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两次考察视察曲阜

马洪文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第一次到山东曲阜是在1919年3月。那时的毛主席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由北京去南京,上海,途中到曲阜进行社会考察。毛主席在给斯诺谈话中讲到:“1919年初,我和要去法国的学生一起去上海……在去南京的途中,我在曲阜停了一下,去看看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以及圣人儿时生活过的小镇,我还看到了有历史意义的孔庙和庙旁那棵著名的树,相传是孔子亲手所植。我曾驻足在孔子著名的弟子颜回生活过的河边,也参观了孟子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第二次来曲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1952年10月28日在由济南来曲阜的路上,毛主席回忆了32年前第一次来曲阜考察的情况,又给大家介绍“曲阜”的来历等典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你们知道曲阜是怎么来的吗?据东汉应劭解释:'鲁城中有阜,委由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城东有一座土山名叫防山,如'原’高处于地面,它和《释名》这部书上‘土山曰阜’的说法近似。大概这就是'曲阜’名字的由来。”曲阜的历史很悠久。曾是六个国都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据说,最早来到曲阜的是神农。神农都陈,后徏都曲阜。这位神农就是炎帝,他是黄帝的兄长,我们常说的炎黄就是指这二人。相传炎帝继伏羲为帝,在位六十多年,后让位给黄帝。他住的地方叫'犁铧店’,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这个地方。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为嫘祖所生,初降居青阳。黄帝逝世后,公推他继位,迁到曲阜,帝于穷桑,就是现在的寿丘。少昊继黄帝之志,使这个地方发展很快,于是曲阜成了少昊文化的中心,有'少昊之墟’之称。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后来出现了'奄国故都'的称号。奄在商代长期为王都,到周初,因支持武庚的判乱,被灭。史书上称为'灭徐践奄。'商朝到盘庚时,都城由奄迁到殷,即今安阳。'灭徐践奄’后,为了征服东夷的战略需要,在曲阜筑鲁城,与'成周’即洛阳成犄角之势,周王朝封周公于鲁。因当时中央离不开他,就命周公的儿子伯禽在这里建国。他就是鲁国第一任国君了。曲阜作为王都有八百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更大,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行由兖州火车站换乘的小汽车,很快来到了孔府大门前。时任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接待了毛主席一行,孔子玉书记认真回答了毛主席对有关问题的询问,并做为向导,引领毛主席先后视察了孔庙,孔府和孔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