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散文:</p><p><br></p><p> “清照故居”的沉思</p><p><br></p><p> 作者:寂寞沙洲冷</p><p><br></p><p> 初秋时分,清风徐徐,炎夏稍退。领着儿子带着心中的惬意和仰慕来到济南章丘百脉泉公园。这里我曾经来过几次,但依旧憧憬满怀。因为这里坐落着一处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清照园”,即李清照故居。来追寻“千古第一才女、千古第一词女、藕神~李清照”的遗风芳韵。</p><p> 进入园区,眼前的景致,美得让我目不暇接。苍松翠柏,垂柳婀娜;泉水淙淙,小溪潺潺;大小泉眼,竞相奔涌;泉如镶嵌湖中,口吐莲花,湖波荡漾,涟漪阵阵,随处可见,美不胜收,谓之壮观。</p><p> 这里以群泉自然喷涌成“湖”而著称。有著名的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等。</p><p> 百脉泉,让我感觉清新又带着几分婉约诗意,我感触很深。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其泉水从诸多脉孔中喷涌出来,神似百十条涌动的水脉,故此而得名。又泛出错落有致如“珍珠”般的水花纹。因此,也称其为“珍珠泉”。</p><p> 此次来百脉泉公园,恰巧赶上几场大雨过后,而使这里的泉眼,多得让人应接不暇,而涌生万千感叹。哪怕走在园林的路上也是泉水汩汩,要把裤角卷起来,否则时不时的就会受到泉水的“侵袭”。找个角落随手掬起一捧,喝一口就会凉彻心扉,那美美的感受,无法言喻。周边皆是水的世界,此刻我才真正领悟到了“百泉齐涌”的魅力所在。置身于泉水的天地,仿佛真的与世隔绝了,看不到外面的丑恶,听不到外面的烦躁,不用为“人性”的冷寒而颤栗,也不用为“世态炎凉”而惊愕……那连绵不断的流水声,代表着一份亲近,代表着一种盛情邀约,代表着另一个世界在向你暖暖地诉说……</p><p> 难怪李清照会有如此惊叹世人的诗词底蕴,这样随处飘逸着墨香的仙府圣境,自然而然就会心生韵意。</p><p> 游览至公园的北面,便到了“清照园~李清照故居”。庄严厚重,古朴典雅的宋式建筑群,顿时让我感觉像穿越了时代,来到了近一千年前的北宋。亭阁轩榭,雕梁画栋;青堂瓦舍,廊腰缦回;百泉竞涌,水雾弥漫;此起彼落,犹如仙境。置身于此,就连呼吸都是另一番味道,清新爽洁,沁人心脾。感觉欣怡中又透露着几分美妙和神秘……</p><p> 梅花泉和漱玉泉坐落于“清照园”内。梅花泉与这些轩阁廊檐衔接,静中有动,动衬静雅。这里瑶池翠沼,珠树琼林,让我叹为观止。梅花泉,紧邻李清照故居的正堂,其从5个泉流孔中喷涌而出,水花四溅,晶莹剔透。因五个泉眼齐喷涌,形如一朵怒放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泉”。</p><p> 漱玉泉,泉池似圆盘,池底有鹅卵石铺垫,色莹如玉,泉溢漱石,美观典雅。相传是李清照洗漱梳妆的地方。其作品《漱玉词集》即以此泉命名。</p><p> 我能想到在这“百泉齐涌”的世界里,不会有所谓的“孤独”,因为其所诠释的是一份至真至纯的美好。李清照的千年文馨古香,所漫溢的不就是这一婉约唯美的真实吗?她从小就饱读诗书,才学隽秀独出又赶超前先,其工诗擅词更擅长词。词铿字锵,轻如羽重若山,皆强为大工。才高文博,近古代更是绝见。其高雅气质远若纤纤细柳,近如荷露晶莹。喜似兰馨,怒飘竹清,哀透菊香,乐韵梅芳……</p><p> 她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天真烂漫,也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冷;有“大胆词论”言出犀利的光芒,也有闲逸时“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感叹;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无奈,也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调皮;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深悟,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愁绪;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魄力!也有“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洒脱豪迈!</p><p> 假若她一生中没有经历过战乱,出生于如此雅溢墨馨的氛围中,她的世界里自始至终都不孤独,因为她内心深处是满满的美好相伴……当然了李清照若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那她的诗词也就没有了意义非凡的骨架,“孤冷悲凄”也不会得到更佳的诠释了。或许只有她那份风花雪月、卿卿我我与山盟海誓的浪漫。那些“柔肠百结、郁结怅然”的爱情描绘我们就不会看到了。这些都是后话是我的联想,不管怎样是李清照带来了一个朝代的酸甜苦辣,后人之所以仰慕于她,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她的才华横溢,还有她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有一份对家国的忠热情怀。</p><p>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泉一水,或许都带着李清照的灵气,每每经过时就感觉有一股浓浓的墨香味倾露在你心里。看到近一千年前的李清照故居,我心里总有一抹难以拭去的悲郁。不知不觉已默默地仰慕了她20多年,也许是太喜欢她的原因,自己几乎每天都要品悟她的诗词。也真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这一神奇,越喜欢她就越感到愁眉难舒。崇敬她“文盖塞北,词压江南”已文馨词华近千年的隽秀,但其留给我的还有她面对红尘世俗时的无奈及对昏君无志无能的悲愤……</p><p> 这里有李清照和玩伴们经常来玩的“藕花渡”,就因为这里才成就了千古名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是和伙伴们一起争渡的地方,也是惊起一群鸥鹭的地方,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演变而到了今天,这里已沧桑浸染,乾坤扭转……</p><p> 在那一片莲荷映日、碧波荡漾的莲子湖;在那一方秀丽雅致,绿意葱葱的藕荷塘;那一串串撒落于湖面上银铃般的笑语欢声;那一阵阵乐天无忧、懵懂无知的少女气息,到今天还在人们的心头萦绕盘旋。</p><p> 今天这里没有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青涩羞怯,也没有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活泼顽皮。在其天真无邪的笑声里,她是否知道近一千年以后还有万众敬仰的地位。那一副卷帘已腐朽成灰,但海棠如今还依旧吗?在知否知否的疑问中,谁还记得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美美的对话里,到底蕴藏了多少深意啊?</p><p> 少女的美丽和懵懂,解不透岁月给她的伤痕累累。此时的天真与今后的凄冷无助相比犹如天壤之别。只不过以后发生的这一切把此刻的李清照埋在了无形的鼓里。</p><p>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那欢彻整个后花园的小丫头还不知道,马上会有一个爱她的男孩来到她的身边,这悄悄降临的幸福让这片偌大的藕塘也掩饰不了接下来的羞涩 : 春夏之交的有竹堂,已是绿肥红肥了,一夜的露水还未褪尽。美美的清晨,鸟儿在啾鸣风儿在轻吟,就在不远的地方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有个女孩在无忧无虑地荡着秋千,开怀大笑,玩地很开心。此刻,有个男孩寻着倾心迷人的笑声找到了这里,而女孩害羞中从秋千上下来逃跑了。然后嗅着青梅倚在了门后,还偷偷回头打量着那个男孩。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就心生好感。</p><p> 就这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把两个人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此刻那个因为害羞而倚着门嗅青梅的小清照,还在那里红着脸嗅着青梅吗?一次次邂逅,便成就了永远。他们两个在这方诗溢墨流的世界里,燃烧了彼此的心。 </p><p> 这么大的庄园,留下了一段千年佳话。让我静静地联想,把自己的心也寄在了千年之外……</p><p> 最后,我看到了两尊李清照的铜铸像,我心里更有一份酸涩。一尊面舒笑微,高贵典雅;一尊愁容满面,泪萦眼眸。这就是李清照两种人生的完美诠释。我平复了一下此刻的心情,站立于高大的李清照“愁像”前,和她久久对视……我心生疑问,李清照后半生颠沛流离,客死他乡,而这一刻她已经回家了,她知道吗?我万千感慨而发,真正的感觉到整个“李清照故居”就是用一个“愁”字来写就的。</p><p> 我“心疼”地流下了热泪,然后下跪,给我敬仰了20多年的“照公~李清照”磕了头,个个都是带响的。儿子满脸疑惑的望着我,也很自然的跟着我一起给“照公”磕头,儿子他哪里懂我的黯然沉郁和酸心的“千年情结”……</p><p> 就是这样一个“半生安乐于面,半生悲愁于心”的真实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爱美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李清照。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勇气,敢在自己的《词论》里对诗词前辈质疑褒贬,还大有其词的进行评论。评论犀利,却又不失严谨,此举也是“千古第一人”。但是,当我看到李清照所写“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还有“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这样的诗句时,对她“敢于批判诗词前辈”的举动,我就不足为奇了,并且还敬生仰慕之意。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写出“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扬洒千年光芒的悲壮与感慨!</p><p> 这就是李清照,一个不同于常人的人;一个敢说敢当不怕得罪人的人;一个为了自己的幸福敢于向现实大声说“不”的人;一个胆大超前又敢于挣脱封建枷锁的人;一个很有意思且又很可爱的人……</p><p><br></p><p> 李传峰</p><p> 2019-08-19</p><p>作者简介:</p><p>李传峰,山东济南莱芜人,网名寂寞沙洲冷。一个“仰【古】爱【诗】敬【词】慕【律】”的憨傻。从小仰敬李清照,崇慕其文馨词华,神韵妙笔。自称李清照为“一朝词工,千世词宗~藕神照公”。</p><p>【诗观】: </p><p> 吮一汪甘泉,融入诗中,给人间清凉;采一缕清香,写进诗里,让世界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