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之(4)两关

朋友的朋友

<p class="ql-block">  昨天傍晚翻过了海拔三千多米的当金山,算是从青海来到了甘肃,一路下坡在快要进入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时,遇到一个临时设立的关卡,一行警察荷枪实弹,一辆车一辆车地检查,人员要查身份证,行李要过安检,可怜!在丹噶尔古城买的一把藏刀被查搜走了。一问,原来是敦煌在开文博会,有首长来,加强管制。</p><p class="ql-block"> 今天从县城出来刚走了30公里,又遇见了警察,说前面的路封了,有首长的车队要过。等车队过了才能放行。下车细问,来的是刘延东,会议期间莫高窟等几个主要景点不开放。等了约40分钟,果然见一队车从西边的一条岔路开过来,往北去了。看路牌,往北50公里到敦煌,向西20公里到阳关。</p><p class="ql-block"> 本打算先在住在敦煌,然后再逐个去转周边景点的,现在决定先去阳关。</p> <h3>  &nbsp;一、阳关</h3><h3> &nbsp; 阳关地处玉门关南,故名:阳关。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关外是一望无际的苍凉戈壁。</h3><h3> 提到阳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h3><h3>渭城朝雨浥轻尘,</h3><h3>客舍青青柳色新.</h3><h3>劝君更尽一杯酒,</h3><h3>西出阳关无故人。</h3><h3> 由此阳关成了离别亲友,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人们在这里告别亲人,朋友。放眼望去,前方是连绵不断的蛮荒沙漠,路途遥远,归期无望!正像阳关三叠中的唱词:"⋯一句离歌一度愁,南去北来了无期,离思䇔得恨悠悠。"。</h3> <h3>  门楼上的匾额《东望长安》道出了西去的人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h3> <h3>  景区中只有这个烽燧是汉朝时留下的建筑遗存。</h3> <h3>  这才是阳关真正的遗址。因为经常有人在这里捡到锈蚀的箭矢、骨片…,据说还有人捡到过将军的印信,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h3> <p>  土坡下用用栅栏围起的,长满青草的绿带就是阳关前的大道---阳关大道。曾几何时,上面行走着来往西域的商旅、信使…,更有人在这里送别亲友,祈愿路上远去的亲人平安顺利!祈盼道路平坦畅通!于是久而久之,阳关大道这个词就成了平安大道、光明大道的代名词。</p><p> 我们自己开着车从南京来到这里,路途三、四千公里,历时20来天,翻山越岭,七拐八绕,走走停停,一路上虽说是有惊无险,却也是状况不断,遥想当年来到这里的古人,怀揣对西域的梦想,凭着对未知生活的期盼,走过崎岖漫长的道路,只靠两只脚,来到这荒凉的不毛之地,站在阳关的关门外,面对着眼前荒荒茫茫的罗布泊,该是怎样的感慨,怎样的悲壮! </p><p> 当年能来到阳关的人应该都是吃过苦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想想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展转到了这里,但前面的路可能更加艰难,更加漫长,东望长安,归期无忘!难怪王维唱出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句!</p><p> 记得当年从南京去内蒙插队时,我也曾受到过类似的祝福,在插队一年后的某一天,收到过一封来自家乡的书信,信中有这样一句祝福语:祝正在向宽阔的生活进行探求的你,永远顺利!</p> <h3>  在这个土坡上,凉亭里,我遥望天际---沙漠的尽头。一个计划从心中升起,来年我要去那里---新疆。</h3> <h3>&nbsp;二、汉长城</h3><h3> 这可是地道的汉长城!从阳关断断续续地,蜿蜒向北地伸到30公里外的玉门关。</h3> <h3>  汉长城是就地取材用土和芨芨草夯筑而成的。</h3> <h3>  &nbsp;三、玉门关</h3><h3> 汉武帝大胜匈奴,在河西走廊列4郡,据两关。两关就是玉门关与阳关。玉门关是因为从这里进口西域的和田玉石而得名。汉唐时期进出河西走廊,必走两关之一。</h3> <h3>  玉门关的遗址就是小方盘城。</h3> <h3>  玉门关关楼完全由黄土夯筑而成。</h3> <h3>  王之涣的巜凉州词》</h3><h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h3><h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h3><h3> 因为河西走廊是此次出游的目的地之一,所以临行前就把这首诗阅读了无数遍。今天到了实地,由于关隘早已荒废,显得比诗中描述的还要荒凉。只见茫茫的荒野之中只有一座孤城,真正的孤城,四周什么也没有,满目潇然。一面举目远眺,一面心中默颂着诗句,更觉苍凉中带着壮阔,慷慨中带着悲凉!</h3><h3> 沧海桑田!人生短暂而又渺小!</h3> <h3> 2016年9月21、22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