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去读他的散文。”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却记不起是谁说的。读了贾平凹的《愿人生从容》一书后开始喜欢散文。</p><p class="ql-block"> 喜欢孙犁的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清新淡雅。贾平凹在其《孙犁论》一文中这样评价孙犁——清正。在读了孙犁的一些散文后,对他有了些认识:低调内敛,不喜张扬;喜安静,不喜热闹;淡泊名利,坚持原则,不曲意逢迎。不止这些,孙犁还有着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年轻的孙犁为了革命远离家乡,义无反顾奔赴冀中敌后根据地,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奋斗在文艺宣传战斗一线,和战友们一起为革命宣传工作奉献着青春热血。文革中,孙犁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遭遇抄家、批判,遭受了身体迫害和精神摧残。谈到文革,孙犁说自己的手上没有沾染着老战友的鲜血和眼泪,没有检举揭发过任何人,时常保持着沉默。回忆过往的这些事,孙犁的心中应该是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孙犁文章中偶尔会轻描淡写地讲述一些文革中的某些事,其内心虽有隐痛,却没有用手中的笔宣泄情感,他的文字中除了对“四人帮”、林彪的斥责,说“他们侮辱了党,侮辱了国家和人民”,再没有其它涉及自身的点滴不满、怨言。</p><p class="ql-block"> 尽管在文革中遭受打击摧残,但孙犁心中矢志不渝、始终如一保持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责任。孙犁说文艺作品要有熏陶教育作用,要有时代责任感,他秉持着这一理念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呈现。</p><p class="ql-block"> 孙犁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境界令人敬仰,其忠诚与责任担当的精神光芒永不褪色,并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