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手指画是艺术吗?</p><p class="ql-block"> 肯定是!</p><p class="ql-block"> 手指画,顾名思义,是以手指作为应用工具在宣纸上以点、线、面及渲染而表现绘画的特有方式。特有其实并非独有,人人可之,却非个个能之。所谓十指连心,是指不通过其他辅助工具而直抒胸臆,当运用自如,达到心手合一境界时,毫不夸张地说,所创作之作品,那种天然浑成、灵动有神的效果应该是无出其右者。</p><p class="ql-block"> 中国手指画是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画”是在继承传统国画用笔技法(如皴、染等)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对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化的变迁衍进以及发展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中国陶》之一(2018)</p> <p class="ql-block"> 中国手指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艺术之所以独具魅力,正是由于其继承了国画水墨的传统,具有文人艺术的高雅气质,充分保留了传统绘画对造型、线条的种种要求,保留并加强国画所特有的某些特点,因直接用手指完成,更具有一种力透纸背的阳刚之气及残缺古拙之金石钟磬之美,亦能更清晰、明确、精炼、概括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尤其倾向于中国哲理思想,因之更具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中国陶》之二(2018)</p> <p class="ql-block"> 手指画的发展在历史上较之笔墨的发展是迟缓的,这与历代宫廷画院不注重或不提倡指墨艺术不无关系。即便唐代张璪“手摸绢素”,以及清顺治帝以指纹画牛或其他,基本均在笔墨画中以指加以点缀,增其意趣,并未形成手指画特定的艺术体系。</p><p class="ql-block"> 清代康雍年间,辽宁铁岭人高其佩长期以笔墨作画,尝面壁十载,“奈得之于心,而不能应之于笔,辄复闷闷,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仿其大略,盖得其神”。终于,“画从梦授”,开创指画学派,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奠定了我国手指画艺术理论、技法、创作和教育之基础。高氏之后,从手指画中崛起者如近代画坛巨匠潘天寿,其不仅在笔墨技法的研究上有着高深的修养,尤其在指墨技法传承、弘扬上达到划时代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其佩作品《杂画图》之一</p> <p class="ql-block"> 手指画风格凝重古朴又朴素稚拙,仿佛古代石刻或壁画,产生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高其佩(1672-1734)是手指画的开山鼻祖。他8岁开始学画,20多岁小有所成。他在研读绘画史时发现,古人早有用肢体作画、泼墨作画的记载:8世纪的画家张璪作画时喜欢用手摸沓画布,9世纪的画家王洽则将墨泼在纸上,或者用脚踩、或者用手抹,随其形状画成山石云水。高其佩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出手指画风格和流派。他画起来速度很快,“顷刻之间就画好数十幅……没有一幅不让人叫绝”,所以他一生的作品数量惊人,从20多岁到60多岁画了五六万幅作品,流传至今的主要作品有《怒容钟馗图》、《梧桐喜鹊图》等。当时的理论家们形容他的画似有神通,好像一声喝斥石头都可以变成绵羊一样。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清朝后期的“扬州画派”中很多画家都受到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手指画画家既要笔画水平高,还要喜欢手指画,这两个方面很难集中在一位画家身上。所以,高其佩之后二百多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潘天寿(1897-1971)才重振手指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燕山雪》(2017)</p> <p class="ql-block"> 潘氏指画中常见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松竹、梅花、鹰鹫、崖石,也偶作人物,皆简朴古拙,墨色浑厚,有鬼斧神工之势,深得气韵生动的奥旨。其尝言“笔所不能到,指能传其神,若要指画有成就,首先必须打好毛笔画的基础,决不能借指墨取巧炫奇,哗众取宠”。</p><p class="ql-block"> 手指画的奇妙之处,在于利用指头不很听指挥的特点,使作品得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并意到指不到、神到形不到的生动。乃因画法独步,让欧美许多学者不理解用毛笔所绘之中国画,却喜爱并欣赏中国指墨画,他们认为手指万能,用手指作画比毛笔显得更有意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白银》</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作手指画时,用小指画细线、拇指画粗线,最多的是用食指画线,因为它粗细正合适。如果需要画一个色块时就用中指与无名指并拢起来横着在纸上涂抹。遇到更大面积的色块,比如画一片大荷叶时,干脆用一盆调好的颜色直接泼在画面上,趁势四指并下或者用手掌迅速把颜色按着需要铺开。人物的眼睛和植物的花芯等细节是用指甲画成的。除了手指上下了很多工夫以外,他也常将豆浆喷在宣纸上作指画,为的是出现模模糊糊的神秘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潘天寿手指画作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凝视》</span></p> <p class="ql-block"> 用手指画出长线是最困难的事,因为手指不能蘸上较多的墨汁。这是所有手指画家共同的尴尬,在实践中潘天寿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用一个小棉花球蘸饱墨汁握在掌心里,在宣纸上以食指轻轻滑动,同时逐渐握紧棉花球,使里面的墨汁顺着食指慢慢流在纸上,好像一支简易的自来水笔。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方法,可在宣纸上画出各种长短的线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潘天寿手指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的手指画与毛笔画的区别,仅在工具技法的不同,在章法结构、艺术境界等方面,则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在笔画上的高度造诣,使他成为继高其佩之后,将手指画推到了一个新境地的一代大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 《青梅》</p> <p class="ql-block"> 以指传情,不再间接地通过毛笔,而是从具有非常敏锐的感触神经的手指与手掌甚至手臂把充满个性的、对生活与艺术的情感直接倾泻在宣纸上。可以说,指画比毛笔画更富有激情,更能体现作者的个性与艺术修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 《家家都在花丛中》</p> <p class="ql-block"> 成功的手指画,无从复制,如艺海奇珍,不可多得。然则毛笔画尤其是工笔画,即便状若“春蚕吐丝”或“吴带当风”,经验丰富的画匠,凭其手中精湛的描摹技艺,往往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对于表现雄浑壮观或粗犷豪放的大写意之手指画则任是临摹高手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徒叹奈何。</p> <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在国人心目中占据很崇高的地位,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中国手指画亦然,二者区分仅为表现工具不同而已。一个是用手直接蘸墨去表现,一个是用毛笔蘸墨而表现,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精神,中国手指画则更能贴近“天人合一”的艺术法则,并与尊重自身生命的哲学精神相统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艳 手指画《王冕诗意》(2018)</p> <p class="ql-block"> 中国手指画的根基是中国画,中国画的根基是中国哲学,其根又深深地扎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之中。中国哲理文化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构架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画表现语言及别具特色的人文写照精神。”在这个基础上,也让中国手指画艺术大放异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