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有感<br><br> 暑假阅读了由李进成主编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受益匪浅,感悟颇多。这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主要以话题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这本闪烁着作者教育智慧的书籍,有理论却不艰深晦涩,着实让人喜爱。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师在跟学生讲话的时候不必要说一大堆的道理,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br></h3> <h3>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共九章,涉及教师们平时工作的各个方面----1.与新生沟通、2.课堂管理、3.常规管理、4.违纪管理、5.养成教育、6.化解矛盾、7.心理辅导、8.与家长沟通、9.同事相处等等;用通俗的语言去阐述深奥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用生动的教育情境去展示教师的说话艺术。作者李进成运用神经语言程序学这一前沿心理学的理论精华,集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学之即会、用之有效的语言模式,对于一线教师提高沟通效果、更好地开展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读此书会发现教育的智慧如此简单,教育工作如此轻松。<br> 我把本书13个核心观点分享如下:<br> 1、爱心是基础,教师要注意经营“情感银行”;<br> 2、关注“焦点”,所有沟通不能脱离核心目标;<br> 3、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所以很多道理可以不讲,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br> 4、寻找正面动机,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br> 5、理性对待学生错误,学生犯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br> 6、置换位置,引导对方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引发对方内省,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被动过的接受;<br> 7、体验大于说教,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想象某种结果;<br> 8、说清楚不等于听明白,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因此,沟通不应该只强调自己说了什么,还要考虑对方听到了什么;<br> 9、事件本身没有意义,是当事人的认识赋予了事件以意义。因此,如何定义对方行为的意义直接影响到情绪反映和沟通效果;<br> 10、用重塑自我的方法改变学生内在自我认识。多用积极暗示,少用消极暗示;<br> 11、事实不等于真相,不要让自己的经验左右了对事实的判断。大脑固有的认识往往会错误的推测对方的意图;<br> 12、学会接纳对方情绪,先跟后带,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情绪的背后往往隐含着爱和关怀,透过情绪看到爱,双方就容易沟通;<br> 13、调整语言模式,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br></h3> <h3> 在课堂管理这一块,没有现成的经验供你去借鉴,有的只是摸索,因为你面对的是人,并且思维、个性又极不相同的人,你必须具有侦探家的敏锐眼光、具有心理学者得沟通艺术,同时具备一定的抗愤怒的能力;这还不够,有时候需要你像演说家一样站在他们面前不时地演讲并收拢他们的心。<br> 关于课堂管理一章,李老师讲到《课堂意外事故处理》案例时,李老师很机智的说:“对不起,差点踩到你了”学生回答不怕时,李老师说可是我怕呀,学生就把脚缩了回去。教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平等对待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互相尊重,既教育了学生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br> 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话更有效,我的感悟是:<br> 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br>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犯错误学生的态度。批评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式。<br>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李老师总结了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不轻易和人、品相联系、优化语言模式,尽量不当面批评学生等方法。当面对一个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的学生时,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请他起立,说说吃棒棒糖有哪些好处?学生尴尬地笑,无言以对。接着李老师又问在课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坏处?这时,学生有话可说了,如不尊重老师、不礼貌、违反课堂纪律等等。“看来你都懂,我希望你在课堂上有甜蜜的感觉,但不是棒棒糖带来的”,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回答正是体现了说话的艺术魅力,既避免了师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又引导了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br> 书中多个案例让我感悟到:只有接纳学生懂得错误,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自己的不足;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把错我转化为成长的财富;用恰当的语言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br></h3> <h3> 二、有效的教育是正面激励<br> 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你称赞他们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我们也要相信,每个人的内在能量都是无限的,只不过暂时没有被开发而已。因此,教师在于学生交流时表扬、激励式的语言,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br> 李老师的激励模式另辟蹊径、富有特色,如绘制“取经”路线图,使学生明确目标,勇敢面对恶魔,找到守护神,挖掘优点完成“取经”任务。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对写作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他就告诉这位学生:“不要说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而应该说自己那个方面还有待提高。字写得很漂亮、作文结构很清晰、内容很充实,都是优点,只是在写作思路上还有待提高。”学生欣然接受,自信心也到了提高。<br> 关于养成教育,李老师在这本书中分别从“励志教育”“目标教育”“学习指导”等三个方面展开告诉我们怎样说话才有效。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学会接受》这一个章节,一个学生不能受一点干扰,提出要求到选修室去时,李老师这样说:“学会接受。空气中有尘埃,尘埃肯定不好,但它有它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尘埃,强烈的阳光会让我们无法生存,有些同学喜欢讲话,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让我们生活充满了乐趣,没有他们这个环境将会死气沉沉……”我觉得这种类比法真的能深入人心。<br> 我个人的解读过于浅显,但是有一些东西读完就会瞬间化为一汪甘泉浸入内心,以至于你不知道如何表达那种对心灵的启迪与共鸣。<br>每个人读书可能收获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我觉得是真实的、一致的,那就是我们在跟作者对话,跟自己对话。所以尽管我们彼此不相认识,但是只要共读一本书,彼此就觉得像老朋友一样感觉得亲切而又有共同话题。<br></h3> <h3> 正如李老师所说,任何方法的使用,都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学生的成长背景、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背景都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要被方法所拘泥。要活学活用技巧,让教育更轻松。我觉得这正是读书的目的。<br> 我要向李老师学习,学做一位会“说话”的老师,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小题大做地夸奖一番,再话锋一转,指出美中不足。说话,既是一门学问,有时一门艺术,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分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br><br><br><br><br> 崔天瑛<br><br> 2021年8月</h3>