清楚,并给大伙指了条道:“如果大伙出工出力,咱自己的家自己建,过年等乡亲们回来,咱这条‘破溪’就变景观河了。” “楼书记太‘精明’了。他把工程款用于支付材料费和村民工资,大大节约成本的同时,还给村民增加了收入,更调动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是一举多得。” 沈根木说,这种共建共享的模式,不但改变河道面貌,更改变了全村人的精神面貌。</p><p class="ql-block">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老楼更是每天凌晨6点从家里准时出发,驶过八迭岭崎岖狭窄的山路去工地现场,既当设计员,又当施工员,国庆7天里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为了节省村集体资金,每分每厘他都精打细算着用;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清正廉洁,他还组织推选了5位村民代表作为堰坝建设监督领导小组,规范经费支出。</p><p class="ql-block"> 仅仅三个月,全长134米的4条堰坝全部完工,实际支出仅仅用了27万,总支出不到原预算的三分之一,数量上还比原计划多做了1条。</p><p class="ql-block"> 在老楼的精打细算下,两年多时间里,村里先后建成了10多个工程项目。拆除61处露天粪缸、修建了543米游步道、200平方米的党建广场、修建沿溪景观墙206米、天马山公园游步道551米、旅游公厕、村庄道路提升1711米、尚书房修复、全村饮水工程提升……上陆村的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p> 缙云好男人 <p class="ql-block"> 楼步明的妻子既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又是一名两癌一瘤患者,特别是患有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在生态堰坝刚开工的第12天早上,妻子在家里突然对他道:“老楼,我不行了,头太晕了。” 楼步明看着妻子摇摇欲坠的模样,意识到情况不对,于是立马驱车赶往市中心医院,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后脑脑干是人体大脑的神经中枢,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危急生命。楼步明在妻子面前强压悲痛,不敢表露丝毫负面情绪,又放不下村里刚刚起步的事业,于是他每天白天跑工地,晚上到医院照看生病的妻子,每天不辞辛苦,来回奔波60多公里。在拆除露天粪缸政策处理期间,她的妻子被抢救治疗了整整66天才脱离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他说,自己的妻子是个对工作尽心尽责的人,虽然她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但上陆村一直也是妻子牵挂的一部分,她也经常向他了解村内的情况,宽慰丈夫,为他出出点子。正是得到了妻子和家人的极大支持,楼步明才能全身心投入村里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楼步明书记事迹摘自于网络)</p> 上陆村的未来 <p class="ql-block"> 上陆村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楼书记不仅带领上陆人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最关键的是把奋斗精神留给了上陆村,使上陆人不再畏手畏脚,放开了胆子。其实每个人都有把家乡建设好的心,只是苦于没有思路没有门路,而现在上陆村的宏伟蓝图已是描划好,就等着人们鼓足干劲去大干。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相信聪明能干的上陆人,一定会接下楼书记的接力棒,继续奔跑在建设上陆的道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