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今天上午的外国文学课程中,李文军老师又一次把我们带入了外国文学的作品流中。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外国文学的起源以及各个流派。在讲到现实主义流派时详细的为我们讲述了《红与黑》这部著作。并在课堂的后半部分与同学们做了深度交流,探讨了中学课本选入外国文学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教授提出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一方面改变了语文教材的结构,给语文教材注入了新的血液,增加了新的能量,同时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积了丰富的外国文学知识,也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第三,主题、背景的相似或不同,对本国的文学作品或是种补充,或是一种强调,或是一种深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李教授讲到如何在课堂中讲好外国著作时,我结合李教授所给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背景添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与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外国文学作品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这就使得学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因而也就对这些作品产生了排斥心理。这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详细地介绍文章所反映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因此进行外国文学作品讲解时,背景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对比阅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世界上任何文学实体、文学现象的科学考察与分析,都必须从相互联系的观点出发。因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生活、情感、心理上总有共性的一面,所以即使表面无直接联系的文学实体、文学现象,也可能共同包含着某种“一般通行的原理、原则”。这是人类文学史、各国文学史和各民族文学史中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种客观存在。优秀的作品总是受众人的青睐,世界文学也就是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共同向前发展着。每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在对比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并进一步将其“拿过来,为我所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多样解读文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者的视野总要宽于作者的原创,高明的作家总是能够用有限的文字为读者提供多样的想象空间。选入课本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发出新的含义因此,我们不能只守住一种理解,将其奉为经典,而是应该放开想象,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作品,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多样性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今天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是教学目的之一,更将有助于学生精神视阈的拓展,情感世界的丰富,文化品位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多元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获得愈加充溢的生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