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2020-2021学年上学期美术组工作总结

美友31768412

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学期结束了。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学年里,美术组的小伙伴们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现将本学期的美术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常规教学</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本学年度,老师们的教案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曾丹和郭妮老师注意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教案非常详细,有大量的文字叙述。教案格式规范。李菁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板书精美。白洋老师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培养孩子们的美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两个能力。</p><p class="ql-block">1.培养美术想像力</p><p class="ql-block">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者。美术课时间短、任务重、难度高,更应该强调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此外,现代媒体的广泛运用,也给小学美术展现了一块新天地,它可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从而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技能的教授上,在情境创设上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教学中运用风格不同的音乐放给学生听,让学生选一选哪段音乐最与画面相配,从而另一侧面帮助学生理解风格与内容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美术理解。虽然小学美术本身有形有色,生动形象,但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绘画的内容质量这一方面着眼的话,良好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必要的,在花晓红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折出了形态各异的纸飞机。张张可爱的笑脸,仰望着飞机的飞翔,仿佛自己的梦想也随之飞向了天空。因此,要让学生有想法,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培养美术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艺术贵在创造。我们利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启迪学生的思路,引发其联想、想象,从而创造性地表现出主题。欣赏一幅画,在绘画技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作者的想象能力和构思水平,这是一幅画的灵魂所在。虽然对小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不高,但也要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经常采取的方法是:提供给学生多种不同的素材,让学生从提供的素材中任选取几种组合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时间充裕的话,还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构思的原因,这样不同的学生想法不同,大家集思广益,其中还不乏新奇而有内涵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素材、组织素材为主题服务的能力。有些教材要求学生画记忆画、想象画,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表现力的比较好的方式,或以现实事物为依托进行再造想象,或纯粹的创造想象,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当学生真正能将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地自己的画中实现时,学生才算是真正领悟了绘画的精髓,进入了美术的世界,才会对美术产生长久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美术综合素养,要注重多种能力的渗透、培养。当学生拥有了表现能力,拥有了理解能力,拥有了创造美的能力,他才能更用心地去深入了解它、钻研它、热爱它、拥抱它。</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组内教研</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美术教研组在校领导和综合组负责人梅主任的正确领导下,现将本学期的美术教研工作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教研主题为“核心素养下的学科融合与课程开发”。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都包含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跨学科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审美体验,有利于学科教师间的深度交流。美术组教研氛围也十分浓厚,每周三都会进行组内的美术教研活动。 我们对美术新教材中涉及到的学科共通性,进行了仔细的梳理,整理出初步的课程纲要,进一步讨论课堂的呈现方式、研究路径,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学科内的整合,对1——6年级的美术教材进行整合。对跨学科的交流融合,组内老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李菁老师分享了中段教学中,音乐在美术课堂上应用的心得;曾丹老师从宏观的角度寻找音乐、美术的共通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形成教研合力。本学期,美术组白洋老师在这次教学沙龙活动中代表我组进行综合组评比,也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白洋老师的《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无论是立足于本学科的深度探究,还是与更多学科的交流,都指向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是跨学科交流融合的代表性课程。</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美术组的青蓝结对活动也有序开展。师傅对于徒弟的意义并不是结对那么简单。师徒之间需要的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是彼此间坦诚的交流,是教研活动中思想的碰撞,更是朋友间情谊的互动。师傅与徒弟都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通过一次次的互相交流、研讨、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践问题又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促进了师徒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我们师徒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锻炼,将能力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9月下旬,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李春梅和钱思语老师来到我校实习,走上了三尺讲台。承蒙校领导的信任,由白洋和郭妮担任两位老师的指导老师。我们感到高兴,又感到责任重大。虽然有几次带教新教师的经历,但新的时代、新的教学理念,决不允许我们只把我们的老本传给青年教师,而应该与时俱进,要让青年教师在开始教学生涯之时,就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能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为此,我们感到,只有把这次带教看成是一次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的机会,与新教师携手互助,共同学习,才能比翼齐飞,共同提高。所以,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实践中,我们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与新老师共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1、共同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在这两个半月里,我们共同学习了新的《美术学科课程标准》,我们认识到,美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美术课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在这两个半月中我们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对美术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为上好美术课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2、互相探讨,探究美术教学规律。</p><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快地让新老师站稳讲台,除了互相听课以外,我们还重点让她们注重教学设计,让她们明白,在美术教学的设计中,应凸现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课应“视觉化“,而不能上成画画课。因为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新老师注意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本,能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设计教学,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进行《花点心》的教学时,钱老师精心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去领悟与体验。而在教学《一张奇特的脸》时,李老师又一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设计提问,让学生去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半个月后,李老师和钱老师都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进行合理地安排,初步站稳了讲台。</p><p class="ql-block">3、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比新老师年长好多岁,但并不是说明我一定比她高明。年轻教师悟性强,吸收新知识比我们多,比我们快。尤其是在电子时代的今天,她们在网上获得的信息比我们多得多,特别是一些教学资料,能依靠她们很快的得到。我也在新老师的帮助下,运用电脑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点子方法也比我们多,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也是我们向青年教师学习的过程。我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双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校园文化建设</h1><p class="ql-block"><br></p> 2020年11月上旬,为迎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校检查,在花主席的带领下,我们美术组五位老师们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辅导,对各楼层校园文化进一步装饰,使之焕然一新。曾丹老师负责一楼的生态长廊的自然笔记作品展示,李菁老师负责二楼传统文化的伞面装饰,白洋老师负责三楼国际理解文化纸筒装饰,郭妮老师负责四楼科幻主题绘画装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终身学习</h1><p class="ql-block"><br></p>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源头活水。”我们通过多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以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其次,应从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美术教师应该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此外,还应积极思考,加强交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br>  美术教师不是画家,而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美术教师不是裁判员,而是欣赏者;美术教师不是单一型的,而是复合型的,除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有关知识外,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br>这学期,美术组积极参加武昌区在线云端美术教研,积极参加华师组织的名师大讲堂,认真听课,课下小组积极讨论分析。做到认真做好记载,每次学习有体会和收获。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向,探讨叙事研究方式,认真撰写教育故事,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践中。课余时间经常钻研、探讨,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各级教学论文比赛。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教的局面,通过几教几评和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br><br>  <br><br><br> 2020年11月下旬,在花晓红主席的带领下,美术组五位老师积极筹备、组织艺术小人才的选拔工作,同时,对参加区艺术小人才的学生们进行辅导,并取得了东湖风景区艺术小人才14个一等奖,1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br> <p class="ql-block">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组成员将继续共同合作、和谐发展,以新的姿态、满腔热情投入到学校艺术文化的建设中去,使我们的艺术特色不断创新!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素材和图片提供:美术组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美篇制作:郭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张金梅</p><p class="ql-block"><br></p>

教学

美术

学生

老师

教研

美术组

学习

教师

我们

本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