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二中六十年代老校友之体育的往事

东方欲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源于母校的围棋情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穆浚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下半年,处在“文革”中的二中校园,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教室全都变成了战斗队队部……围棋,这个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瑰宝,就在这时悄然进入了二中校园,很多处在迷茫中的青少年学生很快被 围棋吸引住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知哪位学生从炼铁工厂捡来了酷似围棋子形状的凝固在地上的 铁水滴,把它们作为黑子,再挑出一半刷上红漆作为白子,在“战斗队”中摆开了棋局,一局下来手指染被成了黑灰色。那时,三、四元一副 的玻璃围棋子对学生来说是奢侈品,而且在文革初期的“破四旧”中,围棋没有逃过被认为是“四旧”的厄运,经营围棋子的商家更是凤毛 麟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开始结缘围棋的。因这些同学是“自肚皮经”(无锡俗语)学习围棋的,几乎还没入门,作为新手的我当然是毫无 进步,和谁下都是输。不过它却是我围棋情缘的萌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翌年的春夏之交,无锡两派发生了武斗,我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逍 遥派”。一次,偶尔到离家咫尺的城中公园散步,看见在靠假山的路旁,四、五摊棋局一字型摆开。上前一看居然是我刚懂一些皮毛的围棋。附近就是城中公园有名的茶室“鹤轩”,原本在茶室内下围棋的人,趁着气候适宜干脆将桌椅搬到了外面,可以在大自然的蓝天白云煦日 和风下鏖战。后来还知道,解放后城中公园同庚厅旁的“池上草堂”原来是无锡围棋协会的所在地,“文革” 一开始就在“破四旧”中被 取缔了。“破四旧”的风头过后,一些棋手才在鹤轩茶室摆起了棋局。因我在校内曾学了些基本规则,一下子就被其吸引住了。从那天起我 天天来到这里看棋、下棋,这里高手如林,他们在实战中启发我,教 诲我,使我很快便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有了些小名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几乎在同时,那些先后被围棋吸引的二中同学们,特别是高三同 学们也在不断地交流、不断地进步,但尚无与他们切磋的机会。于是,有人建议让我与他们交锋一下。我应邀到东门附近的高三丁班郝明志 同学的家,与他们之中棋力稍占上风的高手对局。结果,结果出乎意料, 棋势竟一边倒,我赢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8年插队去苏北农村后,我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围棋。借来了 很多日本的围棋书籍,并为此开始了自学日语,没想到这学围棋的副产品后来居然成了我的正式职业,回城后我长期从事日语翻译工作, 直至退休后的现在,有时还要发挥一些余热,这是后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73年,全国恢复了围棋这个体育竞技项目,我参加了响水县围 棋比赛,名次居苏州下放的围棋名手倪善述老师之后,获得亚军。紧 接着在盐城地区围棋比赛中获得了第6名。1977年回到了无锡,在第 二年举办的无锡市围棋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此后,由于工作较忙,我 的围棋活动稍有降温,但在1987年无锡市新春围棋大奖赛上再次获 得冠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中国的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连续三次打败日本棋手, 在棋圣名声大噪的同时,全国掀起了围棋热,使我与母校又有了一次 围棋情缘。1990年下半年,在二中当老师的原66届高三丙班顾熙宏 同学联系我,请我回母校对学生中的围棋爱好者作指导。作为老校友 的我非常髙兴地接受了邀请。在此之前于5月份结束的无锡对苏州的 擂台赛中,我作为无锡队的副帅,成绩是一胜一负。于是在二中的阶 梯教室里,我向同学们进行了那两局棋的大棋盘自战解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来,我因工作调动到了新区外资企业,逐渐淡出棋坛。退休后, 断不了的围棋情缘促使我组织了 “无锡老年围棋群”,我本人在2013 年无锡市第11届运动会老年部围棋比赛中,又一次获得了冠军。几 十年过去了,这份源于母校的围棋情缘一直延续着,她给我挑战、给 我激励、给我快乐和成就感,这份情缘必将随伴我终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者注:穆兄多才多艺,不仅围棋是高手,还精通日语,并会引吭一曲,即兴来一段日版原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穆兄的书法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女子体操队</b></p><p class="ql-block"><b>作者:●诸小蕴</b></p> <p class="ql-block"><b>本文作者(右2)与同学合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革”前的无锡市二中,不仅在智育教育方面在全市是首屈一 指的,在体育教育方面也毫不逊色。记得我上初二那年,学校在体育 方面提出了“以田径为主,体操为特色”的口号。当时由同届的郭锡华、 项黎明,低一届的杨嘉音、姚珊、顾洁明,高一的朱敏等同学,组成 了二中女子体操队,而我和钱志英同学也有幸被选入。体育老师胡永华是我们的教练和带队人。或许是她个子不高,或许是学校姓胡的老 师有好几个,为了好辨别,我们都尊称她为小胡老师。别看她个子小, 平时总是笑嘻嘻地露着两个酒窝,但只要看到她挺着胸,雄赳赳地迈 着运动员特有的步伐走进运动场,听到她吹着集合的哨子、用清脆的 嗓音喊着“一、二、一”的时候,我们这帮“皮丫头”便会马上停止 喧哗,立即回到运动场,拿起器械,对着镜子自觉地操练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虽说在体操队的日子并不长,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比较留恋的。 我们的训练日是每周二、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另外,每天早上我们都 会提前半小时到校锻炼。学校一区的体育房是我们的主要训练场所, 里面有垫子、跳马、跳板、平衡木等运动器械,还有一面镜子是给我 们练形体用的。练单杠、双杠、高低杠、吊环则在大操场上。我们练 形体时,小胡老师老喜欢拿一根软绳当尺量着,告诉谁谁谁弯腰下桥 时手和脚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时我和钱志英都会伸出舌头,相对一 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朱敏同学就像歌曲中的小芳那样,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在 训练中随着老师的击鼓声,两条辫子上下左右摆动,辫子上扎的两个 蝴蝶结在空中飞舞,煞是好看,但有时又很讨厌,她在做高低杠动作时, 在低杠上只听见“啪啪”两声,那两条辫子打在垫子上,卷起一阵黄 灰扑面而来,其她同学们只能捂着鼻子,大笑着逃得远远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体操队中最出成绩的要数乙班的郭锡华同学了,她是我们二中女 子体操队的骄傲,更是小胡老师看重的宝贝队员。在校际比赛中,她在音乐声中迈着轻盈的舞步,旋转着,跳跃着……当一套自由体操动 作表演结束,她流着汗水微笑着向观众致谢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 上前拥抱她,祝贺她,同时也被她平时的刻苦训练深深地感动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革”期间,学校停课了,我们也不训练了,几个月后偶尔回校,队友们碰在一起发觉大家都发福了不少,于是你望着我,我看着你,大声调侃:“哪来的一群小企鹅啊?哈哈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校锻炼我健康的体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王亚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中教学很重视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培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老师总是这样教导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体育强项除了射击外,就是跳远、短跑、推铅球。推铅球是胡永华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包括姿势、技巧,帮助我在学校的运动 会上得过好几回冠军以下的个人名次;我还为班集体争得过一次冠军 的荣誉。那是初二上学期,秋髙气爽,学校开运动会,班里挑选四位 女同学参加4x100米接力,我有幸被选上,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田径团 体比赛,交接棒技术掌握不好,郭锡华同学一遍遍帮我练交接棒,她 担心我关键时刻甩棒,我们俩交换了一下位置。总负责人沈治波同学,办事非常认真,下课就催我们到操场练习,赛前还带我们去了趟工人 体育场,熟悉场地。徐新南同学是班长,她的体育水平上不了台面,但服务非常热心、周到,指挥班上其他非“运员”们,拿衣服,送 茶水,组织啦啦队助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比赛开始了,臧天婴反应灵敏、爆发力强,跑第一棒,我和郭锡 华柔韧性好、平衡能力强,分别跑第二、第三棒,要过三个弯道,苏 生腿长速度快,跑最后一棒一一冲刺。在一片“加油”呐喊声中,小 组夺得了团体冠军。一位老师拿着相机,给我们四人照了一张相片,冲印放大后挂在初一教室边上的橱窗内,看!我们都自豪地昂着头,笑得那么阳光灿烂。我每次路过,都要驻足看一会儿。可惜了,这张 照片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要保存下来,现在只能留在美好的记忆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培养我成为体育尖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沈治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五十年前二中初中三年的学校生活,除了少先队共青团工作&nbsp;使我难以忘却外,还有一件事也使我终身难忘,那就是经过三年的努&nbsp;力,学校将我培养成为了体育尖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学被二中选为体育苗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3年,那时我还在崇宁路小学六年级读书,二中的一位体育老&nbsp;师(我依稀记得是胡永华老师)来到我就读的崇宁路小学,并把我叫去,&nbsp;问了我的学习等情况,着重问了我的体育成绩(当时我60米跑8秒9,&nbsp;这个成绩在中学也是很优秀了)并问了我考中学的志愿情况,希望我&nbsp;考入二中学习,后来得知,这是二中为了加强和提髙学校的体育教育&nbsp;工作,到各小学来选拔体育苗子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选入无锡市少年体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考入二中后,经过学校体育老师对我的重点训练、培养和推荐,&nbsp;1964年下半年,我被无锡市少年体校选中,成为市少年体校田径班的&nbsp;学员,每周业余训练三次(平时下课后二次,周日一次)。每周日的&nbsp;训练,都安排在上午进行。我当时住在槐古新邨,周日早晨起来,总&nbsp;是拿着妈妈给我的一毛一分钱到槐古桥堍的大饼油条店买二副大饼油&nbsp;条(大饼3分一个,油条5分两根),边吃边走;跨过槐古桥,沿解&nbsp;放路、置煤浜,穿过新生路,再走永兴巷,然后再穿过中山路,沿南&nbsp;市桥巷走到学佛路,再穿过解放路到文化宫桥,这时,大饼油条正好&nbsp;吃完。这样,上午的训练能保持较好的体力,也不会觉得饿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当时一周三训的少体校训练,最难熬的是练习200米反复跑。&nbsp;我的短跑成绩,由于爆发力较好,而速度耐力较差,因此100米和&nbsp;200米逊于60米成绩。于是教练对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趟200米跑下来,气喘嘘嘘,教练拿了秒表,搭我的脉。若已恢复正常心跳,&nbsp;就要求我再跑一趟,如此反复跑,经过训练,我200米跑下来心跳可&nbsp;在100秒内恢复正常。每次训练,200米反复跑都在5次以上。经过&nbsp;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的100米和200米短跑成绩提高很快,均达到了&nbsp;二级运动员标准,达到了能代表无锡市中学生参加省级比赛的水平。&nbsp;在校远动会和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多次夺冠,并挤身无锡市4X100米&nbsp;接力队。在参加少年体校训练后,我统筹安排学习、训练和共青团工作,&nbsp;努力做到了学习、训练、团工作三不误。</span></p> <p class="ql-block"><b>备战运动会暑期集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5年暑假,为了准备参加十月份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中学生运&nbsp;动会,无锡市教育局和市体委组织了一次参赛运动员暑期集训,但正&nbsp;在这时我患了感冒,头痛发热,我母亲担心我身体,不让我参加这次&nbsp;集训,少体校吴任老师得知后,特地上门做我母亲工作。最后,我母&nbsp;亲终于同意我参加了这次集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少体校领导当时坚决贯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同志提出的“三从一&nbsp;大”的训练方针,即“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和“大运动量&nbsp;训练”。在二十多天的集训中,我们比平时增加了许多训练项目。我&nbsp;的教练在抓住短跑这个主项的基础上又给我加练了跳远项目。经过刻&nbsp;苦训练,我两项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暑期的集训真是十分辛苦,在&nbsp;酷暑下一天要训练好几个小时,一天训练下来汗水已流尽,额头上凝&nbsp;成了白白的盐霜,同时为了防止肌肉放松,影响第二天训练,教练还&nbsp;不让我们洗热水澡,每天只能在游泳池更衣室冲一把凉水澡。无论训&nbsp;练有多苦,我们都挺过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省中学生运动会获得跳远亚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刻苦的训练,1965年10月,我被选拔进无锡市中学生代表队,&nbsp;参加了江苏省中学生运动会,虽然我多次参加了市中学生运动会并多&nbsp;次夺冠,但参加省一级中学生运动会还是第一次,因此我格外珍惜这&nbsp;次机会,经过奋力拼搏,我在跳远比赛中以5米84的成绩夺得了该项比赛的第二名,为无锡市代表队争了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加省少年运动会创造市少年纪录&nbsp;1966年春天,我参加了江苏省少年田径运动会,我共参加两项比&nbsp;赛,跳远和60米跑,在第一天的跳远比赛中,我三次试跳都犯规,&nbsp;没有成绩,比赛下来我心情非常沮丧,吴任老师关心我、鼓励我,让&nbsp;我放下包袱参加好后面的比赛项目。我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在第二天&nbsp;的60米赛跑比赛中跑出了&nbsp;7秒3的好成绩,夺得了亚军,并打破了无锡市60米少年田径纪录,这个记录一直保持至今。无锡市代表队&nbsp;也获得了好名次,我作为队长,在闭幕式上代表无锡市代表队上台领&nbsp;了奖状。</span></p> <p class="ql-block"><b>初二时挑战初三年级获得成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我们初一入学时学校就有意识地把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都集中到&nbsp;(乙)班来。许多已是市少体校学习的同学都加入了其中。如田径班、&nbsp;游泳班、足球班体操班和射击队的好几位同学。我班的同学天性活&nbsp;泼好动,课余时间常常在篮球场、体操房和田径场上奔跑跳跃,身体&nbsp;素质相对比同年级的其他班同学要好些。初中一年级时,由于大部分&nbsp;同学身体尚未发育,还都是小毛孩,当然无法跟初二初三的哥哥姐姐&nbsp;们对抗。但是到了初中二年级举行校运动会时,我们的身体条件已经&nbsp;能够和初三年级的同学抗衡了。当时比我们高一年级的初三甲班团队&nbsp;实力很强,其中一位在短跑上也很有实力。这时我已经在60米100&nbsp;米和跳远等项目上崭露头角,比赛时当仁不让把对手斩落马下,夺得&nbsp;两个第一名。加上四百米和八百米接力两个项目又夺得了一个冠军,&nbsp;一个亚军。其他同学又分别在中长跑等项目上连连夺冠,在铅球跳高&nbsp;等其他项目上都纷纷拿分,总分超出对手十几分,最终我们战胜年龄&nbsp;比我们大的初三年级各班,获得了团体冠军。低年级的同学战胜高年&nbsp;级的同学,夺取校运动会团体冠军,这在学校运动会历史上是很少见&nbsp;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校运动会初三乙班男女均夺得总分第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初,初三第二学期刚开始,我们就得知四五月份学校将举&nbsp;行运动会。我们班同学认真分析了初中全部对手的情况,得出结论:&nbsp;女同学获得总分第一基本没有问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但&nbsp;男同学面临严峻形势,和前一年校运动会如出一辙,高年级受到了低&nbsp;年级的挑战,我们变成了被挑战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主要对手初二丁班实力强劲,一着不慎就有可能输给他们。&nbsp;据此我们班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是苦练接力交接棒技术。根据分析4X100米接力的成绩将有&nbsp;可能是决定我们两个班级谁胜谁负的关键。于是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苦&nbsp;练交接棒技术,我记得我们甚至利用到郊区大浮漆塘参加农村劳动的&nbsp;机会进行练习,利用早晨和傍晚的时间,我和周天驿、严力军、张宁&nbsp;四人多次在公路的转弯处练习交接棒技术。最后在比赛中以较大的优&nbsp;势获得了&nbsp;4X100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4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是在排兵布阵上下功夫。我们分析了对手情况,他们有一位同&nbsp;学100米和200米短跑的成绩较好,我若仍参加我的强项60米跑和&nbsp;跳远比赛,那位同学有可能在100米和200米跑夺得两个第一名(当&nbsp;时的比赛规则为单项赛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于是我放弃强&nbsp;项60米跑和跳远,改跑100米和200米。比赛结果我两项第一,共&nbsp;得10分,对手两个第二得6分,同时我班另两位同学由于我不参加&nbsp;60米和跳远,得了两个第四名,各得一分,最终在这四个比赛项目中,&nbsp;我们共得了&nbsp;12分,领先对手6分,拉开了与对手的差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是加强后勤保障。参加校运动会比赛体力消耗很大,赛前我们&nbsp;为了在比赛中使大家保持较好的体力和竞技状态,好多同学筹钱集体&nbsp;买了葡萄糖粉,在比赛时让运动员喝葡萄糖水,有效补充了大家的能&nbsp;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全班同学的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全体参赛同学的奋力拼搏,&nbsp;我们初三乙班在校运动会上实现了初中组男女总分均获第一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市中学生运动会二中夺得团体总分亚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5月,无锡市举行中学生运动会,我代表学校参加了&nbsp;60&nbsp;米和100米赛跑及4X100米接力比赛,获得了&nbsp;60米和100米跑两项&nbsp;冠军和接力赛亚军,我班张宁同学参加400米和800米赛跑比赛,也&nbsp;获得了好名次,经过我校参赛同学的齐心合力、奋力拼搏,我们二中&nbsp;获得了全市初中组总分第二名(和第一名差一分),跻身全市中学先&nbsp;进体育教育工作行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五十多年前三年初中学习生活,特别是我在体育方面取得的&nbsp;进步,是得益于二中校领导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全面发&nbsp;展上下功夫;得益于我校王文斐、黄甫林、胡永华和潘玉祥等体育老&nbsp;师辛勤教育及各个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关心帮&nbsp;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体育锻炼上的进步,提高了我的身体素质,使我有了一个较强壮&nbsp;的身体,为后来我到农村插队当农民、煤矿当掘进工以及后来的各项&nbsp;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也为现在有一个快乐的晚年创造了条&nbsp;件。</span></p> <p class="ql-block"><b>我艰辛而快乐的体育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b><b style="font-size: 18px;">●苏</b><b>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母亲说,我出生在台北万华区的一所小医院(2011年和哥哥到&nbsp;台湾探亲时特地去那里找过,未果),出生时只有四斤多,骨瘦如柴&nbsp;面色青紫,没有哭声。要不是产科大夫尽力抢救,这条小生命也许就&nbsp;在那时夭折了。产后七天,又遭遇黄包车翻车,我从母亲怀里滚出好&nbsp;远倒也无大恙,大难不死。由于先天不足,母亲奶水也不够,导致我&nbsp;从小就是个脸色苍白,体弱多病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头胎是个男孩,父亲见是个女孩,就格外疼爱我,根据鲁迅&nbsp;先生在《呐喊》集中《故乡》篇写的:“我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nbsp;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苏生”一&nbsp;词即指复活、苏醒。父亲灵感一来,索性为我取了&nbsp;“苏生”这个中性&nbsp;名字,祈望我死而复生,健健康康,一生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若干年后,父母把我们兄妹俩从日本带回中国,当时从国外回国&nbsp;很罕见,政府对我们在生活上十分照顾,把我们这批拖家带小的归侨,&nbsp;新居安顿在西门外的贸易新村(即现在梦之岛的位置)的连排平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村的西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岸边绿树成荫,菜蔬成垄,呈&nbsp;现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记得那年夏天,父亲带着我们兄妹倆站在河边&nbsp;石墩码头上看风景。说话间冷不防把我俩推到小河里,已经七、八岁&nbsp;的哥哥还能扑腾了几下,挣扎着奋力游回了岸边,而弱小的我,在片&nbsp;段的记忆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但当时大概出于求生的本能,尽管呛&nbsp;了水,居然也会四肢乱划,不让自己下沉,折腾了好一会,带着成功&nbsp;微笑的父亲,才将吓得大哭的我拎上了岸。那一次虽然吓得不轻,但对&nbsp;于我倒也没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反而后来变得特别酷爱游泳,这是后&nbsp;话了。总之胆大好胜的性格伴随了我今后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来才慢慢得知,由于父亲在国外染上了当时视为不治之症的肺&nbsp;结核,而且这种病有着传染性会被人们所忌讳。但迫于生活压力,又&nbsp;不得不隐瞒病情去上班,最后由于严重发作以至吐血,只能去医院开&nbsp;刀,才保住了一条性命,但因此还险些丢了饭碗。惨痛的的经历让他&nbsp;懂得,一个人除了要具备常规的生存技能外,还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nbsp;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时父亲也注意到日本国民从小开始在体育方面的斯巴达克式教&nbsp;育,小学生即使在寒冬,男生着短裤,女生穿短裙,不畏寒冷,在雪&nbsp;地打雪仗,脸色冻得发青也不退缩。因此,父亲认为孩子除了学习文&nbsp;化之外,从小就必须经历磨难和挫折,提高身体素质,让其坚韧持强,&nbsp;忍饥耐寒,机敏顺从。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一路走来,经历自然灾害、&nbsp;文革浩劫、上山下乡、车间劳动等等磨难。命运中似乎早就预示了孩&nbsp;子要经历的坎坷和艰难,应验了父亲的前瞻性。所以,当下所谓的“富&nbsp;养女儿”之类的说法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生活在温&nbsp;室里的、经不起风雨的公主少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之后只要是休息日,父母亲总会带我们或者放手让我们自己去游&nbsp;泳、爬山、郊游。新村隔壁商校操场上的单双杠、跑道也成了我和小&nbsp;伙伴们的最佳游戏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久,我家从西门外搬到东门留芳声巷,并上了新庙前小学(现&nbsp;崇宁路小学)。我的弹跳能力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很快被体育老师孔祥&nbsp;坤发现,建议并推荐我学习田径,三年级那年我考上了市业余体校田&nbsp;径儿童班。针对我有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怯场心理,老师还要&nbsp;我在学校大操场担任课间操领操员,锻炼我的临场经验和胆量。老师&nbsp;悉心栽培,我不负众望,在校、区、市级小学生运动会上表现突飞猛进,&nbsp;屡创佳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就在小学即将毕业时,冥冥之中我与二中已经有了注定的缘分。&nbsp;当时两位二中的体育老师(后来才知道其中身材健硕挺拔、年长的那&nbsp;位就是王文斐老师,另外一位美丽娇小的是胡永华老师),提前来小&nbsp;学考察体育苗子。我和沈治波都在考察之列。他们当面询问了我们是&nbsp;否有上二中的愿望,并记录了我们的学习分数和体育成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国家已经重视学校的教育应该在德、智、体三方面都要全&nbsp;面发展。然而,当时的二中在体育方面却相对弱一点,不要说与在市&nbsp;级以上体育竞赛中成绩斐然的七中相比,就是和八中、四中、三中等相比,也毫无优势可言,所以当时到小学来考察挑选体育尖子也体现了&nbsp;二中校领导的一番苦心。我进二中时,正赶上校领导特别重视体育教&nbsp;育,重视学生的体育比赛成绩,花大力气加强这方面投入和培养体育&nbsp;尖子的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填报志愿时,在父母和哥哥的支持下,第一志愿没填当时女生最&nbsp;憧憬的一女中,而是填报了二中,为此还被新庙前的曹希婉校长训斥&nbsp;了一顿,并要求我当即改志愿,有趣的是,当时在场受训的还有吴婉芬,她也犯了和我相同的错误,我们俩最后都用了同样的理由:哥哥也在二中,方便相互照顾,这样一来,曹校长也就无话可说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非常顺利地考进了二中。当时的学习压力不算大,校园生活也非&nbsp;常丰富多彩。体育训练已经是非常系统而且针对性地为各项比赛作准&nbsp;备的了。因此,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在我生活中的比例是平分秋色。&nbsp;虽然长期训练和不断的赛事对我的精神和体力都是很大的考验,超负&nbsp;荷的大运动量训练过后的疲劳、腰腿酸痛困扰着我,尤其是在那物质&nbsp;条件贫乏、没有充足的营养补给的年代,最难受的还卜那种要命的饥&nbsp;饿感经常侵袭我,但更多的还是运动的快乐始终伴随着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体育运动,释放了我自由活泼的个性,克服了我藏在内心深处的&nbsp;自卑感,冲破了我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也培养了我豪爽豁达的性格,&nbsp;让我交往认识了校内外更多的朋友;体育运动也造就了我坚韧不拔,&nbsp;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品质;体育运动还增强和改变了我羸弱的体质,&nbsp;让我变得强健。参加体育比赛增强了我的团队精神,更为我带来了无&nbsp;数的鲜花和荣誉,让我从此变得自信满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时二中校园的体育运动气氛非常浓厚,尤其我所在的班(六六&nbsp;届初中乙班)的体育运动水平在初中部乃至全校都是首屈一指的,令&nbsp;全校师生刮目相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市少年业余体校中:郭锡华参加了体操队,陈炳炎、张宁是足球&nbsp;队的成员,沈治波、臧天婴和我是田径队的,还有射击队的王亚利、&nbsp;游泳队的曹忠伟等等。此外还有校田径队的周天驿、须苏旦,校体操&nbsp;队的项黎明和徐蕴兰。我的班星光璀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说小学参加体育运动仅仅是爱好和改善体质,那中学里除了学习文化,体育运动俨然已成了我生活的重心。初中三年,通过市队、校队的系统训练和自身的不断努力,尤其&nbsp;是跳高成绩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瓶颈,不断提高,曾打破该项目市中学&nbsp;生记录;跳高成绩已超过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在1966年5月份&nbsp;的省少年运动会上获得了跳高亚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遗憾的状况也始终伴随我。由于我家庭有着那种能让人时&nbsp;而下地狱、不经意又能进天堂的海外关系,在那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nbsp;最终没让我跨进共青团的大门。为此我曾烦恼,彷徨,但始终都是乐&nbsp;观地努力着,为我热爱的班级、二中、无锡拼搏,为其增添过光彩,&nbsp;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写下了难忘的经历。在此,我要感谢二中所有的&nbsp;体育老师,他们是王文斐、潘玉祥、胡永华、黄甫林,也要感谢所有&nbsp;支持我的各任班主任,我取得的成绩其中有他们浸透在一千多天中的&nbsp;汗水和精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体育老师中,印象最深的是王文斐老师。那时正值壮年的王老&nbsp;师已是满脸沧桑,但还是掩盖不住他年轻时的帅气。我在校队的训练&nbsp;多由他辛勤指导,私下里王老师告诉我,他早年毕业于四川武术学堂,&nbsp;更让我对他增添了一份钦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个放学后的下午,几个同学正在哀求外来的一伙校外男青年,&nbsp;要他们让出强占的篮球场地而未果。这时王老师发现就过来理论,他&nbsp;们也不理睬,带头的那位身髙马大,满脸煞气,手指几乎戳到王老师&nbsp;鼻尖上,谁料王老师满脸带笑,瞬间出右手,顺势捏住那男子手腕一转,&nbsp;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对方顿时面呈痛苦状,随即仰面八叉瘫倒在地。&nbsp;待我们转过神来,那伙人已吓得逃之夭夭,同学们一阵喝彩,纷纷向&nbsp;王老师投去敬仰的目光,老师的武功非常了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校多年,我很少再遇到王老师。直到二零零几年的一天(具体&nbsp;日子记不清了),我到母校参加联络员会议,正巧部分退休老教师也&nbsp;在聚会,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已是耄耋老人的王老师。他手扶拐杖,&nbsp;行走艰难,我轻轻挽着他的胳膊,从会场到餐厅,扶着他慢慢走在校&nbsp;园里。当回忆起我们的师生情谊时,王老师还是那句我百听不厌的话:&nbsp;“你那时真调皮!&nbsp;”王老师离开我们已多年,直到现在想起这些往事,我还会潸然泪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同时,我还要感谢我所在的初中乙班——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热&nbsp;爱体育运动的集体。就拿女生来说,每到放学,好多同学都不急着回家,&nbsp;爬竹竿、玩单杠、打乒乓、跳长绳、骑自行车……每到暑假,羊腰&nbsp;湾宽阔的河面上经常有我们班女生游泳的身姿,还能记得有徐新南、&nbsp;须苏旦、臧天婴、郭锡华、徐蕴兰、谢瑾、陶瑾瑜等。在清澈的水中&nbsp;或蛙泳或仰泳,嬉水玩乐,河面上濺起阵阵水花,飘荡着我们清脆悦&nbsp;耳的欢声笑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欢乐中时而也隐伏着险情,我有一次不注意游到了一排又宽又长&nbsp;的木排阵底下,差点钻不出来,有时有些同学游到河中央体力不支游&nbsp;不动了。每当发生这些状况,同学们都会奋力前去救护,相互关照着&nbsp;保障安全。上岸了,女生们就围成一圈人墙,在丝瓜扁豆棚里换去湿&nbsp;湿的泳衣,在六十年代,我们这些姑娘真是超前的野性十足啊!在这&nbsp;温馨和谐的大家庭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同学们互相间那种真挚无私的&nbsp;情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候,同学们也给予了我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每当下午我上完&nbsp;正课去体校训练时,吴婉芬就为我背起了那只沉甸甸的书包,放学后&nbsp;送到我家;当我外出比赛缺课时,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课堂笔记和作业&nbsp;让我参考温习;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常常在郭锡华家里加班加点。&nbsp;所以,虽然我经常忙于训练和比赛,但也没耽误学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当召开运动会时,同学们又默默地为我送水,拎包,保管衣物;&nbsp;在我走上赛道或面对沙坑、横杆时,是全班同学们紧盯着我那一双双&nbsp;殷切而信赖的目光;有时在暂时受挫的情况下,又是大家发自内心的&nbsp;嘹亮整齐的加油声,让我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每当我获得荣誉时,&nbsp;又是同学们的欢声雀跃,相拥祝贺,毫不吝啬用尽赞美之词,尽情地&nbsp;赞扬着我们这些取得佳绩的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远去的一幕幕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万分感人。二中优良&nbsp;的校风让我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受益不浅,尽管每个同学的经历不同,&nbsp;但我相信每位都从在二中学习生活的那段时光里汲取了母乳般不可替&nbsp;代的养份,它渗透在之后五十年的岁月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正是当年老师同学们那种真诚的鼓励和友谊,让我由此而建立起&nbsp;可贵的自信心,锻炼了良好的体质,使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nbsp;走过一次又一次的坎坷,成就了我那并不辉煌、却踏踏实实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b>二中乒乓球往事</b></p><p class="ql-block"><b>作者:●邓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是亇乒乓球爱好者。进群那晚,大建兄弟招呼我,首先提到一起在校队的事,我不禁一阵欢喜。大建青少年时就球技了得,又听说一直在体育学校任教,虽说不是做教练而是教语文,但断不会像我一样离开二中以后就与球基本绝缘,一直到2015年离开工作回到社区以后才恢复活动,所以大建的水平无疑是紧跟潮流与时俱进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进群以后随着对群成员的熟悉,知道张安东学友也在群里,她也是位高手,是二中女子乒乓校队的,我记得那时女子校队,好像没有高中的同学参加,初中的还有钱敏汝、边宁等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傅耀良学长的乒乓视频以及引起的热议,不但让我知道群内爱好者众多而且也不乏好手,比我年长的有耀良、国平、圣南、嘉彤、耀生等学长,比我稍轻的有东洪、伟立等学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才钱建华学长又提到教育学院乒乓队获系统冠军一事,其队员中的徐玮也曾是二中初中校队的一员,我与他曾经一起训练並搭档过双打,与外校进行过友谊赛。这么多的信息不禁触发我的思绪,想起二中时期有关乒乓球的一些往事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实话,乒乓球项目並不是二中体育教研组注视的重点,体育组王文斐老师、潘、小</span><u style="font-size: 20px;">黄</u><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及胡咏华老师没有一个是会打乒乓球的,他们要为二中的体育增光,重点放在田径项目上。另外好像小</span><u style="font-size: 20px;">黄</u><span style="font-size: 20px;">、胡</span><u style="font-size: 20px;">永</u><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华老师是体操专业的,所以对体操校队情有独钟,潘老师会打篮球,篮球活动也轰轰烈烈,与之相比,乒乓球活动是在一亇放任自流的状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小学时就是白水荡小学校队的,进二中后当然一如既往喜欢打球,食堂里一吃过中饭就直奔解放路操场的乒乓室。那球室实在令人失望,外表破破烂烂不说,也记不得地面是混凝土还是砖地,反正不甚平整,当然那时没有如今这样考究,不会想到在这样的地面打球是容易葳脚的。倒是有四张乒乓台子,可是只有两张像点样子,还有两张简直与卖肉的案板差不多,高低不平不说,用木板拼起的台面还裂开几公分的缝,球打上去会不规则的一跳,用无锡话叫“</span><u style="font-size: 20px;">呆</u><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哈哈。但就是这条件还要抢得快,否则就没位置了,一旦抢到,照样打得不亦乐乎。那时最好的球台在一区(二区?)的教工活动室,有幸也去打过几次,是被钱咏之或陈如林老师邀请去的,他们也是爱好者,不知哪里知道我打球还可以,被他们请去陪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对二中乒乓设施的不满还曾被</span><u style="font-size: 20px;">王</u><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斐老师不点名的批评过,虽然不曾点名,但我心知肚明是说的我。我父亲的学校因为出过几位无锡女子冠军,被无锡体委定为乒乓重点学校,加上我父亲也喜欢打球,可能在体育设施上向乒乓球活动倾斜,他们学校礼堂里放着一式崭新的的八张台子,那里简直是我的天堂,星期天或寒暑假我有时约同班的爱好者刘光人一起去惠山初中打球,有一回还约也是校队的初三丙的方文蔚一起去,真好碰到洛社师范的教工乒乓队与惠山初中的教工乒乓队交流比赛,洛社的老师输了,过后看到我们两个孩子打球,他们也带了两个据说是学生中的好手来观摩的,兴致勃勃地一定要比赛,可能想板一盘回去,二对二实行交叉比赛,先得三局为赢,我们可没有手下留情,三比零赢了个干脆利落,我们能看到对手脸上的沮丧。我可能在不经意间把二中与惠山初中的乒乓设施在同学中进行过对比,不知怎么传到老</span><u style="font-size: 20px;">王</u><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耳朵里了,一回体育课上,老</span><u style="font-size: 20px;">王</u><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师特意讲到有的同学说我们学校的乒乓室太差了,但他不知道体育项目有很多,各亇学校的侧重点有不同,应该多看到我们学校在其他项目上获得过很多好成绩的。在体育课上讲与本节内容无关的事,还专门提到了乒乓,联想到我确曾“胡言乱语”过,脸上就热起来,一直热到了脖子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进初一时不知道初中有没有校队,只知道高中的薛敏</span><u style="font-size: 20px;">勤</u><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无锡青少年中有点名气的,经常去乒乓室打球的好手还有张培林,其他还有几位我名字记不得了,初二还有一位大家叫他何三的,打球也不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了初二,大约是体育教研组委托的,有教俄文的陈如林老师组建校队,那时我就被招进校队了,不知是记不得了还是怎样,记得参加训练的好像没有初三年级的,初二年级的除了丙班的方文蔚我也不记得还有旁人,初一的有徐玮、惠尔清、朱剑平等人,校队的特权就是有一定的训练时间,在此时间内可以保证有球台练习,也没有专门的教练来指导,就是互相之间练练而已,而女子乒乓球队则有高中的薛敏勤和张培林负责指导,经常看到张培林放高球给女生扣球,曾听说女同学对这种单一的训练方式颇有微词,当然那时和尚班的同学不擅与女生打交道,女乒校队的情况仅是听说,在进这亇群之前,我也从没有与张安东校友交流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初二成立校队后曾有几次对外校的交流比赛,一次是胜利门初中来我们这里,比赛在阶梯教室的底楼进行。我被</span><u style="font-size: 20px;">安</u><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排首位出场,对方是胜中一号选手,我心里慌得不行,开局却是5:0领先,但当时是21分制,很快被对方摸熟球路就追上了,第一局比分胶着,仍然输了,第二局对方乘胜前进,又输了,我第一次觉得心理素质太差了。还有一次是由薛敏</span><u style="font-size: 20px;">勤</u><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张培林带着去河埒口初中比赛,那时河埒口是郊区,是比较远的地方了。虽然是学生比赛,但河埒口初中的带队老师是个真正的发烧友,不但亲自参赛,还一人打了好几场。我先是把那老师打败了,又与徐玮搭档把那老师的双打组合再次打败,那老师急扯白脸的样子现在想起还令人捧腹,但他对乒乓活动的热爱也令人敬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中乒乓真正的高光一刻是我升入初三,唐大建进入二中以后。唐大建是连元街小学参加全国比赛的团体成员,取得过不俗成绩。我与大建第一次打球时互相不认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的,打下来互有胜负。后来我知道他是周永菊老师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全国比赛参加者,他也知道我是教他语文的孙老师的儿子,有一次我母亲告诉我,周永菊老师碰到她,告诉她大建说起与我打过球,大家互有胜负。其实我知道他水平高过我许多,那一次是遭遇战,互相不摸底而已。后来校队改组了,初三只有我一人,初二全没有了,初一加入了唐大建,朱维克,还有一位因为长着一对招风耳朵,大家叫他大耳朵,反而把他的真名给忘了。(胡伟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邓伟 ,邓兄,有关二中的乒乓球,我还想补充几点,大耳朵名叫胡熊星,是初一甲班的,那次市里初中生比赛,我也在场。90年全省教育学院联赛,我们还得了省冠军。同年的市级联赛,建华兄是高校队领队我是教练。</span><u style="font-size: 20px;">)</u><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那时大家都是打直拍,为了强调培养横拍,每亇运动队必须配置一名横拍,学校就指定大耳朵直拍改横拍了。这时校队在与外校的交流比赛中,就基本形成了大建第一主力,我第二主力,朱维克与大耳朵随机上场的格局。正好在这一年,无锡体委举办全市中学生乒乓球团体及个人比赛,大建在此中起到了极大作用。在团体比赛中,因为大建亇人实力突出,而第二第三主力差距较大,所以比赛中往往大建能得一分甚至二分,而二,三主力则没有保障,要看对手的实力情况了,所以团体比赛结果不理想,是预料中的事。接下来是亇人赛,分成6个小组打循环,每个小组6名选手,取前两名出线进入第二轮,12名选手再分成2个小组打循环,每个小组取前三名,共6各选手再打循环,按积分成绩决定1--6名的名次。在第一轮循环中,大建取得了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原以为是去打酱油的我,除输了一场给九中的一位姓丁的体校选手以外,却在关键一战中,赢了惠山初中也是体校选手的李康宁。这可是亇大冷门,因为这位李康宁,不仅是体校的,而且听说是教练陆一中看好有培养前途的选手,也仅仅是初一的学生。不知因为是年纪小还是因为我是他学校校长的儿子而影响了他的心理而导致发挥失常就不得而知了。后来我父亲告诉我,他学校的体育葛老师被他批评了一通,因为葛老师在旁观战,关键时刻急得抓耳挠腮却不去叫停进行鼓励指导,是不是存在着什么顾虑?那位葛志文老师是亇善良的人,文革中一直坚信我父亲是好人,我父亲去世后几十年,他和我家都保持着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此战在体校教练和学生中也引起了震动,他们本来认为李康宁是铁定要进入下一轮的,为此感到非常惋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击败了另几位选手,出人意料地以小组第二名晋级第二轮,也就是进入了前12名,以至于我有时和球友吹牛时,常说自己得过无锡市中学生第12名的,哈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前12名中,有一中2人,二中2人,五中2人,八中2人,还有四亇学校各占1人,而二中乒乓球本来在各校中籍籍无名,这次一下进入二名,所以我说是二中乒乓的高光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进入下一轮,大建在所在组中继续高歌奏凯,以小组前三名进入最后一轮,具体是小组第几名不清楚了,但我则再无此好运了。在第二轮循环中我仅战胜了一名选手,但继续感到第一轮那关键之战的影响。在我与一中的孙以山(音),中学生中大名鼎鼎的小山官比赛时,按实力他远远在我之上,但我明显感到他没有放开,打得小心翼翼的,我却知道自己终归输的,所以打得主动,最终还是实力说话,他赢了。.但结束后我听到小山官对他教练说,打得吓势势的。顺便说一声,别的学校都有老师带队的,二中却一个老师都没见,我们是自己跑到体育场里的乒乓体校参战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唐大建晋级第三轮,前6名,继续浴血奋战,先后战胜五中荣浩棋、马相声(27军政委马杰的儿子),八中的胡小虎、蔡中元,仅负于一中的孙以山,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为二中争了光,这可能是二中历史上没有过的吧?(听说薛敏</span><u style="font-size: 20px;">勤</u><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取得过好成绩,不知是不是在二中取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耀良学长的视频,引得我思绪如潮,想起二中乒乓的一些故事、故人,又勾起对大建兄弟的深刻怀念,如今斯人已去,谨以此文表达自己对大建兄弟的思念之情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乒乓球轶事</b></p><p class="ql-block"><b>作者:</b><b style="font-size: 18px;">●张</b><b>嘉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9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之后,全国上下尤其在中小学生中立时掀起了乒乓热。到60年我们崇安寺小学的薛敏勤一拨人考入二中之后,我们升到六年级的学生就开始称王了。一年中与几所兄弟学校进行了友谊比赛,印象深刻的是输给锡师附小,同龄人吴宝根技高一筹,我们几人均败在他手下。据说日后他曾进过江西省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61年进入二中后,初一时还常常挥拍打打,有一个在小学时经常在少年之家碰面打球的王嘉和也考入二中,之后一起打球的时间增多。不过初二开始迷上了篮球,乒乓就让位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以后几年很少再握球拍,自觉球技已生疏。直到1971年在响水县中学当</span><u style="font-size: 20px;">教</u><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师之后,学校教师中打乒乓有一定的氛围,才重拾球拍,被同事们称基本功不错。这期间薛敏勤和张培林在县里风头正劲,不久唐大建从淮海农场迁到父母身边也来到响水,那时他们三人组成的响水县队当是实力鼎盛时期。大建遵父母嘱在响水县中读了两年高中,有时也陪我们练练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锡后被分配到三十三中学任教,教师中不乏喜欢打乒乓球的,从此找了一块球拍认真地打起来。那时市里的中学几乎都有教工兵乓球队。兄弟学校之间的友谊赛成为常事。76年教育系统举行教工乒乓球赛,三十三中一举夺冠,成为学校的喜事。单打比赛经过数轮,最后遇到陈友根,一上来他只是削球防守,被我压制住,我一路领先至11:4,这时突然他一改前态,防守中加强反击,我一时不适应了,被他一分一分夺过去,先追平,再胜出,第一局失掉后,第二局信心更不足了,败下阵来,屈居亚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8年初和大建成为同班同学之后,一起打球的时间就更多了。期间大建专门为我弄了块球拍皮,搞成了一块新球拍。新球拍削球很转,一般不适应的对手老下网,得分率提高不少,球拍也很称手。在大中专比赛中也赢了多场,不过最终轻院实力还是最强,无法突破。校友中了解大建球技的不在少数,但这么长时间在一起练球打球的,我肯定是少数人之一。再加上我们一起打桥牌,多次夺得市桥牌比赛冠军的恐怕就是唯一的了。大建比我年少四岁,这么早就离我们而去,实在惋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屈指一算,又有十几年没碰球拍了,那块大建帮我弄的球拍被人借去后一去不复返。傅兄几次说到一同热热身,无奈可能已不会打球了。啥时再握拍,最多也只能有“基本功还可以" 的评价啦。🙏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高中的航海活动和难忘的一次历<u>险</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作者:●钱圣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忆起以往二中高中阶段的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感触良多,其中记忆犹新、特别难忘的就是每个星期天参加的航海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段时间,我们迷上了航海。可惜,无锡沒海,又咋去航海?这难不倒我们。无锡没海,但是有太湖。所以,每到星期天,清晨五、六点钟,我们都会集中在航海俱乐部码头(如今的健康路街道侨谊实验小学附近),迎着朝阳,精神焕发地荡起双桨向太湖进发。六支长桨整齐划一,在舵手张程博“一、二、一、二”的口令下,舢舨似利箭一般破浪前进。经过40多分钟的努力,我们在梁溪河中,穿经北桥、中桥、南桥,就进入蠡湖(当时叫“五里湖”),来到蠡园附近的水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蠡园靠岸后,我们通常留一人看好船,其余人都上岸进入公园。大家尽情地说笑、游玩,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果树木。临近中午时,大家又回到船上用餐;中餐是各人从自家带来的饭菜,大多带来的是几</span><u style="font-size:20px;">副</u><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饼油条或其它干粮,喝点装在瓶里的冷开水。当时物资供应匮乏,都是凭票供应,参加航海活动的十位同窗,家庭经济也大多并不宽裕,所以伙食都十分节俭,但同学间彼此游兴甚浓,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午饭后休息片刻,我们就继续划舟穿过宝界桥,来到更开阔的西蠡湖水域;到这里风也大了,浪也大了。穿过中犊山大桥,来到了真正的太湖,也就进入了鼋头渚风景区。大家齐心合力竖起桅杆、挂上风帆,开始借助风力运动。舢板一会儿顺风前行,一会儿逆风压弦走S形,这些精彩的表演、常常吸引鼋头渚的游客驻足观看,给周日的太湖增添了不少灵动的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一九六四年五月的一个周日,我们一行七人划到离岸更远的水域,顺风顺水扬帆疾驶,围着太湖中的三山岛绕行一圈;在鼋头渚看三山岛似乎很近,然而在湖中绕行一圈还是很费时间的。时近下午四点左右,到了返航时刻。但那天顺风顺水、逆风不大?舵手程博搞了几次返航、没有成功。舢舨依然如故、向西岸前行……在湖里折腾了近一个小时,程博兄长来了个压弦掌舵绝技,终于峰回路转、舢舨走回了返程的归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天周日</span><u style="font-size:20px;">的</u><span style="font-size:20px;">航海活动,有惊无险、弄的家人和班主任孙泰老师担惊受怕,两次上门家访;我的老祖母和父母亲几次上明渊家打听。加上时近当年高考,难忘的周日航海活动就暂停了。</span></p><p class="ql-block"><b> 2021.01.12 钱圣南 追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业余篮球生涯</b></p><p class="ql-block"><b>64届高三甲班傳耀良</b></p><p class="ql-block">在小学年代我就爱好体有活动,当时因为校内操场较小,其它运动受局限,主要是踢踢皮球。我记得当时商店里的橡皮球定价有7分、1角3分、2角2分、3角4分等几种,我里经济条件欠伟,只能实前两种,这种踢皮球游戏最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弄跑能力、灵敏度等。</p><p class="ql-block">升入中学后,我就读于无锡市二中。二中校园中心区就是一片操场,内有两片蓋球场、一片排球场,还有一些健身器极。我对篮球的爱好,我的业余值球生涯就是从无锡二中起步的。</p><p class="ql-block">激发我从初一年级起就对篮球产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其一是二中高中男蓝打得好,获当年全市中学生比赛亚军,周光兴、李荣生等学长成了我心中的偶像。其二是我自费买了一水书《怎样打篮球》(定价 o .15元),读完之后,觉得打篮球很好玩。其三是课余時间经常玩,反复实践,越打越好,后来自己也成了班里的小球星。其四是经常去无锡体育场观看高水平然球赛:例如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结束之后,男晝斌军四川队与季军江苏队来锡打表演赛,极其精彩,四川队中锋石那威身高2米16,后卫蒋银川百步穿杨,江苏队王锦和(中锋)、胡利德(前锋,无锡人、李春样(后)个个身怀绝技,无不令观众叹服:又如,1961年国家男篮出访东南亚问园后曾来锡打了一场表演赛(分红队,就队),我终于亲暇见到了全国著名球星杨伯需、钱潑海等人,心中无比激动;平时,即使看无锡市男籃的历次比赛。我也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蓝</p><p class="ql-block">在初中阶段我就认定:统球就是我的真爱。我的课余生活大部分是在篮球场上度过的。虽然这对我的学习有一些影响,尤其是对外话等文科类科日(需要化時间读和背),但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强健了体魄,活跃了思维,结交了球友。半富了生活。</p><p class="ql-block">在高中阶段,我的篮球水平得到了品著提高。在高二年级开学初,经学校推荐我去报考无惕市业余体校篮球班,因速度快、投篮准、灵敏度高而被录取(当时身高不是1米70,是所有录取者中最的一位。属破格录取)。其实,当年的市业余体校籃球班实际上就是市高中学生代表队。体校男篮主教练餍菊根(身高1米88)在训练中狠抓技术基本功和籃球战术意识。使我得益匪浅。在一次鉱下投館测试中,我在1分钟内连铁投中的个数居全队之首。我记得,当時处于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体校学员每周两练。每次训练一个半小時,均利用下午的课余时间。仅有的福利待遇是:可借用一蠢印有“无锡业余体校”字样的训练服,每次参加训练结束后可领取1角5分钱营养补贴。我在体校打球有两个学期,到高三时,不再去体校。后来,体校同届队友中有几个人作为体有人才被“保送”进南京工学院等高校。我因身高劣势未得仅送机会。</p><p class="ql-block">在高二和高三時,我和同一年级丁班的殷重华一起,作为二中男篮的主力队员,参加过两届无锡市中学生联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62-1963学年度的那一届市比赛,当时的二中男篮实力较强,队内有3位受过无锡业余体校正规训练的队员(高三王国棵、高三黄罗论、高二傅耀良),其他队员有钱天白、范光启、王潜(高三)、股重华(高二)、赵子宏(高一)等。比赛结果获得第4名。这一结果符合我们的实际水平。</p><p class="ql-block">在这支二中男篮的对外比赛中,我与钱天白的配合最默契。他任左前锋。我任后卫,我给他供球,助他冲锋陷阵。他比我大一岁,高一级。是我学兄。他为人正派。思维敏捷,是出名的学习“尖子",我经常向他讨教学习经验。后来。我们俩先后于1963年、1961年考入了清华,成了“双重"校友。他学的是无线电专业,毕业后先到辽宁省辽阳市工作,后调至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1986年,钱天白通过拔号方式首次实现了与 Internet 的联接。发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封 E - all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使中国成了 Internet 大家庭中的一员。钱天白对互联网应用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黄献,被国内外计算机业界尊称为“中国上网第一人”,</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钱天白是我们无锅二中六十年代华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当然也是我们“二中健儿”的杰出代表。进清华以后,我很快被吸收进校田径二队。在系里的中长跑比赛中曾获3000米第一名,在1966年5月的校田经运动会上,曾获男子乙组(除校田径队一戦主力队员以外的运动员均属乙D3000米第二名、1500米第三名。</p><p class="ql-block">在篮球方面,我就读“提高班”(体育选修项目)。当时不设系代表队,我只能算是年级男篮代表队主力,在下工厂、“下连当兵"、去农村劳动锻炼期间,曾多次与外单位球飘比都,校内的小型比賽参加也不少。那几年内我的球技长了不少,对于打控球后卫积累了不少心得。</p><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至1971年3月,我在安徽阜阳地区6377部队参加劳动缎炼。在那些艰酱的岁月里,是篮球给了我冀大的乐趣。在安微省独立一师的拡球联赛中,我所在的三团荣获冠军(我当队长)。在一次军民联欢活动中,我所在的连队派出籃球女队与当地一支女篮交锋,我则出任教练。手下的队员有来自北京体院、北京大学、中国人大、北京政法学院等院校的女大学生。结果当然是大胜面归。在1970年10月,我还作为6560部队(安徽省独立一师)男篮的一员,参加了阜阳地区篮球邀请赛。在与12军代表队的比賽中,我出场10分钟左右就得了9分,其中有1个球是我面对身高2米10的巨人中锋宰假动作虚晃一下以后投进的,赢得了全场观众喝彩,</p><p class="ql-block">1971年3月至1976年7月,我在安徽省贵池县工作。当年池州师范学校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男子篮球队,在池州城里颇有名气,是常胜之师。其主力阵容里有赴辉强、石逸枫、林金汉、张泉生、王玉龙、李学文等老师和我,后来又加入后起之秀、青年教工蒋最和吴光跃,场外指导是丁邦立老师,师范生里的球好手高作可、徐兰平、陈重九、小叶等人也常常加盟球队以壮实力。这支球队应邀赴八五钢厂、三二五电厂、前进厂、火炮厂去打比赛,每次都能凯旋面归。也许是因为这个县城规模小,娱乐场所少,所以当地青少年热衷于观看旅球比赛。由于经常参加比赛,且表演比较出众,我和来自北京大学的球友杜辉强似乎成了那型的篮球明星,观众说我俩:一个来自清华,个来自北大,一个跑得快、投得准,一个跳得高,篮下威胁大,是一对双子星座。</p><p class="ql-block">在池州师范学校任教期间,我当过体有师资培训班的班主任,教过该班的篮球课。我还担任过池州师蔻初中部学生男篮的教练,曾经带队训练并参加池州地区少年篮球比赛。在那批男籠队员中,我记得有杨殿、王斌,任斌、魏鵬、李徽华,陈庆等人。</p><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调回无锅工作以后,篮球继续伴随若我。我所加人的无锡师范学校教工男篮曾获全市教工男然比赛亚军。由我担任主教练的无锡师范学生女篮在全市中专生女蓝比赛中曾两次获得冠军,一次获得亚军。我在这方面的意外收获,其至超过了那些专职体育教师。在那些喜欢调皮捣蛋的男生当中,我由于球艺高超而享有别的教师难以拥有的威望。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与我久别重逢时仍免不了乡我“3分球特准”</p><p class="ql-block">2006年夏天去美国期间,我与那里的美国小伙儿、华籍留美学生一起交流过球技。</p><p class="ql-block">即使到现在,在我的办公桌下,在我的家中,都备有供锻炼用的篮球,随磚可拿起来走向球场。我从小爱好篮球,篮球伴我走过了大半生。对此我无怨无悔,觉得好处多多。</p><p class="ql-block">篮球给我带来了健康。自1970年毕业并参加工作,直至退休,我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我的目标是“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提出的口号),</p><p class="ql-block">篮球给我带来了快乐。即使是工作上、生活中有烦恼,只要投身于球场,一切烦恼立刻烟消云散。篮球使我丰富了生活。电视中的 CBA 、 NBA 。我是忠实观众,它们是我与朋友之间永恒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乐在相知心 合影照片忆旧痕</b></p><p class="ql-block"><b> 64届初三 丁班徐仲良</b></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微信乒乓老友群里转发了《江嘉良 无悔人生上半场》的帖子,并随手发了与江嘉良的合影照。2019年11月7日曾和我一起创下一球连续击打2067板纪录、年届72岁的戴一德老师看了后,一定要我讲讲关于与江嘉良合影照片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人的记忆,常常是一幅幅的画面组成的。提起与江嘉良的合影照,2008年5月25日晚上的画面立刻就浮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2008年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于5月21日至25日在江西鹰潭市举行。赛事组委会决定在联赛结束的当晚,举行乒乓球世界冠军嘉年华活动。主要是邀请了郭跃华、陈新华和江嘉良等三位世界冠军,一是由郭和江与乒乓球爱好者进行双打友谊赛;二是由郭和陈进行花式乒乓球表演赛。我们夫妻俩受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筹委会和鹰潭市体育局之邀作为嘉宾参加了此次嘉年华活动。</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晚上七点,伴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我们八个乒乓球爱好者(其他六人均为鹰潭本地)在郭跃华和江嘉良的带领下整齐步入鹰潭市体育舘中心比赛场地。简短的仪式后,先进行了一局制的四场双打友谊赛。前两场即由郭跃华和江嘉良配对分別对阵鹰潭业余选手组成的两对组合,郭和江的配对取得了全胜。后两场由郭和江分别与乒乓球爱好者配对进行比赛。第一场由郭和我爱人组成的混双与江和鹰潭业余选手组成的男双比赛,结果混双败北;第二场由郭跃华和我配对,对阵江和鹰潭业余选手的配对。赛前郭跟我讲:一是让对方挑发球,江发球我来接,郭发球由江来接;二是要我以发短而不转的球为主。比赛打得紧张激烈,但我们总处于领先一二分的局面,在打到9:8时,江接郭的高抛发球,回了一个不转球,我即侧身抢攻得分,比分成10:8,之后又得1分,最终我俩11:8获胜。紧接着,由郭跃华和陈新华进行花式乒乓球表演赛。他俩时而一攻一守,时而一个大力扣杀、一个到档板外接球;时而两人都坐到球桌上对打······ ,他俩的表演真是让人看得眼花撩乱,掌声不断。1977年21岁的郭跃华曾在34届世乒赛上为中国男团再次夺冠立下了战功。他先后在八十年代初荣获第1届、第3届世界杯和第36届、第37届世乒赛男单冠军。1983年退役后,于1984年被任命为福建省体委副主任,28岁当上副厅级领导干部,在当时曾引起轰动。1987年郭跃华经历了到德国打球六年的“洋插队”,后于2006年任福建乒乓球队总教练。与郭跃华搭档表演的陈新华与郭同为福建人。陈新华打球富有激情,攻削球技精湛,人称“激情王子”。他从削球陪练起家,逐步成为中国男乒主力队员,是第38届、第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成员,並于1985年获得第6届世界杯男单冠军。1988年28岁的陈新华退役,选择到欧洲打球,成为海外兵团一员,曾代表英国队参加过世乒赛和奥运会。数年后回国,在深圳开办过陈新华乒乓球俱乐部和新华贸易公司。</p><p class="ql-block"> 人生乐在相知心。此时江嘉良和我一起在体育馆的走道口小憩,很随便地聊了起来。江嘉良1984年世界杯男单冠军,1985年世乒赛又男单封王,才20出头他就站在世界乒坛之巅,人称“乒乓王子”。他对我说,“刚才你打了一个好球,判断准、反应快,侧身抢攻的一板落点好,印象深刻”。我笑着说,“过奖过奖”。“听口音你不是江西人”,我回答“是的,我是无锡人。和蔡振华、惠钧是老乡,和惠钧还是无锡市二中的校友”,“惠钧李惠芬夫妇我们熟,是香港队教练,他们常请我到香港电视台做嘉宾解说”。“你是广东人,会说白话,你到香港做乒乓球比赛解说最合适”,“你1964年出生的那年我刚好到广州读书,我也会说白话”,“哈哈,你是老广东,称得上半个老乡”。此时,我爱人也走近过来,我向他作了介绍,并说,“她和你太太是老乡,上海人”。“哦,又是老乡,刚才不是也上场打比赛啦”。我趁着交谈越来越热络,便脱口而出:“老乡加老乡,大家照张相”,于是我们三人照了张合影。之后,江嘉良还主动地给我留下了他的手机号码。</p><p class="ql-block"> 嘉年华活动全部结束后,时任鹰潭市的史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以夜宵形式招待世界冠军们,我夫妇俩也应邀出席作陪。席间,江嘉良向我述说:刚刚在体育馆的一张合影照,由于打了球没换衣服,太随意了,咱俩再照一张。我想,江嘉良是中国乒乓球队继李富荣之后的又一个美男子,他的太太吴玉芳曾经是“百花影后”,大概比较注重形象,所以才会提出重新照张照片。我立马和江嘉良又照了张合影照。世界冠军中数陈新华的酒量最大,他打球很有激情,喝酒也有激情,我俩相邻而坐,互敬了好几杯。在边吃边聊中,世界冠军们各自回忆了夺冠之路,畅谈了乒乓球如何进一步在世界推广以及对江西的印象等等。</p><p class="ql-block"> 年岁沉,忆旧痕。十三年前这一晚在鹰潭的乒乓嘉年华活动,虽然没达到狂欢的境地,但与世界冠军们一起打球看表演,一起聊天吃夜宵,自始至终是快乐无比的,那一幅幅画面至今仍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跟着王文斐老师学摔跤</b></p><p class="ql-block"><b>66届高三甲班苏骓</b></p><p class="ql-block">1966年夏,在准备高考的当儿,突然爆发了那场世人皆知的“革命”。这下,学生们彻底玩完,我们准备高考的冲刺,也刹那间成昨日黄花梦,所有人顿时成了无人管束的“游荡”仔。</p><p class="ql-block">这时,班级的界限打破,我们有了几个玩在一起的校友,除了去公花园拜师许寿康学少林之外,还有大把时间闲荡着。某天,其中一位校友提议,咱们去请体育老师王文斐来教一下武术如何?</p><p class="ql-block">说起二中体育王文斐老师,那可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王老师抗战时期,毕业于四川国术(武术)学堂,据说当过大人物的保镖......不言而喻,这就说明功夫了得!</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下雨天,无法去操场上体育课,我们就在教室里听王老师讲故事:</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也是一个下大雨的日子,王老师乘黄包车,重庆是山城,路上上下下的,尤其雨天路滑更为危险。在一段陡峭的下坡路,黄包车靠惯性越冲越快,车夫眼看把握不住,不管三七二十一只得撒手,此时,王老师不慌不忙,在急速下冲的车子里一个鱼跃,身体在跌落到路上瞬间一个前滚,结果毫发无伤......这是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除故事外,还有个王老师的真功夫段子,我妹妹在一篇文章里曾经提及,别人都是耳闻,我却是亲眼目睹,印象深刻,所以我还是重提一下吧,那是王老师独斗校外小流氓的经过。</p><p class="ql-block">某天,放晚学后,同学们照例是上操场锻炼,但篮球场被一伙校外男青年抢占了。要知道,二中的学生一般来讲还是谦谦君子居多,心想不值得与这些小人去争利。谁知,越让着这些人,他们就得寸进尺,居然不止一次来抢过场子了,这次学生不干了,下了决心要他们让出,但他们睬都不睬。这时学生只得把王老师请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正值壮年的王老师,由于多年锻炼和历经沧桑,看上去黑黝黝的皮肤,眉宇之间有刀刻般皱纹,年记似乎已经不轻了。</p><p class="ql-block">这伙人见一个小老头来赶他们走,仗着年轻力壮而变本加厉,对王老师推推搡搡,特别一个看上去身髙马大,满脸煞气的大哥模样的,手指几乎戳到王老师鼻尖上,谁料王老师满脸带笑,伸出右手,那人以为要与他握手,实际王老师顺势捏住小青年手腕上的穴道,俗称“麻筋”,王老师暗地一发力,对方顿时面呈痛苦状,麻摊了身子,老师手一转,小青年随即仰面八叉瘫倒在地,整套动作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待同学们转过神来,那伙人已吓得逃之夭夭,大家一阵喝彩,纷纷向王老师投去敬佩的目光,喝!老师的武功可叫人开眼了!</p><p class="ql-block">当有人提议请王老师教摔跤时,我立马响应,而且表现的很起劲,最后包括我在内,还有Y和D,一共三人就上顾家弄王老师家,路上头脑有些冷下来了,心里开始有一点顾虑,毕竟那是个非常时期,知识分子都特别怕事。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几个人一个都不想掉头走,硬着头皮敲敲王老师家门。</p><p class="ql-block">王文斐老师与儿女</p><p class="ql-block">开门的恰好是王老师,见到我们,他有些意外,但知道我们来意后,只是低头思索了几秒钟,立即抬头威中带笑地说道:“好!那马上跟我去学校。”没想到老师如此爽快,我们三人兴奋地相互击了一下掌。</p><p class="ql-block">老师在前面走,我们兴冲冲紧跟后面。先去体育办公室,拿了几件细帆布质的摔跤百衲衣,然后上了解放路操场,在沙坑边开始给我们上第一节课。</p><p class="ql-block">“摔跤的练习是辛苦而漫长的过程,打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不知你们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老师问道。</p><p class="ql-block">我急忙抢着说,自己在留芳声巷多年,一直看人训练的,而且自己也练过多年的基本功......,老师似乎对留芳声巷的练武圈也有所闻,另两位也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老师听罢,微笑地点点头,“好!那我就重点介绍基础训练和五个基本摔法。”</p><p class="ql-block">首先是热身练习</p><p class="ql-block">前滚翻、后滚翻加双手支撑起、侧滚翻、鱼跃前滚翻、左右侧手翻,这些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到后来的倒地加鲤鱼打挺,我几次都失败,老师对我说:你有很好的基础,但腰腹部力量还要多增强,对于这些难度大的慢慢来,不急!</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练习结束,我虽身体疲惫,但精神上有了很大的期望和满足。就这样,我们几个隔三差五就会合于操场沙坑练习。</p><p class="ql-block">在下来的几周,王老师边示范,边先后讲解了五类基础摔法:抱单腿摔、抱双腿摔、抱臂背摔、夹颈摔、楼腰过背摔。</p><p class="ql-block">王老师每教一式,就要我们对练,而且不断纠正我们的动作。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教完全部五类摔法。</p><p class="ql-block">老师还另外教了我们一些擒拿动作,同时,语重心长地再三交代,学了这些一定不可随意出手,只能在保护弱者和万不得已保护自己才可使用!</p><p class="ql-block">可能算是“毕业”实习吧?王老师提议,他自己用单腿站立,然后饶我们三人,随便用什么方法把他手脚全部抱着,然后把老师扳倒,我们认为这样还不容易?异口同声道“好啊!”</p><p class="ql-block">老师:“那好,现在开始!”</p><p class="ql-block">我们憋着气死劲抱着老师手脚说:“好了!”</p><p class="ql-block">老师接着喊:“注意了!我说一二三,你们就一起把我扳倒!”</p><p class="ql-block">“一二三!”话音刚落,我们三人就一起拉扯着老师的手脚往沙坑里按。</p><p class="ql-block">此时,老师又说了:“注意了!”接着一个发力,身体一个旋转,接着一摔,只觉得自己被一股教人腾空的力所执,三人不知怎么都被摔倒在沙坑里。</p><p class="ql-block">接着又重来几次,我们每次都先商量一番,进行了“改进”,但还是在头二十秒钟内就被老师摔倒,最长一次我们坚持了半分钟左右,还是以失败告终。</p><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人累得气喘嘘嘘,而王老师面不改色气不喘,他说自己毕竟年纪大了,不然,你们坚持不了半分钟的,其实我们心里有数,老师他根本没拿出真功夫对我们,他是故意让让我们,一方面是对我们的鼓励,另一方面怕我们受伤。</p><p class="ql-block">随着王文斐老师亲手把教的结束,也意味着结束了我们少年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未来的日子,是未知的命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即将离开这个城市,去到穷乡僻壤接受更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艰苦日子!</p><p class="ql-block">后来在乡下,有件事值得一提。我们怕被当地人欺负,就先入为主,通过小鬏(苏北地方语,小孩)的嘴,到处放风我们知青的功夫如何厉害之类?果然,农人对我们是有些吃闪,但里面还有几位心中不服,一直想掂量一下我们。</p><p class="ql-block">某日,有与知青比较友好的李姓家族的几位,故意在我们面前挑起这方面话题,说我们吹牛,尤其冲着我说,小苏子看上去瘦骨嶙峋的,根本没得什么劲,吹牛!不信敢单挑一下怎样?接着一干人在旁起哄!</p><p class="ql-block">出来一位李大力士,是生产队的一等劳力。他身材壮实,浑身疙瘩肉;酱红大盘脸,浓眉高鼻梁,两眼炯炯有神,外表与铁道游击队的队长李向阳酷似;他精悍有蛮力,推800斤小车不在话下,一顿能吃30根大油条,加一个十多斤的大西瓜,单挑之类的话就是他放出的!</p><p class="ql-block">我被推到浪尖,看来只能硬着头皮往上扛了。可是与大力士一交手,我就感到他一点没有技巧,上来就把我拦腰抱着,靠着一股蛮力以泰山压顶之势死命把我往后按压,僵持了几十秒,我有些吃不消了,灵机一动来了个金蝉脱壳,趁势一下蹲,一个“海底捞月”,把他腿档抄起,然后转一圈,轻轻把他放到一个大空水缸上,众人喝彩。</p><p class="ql-block">大力士在众人面前一时下不了台,涨红脸,只得从水缸沿上爬起,揉揉腰,不一会说自己腰给弄伤了,有点赖上要我赔的意思,这我就不睬了......这样,乡人总算安顿!</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后话,咱不提当年少年勇了,就此打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两次经典的乒乓之战</b></p><p class="ql-block"><b>64届高三乙班孙大钧</b></p><p class="ql-block">这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乒乓之战,其中有两次是我最难忘怀的,</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在1961年,常州市为庆祝新体育馆的落成。特于五一劳动节邀请无锡市的旅球队和乒乓球队进行两市的对抗赛。其中,以男乒之战最为激烈。</p><p class="ql-block">代表无锡市男乒第一个出场的是沈晶源,他是省青少年冠军,又曾获得过市冠军,后来还担任蔡扳华的教练,为一级运动员,实强劲,他一举战胜了常州市的第一名,为无锡市赢得了第一分。代表无锡市第二个出场的是市八中的钱瑞征,他是市青少年第二名,二级运动员,曾和我合作获得过男双省第三名,但在这次比赛中却失去了一分。代表无锡市第三个出场的是王涵溪,横板。他也曾获得过市冠军,其夫人惠山初中的曹全嫦曾和我合作获得过混双省业军,这一次。他为无锡市又泉了一分。代表无锡市第四个出场的是闻增宝,他是市青少年第三名,二级运动员,但在这次比賽中却痛失一分。这样,双方便战成了二平。</p><p class="ql-block">关键时刻。我临危受命,在第五场中“挑肩担”,我遇到的对手是曾获得省第三名的陆嘉雄,他后来曾担任常州市的总教练,此人能攻能守,技术全面,尤其擠长側身抢攻,是一个劲敌。我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改变战术,著苦扳回了一局。第三局是决胜之局,对方攻勢不藏,又以20比18领先,我便用反板直线控制他的侧身,勉强把比分遍到了20平,以后比分便交替上升,紧张,精彩,场上章声不断。打到26平时,双方手都软了,出现了谁进攻谁失分的局面。我内心期的了一下,使以防守为主。有日的地托一二只不转球到他正手近网之处。求胜心切的陆嘉雄不慎中计,连攻二板,连失二球,我终于以28比26险胜,无锡市队也便以3比2战胜了常州市队。比赛结東,我的教练、培养了我六年的思师非常激动,紧紧地握佳了我的双于,这是我们师生问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握于,可惜,“文革”期间恩师含冤自组于南通的狠山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在1965年,盐城专区在盐城文化宫举行乒乓球男子大循环团体赛,有七个县队和地专直属机关队共计八个队参加。这八个队中,盐識队的阵容最为强大。盐城队拥有三名一级运动员,有盐城专区男单冠军毕永坤一一个二面起板、庄畴栋式的运动员,有刚从省队下来、准各培养成中国第二位张燮称式的削球高手的李祝山,有曾获省青少年冠军的米树涛,另外,他们队还拥有足智多谋的总教练朱嘉敏,他曾获得57年和58年的省男单亚军。当时,曾获得无锡市青少年冠军、下放在新洋农场的我是射阳队的队长兼教练,队员有淮海农场的许荣荣和新洋试验站的闻禍晋,我们三人都是二级运动员。</p><p class="ql-block">这届比赛仿照世界斯韦斯林林,特设二年一次的流动奖杯,但是,面对阵容强大的盐城队,我们射阳趴要获得流动奖杯实属不易。在比赛前夕,盐城队专门访问了我们射阳队,并在讲问赛中以五个2比1力克我们射阳队,形势十分兴峻。大循环赛到最后一轮,盐城队和射阳队均保持不败,最后便在这两个队中决冠业军。经过七场激烈的比赛,我们射阳队以3比4落后,但我们没有气馁。鼓足勇气,拿出智慧,奋力拼搏,结果连饭二局,以5比4反敗为胜,由三名二级运动员组成的射阳队终于战胜了由三名一级运动员组成的盐城队,我们的第一、第二主力均获得了失一分得二分的好成绩。比赛结束,我上台高高擎起了那樽流动奖杯,我个人还获得了"风格奖”。</p><p class="ql-block">这两次終身难忘的兵乓之战的胜利,都是在落后的情况下,调整战略战术继续拼镈的成果。人生就是场苦旅,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决不能气馁,决不能轻言放弃,而要勇于在逆境中前行,这就是两次乒乓之战给我的启示!通以此文,与群内的兄弟姐妹们、与二中的体育健儿们共!</p><p class="ql-block">最后,又想起一件趣事,从61年61年,无锡市青少年体校内部比赛,我拿了两届冠军,在第三届比都中遇到了钱瑁征。前四周比下来。局分二平。第五局他以20比12遥逼领先,我似乎大势已去。瑞征。这位我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的挚友,破例发普说:“大钧,今天你再要板过来,我就不姓钱!”但没想到,我还是笑到了最后!</p><p class="ql-block">我把诸如此类的赛事称之为经典。经典,使人国味无穷,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追梦一一我热爱的乒乓球运动</b></p><p class="ql-block"><b>67届初二丙班管オ华</b></p><p class="ql-block">乒乓运动是我一生的挚爱和追求。在从事乒斥运动的道路上,我从无缘到结缘,从热爱到追梦,从一个小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能挥拍上阵的业余运动员,完全得益于恩师徐公仁教练的精心教授和培养!</p><p class="ql-block">我生性活泼、好动,加之有适合体操、游泳、田径等体育运动的体能素质,因此,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参加了学校的体操队、田径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那时,我有一个美好的体育梦,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当一名体有老师。后来,我去报考了市体校少儿游泳班,被录取后,却由于母亲的阻力而未能如愿。四年级时,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般乒乓热。徐教练在东林小学成立了乒乓球队,他动员我也加入了这支队伍。我庆幸自己遇上了这位名师、严师,让我从此与乒乓球远动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我学的是传统的直拍握拍(那时很少有人打横拍),典型的左推右攻打法。训练很艰苦,经常累得抬不起手臂,而且,为了增强体能,还要进行长跑锻炼,每天清晨从东林小学到市一中跑一个来回。是我的恩师,教会了我打乒乓球的基本动作,是他不厌其烦的悉心指导使我一步步地得到提高,直至能上场比赛,取得一系列的成绩。训练时对我要求最严的是徐教练;一遍又一遍地为我纠正动作的是徐教练:在我耳边喋喋不休的是徐教练;在运动中保护我安全的是徐教练:当我遇到挫折想放弃时,给予我坚持的动力、让我在困境中成长的也是徐教练;当比赛紧张时用神给予我鼓勋,在比赛中途给予我临场指导的还是徐教练!</p><p class="ql-block">在恩师的培养下,我深深地爱上了乒斥球运动,在饱尝艰苦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的喜悦和比赛的荣誉。我和队员们一起。屡屡为东林小学捧回女团冠军的奖状!</p><p class="ql-block">记得我学习打球的第二年(五年级),市少年之家举行无锡市少年女子乒乓球单打比赛,徐教练替我报了名,因他要出席市先进表彰大会,不能临场指导,要我单枪匹马上阵拼系。比赛用的是洶汰制,容不得闪失,但他却嘱咐我:“可以随便打打,不得奖没关系啦!就当作一次锻炼吧!"于是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夺得了市少年女子乒乓球单打第三名。其实应该是第一名,因为获得第一、第二名的是聋啦学校的中学生,年龄都已超18岁,个头高过我一个头啊!后来有关领导告知徐教练,说是这次比赛的名次确实之所以对聋哑学校的中学生有利,是为了给残疾人一次获奖机会,那时我年少,黄毛丫头一个,只是喜欢打球而己!什么都无所谓哈!</p><p class="ql-block">还是五年级那年,林惠卿、郑敏芝二位国家队的乒坛名将在我市一女中打表演赛,徐教练让我去打了一场友谊赛。两位乒坛名将当场做了点评,表扬了我的左推右攻、近台快攻和严密防守。那时还没发明弧圈球呢!那几年间,我除了上课学习就是打球训练、翘课比赛。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比赛没有拍提照片,没有留下蜜贵的瞬间。少数照片留在母校,“文革”时也全毁了。</p><p class="ql-block">市体校的教练多次观看我的比赛后,要招我进入市体校进行系统调练,但我母亲还是不同意,无奈之下便委托徐教拣做思想工作,你教练冒着大雪登门拜访,但最终还是无果而返!我心中对你教练充滿了歉意!</p><p class="ql-block">1964年考入二中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我第一志愿表填的是一女中,那是班主任要求必须填的,第二志愿表的第一志愿就填了二中。考试时,由于我坐在考场里的最后一排。恰恰忘了带眼镜,黑板上的作文题目看不清,便举手问监考老师,她看到了我试卷上的名字,随后就到考场们口与送考的我的班主任进行了短暂交读,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事后才知道,原来监考老师是二中语文教研组的汤惠琴老师,是她执意把我录取到二中的,是汤老师圆了我的二中梦,据悉,后来汤老师还相任了二中的副校长呢!</p><p class="ql-block">我滿怀激情地潜入了二中的校门。扑面而米的是浓浓的读节氛围,而我母亲时常在我耳边唠叨:一定要认真读书,为医科大学,当一名出色的女生!在小学时,我疯狂地打球。从来没有礼拜天,真是拳不离手哈!在二中时,我于中午仍然会饿着肚子去抢占乒乓桌打球。过过球瘾,而到下午一放学。就只能乖乖地回家了。但是,大凡二中举行乒乓球賽,我一定会积极参与。徐教练还时常关心我。问及现进入初中后是香正常训练?我说:还好!还好!当他得知我曾获得二中的乒乓球女单冠军时,便欣慰地笑了!</p><p class="ql-block">1966年“文革”开始了。体育运动同样受到了冲击。我告别了心爱的乒乓球。1968年底,我们二中学生下放到苏北响水,我被安持到七套公社。1969年春季的一天,路过公社附近的七套中学,好奇心促使我进去看看,有两个中学生在打乒乓球,我就和他们交手了几个回合,感觉自己的基本功还算扎实。事后该校的体育老师到公社多方打听后,便邀请我代表该校参加与当地部队的友谊赛。结果,我每次参加,都大获全胜,深受赞誉!天有不测风云!1969年初夏。我突然接到家中电报,母亲病重带于术。我立询问了,医生私下告知我,母亲患了癌症,已到晚期。母亲动了手术后又随即复发、转移、扩散了,我只能呆在无铜,服侍照料母亲,直至她去世,以至错过了薛敏勤学长他们来找我加入县队打球的机会。回到知青组后,我去了大队卫生室当了赤脚医生(母亲生病期阿,配药、打针、挂水等事宜都是由我代劳的),后来又去了大队粮食相工厂当了会计,这两项工作都是全天候的,连春节都不能回家,我就可也没机会打球了!</p><p class="ql-block">1975年底,我洞回无锡了,被分配到现在的无锡中储物流有限公(央企)工作,勤勤恳恳地干了31年,直至55周岁退休。公可里有篮球场、乒兵球桌,但一开始一直没人运动,直到位于北京的中国储运总公司的新任总经理上任了,情况才有了改观,新任总经理喜欢运动,爱打球,于是就要求各省的储运公可必须举办运动会:规定要发放训练费,运动衣裤,运动鞋,还发了印有总公可徽记的统一运动包。这时我才知道,公可里还真有一大拨运动人才呢!于是我参加了由江苏省南京储运公司举办的共三届“中储杯”运动会,连续三届荣获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南京公司“兴绪杯”运动会乒乓球女团冠军和女单冠军!</p><p class="ql-block">没想到,我又开始重温我的乒乓梦了!饮水不忘挖并人,这时,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以往经历的一切,想起倾注心血培养我的恩师徐教练。是他,让我爱上了兵乓球运功:是他,孜孜不倦地教授始我受益终身的乒乓技能,几十年间,他精心培养了60多名运动员,其中,惠钧荣获世界冠军,还有5人荣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能遇到如此优秀的老师,是我一生的荣幸。</p><p class="ql-block">瓦尔德内尔说的一句话最能代表我的心声:“打乒乓球最正确的理由,就是我热爱乒乓球!”乒兵球运动是我一生的挚爱,不纯粹是一种成须和名利的追逐。在运动中,我们强健了体魄、陶治了情操,还结交了明友,给枯燥平淡的人生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p><p class="ql-block">奥林匹克的发原地携刻者三句话:</p><p class="ql-block">“你想聪明码?来跑步吧!你想美丽吗?来跑步吧!你想健康吗?来,跑步吧!”</p><p class="ql-block">确实,聪明、美丽、健康是运动对人类最好的回报。那么,二中60校友体有群酷爱运动的追梦人。让我们传承和弘扬“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精神,来谱写生命的新华章吧!</p> <p class="ql-block">我与武术之缘</p><p class="ql-block">68届初一丁班胡中立</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的体质比较差,时不时要去医院打针吃药。</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家住留芳声巷6号,练武术的吴阿二(吴明江)家住2号。五、六十年代城市里人口少,巷子里大都认识,我父亲和他父亲在解放前就熟悉。</p><p class="ql-block">在我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带我去他家,说是让我跟吴阿二练练拳。吴阿二问我喜欢不喜欢武术,我说喜欢的,于是吴阿二就说过两天介绍给徐財宝师傅,直接跟着徐师傅练拳。</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市面上练武术的比较多,少林拳比较有名的有两个大场子,一个是徐財宝师傅,一个是许寿康师傅。吴阿二的少林拳是跟徐师傅练的。</p><p class="ql-block">徐财宝19岁时在上海拜武术名家邢子豪为师,与杨文庆同门,以少林六合门为主,拳术与器械均精通。尤其精于醉八仙,其跌扑功夫,更是臻于炉火纯青,1957年参加湖南省武术比赛,在地趟拳出名的地区,以一套醉八仙获得地趟拳组第一名。</p><p class="ql-block">白水荡傍剑戟显,同庚厅前刀枪鸣。</p><p class="ql-block">徐师在城中公园主要的教练点是同庚厅,根据报名时间先后,分成许多学习班,由其徒弟分别教习。</p><p class="ql-block">武术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班,每人每月交2角钱学费,于每天早上或晚上在同庚厅前的场地上跟随大家学习拳术与器械的套路;第二类是特殊班(内门班),由徐师或凌大师兄亲自教习。</p><p class="ql-block">我在普通班学练了半年,进入内门班练习。内门班除了继续练习拳术与器械套路外,更多的时间用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基本功一是举石担、掼石锁增强体力,打沙袋、提锥石增加拳掌功夫。二是进行空手对练、器械对练来提高实战经验。三是还要经常站在梯子上凝视屋顶瓦垄,上下左右的数瓦片练目力;还要拖铅,腿上绑铁块,早上绑,到晚上睡觉前才能脱下。锻炼十分吃苦,为夏练三伏,热天我从不穿汗衫短裤,一天到晚长袖长裤,邻居说你的衣服是租来的。小时候的冬天要比现在冷,每天晚上睡觉前在院子地上泼上水让其结冰,一早起来在冰上练拳,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p><p class="ql-block">到小学毕业时(新庙前小学五年制),我的手臂和腿脚都能抵抗竹竿木棍的击打了(即竹竿木棍断而身体不受伤)。当我脱下绑铁后,在跑步、跳高方面同学们都不是我的对手,可以从站立的同学头上穿越而过。由于平时比较低调(班里同学都不知道我练武术),这时却引起体育杨老师关注,拿了尺子来横量竖量,然后关照我进了中学一定要参加田径队训练。</p><p class="ql-block">听说我考入二中,杨老师特地找了来,千叮万嘱要报田径队,说按我的体型体质,在田径方面可能前途无量。但我对田径的兴趣不是很大,又是观看了小王老师的双杠、单杠表演,是以报名了体操兴趣组。大概报体操的学生比较多,我没有能够进入。从此,我只是与武术有缘,而与竞技体育再无交集。</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文革开始,徐财宝师傅受到迫害,而许多练武之人由于蛊惑而成为各个派别的打手,各练武场地均为空寂。我自己因沉迷于武术,对社会运动毫无兴趣,与几个同伴在小院子里小范围活动,武术锻炼的同时,在凌大师兄的指点下进行传统气功的学习。</p><p class="ql-block">徐师傅恢复自由后,在锡山顶上零星收几个学生度日,不能公开设立练拳场子,以前的师兄弟受文革影响大多不能出来,能出来的顶多也每周或每月来个一次。因我是逍遥派,不受任何影响,于是在锡山顶上每天由我代师教徒。徐师傅也继续对我指导,那阶段练了少林拳对打、少林棍对打、虎头双钩,又随大师兄练了小洪拳、大洪拳,学到的拳术与器械总计已有六十多个套路了。正准备习练青龙双刀、双刀进枪时,不料想徐师又被禁足了。我也随上山下乡的运动去了淮海农场,这一别,就再也没有见到徐师傅。</p><p class="ql-block">到农场里,大多高中学长都带有数理化等学习教科书,并很慷慨地任由其他同学借阅。我从二中学长施熙清处觅得一本大学体育专业的武术教材,如获至宝,通读了数遍。其中新颖的武术教学理念与传统相结合,必要的人体解剖知识,肌肉骨骼结构和运动学识,加深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锻炼条件,进一步深入明悟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农场知青的体力劳动大大强于插队知青,再加上吃不饱,使农场知青的体质不如插队知青,往往上工钟声响了,才刚刚起床。由是我便动员感兴趣的一起来练武术。开始连队领导不支持,原因是已经很疲劳,再要练拳,那不更加糟糕?我解释:练武术是一种积极地调节体能,帮助消化吸收,改善睡眠质量,能更好地消除疲劳。一个礼拜下来,睡懒觉的都是早早地起床了,而且精神饱满,使连队领导再无话说,并把自己的子女也送来练武术。</p><p class="ql-block">自从当上连队畜牧兽医后,空闲多了,人家是一天劳动八小时,我则是一天锻炼八小时。气功也练到内气外放,结合中医诊脉基础,可以通过诊脉,不用对方介绍便可说出其身体的状况和感觉。再加上练武术都要接触一些伤科推拿手法,故只要我一到连队卫生所,来看病的不叫卫生员看,而是找我先看,往往我看过也就不需要卫生员看了。</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知青回城后,通过宁大椿、王絅孙等武术前辈,接触到了太极拳。由于有少林拳基础,习练太极拳很快就上手了,半年抵得上普通人的十年。</p><p class="ql-block">进水泵厂的第二年,经过全国统考上了无锡职工大学(学习期间分别更名为无锡大学、江南大学)。初中仅上了一年,基础实在差。与应届毕业考生相比,在学习上要化费数倍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大学课程的同时,还要补习中学文化知识参考来提高,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成绩上去了,身体垮了。第一学期成绩从排名靠后升至全班第一,第二学期由于体力不行,降至中游。思量着要恢复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为了逼迫自己克服惰性,找到厂工会(那时我住厂宿舍),提出以厂工会名义举办武术学习班。工会同意一年办两期太极拳学习班,一期气功学习班。在教练的同时,也加强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使精力充沛。由此,学习成绩又恢复到了前茅。</p><p class="ql-block">在技术部门工作,有许多出差机会。出差到外地,一有机会便寻找当地名人学习交流。遇到彭鹤鸣老师,说身体的姿势可以改变呼吸节奏。遇到郭林老师,说呼吸也有补泻的区别。遇到李少波老师,更是传授了对颈椎、腰椎有锻炼治疗效果的坐旋乾坤功。</p><p class="ql-block">马岳梁宗师在上海任鉴泉拳社会长,常受无锡太极拳界邀请而来锡传授吴氏太极拳。接触到马老师,能亲身体会到太极拳练到高层次后的玄妙,比如:马老师在演练时旁人无法靠近他,在靠近到一定范围时会感觉到立身不稳,一碰就会倒地。接触名家高手,使自己对中华武术更加崇仰。</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一个大事件,便是将国有企业折价转制给私人。我的企业也碰到了,由于我没有顺应潮流,保留了国有企业的形式,受到宵小觊觎国有资产,降临了无妄之灾,受尽非人道的折磨。静下心来想想,要是没有以前武术锻炼的体魄,精神早就崩溃了,也许可能已不在世上了。</p><p class="ql-block">不过,身体受到的伤害,至今无法得到完全恢复;虽经逐步锻炼,总达不到以前的程度,但还是要感谢中华武术,是中华武术方能使我继续存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舞蹈学习靓了我的晚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b>67届高二甲班陆南屏</b></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 舞蹈 体育舞蹈 舞蹈类别 全健排舞 各类民舞的风格特点</b></p><p class="ql-block"><b> 赏识教育</b></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喜欢舞蹈,平时爱欣赏健美体操、体育舞蹈、冰上舞蹈、水上舞蹈等各种体育比赛。2003年退休后,进市老年大学学习体育舞蹈、民族舞蹈。2007年起又成为市老年大学管理人员,在综艺系[注1]担任各舞蹈班的班主任,并断断续续学舞至今已达十几年。不为表演参赛,就为圆成儿时梦想。多年学舞不仅仅为强身塑形,主要是享受学舞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在享受“流动之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提升自己的“精、气、神”;学习舞蹈知识和语汇,领略舞蹈圈的精彩世界;同时,还从舞蹈老师的“赏识教育”模式中,真切感受到老年教育的真谛及风采,以后受此启迪,在我担任十年电脑老师[注2]的过程中,也成了一名践行“快乐教育”的推崇者。</p><p class="ql-block"><b>一、舞蹈类别和老年大学的舞蹈课程</b></p><p class="ql-block">涉及舞蹈这一主题,还是先认知一下它的分类。按舞蹈特征可分为:专业舞蹈、体育舞蹈(国际标准交谊舞、大众交谊舞)、时尚舞蹈、广场舞蹈。</p><p class="ql-block">其一:专业舞蹈,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爵士舞。</p><p class="ql-block">其二:体育舞蹈,分为国际标准交谊舞(有拉丁舞和摩登舞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和大众交谊舞(有四步、三步、北京平四、吉特巴、三步踩等十多个舞种)。</p><p class="ql-block">其三:时尚舞蹈,分为迪斯科、街舞、曳步舞、芭啦芭啦、钢管舞等。</p><p class="ql-block">其四:广场舞蹈,又称排舞,是当前在我国广泛流行的民间大众化舞蹈,一项很好的健身娱乐运动。广场舞在我国古代就有,历经几千年,其中以秧歌舞最为流行。</p><p class="ql-block">体育舞蹈,从严谨定义及入选体育比赛的项目来说,是指国际标准交谊舞。但随着舞蹈的发展普及和人们对舞蹈的热爱,社会上已习惯把(大众)交谊舞也称为体育舞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有位舞蹈老师杨艺,把普通交谊舞发展成为欢快大方的中四节奏的舞蹈,并逐步形成具有几十种花式的“北京平四”,广受大众青睐,老年大学也同步开设了这门课程。</p><p class="ql-block">关于广场舞蹈的由来也很有意思。2008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北京各大院校普遍组织大学生练习健身操,并排队组成气势宏大的方阵,排舞的名称便应运而生。此后,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倡导在全国各地推广健排舞,以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市老年大学立即适时开设了“全健排舞”课程,并一直延续办学至今,深受老年学员欢迎。随着健排舞在社会上的推广普及,渐渐发展为世界尽知的中国式广场舞。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健排舞早期教学传播时,还没有广场舞一说。老年大学学员中有一大批文体骨干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把自己所学健排舞广为传授,有些人直接在社区义务担任舞蹈老师,带动周围一大批群众参加舞蹈练习,推动了基层文体活动的开展,以后健排舞在群众中逐步得到推广。就无锡而言,广场舞庞大的发展阵容,老年大学的学员确在其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广场舞在强健市民体质方面发挥了它的独特作用,同时,有关舞蹈音乐扰民等问题,近几年也已逐步得到有效管控。</p><p class="ql-block">市老年大学把老年群体学舞需求和有关舞种特点结合起来设置舞蹈课程,开设班级数量也从最初的几个(东门老校址时),扩展到如今的27个班级。先后设有交谊舞、民族舞、踢踏舞、海派秧歌、全健排舞、舞蹈艺术、时装表演等。各区老年大学成立后,交谊舞班便转由区里开办。</p><p class="ql-block"><b>二、享受学舞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我在老年大学先后学过北京平四、全健排舞、芭蕾形体,以及古典舞、新疆舞、藏族舞、蒙古舞、朝鲜舞、傣族舞、胶东秧歌等民族舞蹈。虽然本人肢体协调性欠佳,腰腿也有病痛,并不是学舞的料,但经老师长期指导,渐渐也能领悟“手眼身法步”的要领,吸收舞蹈的精华,享受学舞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撇开体育舞蹈的精确定义,在我的视野里,不管什么舞蹈,都是我喜爱的体育活动,不仅热爱,而且会长期坚持学习。</p><p class="ql-block">记得学习第一个民舞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就闹了笑话。依照习惯,把自己在二中学习时那套学习方法搬进舞蹈课堂——对每个动作要领都对照节拍、歌词,分列后制成表格打印分发给本班学员。原以为自己做了件好事,谁知大家看到后笑得不行,有位当过演员的同学诚恳地告诉我;跳舞是要结合气息韵律来调节的,你这样的学跳方法可能会影响舞感。这番话让我很震惊,真是行行都有讲究。从此我明白了:学习舞蹈,绝不仅是简单地跟着节奏活动肢体,而是要掌握不同的舞蹈语言、韵律、气息和意境。慢慢地,我对老师的讲解、示范和语汇理解了,也陶醉了……</p><p class="ql-block">习跳北京平四时,在老年大学宽畅明亮的大教室中,跟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大跨度的步伐、张驰有度的旋转、时时张扬上举的左臂,使体能和肢体敏捷度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刚满70岁那年,我患了较严重的肩周炎。为能多活动肩关节,我把几套北京平四的动作组合编排,教会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几位女服务员,带着她们一起学跳,在强化练舞中让肩周炎逐步得到缓解。</p><p class="ql-block"><b>各类民舞的风格特点:</b></p><p class="ql-block">古典舞是民族舞的基础,要学习大掖步、后踏步、碾步、小碎步等十几种步法;学习按掌、山膀、小五花、双晃手、顺风旗等十多个手位。好多步法手势均源自戏剧中的经典动作。</p><p class="ql-block">其它舞蹈则各显不同特色。傣族舞挺胸屈膝、大拇指回扣而虎口张开;朝鲜舞正好相反,吸腹含胸垂肩勾脚,上下屈伸动作较多,基本是仙鹤式步调和柳式线条。</p><p class="ql-block">平时我们学得最多的舞蹈有“下肢主动,上肢舒展,欲动先屈”的藏舞,老师说要体现藏族人民劳动时沉稳洒脱的特点;学习“身姿上拔、神情高傲、眼神妩媚”的新疆舞时,则要求“时时感觉自己是漂亮高傲的女神”;蒙古舞彪悍活泼兼具,要体现蒙族姑娘豪迈欢腾的性格,很有模仿和发挥的余地,成为很多舞蹈老师教学内容的首选。最近我正好在学蒙舞,老师提醒最多的是:改变你们前一阵学的兰花指,丢掉顾盼的眼神,想像蒙古姑娘在大草原骑马、勒马时的样子:你是强壮的,手掌要坚挺,目光要投得远,双手作按掌动作时要撑得浑圆有力,下蹲时要像蒙古包一样坚实!我们就是这样听着老师生动有趣的比喻,领会掌握各类舞蹈的特色。</p><p class="ql-block">学舞过程中,老师提出总的形体要求是:挺胸、拔背、收腹、沉肩、顶头,身体要有上拔的感觉。这些对我这个从小不注意站姿坐姿的人来说,是纠正形体的好方法,至少在舞蹈教室中必须做到,所以说,习舞能提升人的“精、气、神”,也是改变人们精神面貌的有效方式。</p><p class="ql-block">想像一下:大教室里50多位爱好舞蹈的女士着装统一,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律动,老师还拉大嗓门边喊节拍边提要点,强调表情(带笑),强调要成为角色中人。在这种氛围中,谁都会暂时忘却烦恼琐事,享受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本人一直是班中年龄偏大的学员之一,今年我的座位号(储衣箱)、点名表都列第一,班长笑称我为“一号大姐”。但不管年龄大,不管学得如何(当然必须达标,不能对不起老师的辛苦付出),我最看重、最享受的是学习的过程,是学舞带给我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三、老年群体的快乐家园</b></p><p class="ql-block">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早就说过,乐舞、诗歌等艺术不仅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而且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谈到: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能够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情操”。老年大学多年来逐步形成的舞蹈特色教育(学),让我和众多老年人一样,不仅真正享受到了艺术之美,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靓丽。</p><p class="ql-block"><b>1、舞蹈的功效</b></p><p class="ql-block">老年大学的舞蹈课让学员们活跃了身心,强健了体魄。以前我当班主任时,就有好多学员告诉我:从小就有学习舞蹈的梦想(与我的想法相同),一直没机会实现,想不到退休后终于圆了自己的梦;原以为学跳舞只是健健身,想不到这儿的老师教得这么认真,学了几年,身腰挺拔了,人也变精神了,觉得越来越离不开舞蹈班了。</p><p class="ql-block"><b>2、卓著的专业成果</b></p><p class="ql-block">学校多年来开办的舞蹈班,培养出了一批学员骨干。2008年,老年大学成立舞蹈艺术团,编创的舞蹈《江南的桥》,远赴韩国演出,获国际老年文化节第二名(银奖);2016年,编创的舞蹈《水如云烟江南景》,登上了由李思思主持的央视三台栏目,为无锡争得了荣誉;省、市各届“乐龄春晚”中,也都有市老年大学的舞蹈节目。大批舞蹈骨干还积极投身社区文化建设,把所学技能传授给身边的姐妹们。在社区活动场所乃至各级基层组织的文艺会演中,都会见到老年大学学员的身影,使学校的教学成果很好地得到辐射与延伸。</p><p class="ql-block"><b>3、“赏识教育”愉悦心情</b></p><p class="ql-block">市老年大学舞蹈班已开设三十多年,一直广受欢迎。之所以这么吸引人,是因为老师们依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多年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她们以学员为本,用优雅的体态和语言、饱满的热情和微笑、赏识的交流目光,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员的情感共鸣,烘托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境界。老师在教课中常会说:“请大家表演一段,让我欣赏一下”,或是“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学会了”,甚至亲切地笑称大家为“老宝贝”。学员们动情地说:“到这儿上课,一看到老师的笑脸,我的心情马上变得好极了!”另外,对学员做得不到位、不好看的动作,从不正面批评,而是加以模仿,让学员在哈哈大笑中自纠领会。这种“赏识教育”模式,不仅更能达到师生愉悦沟通的效果,也提高了学员欣赏美、展现美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结束语:市老年大学创办至今已达35年,现有书法、国画、文史、保健、计算机、声乐舞蹈、器乐七个系,本学期开设90多门课程、256个班级,共有一万(人次)多学员参加学习。继已建立多个校外活动基地之后,今年4月初,学校又新建了“无锡市航拍协会老年航拍教育基地”。5月下旬,将在校区内举办“第十届校园艺术节”,分别组织舞蹈、歌咏、器乐三个专场演出。</p><p class="ql-block">作为无锡市老年大学曾经的管理人员和电脑教师,作为一名正在继续参加学习的舞蹈班学员,我深深热爱老年大学这个学习乐园,也非常感谢靓了我晚年生活的学舞经历,将继续在此采颉风采、收获快乐,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再添一抹靓丽的色彩。</p><p class="ql-block">老年大学如歌,每天都有跳动的音符;舞蹈学习如诗,每日都是动感的诗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