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爆竹声中除旧岁

Yjm

<p class="ql-block">  农历十二月三十的晚上,俗称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为期待的夜晚。尽是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人们极尽所能,为的是要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拥抱新一年的到来。而漫天“噼里啪啦”震耳的爆竹声,是人们最渴望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以往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来临之时,一阵鞭炮声响起之后,多串很长的鞭炮此起彼伏,“噼里啪啦”炸响个不停,突然间一阵沉默,随之而来的是一道道刺眼的光亮飞上天空,传来震天的轰隆的巨响,高升炮、礼花弹在空中依次炸开,仿佛在说,新年您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过年放爆竹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有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反映了古人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爆竹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市政安全需要,2016年起修订了《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外环线以内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2018年,上海增加外环外禁放范围。几千年来过年放爆竹的民俗难以想像的霎那间得以改变,春节的城市变得异常的安静。如今上海市区过年不闻爆竹声已经进入了第六年,又疫情下,返乡过年的人不多,路上的人与车还是很少,过大年的氛围逊色了不少。对那“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噗噗”的爆竹声很是留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年三十的晚上,又称除</span>夕,除了吃年夜饭、换新衣、发收抢红包、相互发微信或致电拜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虽然这些年我已经不看春晚了,还要“守岁”。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古時南北朝文人有守岁的诗文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夜,古人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好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守岁。一来图吉利,二是大年夜是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太重要了,不该早睡,也睡不着。父母在世时,觉得家在,盼着过年,我会去父母家,与他们团聚,尽可能热热闹闹地吃顿年夜饭。然后回到自己小家,拿出节前准备的几串鞭炮几盒高升,等待零点时分,新的一年的到来。待燃放尽了那些爆竹,新年已至,大功告成才安然睡去。父母不在后,彷佛那个家已不在了,变得怕过年,除夕夜有些变味,过得也简单了,许多过年程序省略了,在孤独若有所失中度过。尽管这样,还是坚持守岁,迎接新的一年来临。</p><p class="ql-block"> 记忆最为深刻的那年过年。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除夕,坐在电视机前熬夜守岁,不经意中朦朦胧胧睡去,只听远处传来一声“新年来啦!”,霎时间,窗外一束烟花像一支利箭一般,冲向天空炸出了一张美丽的笑脸。紧接着,不计其数的爆竹、烟花和鞭炮同时炸开,像机关枪里的子弹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炸响,冲上天空,染红了整个天边。我走到窗前,常日里清晰的城市天际线已经不见,整个城市上空成了烟花纷飞的海洋,又宛如巨大的满是硝烟的战场,人们在尽情的释放,告别过去,迎接未来。我心里嘀咕着,未来总是充滿了希望,那么美好,可是岁月催人老,又老了一岁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按下拍攝键,记录下了那震人心魄的場景。</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的今天,农历辛丑年的新年即將来临時,把当时拍攝的两段视頻插入此文中,因受播放时间限制剪辑了部分,以示对那时那刻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07年2月17日除夕23时53分2秒</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距人民广场正北面7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07年2月18日正月初一0点01分4秒</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距人民广场正北面7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