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阅读打卡第十二天——《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晴耕雨读

<p class="ql-block">  第三辑 析课:擦亮独识</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认为:评课者通常扮演两种角色:一为热情的参与者,一为冷静的旁观者。因为只有参与,你才能投入其中,才能对所评之课感同身受,才能真实、真切、真诚地体验课中的酸甜苦辣,从而抱持一种“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的心态;因为只有旁观,你才能超然其外,才能对所评之课理性思辨、独立判断,才能发现课所承载、所体现、所隐置的课程价值、教学规律、教育本质,进面彰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学术信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11 灵巧、精巧、细巧</b></p><p class="ql-block"><b> ——评金萍老师设计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认为:金萍设计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颇具“课品”。细细品读这一课品,颇多意味。教师的文心和课心,均凝聚在一个“巧”字上。</p><p class="ql-block"> 一、以“情”为经,课脉灵巧</p><p class="ql-block"> 全课的脉络走向为情所动,循情而行,悟情则止。课始,一展画面铺感情;课中,一柄斧头悟感情;课尾,一抒心声融感情。文本蒸腾的忧患之情、救赎之情始终是本课安顿步骤、采取行动、考量目标的教学主线、课堂主干。一个“情”字,将文本、作者、学生、教师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包容在一起,它不仅成了师生共同行走在故事地带的精神动能,也成了师生直面生态、痛苦思考的最后家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情”是言语学习之器,更是言语发展之道。</p><p class="ql-block"> 二、以“斧”为眼,课局精巧</p><p class="ql-block"> 抓住“斧头”,正反相交,先扬后抑,一唱三叹。这样的切人、这样的布局,让人大有出乎意料之叹,又有尽得情理之感。正读斧头,见其利端;又读斧头,显其弊端;合读斧头,方为人与自然相安无事的和谐之道。课局之巧, 可圈可点。尤为可赞的是,读“斧头””时始终不忘读“村民”。或角色置换,或感同身受,或冷眼质问,或移情体验,将“斧头”的力量和“村民”的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三、以“境”为用,课艺细巧</p><p class="ql-block"> 金老师的课堂技术别具一格,细腻巧妙。通过“复沓”技术的运用营造某种特定“语境”便是一例。其实,三读“斧头”本身就是一种大跨度的复沓技术。而在具体环节上,这种技术更是被她运用得从容不迫、挥酒自如。“ 置换"技术的运用又是一-例。学生读文本,不外乎两种姿态:一种 是站在文本的门外张望,一种是走进文本的家里端详。引领学生由“门外”而人“家里、由“看客”而成“家人”,这就是一种角色的置换。在列数斧头的种种罪后,金老师让学生敞开诉说,或悲痛地看到了....或绝望地看到......此刻,学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已经被深深地卷人到这群村民的凄惨境遇中。他们感同身受,在与文共舞、多元解读中获得了言语和精神的双重确证。我们说,没有思想的技术是盲目的技术,没有技术的思想是苍白的思想,只有思想与技术的高纯度合金,才能锻造出啸傲语文的倚天长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见”出一种古诗教学的境界 </p><p class="ql-block"> ——评叶涂林老师设计的(古诗词三首》</p><p class="ql-block"> 诗意语文致力于一种文化场的建构,将课堂视为一张文化的网、 一扇文化的窗、一口文化的井。乡关、乡愁、乡思、乡情,这一亘古弥新的文化主题、文化意象成了本设计的逻辑原点,并内在地作为主线贯穿全程。体悟“见”之恐,想象“意”之万重,品味“开”之内涵,可谓深得诗词学习之三味。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象”、“造境”、 “人情” 这三大招数,由此三招方能得诗之三味。其实,这三招并非在时间逻辑序列上展开的三个环节,而是在空间逻辑序列上呈现的三个侧面。即在举象的同时造境,在举象的同时入情,举象、造境、入情实乃同时发生,同时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招实为一招,举象、造境、人情实乃一招之三面。这一招,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即为一个“见”字。本案的设计,正是在“见”上用足了工夫,做足了文章。看“秋风”之象,造萧瑟之境,入思乡之情,此一例也;忆“故园”之象,造温馨之境,悟心碎之情,此二例也;举“开封”之象,见“匆匆”之境,融游子之情,此三例也。在“举象”、“情境”的同时,本案总是高度自觉地将“移情”、“入情”、“悟情”、“化情”融人其中。说到底,文化之要义还在于把握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才是亘古弥新、千秋不移的文化之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两节评课中出现了几个新的说法:1.课品——“课”不应该成为某种标准化的“产品 ”,他们应该是性格鲜明的“艺术”、“作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老师把“课”称之为“课品”。2.<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诗意语文致力于一种文化场的建构,将课堂视为一张文化的网、 一扇文化的窗、一口文化的井。3.文化之要义还在于把握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才是亘古弥新、千秋不移的文化之魂。</span></p>

斧头

举象

文化

课品

造境

王老师

文本

技术

人之常情

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