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六日游(2020.10.25~30)

沁娘

<h3> 腾冲一一极边第一城;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著名的文化聚集地;是美丽田园风光和千年历史文化完美交融的地方。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子,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向往的地方,在2020年10月下旬我们终于开启了腾冲之旅。</h3> <h3>10月25日至30日,我们乘东方航空公司随心飞到云南腾冲,主要游览了银杏村、和顺古镇和滇西抗战纪念馆,并在云南高黎贡高尔夫球场待了两天。<br>乘东航7:30从上海虹桥起飞经昆明转机,下午2:15飞抵腾冲。在腾冲机场租车前往银杏村。</h3> <h3>从腾冲机场驱车前往银杏村,途经北海湿地公园。</h3> <h3>远朓北海湿地公园美景</h3> <h3>当天下午4:00,到达距腾冲机场50公里处的银杏村,入住老村长农家乐,条件一般。<br>天色渐晚,光影朦胧,我们沿着年代久远的石板小道,徜徉于银杏树环绕的古村落,别有一番情致。<br></h3> <h3>毗邻而居的农家小院,银杏树上点缀着红灯笼,地上铺满金黄色银杏落叶,夜景格外迷人……</h3> <h3>第二天一早,阳光初照,光线正好,我们来到村中银杏树相对集中之地观赏,果然名不虚传👍 </h3> <h3>银杏村美景</h3> <h3>请导游小姐姐为我们在千年银杏王树前留个影吧</h3> <h3>听农家乐老板娘介绍,今年是闰月,且雨水较多,故银杏叶变黄没有往年多。</h3> <h3>银杏村的银杏,树姿雄伟,色泽亮丽,还有不少并蒂树。</h3> <h3>透着阳光、衬着蓝天的银杏叶绚丽多姿,怎一个“美”字了得!</h3> <h3>几乎全村都在经营农家乐</h3> <h3>农家乐小院光影交错,树影婆娑,景色宜人。</h3> <h3>晾晒的玉米形成一道特色风景线</h3> <h3>美丽庭院,热情迎客</h3> <h3>银杏村商业气息颇浓</h3> <h3>从翠绿到鹅黄再至金黄,银杏叶的蜕变,好似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应是到了金黄落叶前的那个阶段了吧,更应珍惜……</h3> <h3>26日中午,我们离开了银杏村,前往腾冲,入住腾冲世纪金源大酒店。稍事休整, 驱车前往10公里处的和顺古镇。</h3> <h3>自明朝洪武年间,从内地来腾冲屯田戍边的战士,把深厚的中原文化带到腾冲。经过600年的文化传承与积累,积淀了厚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了今日的魅力之城。</h3> <h3>和顺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h3> <h3>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h3> <h3>朱镕基前总理2006年8月5日亲笔题字:和顺和谐</h3> <h3>民和士顺,一派祥和</h3> <h3>在古镇上的演唱者,歌声颇为专业!</h3> <h3>云南腾冲和顺图书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应是古镇最亮眼的建筑。</h3> <h3>和顺图书馆建于1928年,是本乡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而捐资创办的。馆内现有藏书8万余册,分藏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典藏文献图书较为丰富。</h3> <h3>建馆八十周年纪念铜匾</h3> <h3>和顺古镇中的历史名胜</h3> <h3>门面颇为壮观的滇商馆的对联:得人金更要得人信,爱我货还须爱我和。</h3> <h3>巨型算盘</h3> <h3>大马帮博物馆</h3> <h3>当年的马帮驿站</h3> <h3>马帮令旗等</h3> <h3>和顺古镇荷塘边的下午茶,价格不菲哟。</h3> <h3>古镇美景,好似油画</h3> <h3>“大师馆”建筑非常有特色</h3> <h3>玉石加工应是腾冲和顺的主要产业之一,无论在腾冲城区、宾馆大堂,还是古镇老街,玉石商铺比比皆是,玉石作品精美无比。<br>古镇中的“大师楼”应是玉石研究制作工艺大师工作之场所吧。</h3> <h3>华灯初上,倒影玲珑,好似一幅精美画卷!</h3> <h3>《百岁坊》牌楼,寓意很好。</h3> <h3>古镇和倒影都一样迷人</h3> <h3>古镇大榕树广场</h3> <h3>26日在“品腾冲”晚餐</h3> <h3>27日下午驾车龙江大桥兜风看景</h3> <h3>28日上午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h3> <h3>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h3> <h3>警世之钟,不忘国恥</h3> <h3>气壮山河成仁取义</h3> <h3>光昭日月生荣死哀<br>答田岛书一一抗战时期的腾冲县县长张问德大义凛然的拒敌文书。</h3> <h3>中国远征军,在艰苦卓绝的对日战斗中,10万人死伤过半,成为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最悲惨的一页。</h3> <h3>碧血千秋一一蒋中正题,李根源书</h3> <h3>戴安澜(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少将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年仅38岁。<br>蒋介石电今务必将其遗体抬回祖国,后因天气炎热,无奈火化回国。1942年7月6日,腾冲县长张问德在腾北亲率数万百姓跪接戴安澜将军灵柩回国。同年10月16日,民国政府追晋戴安澜为陆军中将。</h3> <h3>中国远征军中的小战士</h3> <h3>张问德(1881~1956),字崇仁,云南腾冲城人。1942年夏,日军迫近腾冲,地方军政官吏弃城而逃,遂使边地名城不战而陷敌手。时张问德已年过花甲,临危受命出任“县已不县”的腾冲县长,组建起了战时县政府和腾北抗日根据地,“抗日县长”之名不胫而走。</h3> <h3>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听说张问德县长62岁了,还带领着腾冲人民进行艰苦的敌后抗日,为之感动,特制作了这根红藤杖转赠给于他。<br>张县长柱着这根红藤杖,先后八次翻越高黎贡山,转战在腾北、怒江两岸,支撑并升华起中华民族精神。<br>为此,这根红藤杖也成为了镇馆之宝!</h3> <h3>克莱尔•李•陈纳德(1893~1958),美国人。1941年8月受国民政府委托接收美国援助的100架P一40战斗机,组建“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加入中国抗日战争,被称为“飞虎队”。 仅一年多时间就击毁了日军飞机200多架,夺回了制空权,给予日军极大的打击遏制。<br>在指挥部队对日作战的同时,还配合中美空军运输队开辟了“舵峰航线”,向中国运送抗战物资,并以极大代价维护了三年半,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h3> <h3>“飞虎队”开辟的中印空中航线,要翻越喜玛拉雅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和纵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啻为“死亡航线”,但历史的美名却是“舵峰航线”一一一个永远不会被人忘却的名字。<br>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舵峰航线”运输物资达70万吨以上,运送了3.34万中国官兵到印度补充驻印军队,1000多架美机经航线投入中国战场。为此,“舵峰航线”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先后损失609架运输机,牺牲中美飞行员500多人。</h3> <h3>抗战爆发后,日本即封锁了中国沿海通道。滇越铁路承担战时运输任务,旋即成为日军轰炸目标并瘫痪。1937年8月,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在南京宣布派兵出省抗战,同时即向国民政府提出修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建议。</h3> <h3>滇缅公路从昆明至缅甸腊戌,全长1146公里,云南境内长959公里,1937年12月动工,限期一年完成。以“鸡毛信加手铐”,饬令各县县长上路督察施工,于1938年8月31日全线通车,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可同巴拿马运河工程相媲美”。<br>滇缅公路沿线17个县和汉、彝、白、傣、苗等 11个民族共15~20万民工参与筑路,其间死于坠崖、疫瘴者有3000余人。<br>滇缅公路的修筑,拉开了“滇西抗战”的帷幕。</h3> <h3>中华妇女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战动员活动</h3> <h3>蒋中正题的“亲爱精诚”的黄埔军校校训</h3> <h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公布后,世界各国热烈庆祝之场景。</h3> <h3>看完抗战纪念馆,下午乘长途车历时一个半小时,前往估计是全国规模最小机票最贵的保山机场,晚7~8点乘小飞机到达昆明。</h3> <h3>29日参观昆明恒大国际健康城</h3> <h3>健康城建在万亩湿地之畔,空气质量好,配套较完善,交通比较方便,距机场和高铁站都不太远。据说还是国家规划在云南的重点关注之地。</h3> <h3>恒大国际健康城夜景</h3> <h3>湿地湖畔,远晀群山</h3> <h3>在建楼盘</h3> <h3>11月30日晚8:00~10:30,随心飞从昆明至上海虹桥机场,圆满结束这次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