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js_content">
<strong>二、顿 悟</strong> 要为流传百年、门派纷繁的太极拳传承模式探索“从玄学到科学”的现代性转型,“说来容易做来难”——仅仅一句简单的口诀“以手领劲”,就把张志俊足足困住了六年之久。1984年他停下所有的教学与公开活动,开始跟学生们把传统太极拳的拳理口诀,以“一句一课题”的方式,开始探索研究。而“以手领劲”正是他为自己选择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在回顾那段研究生涯时,张志俊坦言最初的研究“很苦,因为这个东西不好讨论”。“不好讨论”的原因,在于“有功夫”的他虽然有身体感受,但受限于文化知识水平,很难用现代物理、生理乃至运动力学的“道理”来解释现象背后的规律与逻辑;而知识学问更丰富的弟子学生们,又往往缺乏“功夫上身”所带来的武术感觉。所以在真正进入研究阶段时,常常出现的现象就是他手一动把对方打出去了,但学生问他怎么打出去时他却说不明白;而那个更有文化的学生,却既不知道自己怎么被打出去的,也无法按他的方法把别人打出去……研究伊始便陷入僵局的张志俊,还面对着两大挑战:一是生存,从1984年到2000年期间,失去教学收入的他近乎“一贫如洗”,不少学生和朋友都劝他先去做点生意,先解决温饱问题;另一个则是研究失败的风险,当他声称要“搞研究”时,不少师友都直言“你成精了吧?多少人都是这么练的,你自己瞎练练错了怎么办?”,“我当时就说,错了也是应该的,错了我就立个错字碑,多少年以后人家说当年有个小组胆大妄为、异想天开,结果用了几十年证明此路不通,也给后人留下一条此路不通的教训。”凭着一股“破釜沉舟”的绝决,张志俊开始一点一滴地在传统教学应用模式中,从每一个细节、每一点变化中“抠”出自己体会中的“道理”。在长达六年的反复实验与总结之下,1990年张志俊终于把传统的太极拳拳理改了“一点点”:那就是“以手领劲”的“手”,实质上是“梢节”,进而提出太极拳练习中“五大梢节”的训练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发展史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现代科学发展中“科学范式”的转换,往往便来自对前期思想体系中某个关键性“基础概念”的重新定义,并在这一新定义的“理论地基”上,重新构建起新的科学理论大厦。张志俊对传统太极拳理从“走手”到“领梢(节)”的概念之变背后,恰恰隐藏着他在多年竞技实践与教学研究过程中,对传统太极拳“拳理体系”的全面梳理、提炼与升华。传统太极拳训练的核心之一被称之为“走劲”。所谓“走劲”,就是在长期套路练习和推手训练中,把原来只能比划出空洞形式的拳架,转化成能够在实战里化发摔打的“实劲”;而“走劲”的关键,就是在套路训练(俗称盘架)过程中,将人体各个关节韧带拉抻调整,最终形成符合人体力学传导原理、既坚韧又灵活的“筋骨结构”,这个过程在太极拳教学中被称为“化掉僵劲”。现代太极拳诸多流派传承中,大多遵循“以柔摧僵”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通过长期“松、沉、柔、慢”的运劲方式,慢慢在套路中体会从微弱到明显的“灵劲”——这种“有心求柔、无意成刚”的训练方式,具有运动伤害小、适应范围广、兼顾身心平衡等优点,成为现代太极拳的主流练习方式。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由于松柔状态下的筋骨拉抻力量往往不足,“以柔催僵”的练习阶段变得很长;同时由于学习者常常陷于过度松柔的“舒适区”无法进步,又不得不引入“松而不懈”、“沉而不丢”等一系列缺乏微观操作标准的矛盾概念,令初学者更难理解与掌握。而张志俊跟陈照奎老师所学的“功夫架”(现称“新架一路”),则以快速提高实战技击能力为目标,形成了另外一套后来被他总结为“以掤催僵”的人体筋骨拉抻与结构调整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解决方案中,第一个要实现的训练目标就是“梢节引领”。“梢节引领”跟传统“走手”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在于“更加精细”:在传统太极拳理解中,“上三节”指肩、肘、手,其中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本身已经是“梢节”了;然而在张志俊的教学实践中,手这个“梢节”本身仍然是个“三节结构”——掌根为根节,掌心为中节,手指为梢节;这还没有结束,在除了大姆指之外的四个手指,还有一个“三节结构”——指根为根节,指肚为中节,指尖为“梢节”。这一层层分节的“三节”划分,从形态上构成了一个类似螺旋的“分形卷曲”结构,在数理逻辑中被称为“斐波那契数”,与“黄金分割点”一样,有着一系列独特而意义深远的功能特性。但张志俊对这一“指掌分节”的理解并非来自数学逻辑,而是更直观的观察体会,“因为我观察一粒豆子发芽,它的芽是从种子里边这样卷出来的”,说到这里,他比划了一个从指尖到手掌由蜷曲状态下,节节伸展开所形成的“绽放”形态。实际上不止豆子,他发现从人类婴儿到各种动植物,所有生命形态最初都是蜷曲的,而一旦在生长过程中,这种卷曲形态开始舒展时,其力量又会变得巨大无比——往往一根发芽的小草,便能推开一块巨大的石头。这种把拳理体悟放到生命体系层面的延展,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开始感觉我体悟到的不仅仅是拳理,而是所有人体运动乃至生命运动的共同规律。”此前一直纠结于要用“卷曲”还是“虚实”来作为自己拳理体系核心宗旨的张志俊,也由此下决定心放弃了传统太极拳理论中更加常用的“虚实”概念,而定下了“两头卷典定乾坤”的拳理宗旨。 <strong>三、升华</strong> 说到“梢节引领”,老爷子又跟我们讲了一段他学艺时的逸事:他有位学生想跟陈照奎老师学“真功夫”,于是他代为引荐并让学生交了五块钱学费——七十年代的五块钱可是“一大笔钱”。结果陈照奎老师就“教了五分钟,教了个手指的顺逆缠”,一脸懵懂的学生回头问他,师爷到底教了个啥?他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就顺口“忽悠”学生说,这是师爷最精华的秘诀,你回去好好练吧。打发完学生自己也不太甘心,毕竟是五块钱买来的“贵货”,怎么也得练回本来,于是此后两年里他自己练个不停。结果一年多后他意外地在外部推手较技中成了“不败王者”,无论怎样难缠难打的对手,“一挂手就飞出去了”。当时跟师兄弟们推手还没那么明显,但在跟门外行家较技时,那是一打一个准——老爷子呵呵笑着说,这叫“内战外行、外战内行”。师兄弟们不干了,说师傅给张志俊“开小灶”,知道根本没这回事的他开始反复回顾,自己到底比师兄弟们多学多练了什么东西,突然就变得这么厉害了?思来想去,终于想到自己学生买来的那段“手指顺逆缠”,这才知道师傅教的是“真宝贝”。“太极拳,缠法也,”张志俊说,陈鑫早在一百多年前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最好的东西,“太极拳什么也不是,就是缠法”。此后数年他继续苦练顺逆缠,并“大言不惭”地表示对于顺缠的理解方面,“包括师兄弟们的理解,都没有我深。”说到这里,张志俊抬手比划了起来,表示当年他的几位师兄弟,以及现在几乎所有的太极拳顺逆缠的练法,“都是以肩为圆心的大圈旋转”;而他自己训练与教学的缠丝方式,则是“以手腕为圆心,手指递个旋转”而形成的腕部小圈,再推动小臂旋转形成“以肘为圆心的中圈”。实际上在传统太极拳拳理中,一直流传有太极拳学习“先练大圈”,并随着功夫进阶“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的说法,但从实际教学传承层面而言,真正有“理”(练大圈)有“法”(具体练习方法与标准)的,实际上只有“大圈”体系。而“中圈”和“小圈”,由于有“理”无“法”,学习者只能依靠自己功夫渐深后的个人摸索与感悟,并未形成真正的教学传承体系。而隐藏在浩如烟海中的拳理口诀中的少数前人体会与经验,比如从“节节贯穿”到“节节分开”的进阶要求,由于缺乏精辟的拳理逻辑分析以及精细标准的操作规划指导,也往往被缺乏真实功夫体会的习练者解读得支离破碎甚至谬种流传。在一个合理的拳理体系中,其中的每一个练法、用法的“子逻辑”,都要做到既不违背拳理的核心宗旨,如张志俊的“梢节领劲、两头卷曲”;又要跟其它的“子逻辑”之间形成有效的关联互补等协同效应。在“梢节领劲”这个核心确定后,张志俊的研究主题就推进到了如何在练法和用法中,保证“梢节领劲”的规范性。而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可以说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与示范,让学习者迅速掌握“中圈”与“小圈”的劲力训练模式。在“小圈”方面,由于张志俊本身有着多年“手指顺逆缠”的深入实践与理解,很快提出了以“八字圈”为代表的指掌“小圈”训练方法与操作标准;而在“中圈”的训练模式上,张志俊在经历了多番探索与实验后,再度提出一个传统太极拳教学体系内前所未闻的概念:肘定位。传统太极拳训练中,对肩肘的运动要求大多为“沉肩坠肘”,而在具体练习中并没有具体标准,往往要靠练习者自己去摸索,到某一天突然感觉“发得出人”或者“化得了劲”,大约就是做对了。张志俊自己很长时间都被“沉肩坠肘”的概念所困扰,既不知道它的运动力学原理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练才算“练对了”。而在一次讲座中,学生无意中的质疑却给他打开了一启全新的窗口:在讲座中,他按照传统太极拳理解,说太极拳的“大圈”螺旋运动,类似于人体杠杆省力的原理。这时突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反驳,说老师你说得不对,杠杆分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长的才是省力杠杆,而阻力臂长的反而更费力。而人体在以肩为圆心划圈时,从肩到手指的整条胳膊都是阻力臂,“这怎么能省力呢?”“我说你太伟大了,一下就让我明白了太极拳的运动原理”,这一过去被称为“沉肩坠肘”的劲力模式,核心正在于把原来的上部杠杆支点,从肩关节前移到了肘关节,由此形成了以肘关节上部为“阻力臂”;而肘关节以下从肩到肩胛运动为“动力臂”的劲力传导和转换模式。而在这一运动力学原理的支撑下,便不难明白作为“杠杆支点”的肘关节,其核心功能自然就是“定位”——只有在作为“不动点”的稳定肘关节支撑下,动力臂和阻力臂才能发挥作用。而在明白了这一逻辑后,“节节分开”的核心运动逻辑也就迎刃而解:“节节分开”运动模式下的手部运动,并非“节节贯穿”模式下的单一“手弓”,而是一个以指掌两层“弓”形劲力结构为支撑,以腕根和肘部为杠杆支点,所形成的某种“多层杠杆”式劲力传导与转换运动。在上部运动“节节分开”的运动力学原理与练法规范确立后,张志俊又将类似的原理分析方法推演到以腿脚为核心的下部结构中,提出了以膝定位为中心,“松胯走脚尖”的下部劲力练习规范。随着新拳理体系“核心逻辑”的解决,新的练法体系也雏形初现。张志俊提出新的“三节”练习要点:上部是“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掤劲,后乍腋下空”;下部是“移步脚先领,脚领膝要掤,膝掤胯要伸,外包内用抻”;而在上下部之间的肩背腰胯“中节”,则是“公转”和“自转”为核心,形成以开合折叠为特征的一系列相对运动。与此同时,在推手训练中,提出了“接手必掤、逢掤必缠、逢缠必转、逢转必沉”的“掤、缠、转、沉”四字诀。为了解决太极拳传统拳理中对重心变化规律即“双重“的理解分歧,张志俊创造性地以”足分虚实、手分轻重“的细分概念,清晰定义了”虚腿手重(向下)、实脚手轻(向上)”的太极拳练习与应用规范。然后是黄金分割线的提出、打击手与指导手的区分……一项项研究成果,不断充实着这个新诞生的拳理训练体系,而此时据张志俊“退居二线”开始研究之初,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六年。十六年的研究成果,在张志俊看来核心就是“八个字”加一套基本功:八个字就是“梢节领劲、两头卷曲”。而基本功则是以肘部“中圈”与腕部“小圈”训练为核心的“8字圈”功法。2000年后,随着“(拳)理、(方)法、(尺)度”三位一体的新型太极拳教学体系的成熟,十六年深居简出的张志俊终于再度回到了社会视野中:2001年应邀出访美国时,以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螺旋、杠杆、力臂等概念,揭开了传统太极拳运动原理的神秘面纱,并以出神入化的表演被媒体称为“人体平衡魔术师”;随手更以口述著作《高手》、电视记录片《最高境界的格斗术》等一系列媒体报道与传播下,迅速在传统武术爱好者中掀起了一股“张志俊旋风”。而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张志俊所创立与提炼的这套太极拳理法体系,在走出了三大教学基地的“实验室”后,也开始在越来越广泛的教学传播中,继续着其后的“中试”和“临床试验”的后续社会化研究与转化进程……作为2017年有幸得以以“实验对象”身份,加入到这场传统太极拳现代化转型实验中的一名学员,下面我将尝试从“学习者”的视角,提供一份个人学习身心感受变化的“实验案例”。(未完待续)<br></br>
</h3></br>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8RZoIngmopqqVgNN7b0-6Q"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