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备课。学期初,我认真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span></p> <p class="ql-block">2、上课。</p><p class="ql-block">(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p><p class="ql-block">(2)及时复习。</p><p class="ql-block">(3)努力构建知识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span></p> <p class="ql-block">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p> <p class="ql-block">三、不足之处 </p><p class="ql-block">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