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理浩径第十段:田夫仔-屯门

<p class="ql-block">路线:田夫仔--吉庆桥--大榄涌水塘水坝--屯门</p><p class="ql-block">长度:15.6 公里</p><p class="ql-block">需时:约 5 小时</p><p class="ql-block">标距柱:M169-M200</p><p class="ql-block">难度:●●●(●为最易,●●●●●为最难)</p><p class="ql-block">起点交通:没有,可选择与第九段同日行完。</p><p class="ql-block">终点交通:位于屯门市中心,有多条巴士路线及轻便铁路可供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径最后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p> 今天的路程很长,除了十段的15.6公里外,还需要从九段的退出点深井起步经过清快塘到达十段的起点M169,,所以9:10就出了家门:<div>东铁线到九龙塘-观塘线到太子-荃湾线到终点,再转的士(节约时间)到达深井,一个小时。</div> 沿着上周九段退出的路进入,一边的繁华的高楼大厦,一边是铁皮屋,有些是直接从他们的家门前经过,香港并不是没有土地,是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经过2019年的反修例,也有所了解,从不关心政治的我也搞明白了香港的议会选举等等,老妹笑说:民主启蒙。 一路上坡,第一次休息 上次午餐的农庄 到达十段起点,速度快的,4公里,65分钟。 起点打卡 起步不久,一个非常简陋的士多,只有一种食品:餐蛋面,居然还是24小时营业,当然只卖饮料,钱自觉支付。 正式出发啦 其实都是上坡,很吃力的。 十段四通八达, <p class="ql-block">吉庆桥位处山涧交汇点,曾是连接元朗至荃湾的重要通道,昔日建有七座小渡桥,居民都称这里为“七渡河”。直至1868年(同治七年),当地人集资建造了吉庆桥,吉庆桥又在1950年代兴建大榄涌水塘时重修至現在的模樣。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吉庆桥下,滔滔东江水涌进大榄涌水塘。</p> 这里是一纵山路的交汇处, <p class="ql-block">由2009年10月1日起,麦理浩径第十段部份路段改道,过了M174及大榄涌水塘纪念碑后,将不再经大榄涌水塘塘畔的小路,而改为继续沿马路前行,于一岔口左转,经过伯公坳后,进入山路大约向西南方走,然后接上通往黄泥墩水塘的车路,下行至M186左右,接回旧路。</p> 大榄涌水塘是三个贮存东江水的其中一个水塘。来自广东省东江的江水,经长约 59 公里在广东省内的人造水道,到达深圳水库,然后横过深圳河至香港境内的木湖抽水站。经简单过滤后,东江水将分别输送到三个水塘,包括大榄涌水塘。<br>  从1965年起,东江水是从东江的太原抽水站,把水抽入东江的支流--石马河逆流到深圳水库后,再输送往香港。然而,在九十年代,广东省急速发展,石马河流域的工厂、民居不断增加,污染越来越严重,除影响深圳水库的水质外,也同时影响供港东江水的水质。后来,水务署和广东省政府于1998年7月达成供水协议,广东省出资约50亿元兴建了一条由东江取水口至深圳水库的专用半密封式水道,取代石马河,直达深圳水库,以减少污染,现已全线运作。港方免息贷款23.64亿元,作为兴建专用水道的部份费用,而贷款则从2003年起分20年摊还,并在香港购买东江水的水费中扣除。所以香港的水特别贵,我们4口之家,每月的水费要250.00, 大棠自然教育经-枫香林,<div>大棠的红叶经过媒体的介绍与渲染后,香港掀起了一股去大棠看红叶的风潮。<br></div> 大棠的红叶道大概有三百米长吧,是种在路两旁的枫树的红叶,这些枫树单行排列,疏密不一。每年红叶红时,大塞“人”,遭到乡民的严重抗议,本想来看个“尾巴”,但是属于它的世界,早已落幕。 。<br><br> <br><br><br><br><br> <br><br><br><br> 储水缸:郊野公园灭火队人员会在这些储水缸取水,把水注入背泵内,再去扑灭山火,一共有30个储水量约22000公升的水缸,分布于城门、大铺窖、大帽山以及大榄郊野公园。 到这里,整齐的林道结束了,转入登山小径。 从这里上去的200米不是段轻松的路,人多,天气是返夏的节奏,路面沙土,容易打滑,而且灰尘很大,衣服背了一大包,负重,等挤上山顶之后,要休克的感觉, <p class="ql-block">水塘所处的河谷是丘陵地带,储水后便形成了多个岛屿,形成了今天绿油油的“香港千岛湖”之景。</p> <p class="ql-block">1957年落成的大榄涌水塘,这是香港在二战后首个兴建的水塘。</p> 从“清景台”下来,下山了。 这么危险的地方怎么上去的? <p class="ql-block">一直下坡,去年国庆,我们到“黄金海岸”住了2天,徒步想上“清景台”,香港10月份的天气依旧是炎热的,又是一路上坡,走到差不多这里就回头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个分界处,直下的话,可以往市区,右边的道路就是去往屯门的余下路段了。</p> <p class="ql-block">由此到屯门的余下6公里路,都是这些引水道旁的马路,虽然看似易走,但是经过刚才14公里后,这段路却是在挑战自己仅余的一丝体力,绝对不容忽视。</p> 感觉是走在半空中 走了不久,觉得自己好像不在行山,四周环境,似市区而非市区,像市郊而非市郊。左边,除了一间间的村屋外,还有堆起了的货柜、工厂、住宅、和远处一条长长的屯门公路,集中在这“掃管笏”一带。和适才的林荫深处、湖光山色比较,这里又是另一个天地,看着这些住宅、货柜场、工厂、公路交错在一起,跟崇山峻岭实在是截然不同。麦径第五段,虽跟九龙市区遇上,然而,那时是居高临下观看,高楼大厦井井有序,“掃管笏”看来是有点杂乱无章。<br><div>  “掃管笏”是香港一个很奇葩而有故事的地方,80年代前,这里是偏僻的荒野,从港岛来屯门,开车6个小时左右(现在坐962巴士从铜锣湾到屯门最多1小时),而且山路崎岖,车祸频发。住港岛市区的居民一听到屯门,啧啧称远,在很多老香港人心目里它永不得翻身,就算在今天,在深圳寄快递来屯门的话,快递公司是要加钱的,因为觉得跟天边极地一样,很怕来屯门。</div> 80年代,香港政府用一块钱的价格,把扫管笏海湾卖给了信和置业。信和置业填海造地,建造了海滩公园、民宅和商业中心,取名黄金海岸。还用了6000万港币,从广东运来74000万立方的黄沙,铺成首个人工沙滩,黄金海岸泳滩就此成了香港旅游一景。今天的黄金海岸早已灯红酒绿,交通发达,住宅林立。 这一路都是大榄郊野公园的运动健身径。 <p class="ql-block">边看边走,不经不觉已过了数公里,和屯门公路也接近起来,仿似在自己身旁,但看不见。继续前行,屯门的高楼大厦陆续展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将到终点,忽然要上斜,幸好不太长,但丝丝体力已耗尽,好不辛苦。</p> <p class="ql-block">很快到了最高点,将要向下走,看见M199标记,知道自己经已到麦理浩径最后500米了。</p> <p class="ql-block">既是落斜,又是最后500米,心情顿时时变得轻松起来,力气虽不继,亦决意要好好欣赏这最后五百米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先是经经过一配水库,然后进入一村落。未知是不是心急的关系,这条只数百米的道路,走来走去的,只是一间间的村屋,好像走极都走不完似的。</p><p class="ql-block">来回找了好久,最后,见到轻铁的架空路轨及行车大马路,又见到M200的标记,终于到达终点了!</p><p class="ql-block">从终点到地铁站(西铁线--红磡转东铁线--到家),虽只数分钟路程,然体力已耗尽,这路程恍似走了好几年,上了地铁一坐下,终于深深的体会到,原来有得坐是多么的舒服!</p> 依依不舍,回去又拍下它,从起步起,除开停了2个星期外,连续9个星期,完成了麦径第二段到第十段。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这张寻狗启示跟着我们,狗主人很有决心,从起点一直贴到终点。</p> <p class="ql-block">路程虽长,算容易走,最后的6公里乏味,没有什么景色,埋头走,速度较快,很累,从出门到家,前后一共走了24公里,小吴同学说:走的太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