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那些“乡愁”的余音袅袅……

踏雪寻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西城区的前孙公园与后孙公园是两条街巷的地名。在历史上曾称为“孙花园”。曾是崇祯年间一个孙姓进士的私人宅邸与花园。同治八年(1869)由李鸿章兄弟提倡,淮军诸将出资,购得孙公园部分房产辟为安徽会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前孙公园46号,是我父母1947年来北平后住的院子。也是我出生的地方。80年代中期,我家搬入楼房居住。就很少再来回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但在这条街巷里,我度过了童年,少年的时光,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忙碌的中年,没有怀旧的闲暇。直到退休以后,路过这里,总会过来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16年,这里启动拆迁,我曾抽空过来拍照,留下了一组图片。时间荏苒,转眼之间,又过去五年了,这里怎样了?一直是我心底的一个挂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庚子鼠年腊月初四,三九第八天,趁着中午的暖阳、微风。我回访了记录着我成长的“一亩三分地”。尽管寒风凛冽,但心中流淌着一股暖流,也许当你老了的时候,你才能体会,怀旧是怎样一种心情……往事并不如烟,一切都刻骨铭心,因为这里记录了我一段生命的冷暖。</b></p> <p class="ql-block"><b>老中国书店坐落在虎坊桥路口西北角,现在老楼一层是咖啡馆,书店则迁至琉璃厂路口。这座建筑是虎坊桥地区的地标。我儿时就在,划黄线的地方是我那些年观看国庆烟花常站立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从虎坊桥至和平门的路段,地名是南、北新华街。儿时,这条街是每年春节“厂甸”的举办地。大年初一,换上新衣服,拿上压岁钱,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去逛厂甸。</b></p> <p class="ql-block"><b>现在沿街的平房都被装饰了仿古的砖瓦与窗户。</b></p> <p class="ql-block"><b>这地方是臧家桥,与前孙公园路口相对。</b></p> <p class="ql-block"><b>这里是前孙公园东口。非常时期,设立了扫健康码监控站。</b></p> <p class="ql-block"><b>进了路口,就是几个四合院。这个院里,有我的两个小学同学家。</b></p> <p class="ql-block"><b>前孙公园连接8条胡同。路北第一条胡同是东夹道。</b></p> <p class="ql-block"><b>东夹道8号,曾经住着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后他随父母去了新疆石河子,40年后小学同学聚会,他已失联。</b></p> <p class="ql-block"><b>临街的门窗都已统一修饰。</b></p> <p class="ql-block"><b>东夹道左拐就是后孙公园。</b></p> <p class="ql-block"><b>后孙公园与北京四十三中学相邻。这是学校操场的一个大门。</b></p> <p class="ql-block"><b>隔过东夹道,沿前孙公园往前走,原来是三个会馆大院,现在已经拆掉,成了一处街心小广场。</b></p><p class="ql-block"><b>在我的记忆中,这拆掉的房屋中,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是同仁堂乐松生家的宅院。文革时,他的一个姨太太当时已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被剃成“阴阳头”,胸前挂着标有“资本家”并打着大红X。不知为什么,这个定格的画面,至今在我的脑海中不可磨灭,也许这是一个13岁的我对于文革的第一印象。</b></p> <p class="ql-block"><b>这个临街房是“小富藏”胡同口,我家就在这条小胡同里面。月盛春饭店的招牌还依稀可见。不过在我的记忆中,这里没开过饭店,就住着一户人家。那块牌匾可能是很久远的记录。</b></p> <p class="ql-block"><b>小富藏是一个不能通行的小胡同。尽头的独门独院里是一个赵姓“京剧世家”。日子过得很富足。他家外孙女与我同岁,记得名字“赵福英”。90年代在一次人民大会堂的活动中偶遇。她那时是崇文区政协的一名干部。我也在宣武区政府里就职。儿时的玩伴,殊途同归。</b></p><p class="ql-block"><b>画黄圈的是胡同口的一个公共女厕所,离家很近。而男厕就要去前孙公园西夹道对面了,要走500米。</b></p> <p class="ql-block"><b>左边这栋墙皮已脱落的院落就是我家曾经的宅院。三间北房,一间东房。在这里,我生活过27年。有两件事,刻骨铭心。儿时最早的记忆是全民“除四害”活动,三岁多的我,也随大人们登上了屋顶,摇旗呐喊,一刻不停。麻雀们落不下来,一直飞……直至吐血而亡。另一件事是1981年,我先生从友谊商店给父母买了一台雪花牌单门冰箱。胡同们的邻居开眼了,第一次知道,生活里还有这“玩意儿”。</b></p><p class="ql-block"><b>……这个院子里有我儿时生活的太多“故事”值得回忆,回味是一种“财富”,也许能治愈晚年的孤独。</b></p><p class="ql-block"><b>生活有时极富戏剧性,拆迁了,烂尾了,不知这老屋还能“撑”多久?</b></p> <p class="ql-block"><b>这个电线杆从我有记忆时就站立在这,这个画黄圈的地方,儿时在炎热的夏天晚上,我们在电线杆下乘凉。母亲给带上绿豆汤和大蒲扇。街坊四邻聊天乘凉,很晚才回家休息。那时没有空调,很多人家也没有电扇……</b></p> <p class="ql-block"><b>这个大门,在我儿时是工商联,现在的红门是后加的。原来这里是高台阶,上面才是大门。这个门洞是我小时候常来玩耍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这个门楼过去这么多年,依旧保留很好,里面有几个套院。大门的右侧有车库。它是这条街上唯一有车库的院,里面住的当然也不是普通人。听大人们说,住着司法部门的高级官员。</b></p> <p class="ql-block"><b>这座房子是这条街上的一家副食店。百姓在这里购买油盐酱醋茶、糕点、水果蔬菜。在食品匮乏的60年代初,有票证管理。记得儿时最喜欢来这里,帮家里买每月限购的芝麻酱。在回家的路上偷吃几口,那好吃的味道,长大以后再也没有体验过……</b></p> <p class="ql-block"><b>在副食店的斜对面有一条胡同是前孙公园西夹道。</b></p> <p class="ql-block"><b>这条胡同又窄又长。</b></p> <p class="ql-block"><b>现在修饰成这种模样。</b></p> <p class="ql-block"><b>走到胡同尽头,就是后孙公园。</b></p> <p class="ql-block"><b>街面虽然做了修饰,但透过大门,看到院里依旧没变。依旧是拥挤凌乱的居住环境。</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安徽会馆的”侧面。</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安徽会馆的侧门。</b></p> <p class="ql-block"><b>老宣武区是京剧艺术发祥地。前、后孙公园这一地区及周边,有许多京剧世家的老宅院。</b></p><p class="ql-block"><b>现在修了一些墙面浮雕以示纪念。</b></p> <p class="ql-block"><b>穿过西夹道,也可以走到四十三中。这座中学是文革中我上的中学。1966年,小学正要毕业,批判“三家村”掀开文革序幕。停课到1968年,才“复课闹革命”,我被划片分配到这所中学。上了一年,也没学什么,记得当时数学老师高学古是“牛鬼蛇神”类,不能教学,每班选一个学生听老师讲课,然后由这个学生给全班讲课,我就被选上,客串了一年多“数学讲师”。只学到一元一次方程,1969年中学毕业。后面就是东北建设兵团“一锅端”。这就是我记忆中最荒唐的中学生活。</b></p><p class="ql-block"><b>这座白色的楼,就是当年的中学教学楼。</b></p> <p class="ql-block"><b>现在这所中学还在办学中。</b></p> <p class="ql-block"><b>紧邻西夹道的胡同是兴胜胡同,儿时,就知道走这条胡同也可以上学。现在看了路口这块牌子,才知晓,这里曾是近代西医的源地。</b></p> <p class="ql-block"><b>兴胜胡同。</b></p> <p class="ql-block"><b>孙承泽(1593-1676),崇祯时进士,著有《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等。宅内有研山堂、万卷楼、戏台等建筑。他的宅第和园子被后人称为孙公园。其戏台曾演出洪升编著的《长生殿传奇》。同治八年(1869)由李鸿章兄弟提倡,淮军诸将出资,购得孙公园部分房产辟为安徽会馆。</b></p> <p class="ql-block"><b>后孙公园的会馆大院里,还住着居民。</b></p> <p class="ql-block"><b>安徽会馆成为文物保护重点。附近居民院都有防火措施。</b></p> <p class="ql-block"><b>平房院落煤改电之前的“煤棚子”还保留着……</b></p> <p class="ql-block"><b>胡同里的共享单车成了“私车专用”。</b></p> <p class="ql-block"><b>西夹道再往西是铁鸟胡同。乾隆年间称“铁老观胡同”。1965年更为现名。</b></p> <p class="ql-block"><b>铁鸟胡同斜对面是麻线胡同,文革后改为红线胡同。这些老槐树从我记事时就有,现在依旧生机勃勃。</b></p> <p class="ql-block"><b>前孙公园胡同51号,它的前身是一家粮店。在实行票证供应的那些年,每月24号发粮票,门前总是排着队领粮票。三年自然灾害时,真有很多人家月底等米下锅。</b></p> <p class="ql-block"><b>再往西走,这地方叫“十间房”。现在还有居民户。</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一个大杂院,院子套院子,里面很大。不知为什么有两个门牌号?</b></p> <p class="ql-block"><b>看,这里电线杆林立,不知与“煤改电”增容有关吗?</b></p> <p class="ql-block"><b>留守的居民多是40、50后,听说今后这里没有拆迁了。年轻一些的居民都自谋出路。搬家去住楼房了。</b></p> <p class="ql-block"><b>前孙公园再往西就是丁字街,往左是魏染胡同,往右是南柳巷。</b></p> <p class="ql-block"><b>这块三角地段人们称它西草厂。这家关门停业的餐馆可有年头了,不知“倒手”了多少家经营者。我上小学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母亲带着妹妹去山东农村小姨家“蹭吃”。节省的粮票留给父亲与我。所以才免于粮票不够吃。那时中午放学后,我常来这个餐馆“下馆子”2两粮票,5角钱吃的蛮好。记得一个溜肉片0.26元,2两米饭5分钱。</b></p> <p class="ql-block"><b>这里的前身是西草厂副食店。这家店比前孙公园那家店规模大,商品齐全。记得还卖生、活海鲜。</b></p> <p class="ql-block"><b>这个水果菜蔬中心,它的前身是西草厂百货商店,有小百货、儿童玩具、布匹,内衣内裤等。记得80年代,我母亲推着女儿的竹车,来西草厂买菜,孩子每每要求买玩具,姥姥不想让孩子哭闹,就买块花手绢替代。至今家里还有几十条手绢。无意中成了纪念与收藏。</b></p> <p class="ql-block"><b>这条胡同是东富藏胡同,两旁的房子已经拆掉了。过去这条胡同口的左侧,有个梁家园后身小学。现在原址已经成为一个行政办公部门。</b></p> <p class="ql-block"><b>看了一下,没有拆掉的门楼,地址门牌写的是梁家园东胡同。</b></p> <p class="ql-block"><b>再往前走,右侧有条“慎业里”胡同。</b></p> <p class="ql-block"><b>慎业里,算是北京比较短的一条胡同之一。这条胡同可以说是老北京保存最好的窑子旧址。</b></p><p class="ql-block"><b> 慎业里的院落结构非常整齐,都是对门儿开,独立成院儿。据老居民描述,早年间慎业里两个出口儿都有门楼儿,而且还有大门,类似上海的弄堂里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梁家园位于宣南的骡马市大街路北,离虎坊桥只是咫尺之遥,是个T字街,最里面坐北朝南就是梁家园小学。这所学堂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乡绅办的义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学校改称“宛平模范两等小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学习新学的学校。1912年该学校由京师学务局接收,改名为京师公立第二十九国民学校,学制7年;1934年改名为北平市立梁家园小学;解放后定为宣武区第一中心小学、梁家园小学。从“模范”、“第一中心”等字眼,可以看出梁家园小学在北京市的重要位置。1961年原本平房校舍,改建为教室楼,后又改为北京一四七中学、北京财会学校。现在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b></p> <p class="ql-block"><b>梁家园小学是我的启蒙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接受了完整的小学教育。在我的心中,她是真正意义上,我的母校。1962年学校盖了四层教学楼。我们班的教室就在黄色箭头指向的最外侧。一个年级升一层,升到顶层就毕业了。</b></p> <p class="ql-block"><b>紧挨着小学的一排平房院,每个院子里都住过我的小学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后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组已经与儿时记忆面目全非的照片,毕竟也是我儿时生活过的“一亩三分地”。过去了很多很多年……还能以怀旧的心情徜徉于此。本身就是一种莫名的幸福。它就像去看望一位多年不见的老街坊,聊起来会有诉不完的衷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知道,能耐心阅读至此的朋友,一定也很在乎儿时那些美好的记忆。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你无法选择生活的年代,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境,长大以后才知晓,它叫做“阶层”。你所处的“阶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你生命的冷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你老了的时候,你突然明白了,冷暖自知的人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留在你心中的那些清晰记忆,才是你的财富。之所以记忆深刻,因为它曾触动过你的心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切美好的记忆都是晚年的“治愈”,余生将与它相伴同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