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培养出一个勤奋刻苦的孩子是做父母的心愿。我认为,对于六岁以下的幼儿,主要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和习惯,启蒙学习思维。对于学习,我觉得有位老师说的挺好的,她说“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知识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从启蒙、兴趣、方法到勤奋,是个因果关系,前一项不存在,后一项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给孩子一个快乐学习的环境,一个轻松探索的空间,有起点,紧接着方向对了,到达终点是迟早的事。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忘我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对学习或工作建立了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了生理需求。像牛顿煮手表,陈毅吃墨汁的故事,他们对待科研和读书,不是觉得“苦”,而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p> <p class="ql-block">我从小对孩子没有生硬的让他们认识拼音或者数字、汉字,而是给孩子描绘美好的画面,启迪他们对大自然感兴趣。疫情以前,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有人说浩东小,直接给他爷爷奶奶就可以了,反正他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记不住。但是我认为孩子一定要亲自陪伴,除非万不得已,哪怕没有条件我也创造条件陪孩子,浩东五个月我就开始工作了,那时候我一上班就接受新的任务,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他很小就断奶了,但是每天再晚我也要把浩东接到家,给他按摩和他说话,逗逗他,他很开心,和他亲昵一会儿,搂着他睡,只要我不是忙工作,我就一定是陪孩子的,他两岁多才会说话,因为浩东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姐姐出生七个月就会叫妈妈,一岁就已经会交流,所以浩东说话晚就成了两边家人的话题,甚至还提议我给浩东去医院看看,这时候我一改好说话的习惯,谁这样说我就坚决纠正,不允许别人在浩东面前说他说话晚。孩子不会说话,不代表孩子没有看到,没有感受,不代表孩子不受伤害。我始终觉得一个合格的妈妈是懂得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的。我从来没有强调浩东你要说话,也没有在他面前流露出你说话晚,没有焦虑,因为我始终相信我的孩子他体检一切正常,他是一个完好的孩子,他只是还不到说话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我相信那一定是儿子觉得说话可以了的时候,带着儿子在山水之中,让他置身于大自然中,看到鸟在叫在飞,他兴奋的拍手嘴里叽里呱啦的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大海给他的震撼,他害怕,他喜欢海沙在他的脚尖来来回回流动,他瞪大眼睛看小螃蟹横来横去的爬,他听着妈妈讲的绘画哈哈大笑,他拿着图片聚精会神的在看,他喜欢妈妈把他当做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尊重对待,征求他的意见,终于有一天,我的浩东像施展了魔法又像苏醒的王子一样,他不仅会清楚的叫他熟悉的人各种称呼,还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他有时候说起话来还很幽默,还会用词,而且用的很恰当。</p> <p class="ql-block">和所有的父母一样,给孩子选择一个心仪的幼儿园也是我们对孩子负责的方式之一,我们着重一下几方面:一方面培养亲子感情注重亲子陪伴与交流;一方面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又能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培养孩子科学的思维方法。渗透式的教学方法虽然眼前看不到显著的成效,但是却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生硬机械的教育孩子背诵认字所无法比拟的,孩子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他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使命,教育的真谛就是为孩子未来健全的人格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石,这也是我们这所幼儿园教育的优势,没有花哨的架势,只有育人的匠心,作为父母,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这里学习生活,是我们的幸运,感恩老师,感恩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