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妻赴沪就医实录及随想

朱树生

<p class="ql-block">  随妻赴沪就医实录及随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妻于上月退休,闲下来做了个体检,CT显示胰腺有一不明囊性肿物,因胰腺器官非同小可,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随即通过朋友拐了几个弯找到国内知名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的医生,片子发过去,传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看起来“不大好!”,妻子当时的“腿就软了”。没有别的选择,就是马上动身赴沪。首先要准备好的是nW的RMB,再买好1月18日的动车票,在安庆上车从苏州转车于下午到达东方肝胆医院外科院区所在的嘉定区的安亭镇的安亭北站,在医院就近找个快捷酒店住下来,只等医生的指示。</p><p class="ql-block"> 在陌生的他乡,在繁华都市的远郊的镇上,并没有我们所在的县城“热闹”,天一黑就只能在酒店里趟着,睡是睡不着的,那就想问题了。妻想的一定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病,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我想的却多了一个,那就是保险。计算着一共买了多少保险,有多少重疾险多少医疗险。如果不是好“东西”,如果买的保险不够,我能承受得起这巨额的医疗费和长期的康复费用吗?而且我自己怕也是较长时间不能工作了,自然也就少了收入。要是那样,做为一个保险代理人,我怎么面对我自己?怎么面对我最重要的客户?今后又怎么让别的客户接受我的销售?难道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的“故事”现在就突然降临到自己身上了吗?还好,首先,社保可以异地直接结算,可以减少不少现金的垫付;其次,给她买了商业百万医疗保险,如果是重大疾病,几乎所有的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每年最多600万,包括自费和非医保用药及进口药;另外一个重要的就是给付型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额虽然不多,但也有30万,确诊即付,这起码能大大减轻我的经济压力。把这些必须和妻说清,减少她的负担。没想到,却招来一句“人家生病了,你却想着钱……”平时这个时候我一定会“据理力争”的,可这时我只能和她说,这个时候没钱怎么治病啊?什么都要钱的。其实她并不知道我给她买了什么保险,再和她说明清楚,她也觉得有道理,不再说什么了,想必也是因病“认识”保险了吧。</p> <p class="ql-block">小镇因为这张招牌而变“热闹”了。</p> <p class="ql-block">  回到正题上来,还好,熟人好办事,我们找的医生在我们还没去上海之前就给挂好了增强CT的号,我们去的第二天下午就去做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经过专家会商,结果不是太坏,认为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这时心里的石头也落下大半,为了进一步排查,次日安排住了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进一步掌握了病的性质。但即使是良性的,也可能就这样不变,也可能会长大,甚至还可能会癌变,到底做不做切除,医生也是难以决定。医生说,要是别的器官,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哪怕不再检查,直接做手术切掉都不是什么问题,但胰腺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是不能轻易动的,建议再去院外第三方医疗机构做一个全身医学影像PET/CT,又是CT,一周内已经做了两次了,还做?妻子虽然也是医生,可怕的就是它的幅射。然而在疾病面前,什么害怕都会让路。医生联系好了时间,第二天5点就动身,打车40公里240元,到了那一问,10分钟的全身影像,收费7000!而且全自费,你说能不做吗?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有,大家同病相怜,相互问候,特别是陪护的相互聊得更“热”。无非是你从哪里来,是什么毛病,多久了,基本都是在当地查得不好的过来的,有的已经是晚期了还是过来了,虽然这只是检查不是治疗,有多大作用,实际自己也是知道的。当然我还要多问一句,有没有保险。</p> <p class="ql-block">10分钟7000块,全自费。</p> <p class="ql-block">  做的第二天,结果传到了医院,医生说,“确定”99%是良性的。但如果还能做个超声内镜,取组织活检,就能进一步确诊。由于当时上海黄浦区发现新冠疫情,没办法去做了,建议暂时出院,定期复查,以观后效。这时心里的石头自然也落下99%了。虽然当天发现的三例新冠的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离我们那个医院较远,而且不在一个区,但还是当晚突击对我们所在的医院全院核酸检测,听护士说是全市医院的统一行动,深深的感受到政府部门对老百姓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视。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发展,不敢久留,搞不好会被封在医院,所以尽快办了出院手续,本想着如果查了没事就在上海玩玩的计划也就放弃了。在上海的五天时间,医食住行花费差不多一万五。但这笔钱花得“值”,花了安心。假如不是这种结果,那就要更多的花费,而且绝对不只是钱的事。</p> <p class="ql-block">  比如我们同一个病房的一个江西的病友,才50岁,直肠癌肝转移,已经是第十次来上海了,可想而知,要花费多少钱,又要承受多么大的身体和心理及经济的多重压力,好在她好歹买了一份百万医疗保险,只要体现在医院发票上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这对于她无疑就是天大的事情。她说,买的时候,也是被一个熟人“拉”到一家公司做保险,但并没有认真学,更没有搞懂保险,为了“任务”,更为了“省”钱只给自己买了这份不大的保险就没在公司做下去了,这份保险的重疾保额只有6万,这6万一开始就拿到了。但我想着后来虽然医疗费能全部报销,但自己也拿不到一分钱,实际上都给了医院,而且还要先行支付。她是一名理发师,因为生病,店都关了两年了,收入自然一分也没有了,6万块钱还不到她半年的收入,这个损失和医疗费比起来是要多得很多的。</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里面每天有多少人遭受着病痛和经济的双重折磨。</p> <p class="ql-block">  从这次的就医经历,切身体会到了自己从业的重要,更坚定了走得更远的决心,用自己的专业去帮助更多的人,结识有缘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敞开给这些朋友,但还是要从自己做起。回来不几天,想着这些天的心路里程,看着那么多病人的一个个不幸,想着一家只有儿子还能买保险,赶着重疾新规实施之前,赶紧给儿子再补充一份重疾险,将现有的60万的重疾保额增加到80万。尽管已有的保额超过了体检的标准,再买需要体检。</p> <p class="ql-block">刚给儿子买的保单</p> <p class="ql-block">  都说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叫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事故。其实不管是“故事”还是“事故”,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怕不掉,都只能面对,惟一要有的就是一颗宽松乐观的心态,否则是于事无补的,只会更加茫然甚至扩大“事故”,而这只有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想想这么多年给自己和家庭购买的30多份保单是值得的,再想想给近200个家庭送出的600多份保单,450多万的理赔款,1.8个多亿的保障,甚至觉得自豪呢。</p> <p class="ql-block">平安的28份家庭保单</p> <p class="ql-block">在国寿购买的3份保单</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算过一回命,算命先生和我说,我“福人有福相,好人有好运”,这一生不会有大病大灾,最多只是小惊小险,我高兴坏了,一下子多给了先生几份“命”钱。这次陪妻子看病,也可以说是有惊无险的一次沪上旅行,证明算命先生说对了,哪天再去找到他,再给他几份“命”钱。但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每天为了生活那么忙碌干吗?我是天生不信这些的,只不过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我坚信一点,就是好人一定会有好运的。通过这次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在未来的日子,更要服务好每一个客户,认真的卖好每一份保单,对得起信任我的每一个人,执善心,铸善业,善之善者也。</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27日记</p> <p class="ql-block">10年为近200个家庭销售出去的600多份保障,送出去的450多万的理赔款和1.8个多亿的保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