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 推荐一个好地方

Faron

<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乌镇,轻盈地坐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1300多年建镇史,也是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寒假,我们专程来到乌镇游览。踏进东栅的大门,一股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蜿蜒青绿的河水、弯弯的深棕色摇橹船、青砖黛瓦依水而建的民居……仿佛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宁静的古镇民俗画卷,让你如同穿越一般,领略到不同于现代都市的一种古朴灵秀之风。</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路光亮平滑,凹凸不平,沿着它,一股浓浓的酒香飘进了我的鼻子,将我深深吸引,“三白酒坊”到了。走进去,里面有几个深棕色的大缸,缸的侧面,正方形红色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里面酿的是三白酒。我很好奇“三白”是什么呢?酒坊的人介绍“三白”是指白糯米,白酒曲,白水。我托起试喝的小杯,甘醇的酒香让我经不住诱惑,抿了一口,有点苦,有点涩,苦中带酸,味道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不过大人们却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茏蒸、淋凉、拌入酒曲、密封、保温、倒入白水等工序,一周后,放入蒸馏桶蒸馏,出来的蒸汽冷却,如此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到这里来品美酒、参观传统酿酒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  没走多远,一块扁宽的牌匾上写着“宏源泰染坊”,走进去,只见院子里宽敞的晾晒场上,摆着许多两三米高的木制架子,上面挂着长方形印着各种蓝色花纹的布匹。</p><p class="ql-block"> 我穿梭在其间,感到新奇又好玩。一间不大的染布间里挤满了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傅正在演示蓝印花布前期上浆的制作过程,一张深蓝色的布铺在桌面上,他将模具摆在布上,像刷墙一样,一道一道均匀的刷上白浆,那力度不大不小,正合适,一看就是老练成熟的。如果我刷,肯定会弄得多多少少,一点也不均匀。他再将模具掀开,印出了漂亮的花纹。</p><p class="ql-block">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乌镇是我国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虽然制作时间长,但它是中国的古老印染技法,纯粹手工、环保。</p> <p class="ql-block">  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巷,把脚步轻轻落在千百年不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敲响了历史,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nbsp;</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一栋青灰色建筑前,许多人正在拍照,抬头一看,大门上高悬着黄色底,绿色字的“茅盾纪念馆”大匾,这里是纪念著名的革命文学家矛盾先生的地方,由立志书院和茅盾故居两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茅盾先生在这里出生、成长,生活了13年, 中篇小说《多角关系》就是在这里创作的。茅盾故居还原了矛盾先生当初在这生活的样子,包括书房、卧室、客厅、后院等建筑。立志书院即“茅盾童年读书处”,陈列了茅盾一生中大量珍贵的照片、作品手稿、原版书刊、题字、信件及部分遗物等。展柜里茅盾晚年作品《可爱的故乡》手稿,上面全是凌乱的涂改、删除、修改的文字和符号。这位文学巨匠力求完美的精神令人钦佩,值得我们学习。我站在茅盾先生的铜像前,向他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表达对他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着摇橹船出东栅,船上很宽敞,有顶棚,两旁开有古木雕花窗。一路上摇摇晃晃,我紧握扶手,穿过典雅古朴的石拱桥,经过茂盛的古树,流水轻漾,涟漪微荡,桥街相连,欣赏着眼前清秀的古镇,一种悠悠然的感觉。我的耳边响起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童谣。</p> <p class="ql-block">  与古朴的东栅相邻的是热闹的西栅。出东栅5分钟车程便来到西栅。这里的游人可真多,酒吧街、商铺、饭馆都是人,商业气息十分浓郁。</p> <p class="ql-block">  傍晚十分,漫步在石桥上,古树、拱桥、古朴的民清建筑、水中倒影,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呀!金黄的灯光变换着,闪烁着,照映在河水里,摇橹船划过河面,一道道波纹荡漾开又渐渐缝合……夜晚的乌镇烟火烂漫,花灯璀璨,超级梦幻!我沉醉在这美景里,忘记了一切。</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相信只要你来过乌镇,你便会沉醉其中。做一个梦,寻它而去,便是你心中的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