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常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总是骄傲地告诉他:“在长江岸边的监利市。"其实,我最喜欢北宋大诗人苏轼一句词“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曾多次贬谪到偏远的蛮荒之地,却总是十分乐观,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把庸常的日子过得诗意盎然。千百年来,他便成为无数失意落魄文人们的精神导师。</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入世以来,在人间流浪的过程中,停靠过每一个人生驿站,似乎都是我的故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恰逢医院正从血吸虫病专科转型综合医院初建阶段,受历史原因影响,那些年,单位很不景气,为了减轻医院负担,院长曾鼓励医护们走出单位,开设几家门诊,自谋生路。</p><p class="ql-block"> 1998年春,我带着3名护士,聘请一个退休男医生,在县城繁华地段的古香岭小街巷开设一家门诊。</p><p class="ql-block"> 那年夏天,暴雨连连,内涝外洪,长江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受灾乡民纷纷逃难来到县城。乞讨者,求医者络绎不绝。尽管我们门诊开设不到半年,免强维持生计,但对这些逃难乡民,我却心生怜悯,总是慷慨解囊,同事们对我颇多怨言,那时我便借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之古训开导同事:”夫医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仍然说服不了他们,只能自掏腰包,好在都是一些感冒,红眼病,腹泻等小病小灾。</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搀扶着她老婆来求医,见到我,他十分亲切说:“红霞妹妹,我是你老家毛市镇包铺村人,现在家里受灾,手上有点困难,找到你爸爸,他让我来找你帮忙赊账给我老婆治病,我秋收后一定还清医药费……“他信誓旦旦,离开故乡这么多年,我根本不认识他了,我看了他的身份证,确信他是故乡人,便说:“既然我们是老乡,我用工资给你先垫付医药费吧”。</p><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治好了他老婆的病,花掉了800多元,相当于我当时一个月的薪水。他们出院后快一年,却一去不回头。同事们笑我傻,太轻信别人,我说:“那是生我养我的第一故乡啊,家乡受灾,这笔钱我权当回报父老乡亲了吧。”</p> <p class="ql-block"> 本世纪初,我国慢性乙肝正处于流行上升期。据流行病学调查,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与患者约1.2亿人,抗乙肝病毒药物尚在研究中,因无特效药,人们谈肝色变,导致多少患者死于肝硬化与肝癌变。</p><p class="ql-block"> 哲学家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让自己变更好的路上,我放弃继续在外面开门诊抓收入的好机会,主动向院领导提交一份申请,去上级大医院进修深造一年。</p><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我便如愿以偿来到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学习机会十分难得,我如饥似渴学习着,每天跟随教授从病房,到实验室,再到图书馆,除了医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还撰写2篇论文,在省级医刊上发表。</p><p class="ql-block"> 在协和医院进修期间,带教老师鼓励我考研,我也曾想成为医术精湛的苍生大医,但家务缠身,当时小弟不幸患了精神病,母亲又患晚期血吸虫病,女儿刚上小学,正需要母亲照顾,我只能向命运投降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从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学习归来后,肝病诊疗技术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二十多年临床工作中,治愈了不少重症肝病患者。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年来,我勤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十多篇论文,先后发表在省、国家级医刊上,曾获湖北省肝病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以及荆州市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深受广大患者及业界的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 记得2011年,我收治一个“乙肝肝硬化并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肝病发展这个阶段,死亡率约80%。因他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我建议他转武汉同济或协和医院治疗。他的父亲,患有严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期血吸虫病,十多年来,反复在我院住院治疗,现阶段已出现顽固性腹水与肾功衰,</span>命在旦夕,但他却更担忧病重的儿子。老父亲哽咽地对我说:“张医生,我儿子病太危险,求求你在百忙之中抽一天时间,护送我儿子去武汉,否则,他已经便血、呕血两天了,我怕他死在路上……” </p> <p class="ql-block"> 我答应了老人请求,顶着寒风,护送这个患者到了同济医院,当时因病床十分紧张,患者的弟弟虽然是福建省委一名干部,委托湖北省领导给同济医院开后门,预约床位,但依然落了空。患者只能在门诊急诊科留观。3个小时诊疗费就花费7000多元,患者家属忧心如焚 ,苦苦哀求我去找教授,我说:“我曾在协和医院进修,根本不认识同济医院教授呀!怎么办呢?”我不忍看到患者和家属一张张愁云惨淡的脸,冒着胆子,急匆匆走进我省著名肝病专家田德英教授诊室,我说:“田教授,我是监利县级医院医生,今天上午护送一例重症肝炎患者,现在正在你们医院门诊急诊科抢救,这个患者只有四十岁呀,他上有老,下有小,请您开恩在科室再加一张床收下他吧?!如果您不帮忙收下他,他的家属决不放我回去,可是,我们单位还有好多病人等着我呀……”我以一个医者深深悲悯情怀,诚挚的请求打动了田教授,她赶紧来到急诊科看望病人,打通住院部电话,吩咐值班医生在狭窄的病房走廊里加了一张床。</p><p class="ql-block"> 办理好患者入院手续后,已到夜幕降临时分,我和患者家属披星戴月连夜赶回家。路上,患者大哥张国祥塞给我一个大信封,他说:“红霞姐,你今天帮了我们家大忙哬!这2000元钱只是一点心意,一定收下!”我退给了他,对他说:“既然我们同姓一个张,就是一家人,不必客气了。再说作为医生,急为患者之所急,想为患者之所想,这是我职责呀。”</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月后,张国祥安葬父亲和弟弟后,送来一块镀金贺匾,上面是他父亲临终前几天作的七言律诗,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感激与赞美,还送给我们科室一车西瓜。我激动的热泪盈眶,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高挂在科室一面墙上。从此,每天上班时,走进医生办公室,这块熠熠生辉匾额,犹如一面正衣镜,每天透视着我的灵魂,激励我工作更加精益求精,赤诚热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力争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医生!</p> <p class="ql-block"> 前年夏天,我在尺八镇高雄村扶贫点义诊,接诊一个来自上车湾镇老年患者,她是来尺八镇走亲戚的。听见她用监南口音介绍病情,她说:“医生,我有胃病几年了,总是治不好,这几天又复发,口(Ke)里也烂了……”我说:“晓(xio)得了。”她惊喜地说:“您是上车湾人?”我赶紧说:“不瞒你说,我只能算你半个老乡,我年轻时曾在那里工作几年”她又说:“你就看在半个老乡面子上,下真神把我胃病治好吧!”我笑着点头。</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17岁就离开家乡,在上车湾镇血防站待业工作3年,认识几个病友,还结交了两个姐姐。那时候,我经常去她们家做客,她们视我如同手足,尤其是秋仙姐,对我疼爱有加,対于刚离开父母的我来说,有了家的温暖。所以,在我心里一直把上车湾当成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我便有一种闲适归隐心态。就像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加之受画家老公潜移默化的影响,少时的文学梦悄悄地在心中发芽。于是,从2016年开始,我便忙里偷闲重习文字,几年来,不知不觉写了百余首诗歌,十几篇散文,跃跃欲试投了几次稿,偶尔在报刊上发表,偶尔获奖。后来,加入县作协与省作协。2019年底,我的《在水一方》诗集问世了,虽然文字还很拙劣,但却算是圆了文学梦吧。</p> <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2017年在大诗人许令琴的介绍下,我加入了县女子读书会,走进这个弥漫着书香的群体,经常与这群才艺俱佳,超凡脱俗的女子相处,让我也染上一身书香墨气。</p><p class="ql-block"> 加入作协与女子读书会两个群体,丰富了我业余生活,那不就是人们追寻的精神桃花源吗!在我心中,已然把这两群体视为第三故乡。</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故乡,我会时常牵挂,偶尔进群看看。记得前年夏天,我在县作协群看到网市乡农民作家高启伟发的一个美篇,他字字血泪诉述着平生不幸遭遇,近两年来,四处奔波,只为出版与推销《我的村子我的家》那部长篇小说,甚至沦落到街上摆地摊售书为生。后来又不幸患上“直肠癌”。得知消息后,我十分同情他,立刻给他微信转账500元。我知道,这点钱是微不足道,但却表达了我对农民作家深深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我也问自己:为什么没有那么多戒心?为什么那么慷慨大方?为什么总被那些熟悉而陌生的故乡人感动不已?是因为我曾经在那些地方生活过、工作过。是因为我的灵魂曾在那里游荡过、安放过!是因为这些故乡的人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丰盈了我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转眼已过半世。回首过去,其实,第五人民医院,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故乡。这里有我难忘峥嵘岁月,这里有我同甘共苦的战友们。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平凡与辛苦。自从我穿上白大褂那天起,什么情绪和烦恼都抛得远远的。在医院消毒水的气味中,我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从血淋淋的伤口边,我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的氛围中送走了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爱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我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苦难深重的病人。</p><p class="ql-block"> 在医院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聚聚散散与悲悲喜喜。有时,当我挽救了一个生命时,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有时,当我看到一个生命如落叶在眼前凋零,我又有太多遗憾和心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晃,我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三十多个春秋了。尽管没有惊天动地丰功伟绩,但却收获了患者的信任,有过太多的温暖、感动、磨砺与坚韧,<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医生,成长为一名学有专长,造福一方百姓的副主任医师。</span> </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无论事业怎样辉煌过,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化为乌有。好在我是一个不图名利,不攀富贵,只争天地间好风月、好山水、好书籍,以物质之超越,养精神之自由的人。无论上岗或下岗,我都坦然面对。 </p> <p class="ql-block"> 如今已到退休之时,或许容城小城将是我生命的最后驿站;或许有一天我会随女儿一家定居上海,终老他乡。心安即吾乡,正如白居易在《种桃杏》中写道:“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念思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洲门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p><p class="ql-block"> 人生旅途,有旎旎的风景,亦有荆棘洪荒,但愿未来的十年里,我还能初心不改,为一方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从而发挥生命余热。无论身在家乡,还是客居异乡,依然精神饱满,坚守在生命田野上,看生命之花开满杏林!</p> <p class="ql-block"> 往后余生,或许我会放下一切,与画家先生携手,背起简单的行囊,行走山水间,与草木交心;或幽居陋室,品清茶,调素琴:或写点心灵之文,不奢望报刊发表,只是为了给苦涩的生活增加一点甜料,给不完全的现世留一些空白,养几分闲情,让惊慌地老去的岁月,增添几份从容、优雅和诗意……</p><p class="ql-block"> 2021.1.24于容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