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赏心腊梅三两枝,一片花瓣一行诗”的隆冬,应三河村之邀,由江津摄影家协会王勇毅主席带队,摄协吴文高、邱仁福、李友玲、袁凤冰、陈正华组队前往采风,为该村打造江津滨江新城后花园建言献策。</p> <p class="ql-block">《清平乐.三河村》</p><p class="ql-block"> 新城破晓,缙云晨曦绕。苍茫大地炊烟袅,民风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 津壁茶马古道,倒流河畔竹窕。古桥炮台摩崖,兴业观光养老。</p> <p class="ql-block"> 江津区圣泉街道办事处三河村,位于圣泉街道以西,由原刘家村、柏树村、苏家村合并而成。东连江津滨江新城,南临德感、西靠缙云山脉,北接重庆工程职业学院。</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拥有刘家、柏树、苏家3个经济合作社,全村人口3102人,1279户,村内有苗族、彝族、傣族等8个少数民族38人。安置三峡移民12户、41人。村党委下辖3个党支部,党员85人。全村有村民代表36人。</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有耕地2685亩,森林覆盖面积2999亩,土质多为西南高富硒红土,域内空气清新自然。</p><p class="ql-block"> 全村已实现社社通公路,境内硬化桂筲路、大达路、歇白路、苏槽路、马方路2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8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主产水稻、红薯、花椒、长叶橙、葡萄、无花果、李子、桃子、柠檬、清见、W默科特等农经作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全村初步形成以花椒、柑橘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11500元。</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拥有航侨水果农场、恒杰长叶橙专业合作社,邦聚家庭农场、硒橙美宿农家乐、富洪养殖场、蜂去养蜂场等小微企业46家。</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分布有茶马古道、古大桥、古炮台、古战壕、鬼东哥摩崖石刻等历史古迹和文物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民风淳朴,现有李家大院、赵家大院两个文化大院,2020年,李家大院被评为区级美丽院落。</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紧依江津东部新城,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发展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养身养老产业,依托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是打造江津滨江新城后花园的首选之地(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朋友,当你走进三河村,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那散落一地的自然景观和遗存至今的千年古迹。</p><p class="ql-block"> 自然景观一一倒流河。倒流河发源于缙云山,流经双福进入三河村,一直向西流经德感、油溪汇入长江,故称倒流河。</p> <p class="ql-block"> 倒流河横贯三河村全境,是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当朝阳从滨江新城升起,当你站在高处腑瞰全村的时候,她像一条镶嵌翡翠的白色飘带,蜿蜒在三河村的大地上,串起珍珠般的自然村落,淡淡雾霭,层层山峦,袅袅炊烟,款款情愫,一幅立体的新农村画卷徐徐为你展开……。</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在这里筑坝,放缓了河流的脚步,形成了湖平岸阔映缙云,翠竹蔽日影盈村。古桥静卧碧波里,竹排荡处起歌声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古迹遗存一一古大桥。在倒流河与茶马古道交汇处,翠竹萦桥绿,碧水映流云。一步一回首,一枝一叶情。这便是千年古大桥。</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据传说:古大桥始建于宋代,当时建的是一座多孔石板桥,后毁于洪水,清朝中期重建,即便是保存了几百年的现在的单拱石桥。</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古大桥桥面宽阔,桥两边的护栏棱形设置,厚重古朴。桥拱上方,上游一面雕刻有龙头,昂首挺拔,傲视洪水汹涌而至,大有劈波镇水之气势,下游一面雕有龙尾。大桥的东桥头立有石碑,正面刻有“古大桥”字样,背面雕刻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p> <p class="ql-block"> 古大桥虽经历几百年的风雨历程,却更显苍劲厚重。远远望去,气势宏伟,似长虹卧波,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而喟叹。</p> <p class="ql-block"> 漫漫烟雨遮古道,萧萧风雨过溪桥。这是对茶马古道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据传说:三河村茶马古道是贵州与四川的经商要道,是江津和壁山的通商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这条古道保存较好的有两段,一是双龙段,另一段是古大桥段。古时的马队和挑夫从双龙出发,途经垭口、二台坡、吆店子、古大桥、魏家兰垭、坪桥、枣子坪、后事坡、金谷坪、关口、山王店等一直到壁山,这条茶马古道当年非常热闹,被称为古时的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双龙段,道路宽阔,青石铺路,看着那人踩马踏的百年古道,想想那饱含沧桑的深深印迹,无不让人佩服赶马人百折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非凡的胆识,艰苦卓绝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古大桥段。过了古大桥,经过一段缓坡便是吆店子。据老人回忆,吆店子原本有一棵几百年的黄桷树,树下一溜店铺,是商人、马队、挑夫歇脚和打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茶马古道从古大桥到双龙有一段上坡路叫二台坡,据当地人说:这段路又叫“二呢坡”。</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传说:有一年大旱,人们四处找水。一天一位年轻人路过这里,住在山下的少妇说:“你把我背到山那边去取水吧!”年轻人没有多说,背起少妇向二台坡走去。边走少妇边数“一呢、二呢,一呢、二呢……,”当他们爬到二台坡半山的黄桷树下,年轻人又累又渴死去,少妇不忍抛弃,借来工具把年轻人就地掩埋。</p> <p class="ql-block"> 当少妇挖开土层,一股清泉喷涌而出,缓解了当地旱情。人们为了纪念死去的年轻人,就把二台坡改名为“二呢坡。”</p><p class="ql-block"> 人们在泉眼处修井立碑,便有了现在的四方古井。</p> <p class="ql-block"> 岩洞人家一一脱贫教育基地。在倒流河西岸,古大桥南侧,有大、小两个岩洞,困难时期,这里曾经居住过数户人家、几十个人,他们几代人在岩洞栖身,<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遮风挡雨、生</span>儿育女、生产生活,成为困难时期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境遇。</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居住小岩洞的人家,家俱陈设原封末动,保存完好,是一处完美的脱贫致富教育现场。</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岩洞人家旧址,让我们回想起那漂泊流离,食不果腹的困难年代。</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吴文高摄)</p> <p class="ql-block">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岩洞人家己经搬出了大、小岩洞,住进了宽厰明亮的新房。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精神面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已经成为了勤劳致富建成小康之家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岩洞人家的浓浓年味。据了解,他的儿子在外打工,他年纪大了,在家搞点副业,也杀了年猪,生活越过越好。</p> <p class="ql-block"> 勤劳致富的岩洞人家,在向大家晒农产品。</p> <p class="ql-block"> 岩洞人家的新居。</p> <p class="ql-block"> 岩洞人家养殖致富,家禽家畜六畜兴旺。</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汉墓。在倒流河西岸,古大桥北侧的岩壁上,镶嵌着数十个石窟,听老一辈说,这是年代久远的汉墓群。</p> <p class="ql-block"> 三河村汉墓包括古炮台、古战壕、摩崖石刻等一批历史遗存,它就像一部承载历史印迹的史记,静静地在哪里等待考古专家们的开启与鉴赏,它就象满腹经纶的长者,静静地在那里等待,让我们带着景仰去顶礼、去膜拜,还原其历史,评估其贡献。</p> <p class="ql-block"> 乡村旅游是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形式,独具背靠滨江新城优越乡村旅游资源的三河村,应当尽快转轨到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和提升新农村品味建设上来。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p> <p class="ql-block"> 一、突出规划,坚持开发、保护两手抓。按乡村振兴规划,科学合理编制,三河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新城后花园的乡村旅游品牌。</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规划,合理布局,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发展“公司+农庄”的乡村旅游经营摸式,实现春游菜花黄,夏季荡水乡,秋采进果园,冬赏腊梅香。</p> <p class="ql-block"> 逐步拓展农旅项目,完善交通、步道、指示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旅游项目多元化、知识化、趣味化入手,突出农业,体现绿色,收获乐趣,保护古迹。</p> <p class="ql-block"> 二、重点营造乡村旅游品牌。三河村要实现滨江新城后花园的定位,需要重点挖掘和开发一批具有三河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在经营上,可按旅游资源分布,由企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村庄的模式开发,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p> <p class="ql-block"> 如茶马古道、古大桥、岩洞人家一线可打造精品路线。</p> <p class="ql-block"> 也可以农业企业为一节点,打造采摘、狩猎、捕捞等项目,将山水、美食、文化、古迹有机整合,开发富有“三河晨韵”、“茶马诗话”、“水乡情怀”、“乡贤大院”等大自然和人文情调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三、基于特色,培育和延伸农旅产业链条。乡村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农业特色资源,培育旅游特色产品。如发掘有机传统美食,发展特色餐饮,开发旅游纪念品等。</p> <p class="ql-block"> 重点开发特色鱼、手工条粉、根雕、竹编等地方特色产品,培育旅游商品市场。</p> <p class="ql-block"> 举办农民丰收节和富含农业生产特色、文化背景的农事会(节),宣传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突出三河村特色,与学校、高校共建实验实习基地,着力打造大院文化,培育乡贤乡愁。</p> <p class="ql-block">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三河村拥有“成渝双城”建设和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机遇,面向“十四五”、展望“二0三五”,勤劳智慧的三河村人民,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在圣泉街道办事处及各级各部门的合力支持下,建设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江津滨江新城后花园”的梦想一定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 策划:王勇毅、吴文高、邱仁福</p><p class="ql-block"> 袁凤冰、候显会、赵礼华</p><p class="ql-block"> 图文:陈正华、李友玲</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