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写作指导 <p class="ql-block"> 于老师认为,“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着眼于培养人,应该遵循“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训练为主”)的原则。传统作文教学的训练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题目,老师出;框框,老师定;作后,老师改;改后,老师评。这种训练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于老师吸取了传统作文训练的优点,摒弃了不合理的成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特色。</p> 一、出示例文,学生模仿 <p class="ql-block"> 于老师重点强调了在写应用文时一定要先出示例文,结合例文来掌握应用文的格式。于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教授写“借条”和“介绍信”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先出示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再通过分析内容 ,使学生明白它们是生活、活动的需要,不写不行,不会也不行。此时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主动的,效果非常好。</p> 二、在运用中巩固、提高 <p class="ql-block"> 如果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只讲而不练,练而不用,那么过不了多久,学生便会遗忘。所以于老师经常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运用,例如:学生只要捡到贵重的东西,就会让他们写招领启事;只要请假,首先要写好请假条;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会让学生出通知……使学习和生活建立联系,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p> 三、先讲后写—作中指导 <p class="ql-block"> 于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无论写什么,不管是记叙文还是应用文,一般是先写后讲。有例文的,基本不讲,靠学生自己去悟、去模仿。这样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是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写作能力。而学生也都能写得很不错。左中指导学生听的认真,因为他们在尝试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正想讨教老师,这样做也避免了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听了老师对少数学生作文的“面批”后,再去修改自己的草稿,也锻炼了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面批几人,全班受益)。</p> 四、多读多作,在实践中领悟方法 <p class="ql-block"> 英国作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书是最好的作文辅导老师。”于老师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取决于对生活感受的多少,对事物认识的深浅,而不是技巧。所以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更看重对生活的感受,看重对生活的认识,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人。同时适当让学生多读、多写,从读、写的实践中去领悟写作方法、技巧。一切写作技巧和方法都是在活生生的文章里,真正掌握它们靠的不是讲解,而是靠自己在读中,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地领悟,在不断的写作中,一点一点地去掌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