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师集锦––––虔诚于教育的刘老师

本行

<p class="ql-block">智慧教师集锦––––虔诚于教育的刘老师</p> <p class="ql-block">(记录于2021年1月24日晨)</p> <p class="ql-block">刘海珍老师给我的印象是讲话与做事和风细雨、慢条斯理,谈论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愿意直击教育的本质,让我感受到她对教育的虔诚与热爱。在本周最后一次观摩游戏时,她让我更加坚信了我的感觉。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刘老师的游戏课堂,一起感受那份对教育的虔诚和对孩子的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环节设计一丝不苟</p><p class="ql-block">仅是一个游戏规划环节就鲜明地透射出了刘老师的严谨和细致:</p><p class="ql-block">––––个别幼儿陈述计划:尽可能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发言,参与率相对大,过程中刘老师一再启发“还有没有玩其他玩具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预留半分钟思考选区:避免幼儿做出从众或冲动下的选择,引导幼儿理性选择。</p><p class="ql-block">––––举手示意选区结果点数统计:让幼儿表决展示自己的计划,有“一锤定音”之功效。</p><p class="ql-block">––––现场分组:先选区再分组,符合逻辑,能够尊重幼儿按意愿分组</p> <p class="ql-block">––––小组推举组长:对幼儿来说推举和任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教育,期间还出现了公平竞争和谦让的小插曲。</p> <p class="ql-block">––––自取画纸:培养幼儿自主意识。 </p><p class="ql-block">––––小组讨论绘制规划图:期间教师有作为,进行巡回观察与必要指导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师分工帮幼儿做规划记录:幼儿围拢在教师周围,七嘴八舌讲述自己小组计划,感觉分外温馨和谐。</p> <p class="ql-block">––––小组分享规划:面向全体让幼儿把计划讲给同伴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题提出隐含教育</p><p class="ql-block">在游戏分享环节,刘老师的问题设计很是值得拿来细细品味和咀嚼。</p><p class="ql-block">问题一:今天你玩的什么?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向幼儿传达出一种信号: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助于幼儿建构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成为一个会找乐子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问题二:今天哪些小朋友尝试挑战自己了? </p><p class="ql-block">这是在珠峰组分享的时候,刘老师抛出的问题。她抓住了这一区域幼儿的核心经验––––敢于尝试,不断挑战,培养勇敢坚毅的品质。“挑战自己”是站在儿童立场上提出的一个短语,无形中给了幼儿以自我掌控感和发挥能量的力量感。 </p><p class="ql-block">问题三:今天跳跳床的玩法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 </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是刘老师在跳跳床组分享的时候提出来的,今天孩子们在两个跳跳床之间摆放上了两个轮胎,跳完了跳跳床可以紧接着跳轮胎。“有什么不一样”是引导幼儿的创新意识,游戏的趣味性就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中愈发浓烈的,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迁移到他们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p><p class="ql-block">针对刘老师的三个问题设计,我可以做一这样的梳理:某种层面上,三个问题的设计体现出教师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上的三种思想,即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培养有挑战精神的人,培养乐观积极的人,需要为刘老师打一个大大的赞。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言交流随机引导</p><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在每个幼儿发言交流时,刘老师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听清楚问题、把话表述完整以及使用规范句式。慢下来认真倾听,慢下来指导幼儿练习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这是刘老师真正走进孩子内心,贴近孩子需求,虔诚实施教育的教育良知所在,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正如人们常说的:教育是一项慢工程,需要有静等花开的耐心。但在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急于求成抢了孩子的拍,过于浮躁看不到孩子行为听不到孩子声音,过于功利只关注眼前的结果忽视未来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教育需要良知,为孩子健康发展负责。教育需要放眼未来,放眼世界的未来,放眼中国的未来,放眼孩子生命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常怀的一种教育良知,虔诚做教育或许应是我们该有的教育姿态。</p>

幼儿

刘老师

教育

跳跳床

孩子

虔诚

培养

教师

游戏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