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耕地土质酥松如初

杨茂森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近几年因护理老妈常住乡下,亲眼看到老农挖花生和红苕的艰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曾记得在大集体时,当年一锄挖起花生和红苕,沾在上面的泥土自然脱落,很快就能挖一大片。然而,现在的耕地泥土板结,一锄下去犹如挖在铁板上般坚硬。年老力衰的留守老人挖起来非常吃力,花生和红苕被泥土包裹得严严实实像灰包蛋,只能在泥土中慢慢捏出来,土中刨食真不容易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农村耕地的土壤不再酥松,居然变得如此板结富有粘性,据我观察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弃用农家肥,普遍使用化学肥料是主因。我记得过去绿叶青草沤成的有机肥料,田泥巴晒干捣碎、浇上粪水和上草木灰做成的干粪,人畜粪便是农作物的主要肥料。这些人工和成的肥料,不仅能使土质酥松,而且种出的粮油作物及蔬菜没有任何污染,吃起来原滋原味特别香,被人们称作绿色食品。现在种庄稼没人施用农家肥,全部施用化学肥料。打窝下种时就下化肥,出苖后再用化肥催苖成长。而且化肥放少了还没收成,因此越放越多以求提高产量。从而致使土壤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不仅土壤越来越板结,而且生产的农作物失去了原有的香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忽略了土壤培植是次因。原来农闲时,不管天晴下雨,还是刮风下雪,挑沙沟、面石谷、深翻土地的劳动场面随处可见。农闲变农忙,大家依然干得热火朝天。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土壤质量的改善,土质松软而不板结。如今,年青人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哪有力气去做那些体力活。不仅不培植土壤,而且很多土地在来年下种时砍去桔杆,只能将汤圆汤不耕不翻直接打窝下种,力所能及地种点口粮自己够吃就行了。对土地的敷衍种植,加速了土壤的板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气候变暖,大量施用农药杀虫除草,是造成土壤板结的第三个原因。由于气温逐年升高,冬季难见霜雪,害虫得以顺利过冬繁殖极快,虫害日益严重。种植农作物需要长期施用农药,才能减少虫害的侵袭。除了栽种的红苕不用农药外,其它任何作物都需长期使用农药才能保收。土中生长的杂草不是人工扯除,而是使用百草枯、草甘磷啧洒除草。农药和化肥相互作用,进一步恶化了土壤质量,致使耕地越来越板结,花生和红苕才紧紧包裹在泥团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国家再三号召要科学种田,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多地施用农家肥,注重耕地的保护和培植,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愿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确保18亿耕地的土质酥松如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