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夫人生在世,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职位和层次。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所谓的领导。当领导并非易事,也不轻松,甚至拥有许多风险。想要有志于领导的人士,需要未雨绸缪,提前积累领导的哲学和智慧,这样也许当领导方能轻松一些吧。而我们今天所要提及的并非所有的关于领导的学问,我们难以在较小的篇幅之中论述所有的东西,因而我们有必要谈及一些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东西供大家思考及反馈,借此让大家的领导之路更上一层楼,所走的每一步路都十分踏实和安稳。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领导如何用人及培养人才。</b><br><br> <b>曾国藩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以培养人才为一乐。人才对于领导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国家来说,要靠人才谋社稷,对于社会要靠人才行管理,对于家庭要靠人才做支柱。但人才是哪里来,哪些人属于人才,在哪一方面有成就才华的潜力,这些问题是需要领导认真思虑、缜密计划的。作为领导,要有这样的一双慧眼,练就火眼金睛来发现和培养人才。汉高祖刘邦,揭竿而起时也只是个十里亭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只是一介草民,纵观历史,我们皆知所谓英雄皆出于行伍之间,埋在基层。</b> <b>领导,更要善于有成人之美,自古以来,君子有成人之美。我们所说的成人之美,并非是简单的帮助他人一个小忙,或是单纯的撮合他人的婚姻。我们要谈的成人之美,就像是一块被包含在石头里的玉,若是随意丢弃了,那就只能成为瓦片,你不当一回事,随意就给丢弃了,那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若是你对它认真进行一番精雕细琢的话,可能就会变成一块美玉了。和氏璧在没雕琢之前,也只是一块普通的玉石。因此把玉石作为比较,要是看到一个人做好事,或者看到他的志向可以支持,资质也是可以进步的,都要对他进行细心的引导,最终能造就他们;可以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夸赞,也可以是扶持资助他们,又或者是帮助他们平反冤屈,一定要让他们在这个社会上能力立足,这是成人之美。 </b> <b>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每方面都成为可造之材,更不可能十全十美。认清楚自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智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用人之长,补己之短。刘邦就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一代俊杰,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拥有天下的原因。”善于用人这是领导的最高哲学,退一步说如果当初刘邦重用韩信来进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想可能今日的历史或者会有所改写。因此,作为领导,你更要有这个能力,知人善用,找准每个人的用武之地,让其尽最大可能之发挥自身余热。 </b> <b>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你要重用或者培养一个人才时,要给他足够的历练,也要学会放权,不要事事都要抓在手里,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是使自己劳累过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下属产生足够的敌意,难以获得足够的敬畏,甚至众叛亲离、江山倾覆。培养人才,你要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但也要事事观察,时时观察,如孔子说,既要观其言,又要观其行,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可造之材,值不值得倾心培养,德能不能配位,你便有自己的判断和结果,后续的打算自然水到渠成。 </b><br><br> <b>对于人才,我们可以分为很多种,我们依据品德将人才简单的分为三种。第一种有才有德,这是一等的人才,值得信赖,足堪大用,打江山主要就是这一种的类型。第二种是有才无德,这种人最难以束缚,不适合身居高位,一旦脱离品德的束缚,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四处乱撞,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无比惨重的,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余殃。而第三种人,有德无才,这种类型的人,应该是绝大多数的存在,比较人才属于少数,对于有德无才之人,我们在用其时,不适合安排在一些有技术含量和技巧的职位,但是对于这种人,我们可以大胆的使用,即使犯错,造成的影响也不像第二种有才无德之人造成的影响大、影响之广。 </b> <b>领导之学问,博大而精神,今天所提及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因此,仅以自己之见,抛砖引玉,希望诸位常常思考和领悟,有所顿悟,有所启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