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p> <p class="ql-block"> 本周,我打开了这本早已放了很久的书籍,如何有效的解决学生行为中表现的心理问题,希望我能真正的从中得到一些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案例:</span></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班长小仪告诉我,小林总是欺负班里的女生,有时还动手,女生很讨厌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育之法:</span></p><p class="ql-block">1.面对学生不轻易做出决定,要进一步思考学生背后的行为问题。</p><p class="ql-block">2.面对问题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包容,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待事件的问题。</p><p class="ql-block">3.利用覆盖法,通过让学生回想心中的不愉快,并引导学生闭眼,用黑布覆盖影像并抛向远方。</p><p class="ql-block">4.通过对现有事件引导(正向)建立美好影像,然后建立新的神经链,强化影像,从而促使行为改变。</p> <font color="#ed2308">方法提升:</font><br> 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无可奈何,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老师忽视了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弄清楚引发某种行为的前因——行为前事是老师有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关键前提。<br><font color="#ed2308">(行为前事:学生表现出某种行为,该行为是由前面的事件引发来的)</font><br><font color="#ed2308">引发学生不良行为的行为前事原因:</font><br>1.有的可能来自家庭<br>2.学生不良行为前事来自老师的表现引起,老师的“不关注”是引起学生“恶劣”行为的前事<br>3.由老师不恰当的评价引起,有的老师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不注意词语的运用,一不小心就会采取简单的贴标签式的评价 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纯粹的行为术语来描述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改正具体行为。<br> 当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的时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一定要把视野放的宽一些,不仅要仔细分析不良行为本身的情况,更要关注引发该行为的行为前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觅得学生成长密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早期记忆)</b></p><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ed2308">案例:</font><br> 学生小雅每次取得不错成绩后,总是谦虚地说,运气好、瞎蒙的,当朋友向她请教问题,她却以相同的话来搪塞大家,所以让周围学生对她产生误会,认为不愿意帮大家。<br> 通过对小雅的了解,通过她的早期记忆,发现她对人生的解释:有东西会失去,也会重新找回,但总的来讲,拥有的都是不稳定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再次失去,这些行为是她无意识开启的心理防御机制。 <font color="#ed2308">教育之方:</font><br>1.和小雅一起解读她的早期记忆,分享了我的解读,我们共同的解读引出了她许多类似经历的回忆,所有的经历都指向一个统一的人格特征——<font color="#ed2308">害怕失去拥有的</font><br>2.向小雅周围朋友做了恰当解释,我们共同帮助小雅,增强他的确定感和安全感<br>3.给小雅设计一个稳定的解释归因方案,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记在自己的心灵日记里<br>方法提升:<br> <font color="#ed2308"> 解读小雅的方法主要是早期记忆法,这是精神分析学常用的心理测试方法。</font> <font color="#ed2308">方法提升:</font><div><font color="#ed2308">早期记忆之所以有特殊地位原因有:</font><br>1.它包含了个人对自己及境况的最初估计,这是个人第一次对自己的总结,第一次对自己几乎完整的概念以及对自己最初的要求。<br>2.这是个人的主观起点,是一个人的自传的开端,所以,早期记忆是一个人发展的“核心”。<br><br><font color="#ed2308">早期记忆最重要的两点启示:</font><br>1.开始了解学生的时候可以选择任何一条记忆来进行但不管哪一条都应该是相同的,每一条早期记忆都能显示出可以作为学生人格核心的动机。<br>2.可以提供我们解释材料会变得非常丰富,如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一个习惯性动作,我们必须将学生的种种表现看作整体一部分来解读,解读的重点是看出她的幼儿经历是偏向于思维还是情感,甚或是直觉。<br></div> 每则早期记忆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片段,是学生整个人格——这一完整“陶瓷”的一块碎瓷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b></p><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ed2308">案例:</font><br> 小娟近一段学习状态不好,早上背东西没有效果,刚记住一句,背第二句时又忘了,她不知道怎么办。<br> 面对上述问题,老师了解了她上学期期末成绩并与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在背诵语文和英语很轻松,但背诵史地政比较困难。 <font color="#ed2308">教育之方:</font><br> 通过对话采用以解决问题为短暂心理疗法,既SFBT疗法,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它认为在每个人的真实经历中总有一些问题存在的时刻或者获得成功经验的时刻,即“例外情形”)<br><font color="#ed2308">SFBT疗法的使用原则是:</font><div> 如果方法可行,那就不要修改,如果行不通,那就尝试别的方法,对于小娟,只需把她这种习惯和方法迁移到文综学习上就可以了,通过引导让小娟理一理每节内容的基本框架(课本目录就是基本框架,目录扩充一下就成了基本知识)也就可能出现了画面感。</div> <font color="#ed2308">方法提升:</font><br> SFBT疗法是为快速解决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它不关注问题产生的起因,只关注问题解决的方案。<br><br><font color="#ed2308">SFBT疗法的自身优势:</font><br>1.把关注点的放在问题的解决策略上,不问“为什么”只管“怎么办”,只需要引导问题的当事人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问题,找到没有出现问题的“例外情形”,激发他们对“例外情形”的向往。<br>2.对学生产生的后果是积极的,SFBT最大特点是发挥老师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双主体”作用,力求把学生培养成自我问题的解决高手。<div><br><font color="#ed2308">SFBT疗法运用过程大致有以下几步:</font><br>1.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时更具有主动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倾听他们对“想怎么改变”的描述。<br>2.如果这一问题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话,那么,就该让每个影响事件发生的人都来分担责任,减轻学生的压力。<br>3.寻找“例外情形”把目光和焦点从问题上引开聚焦到成功的做法和体验上,给学生自信和动力。<br>4.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改变会有什么不同。<br>5.鼓励学生采用过去比较成功的做法,做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div> <p class="ql-block"> 本周我分享了三个案例和解决方法(行为前事、早期记忆和SFBT疗法),其最主要的解决方法都是要与学生进行前期的交流,在交流中寻找出学生的行为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运用有效的心理学方法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处理学生不当行为时,不要着急去给学生贴上一些现有的标签,而应该去寻找学生背后的真实原因,根据缘由运用有效的心理智慧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