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德,古称“武陵”、“朗州”,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常德城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历史故事“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常德城二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常德独有的“善德文化”。</p> <p class="ql-block">常德,处长江之南,洞庭之西。古来为云贵锁钥,川渝咽喉。领雪峰武陵而时东时西,治沅江澧水而有分有合。秦为黔中地,汉为武陵郡;后或朗,或鼎,亦沅,亦辰。名相异也,治略同也。宋政和间,置常德府,历数代而不改,迄今而相袭。</p><p class="ql-block">常德,人文灿烂,辉耀古今。善卷隐逸,却帝冕而成令德;大禹尽瘁,奉天下而安苍生。屈子涉江,独怀孤忠;宋玉登楼,岂为风流。马援挥师,南北传壶头;李广远征,上下说军洲。渔郎溯溪,忽逢千年桃花;刘海采樵,偶结万古情缘。白马湖上,碧霄飞白羽;采菱城旁,兰舟系古风。蕉风夜雨,款款如闻读书声;朗月疏星,依依似见囊萤人。风急浪高,围湖盛英雄泪;云遮雾罩,夹山枕帝王梦。一介书生,丹心献共和;八千虎贲,碧血卫中华。丁玲才高,《沙菲》不朽;翦公博学,通古识今。</p><p class="ql-block">常德,名胜荟萃,风华绝伦。日出洞庭,渔舟点点入早霞;月上武陵,翔鸟翩翩下层林。城头山,一丘田耕九千岁;汤家岗,几片陶照羲皇月。壶瓶落花,千丈飞雪;柳湖轻浪,万顷琉璃。花岩溪,数行白鹭过青天;太浮山,几间禅房问红尘。夜光杯前,酒香花满树;日月山上,烟轻友胜云。稻海婆娑,金盏盈盈;棉山连绵,银峰皑皑。九澧极浦,时闻秦腔汉调;五溪深岸,常见尧风舜习。笔架城,从古期搁如椽笔;麻阳街,于今可比上河图。丝弦连花鼓,俗腔生雅调;汉剧并荆河,旧曲谱新词。诗词歌赋,传唱城乡里巷;琴棋书画,花开楼宇村头。</p> <p class="ql-block">柳叶湖因湖面形似一片柳叶而得名,是五万年前形成的一个天然湖泊,属于西洞庭湖的一部分。坐落在湖南常德古城东北,东临洞庭湖、南临沅水、西依武陵山,北枕太阳山,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1.8平方公里,是集山、水、田园、城四位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区,被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和“城市环抱的水上天堂”。</p> <p class="ql-block">“清清的一湖呀,弯弯如柳叶眉,杨柳随风舞啊,白鹭双双飞。”一曲《柳叶湖美》唱出了它的灵动。一湾清水,品不完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水中锦鲤原非鸟,天外柳叶化成湖。劝君莫羡空中月,月下清风自卷舒。”这就是常德柳叶湖,闻其名,便能感受到柳树环湖,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走近柳叶湖,心肯定会被这满湖的水震慑,江南水乡里纤尘不染、澄碧清幽的湖水,空气中满是从柳树上,柳条间,柳叶里散发出来的特有的微微清香。微风中,柳枝儿随风飘动,柳丝儿垂落在身上,垂落在地上,垂落在水里,绿得让人心疼,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如今映入眼帘的柳叶湖,却是另一道风景:环湖游道蜿蜒曲折,湖岸山环水绕,收放有致;近观湖畔,阡陌纵横,婉约秀逸。清风徐来,垂柳拂岸,莲荷溢香。</p> <p class="ql-block">顺着湖堤环绕着散步,远望几只零星的游船,晃晃悠悠,树叶一般浮在水面。极目远眺,湖天一色处,霞光满天。唐代文人刘禹锡当年送客柳叶湖,曾经激昂地吟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p> <p class="ql-block">常德河街是武陵人留住乡愁、延续乡愁的地方,也是异乡人感受乡愁、牵动乡愁的地方。常德河街原来是指老常德城临近沅江岸边的几条旧名麻阳街、大河街、小河街的老街。是老常德靠近河运码头的最重要的商业区域。为还原老常德景象,让游客体验到清末民初的市井风情,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常德河街。常德河街位于穿紫河东段,东起常德大道,西至紫缘路,南邻姻缘河,北连河街路。总用地面积约13.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78万平方米,街区总长度约1500米,单体建筑211栋,商铺368间。这里是依据历史故事、文化、雕塑和建筑,以餐饮、文化、民俗休闲、住宿等为主,打造的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记忆古街。常德河街,是刘禹锡、杨嗣昌、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化名人浓墨描绘的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是烙印在常德的“清明上河图”。</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河街码头,在水运昌盛的年代里,码头外停靠着密密麻麻的船支,卸货的,装船的,叫卖的,谈生意的,喧嚣热闹。武陵古城,以东门往西,直到大西门码头,河街连绵数公里,从东门起,三段分别为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统称为常德沅水河街,繁荣热闹的河街,可是武陵古城最具特色的老街,那里是一幅常德百姓民俗生活的鲜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大河街,河街中最繁华的一段,当年这里商贾云集,街的两边是各种商行、商铺及会馆,富商大贾居住的窨子屋多建造在这条街道。大河街里的商铺、商行主要经营桐油、木材、棉花、药材、金号、钱庄等,外国商人开设的桐油行、煤油行、轮船公司也都聚集在这里。大河街共有7个码头,包括下南门码头、小码头、木码头、驿码头、仁智桥码头、姜码头、三官殿码头,功能各异。当年的大河街,仅油行就有10多家,从常德码头收购的桐油,年收购量达30至40万担,常德曾是中国第二大桐油市场,仅次于四川万县,有“油码头”之称。</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河街,还原了1943年前的洋行、富商、店铺和住宅,如典型的美孚洋行、万寿宫、信义药材、恒裕油号等大型商铺。其建筑为砖混结构,设计有单开间、双开间、多开间,单体建筑有四合院和窨子屋。全长约900米的大河街,现有商铺257间,经营以特色餐饮、茶楼和古玩字画为主,其次是地方手工业优质产品,如铁器、竹器、木器和酿酒等。而与文学巨匠沈从文先生结下了难解之缘的平安客栈,也将再现在大河街内。</p> <p class="ql-block">小河街,从上南门码头至下南门码头,路面由麻石和石板铺设,街两边的房屋多为木板房。民国时期的小河街,各种小商铺林立,邵阳人、湘乡人、衡阳人在街上做生意的很多,街上酒楼、客栈、戏场、茶馆众多,常年熙熙攘攘,嘈杂热闹,河岸街内上下灯火通明。</p><p class="ql-block">新建的小河街长约260米,有商铺58间,建筑采用砖木结构,以1943年前的代表风格为原型,恢复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包括南江楼和土地庙。街区将以小吃和特色餐饮相结合的形式,主要经营特色餐饮,如擂茶、肠子馆、火锅等。</p> <p class="ql-block">麻阳街,曾经一边是水,一边是城墙,这里住的全是麻阳人,因居住在沅江上游,而被称为“上河人”。麻阳街的经典是麻阳会馆,麻阳人经常聚集在这里“歌舞宴乐”。重建的麻阳会馆与鸳鸯走马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众多的建筑物中显得格外亮眼。新建的麻阳街共有商铺47间,均为小型单边木结构房屋,一边靠城墙搭建,一边临河形成吊脚楼。目前,麻阳街的前期招商已完毕。这里将主要经营干货和全国各地风味小吃,如常德米粉、酱板鸭、麻辣肉、穿眼粑粑等,重现麻阳街昔日繁华之景。</p> <p class="ql-block">回望百年常德河街,侧畔流淌着屈原的诗意涉江、流淌着善德苍翠、流淌着刘海狐仙的花鼓戏。如今,一个全新的常德河街重现在世人面前,让常德人在感受浓浓老常德风味河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文脉和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体会到常德城市发展建设的进步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白马湖公园</p><p class="ql-block">自古常德胜境,不缺豪迈气概与浪漫情怀。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诗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中,就可领略其时风光。后句的“白马湖”,是为古代常德人郊游娱戏之胜地。历经沧海桑田,今日白马湖,是一个聚现代科技与人文尚品,揽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与广场长廊,集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和运动健身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建有"三馆"(规划展示馆、群众艺术馆、城建档案馆)、"三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学技术展示中心)两大市级公用建筑;有德善、德舞两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白马湖公园目前大约10多万棵花草树木,共有千余品种。前来欣赏旅游这美丽公园游客每年不少于千万以上,这里空气清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是一个旅游的选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滨湖公园位于常德市区中心,有宋碑等名胜古迹。铁经幢建在1.42米高的石幢座上,幢座呈束腰形态,其边缘刻有云莲纹饰。幢用白口铁铸成,圆柱形,下大上小,高4.335米,其底部直径0.9米,重1520.8千克,仿木建筑。下端除铸浮雕半身力士和佛像外,还饰有花纹和龙虎等动物图案。因经幢用生铁铸成,在我国少见,故十分珍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碑原在德山乾明寺故址内,1979年迁此。是研究封建寺庙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 滨湖公园是常德市中心唯一大型的水景花园。公园创建以来,政府总投资超过2亿元。园内建有锁龙石、三观亭、石拱桥等多处人文与小品景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丁玲公园位于市城区,在龙港路以东、皂果路以西、新河路以南、紫菱路以北,规划总面积为448亩,总投资约3.2亿元。建设主要包括水体建设、西南角的主山体和丁玲纪念馆、西北角的儿童游乐园、东北角的民俗文化长廊等四块。丁玲纪念区是以瞻仰缅怀历史名人为主的纪念区,包括丁玲纪念馆、丁玲雕塑等标志性建筑。在公园内的东北方,有古戏台、风雨廊桥、窨子屋等传统民居建筑群,一条沿水而建的仿古民俗文化长廊展示着常德的历史、特色民俗文化,结合古朴的常德老街风格形成了集观光、游玩、购物于一体的常德民俗街。休闲游乐区将有多项游乐设施对市民开放。在湿地景观保护区内,大量水塘、河流贯穿连通,原有湿地系统将与整个公园建设浑然一体,形成生态幽静的休憩环境。</p> <p class="ql-block">屈原公园是由原临江公园改的名。屈原是楚文化的代表人物,曾到过常德市的许多地方,并留下了“沅有芷兮澧有兰”等许多名句。屈原公园原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综合公园,入口道路转弯处正在修建一个牌坊,上书“屈原公园”,屈原雕塑以白色的花岗岩为材料,体现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形成广场的中心景观。在公园的主道沿线2公里,设立了诗作碑刻,将屈原的部分诗作,如《离骚》、《九歌》等20首刻在汉白玉的石碑上,一路铺展开来,形成一本流动的诗集,游客可一路赏景一路诵诗。</p> <p class="ql-block">常德江南沅江风光带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项目设计秉承“海绵城市”理念,力求实现城水共生、人水和谐、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这条将于明年4月竣工的风光带,将拥有树林、草甸、花田、沙滩等自然景观和游泳场、篮球场、排球场、极限运动场、儿童游乐场、自行车道等活动场所,可以漫步休闲、健身娱乐。同时,一堵精美的江南画墙,将与北岸“常德诗墙”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孤峰公园是以孤峰塔为主正在改扩建的新公园。孤峰塔坐落在与常德城隔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岭。孤峰塔最早的前身是建于唐代的楚望亭,因刘禹锡的《楚望赋》而命名。</p><p class="ql-block">原孤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以后又经两次修建:一次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一次为光绪八年(1882)。光绪年间修建的孤峰塔,高16米,底部直径3.5米,砖石结构,七级八面,有须弥座。塔刹为覆钵形,上置宝瓶,华盖为青瓦所覆,逐层各方有拱券门或开或闭。正南梯一级,有一门可入。塔内空圆如井,无旋梯,但攀缘可达五层。塔表素白,形质古朴。</p><p class="ql-block">孤峰塔1969年被拆毁。现在所见孤峰塔是80年代重建的,1988年春竣工。</p><p class="ql-block">2019年常德市政府将孤峰塔改扩建成孤峰公园,底层两边加建回廊,主塔重新描画云纹色彩,现在未完工正在进行时。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周围的沅江及城市风光尽收眼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