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的1月24日,国红梅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召开了一次命题分析的视频会议。分别由一至六年级的各个出题组长及组员共21人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就命题问题做了发言,大家都精心准备了PPT,依次展示一到六年级的优质题和劣质题及其原因。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及以后出题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的出题老师,做的小球滚动的题例分析,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在语言表述不清的情况下,用图表述,有时候效果更好。</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的出题老师,认为自己出的低质题,有前后重复的情况;有的题面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也有的题指向性不强。</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的出题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他通过实践调查,发现东港的特色土特产水稻土,学生并不了解,而种植草莓的土是三合土,不利于出题考试。种植仙人掌的土是什么土,虽然突显了课标要求,但是书中成题,与学生生活相距太远。如果改成“蟹爪兰”,国老师认为只是换了一个词,题的本质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的出题老师,重点研究了创设真实的问题,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曹冲称象》,可以这样来问:用什么方法称象,体现什么科学道理?</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的出题老师,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察,强调问题的情境,是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一个桥梁,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出题老师认为,要运用灵活有趣的方式、以新颖的题型和方式,把题目呈现出来,让学生有答题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最后,国老师进行了总结:这一次的命题交流会,我看到了大家对命题主导方面的进步,理解新课标、新理念,考察学生的知识素养。</p><p class="ql-block">这次交流会,大家做到了:</p><p class="ql-block">1.无论哪个年级,都注重了命题形式。</p><p class="ql-block">2.在考查的内容方面,注重创设情境,多出与生活相关联的题。</p><p class="ql-block">3.实验操作在平时进行。评价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大家根据教学做为平时工作的一个积累,做到两者结合。</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可以就纪春晓老师出的这道题,拿出自己的改革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